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唐朝從來不淡定4·守業更比創業難

第11章 第十一章唐睿宗新登任姚宋李隆基位卑懼太平

這幾日,新上任的官員裡,除了蘇頲因為發喪(父親宰相蘇瑰,剛死)沒到,其他人也都在職,盡職盡責。 不過,李旦聽說長安令李朝隱鬧騰出來一檔子破事。據說有一個名叫閭興貴的大太監找他辦點“小事”,帶了錢財,被李朝隱先生拉出去暴打了一頓。太監哭爹喊冤,大罵李朝隱毆打朝廷命官。李朝隱更怒,讓人把他關進大牢,嚴加看守,也不聽他說他到底是誰誰誰的手下,不可以得罪。光天化日之下,大太監被打得滿嘴吐血。 李朝隱的行為,傳遍了長安,自然也就傳到了李旦的耳朵裡。 有太監給李旦打小報告,李旦召李朝隱入朝問罪。李朝隱也不擔心,大搖大擺地來到了朝堂,準備和李旦面紅耳赤一番。可李老師似乎太過小瞧李旦了,李旦見了他,竟然樂呵呵地略帶欣賞地瞧著他,“愛卿,你是京城縣令,你能這麼幹,說明朕用人得當啊!”李朝隱突然很緊張,他著實吃了一驚,皇上,都是這麼誇人的嗎?

卻見李旦下達號令,“速度!把百官都召集起來,去承天門開會!” 承天門,李旦,李朝隱,百官千餘人。 門樓前,太監宣旨,“長安令李朝隱……(省略無數讚美詞)……升職!”一時間,山呼萬歲。李旦御賜李朝隱考核中上評,另賜絹一百匹。 打那以後,李朝隱先生一再升遷,連升七次,一路殺到了吏部。 李朝隱算是見識到了李旦的手段,因為在吏部,蹲點的那位先生,是人稱“鐵面尚書”的宋璟。 以前說過,天下第一太監楊思勗,天不怕,地不怕,別人見他都害怕,唯獨他見一人反過來。這個讓楊思勗害怕的人,就是宋璟。宋璟麾下,又有兩位侍郎,李乂、盧從願,不畏強權,剛正不阿。宋璟同志開大會,要求這兩三年間選的官員參加他主持的統一考試,名曰“三銓”。

此後,長安出現了十分轟動的場面。兩三年來,花錢買來的官員多達數万人,這數万人,每日都蹲在宋璟、李乂、盧從願的家門口。李朝隱也和其他人一樣,被這一群廢物的陣勢嚇得夠戧。可是,他們為什麼都在門外頭,不進去坐坐呢? 因為他們吃了閉門羹,想讓宋璟和他選的人受賄,笑話! 在宋璟的主持下,三場考核下來,累垮了所有企圖買通關係渾水摸魚的官員,數万人還剩下一千來人。 宋璟的考試告訴我們兩個道理:第一,花錢買職位,多數人會不稱職;第二,有些能力足夠的合格人才,在洶湧浪催的花錢買官的潮流中,也被裹挾著這麼乾了。 李旦再接再厲,以姚元之(姚崇)為兵部尚書,掌管武將考核(主要是武舉)。姚崇的麾下,也有兩個牛人輔佐:第一個名曰盧懷慎,第二個名曰陸像先。

盧懷慎,范陽盧氏,清正廉明,多舉薦良材,受世人敬重:陸像先,科舉中第,曾任揚州參軍,氣度非凡,思想深邃,酷吏吉頊生平只佩服三個人,一個是武則天,一個是狄仁傑,最後一個就是他。陸像先有一句名言,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兩人均是李旦安插的兵部侍郎,只是用來輔佐姚崇的。 都是李旦的安排,服氣不服氣? 還有人不服氣,太平不服氣。前面說得天花亂墜,現在卻不得不承認,宰相之中,姚崇、宋璟以外,其餘五人都是她的黨羽。簡單來說,太平是真正的主事者,李旦不是。 太平備受恩寵,幾個兒子都被封了王,府宅奢華,勝過安樂。 到這時候,李旦也只能在自己、太子、太平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不過真的很難把握。郭元振也被調回朝當上了太僕卿,和中書侍郎張說一道成為中書、門下同平章事(宰相)。這一天,宰相們開會,忽然有人傳令,讓宰相都到光範門集合,不是皇帝的口諭,也不是太子的命令,搞得大家莫名其妙。

