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唐朝從來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課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李世民駕崩頒遺詔唐三藏求法謀潛逃

李治一直侍奉父親,頭髮都急白了。 那一天,李世民病情加重,他知道大限將至,立刻召長孫無忌到含風殿。李世民拉著長孫無忌,手握了很長時間,想要說些什麼,卻不知該從何說起。旁人哭得一塌糊塗,這次緊急召見,大家一句話也沒有多說。好在李世民這次並沒死,然而,等待長孫無忌他們的,會是愈發讓人驚惶的下一次。 兩天后,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再次來到了李世民的臥榻旁。 “朕把今後所有的事,都託付給你們了。”他望著長孫無忌,又看了一眼李治,“太子仁孝,這你們都知道,要好好輔佐,好好輔佐!” 他看著李治,“我這一輩子,多虧了有賢臣在側。無忌、遂良在,你就不用擔心天下治理不好了!”最後,他又對褚遂良說:“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是他出力。我死後,你們千萬不要讓小人離間。”

旁邊的人都壓低了聲音哭,淚水啪啪打在衣袖上。 李世民令起草遺詔,褚遂良執筆。李世民說到最後,褚遂良也寫到了最後。這是李世民最後一口氣了,筆劃剛收,大家忽然聽見李治號啕起來,褚遂良知道,這是皇上駕崩了。李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抱著舅舅長孫無忌,哭得要死要活。長孫無忌雖然也流淚,卻顯得從容鎮定,他振作起來,狠狠咬牙,硬生生將李治扶起來,他需要交代李治處理事情,見他哭得不像話,便歇斯底里地說: “皇上將天下託付給殿下,殿下怎麼能和匹夫一樣,只知道哭?!” 李治也聽不清長孫無忌說什麼,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更不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件事情最嚴重的地方在於,大家都不在長安。 翠微宮,遠離京城,如果消息封鎖不嚴,勢必會造成動亂。

眼下的李治已經完全喪失了正常思考的能力,所有的大事,都由長孫無忌一個人擔起來了。經過考慮,長孫無忌認為,首先要保證事情的機密,然後讓太子李治先回長安,另外,加派飛騎、勁兵和舊將,隨之一起入宮。在保證太子安全的同時,還要在恰當的地點,召集文武百官,宣布遺詔。 只有這樣,才能讓事情平穩進行,不會出現什麼混亂。 就這樣,李治和那些護衛率先回到了長安。 京城一切照舊,朱雀大街,大家穿著各色的服裝,在寬廣的大街上來來往往。 馬車、侍衛、儀仗,緩緩駛在寬達一百五十米的朱雀大街上,來到皇宮,衛隊停在了兩儀殿前。百官被召集起來,大家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只是沒有看見聖駕,但總感覺是有大事要宣布。眾人恭候多時,李世民沒來,太子卻先來了。大家看著李治,他神情恍惚,一個令大家震驚的景像出現了。

但見李治一下摀住了自己的臉,表情極度扭曲,頓首仰天,號啕起來。大家聽了好大一會兒,才明白,皇上駕崩了! 頃刻間,大殿前爆發出呼天搶地的哭聲。 有些一直追隨李世民的武將甚至控制不住,一下癱在地上;有些則站在那裡不動,只顧抹眼淚。李治宣布,遵照遺詔,對人員進行調整。以太子左庶子於志寧為侍中,少詹事張行成兼侍中,以檢校刑部尚書、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輔兼中書令。第二天,太極殿,國喪,宣遺詔。 總結來講,這份遺詔有幾個主要的意思: 第一,我為了治理好這個國家,已經很盡力了,我希望百姓能夠滿意; 第二,讓李治繼承皇位; 第三,文武百官照常運作,三品以上早飯時間段可以臨哭,四品及以下不得擅離值守;

第四,諸王在地方者全來奔喪,濮王李泰除外; 第五,各地方官員舉哀僅限三日,依照漢制,以日易月(一天算一月); 第六,宮殿園陵,一切從簡; 第七,停止對高麗的征討。 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就看他的葬禮。 大唐是一個開放的國度,有數不清的外來移民。唐朝官吏中,有很多都不是漢人。大唐文武百官,加上來朝貢的幾百位君王、使者,紛紛來到了追悼會現場。於是,一場多樣式的追悼會開始了,因為這些人致哀的形式十分特別。在西域的很多地方,遭受君父之喪,便要剪髮、劃面、割耳…… 一時間,騎著胡馬圍圈哀號的胡人不計其數,血流滿面。大唐百姓,仰賴太宗者,無不欷歔流淚,扼腕嘆息,如喪考妣。 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請求殺身殉葬,李治遣人,諭以有李世民生前立的聖旨,不許。那些被李世民所擒服的蠻夷君長(頡利等)十四人,都被人刻成了石像,刻名,列於北司馬門內。

再見,貞觀! 《易經·繫辭下》描述,貞,正、常;觀,顯、示。所謂貞觀,就是以正道示人,尊天敬地,順應人心。貞觀的意義,不必多說,那是一個民族永恆的記憶。作為一個時代,貞觀伴隨著李世民的去世而結束了;但是,作為一種人生的態度,它理應讓人刻骨銘心,永世不忘。李世民一直說,我們想要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心。他也說過,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不為別的,為了人心。 這,就是李世民。 貞觀似乎不想走得太遠,它跳出來,讓人們好好想想,在這期間,還有什麼事情值得留念。 值得留念的事情其實真是太多太多。 就挑一件事情寫,要寫對未來影響最大的。每一個影響未來的故事,都應該在歷史中體現。 好吧,故事就從一個潛逃者說起。李世民駕崩前三天,是平靜而又不平凡的一天。在這一天,有一句話注定會被發揚光大: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頭的話嗎? 這沒什麼稀奇的,稀奇的是,這本經書的翻譯者,名叫玄奘,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人物。 玄奘,也叫唐僧,生得美眉明目,儀表堂堂。而且,據說吃了他的肉能長生不老。故事上說,唐僧率領徒弟三人,坐著一匹白龍馬,一路往西,求取真經。一路上,大家遭遇九九八十一難,幸好有觀音點化,如來幫忙,悟空降妖,八戒添亂,沙僧同志不作為(可參考沙僧同志的台詞),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受過中華文明影響的人都知道,這個旅行團,曾經風光無限。這些個國家,都曾拍攝過和類似的電視、電影。可是,歷史上的玄奘法師,一開始並沒有受到李世民的盛情邀請,他去西遊,根本沒拿到簽證。

公元600年的某一天,楊堅還在位,楊廣還在裝,陳家娘子(玄奘的母親)還挺著個大肚子。這天,沒有刮風下雨,沒有閃電和佛光,更沒有地動山搖,夫人就把孩子給生出來了,實在不給觀眾朋友們一點兒面子。 陳褘的命很不好,五歲,媽媽去世;十歲,爸爸去世。 家裡頭就還剩下一個哥哥,還是出家人,天天敲木魚兒。哥哥看他還小,人挺聰明,便做主,把他介紹給了白馬寺。 陳家的香火,就在哥倆一心向佛的氛圍中中斷了。 那年頭,正是隋煬帝暴政剛剛開始的時候,窮苦百姓為了逃避戰火,紛紛出家,寺院迅速擴大,場面可謂是相當的壯觀。當然,出家剃髮,混日子的不在少數,但也有不少一心向佛的。佛門有一場全國統一考試,全國的佛教徒都要參加,一旦考中,便可得到剃度。

陳褘的聰明才智很快被人們發現,公元612年,十三歲的陳褘成為全國二十七名僧人中的一員,和他一起考上的,都是他年齡幾倍的人。這倒也沒啥稀奇,畢竟,這個人生來就不平凡。 又過了十二年,大家忽然發現,玄奘法師竟然越長越帥氣,一回眸便可迷倒許多女施主。更厲害的是,年輕英俊、帥氣無比的玄奘獲得了佛門中的高尚稱號——三藏,讓人羨慕嫉妒恨。 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別以為這只是三門科目,想要看懂,那還真需要很長的時間,更別說精通了,但這對玄奘來說並不難。如此,二十四歲的玄奘成功拿下這個名頭,名聲也越來越大。得道兩年以來,大家對他的尊重有增無減。可忽然有一天,他說他想去長安看看。 哥哥勸他,你留在寺院,名望都有了,去長安找什麼刺激?

玄奘說:“我去長安學習。” 哥哥在無奈中石化。 玄奘注定不平凡。 一年後,他名動京師,因其佛法高深莫測,引得萬眾景仰(唐朝嘛,也不排除有看他長得帥的花痴當偽教徒)。景仰到啥程度,還得舉個例子。當時有一個很有名的老頭,經常跑到玄奘法師這裡來聽講。只要不上班,他一準兒在下頭聽課,別人也都對他很熟悉。這個人的脾氣很倔,人家都管他叫“宋公”,可他不姓宋,而姓蕭,名叫蕭瑀。 據說因為痴迷玄奘,他曾一度要求出家(後來證明確有其事)。 蕭瑀同學求出家,肯定是一時興起,玄奘當然也不樂意收他這個朝廷大員。在長安講課許久的玄奘,又開始給自己制定新的目標了。為了未來的光亮,為了心中的信仰,他毅然決然地遞交了一封申請書。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