後來清楚了,是太平公主讓他們去的。 宰相本不該聽公主令,但礙於太平的權勢,大家只能遵命。宰相們來到了光範門,等了許久,太平才坐著車輦來了。 先來介紹一下太平公主,韋後死後,她門庭若市,又不願意上朝,李旦又喜歡讓宰相去問她拿主意,宰相便跑到她家商議。宰相們大概料到情況不妙,都不說話。太平來回踱步,忽然大聲道:“我就是想問問大家,都說自古立長不立賢,為什麼皇上不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 太平冷冷地瞧著諸位宰相,想從他們口中聽到“公主定奪,臣謹遵便是”幾個字。但她錯誤地估計了宰相們的素質。站出來的,是吏部尚書宋璟,“東宮(太子李隆基)有大功於天下,就是宗廟、社稷之主,公主怎麼對此還有疑議?”

太平驚詫地審視著這個鐵面判官一樣冷冰冰的宋璟,宋璟竟然敢跟她公開叫囂。太平生了氣,拂袖而去。 太平不會無緣無故要李旦廢了李隆基,她這麼幹定有原因。為了皇位,她要給自己換一個對手。太平公主的野心已經暴露了,她拋棄以往的原則,勾結益州長史竇從一(就是那傢伙),又與多數和竇從一一類的人勾結,意圖謀殺李隆基,具體手段正在緊張探討中。太平的女婿唐睃,最近得了個好活,他要去邀請左僕射韋安石替太平辦事。 韋安石,左僕射,不屬於韋後一族,靠能力爬上了宰相位,時人謂之“真宰相”。 的確是韋安石接待了唐晙,唐睃喜歡開門見山,請韋安石到太平府上商量點事,沒想到韋安石居然不去。太平見這老不死的不上鉤,十分惱怒,她還是很怕一個人對抗很多人的,所以只好自己加緊誹謗李隆基。

李旦自己倒先受不了了,他召來韋安石,問:“我聽人說,朝廷裡的人都向著東宮,愛卿應該幫我查查啊。” 韋安石忽然責問:“陛下怎麼會有這樣的亡國之言?” 李旦沉默了。 韋安石接著說道:“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陰謀,太子有功於社稷,仁明友愛,天下所知!” 李旦忽然緊張起來,趕緊接話道:“朕知道了,愛卿快別說了。” 李旦往簾裡瞧了瞧。簾子裡頭,一定是太平公主正在偷聽,韋安石明白了,點了點頭,但並無懼色。簾子裡頭的太平按不住怒火,扯開嗓子朝堂內揚言,“韋安石密謀陷害,臣之忠心,天地可鑑!”這場面把李旦嚇蒙了,他佯裝生氣地指著韋安石,讓人拿下,同時用眼神暗示。侍臣郭元振(這傢伙最聰明了)見狀不妙,立刻裝傻充愣地為韋安石求情,在李旦的太極下,兩下里無事。

不過,李旦一時還真弄不明白到底是韋安石撒謊,還是太平撒謊。幾天以後,他找到了比較靠譜的姚崇、宋璟。問完以後,兩位仁兄開口就給李旦扔了一枚重磅炸彈,“宋王(李成器)是陛下長子,豳王是高宗皇帝的長孫。現在太平公主經常去他們那裡走動,為的就是東宮的事啊!臣以為,陛下該把宋王、豳王安排出去,罷黜岐薛二王左、右羽林軍的軍權,把軍權交給太子。另外,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夫妻倆)都應該安置在東都。如此,便少去許多後顧之憂!” 李旦皺了皺眉頭,“朕沒有兄弟,就太平一個妹妹,怎麼能把她安置在別的地方呢?其他人你們愛怎樣就怎樣,妹妹不能走!” 可是,李旦的安排,已經打草驚蛇,太平急了。李旦真是個可愛的人,最近有個牛鼻子老道嚇唬他說,五天內陛下定然有血光之災。那日,他就對人說:“有人跟我說啦,五日之內兵馬會入宮,愛卿要為我防備防備!”

服侍他的不是什麼要緊的人物,只是那個叫張說的書生。張說聽罷,道:“這一定是小人想要離間東宮和陛下的關係,希望陛下能讓太子監國,流言自會消除!”服侍他的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姚崇。姚崇趁熱打鐵,“張說所言,正是國家社稷的大計!” 李旦思索數秒,只說出一個字:“準!” 二月初一,按照李旦的要求,宋王李成器出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禮出為豳州刺史,左羽林大將軍、岐王李隆範變成了左衛率,右羽林大將軍、薛王李隆業變成了右衛率。 詔書上最後一句話是專門為太平寫的:“太平公主,蒲州安置。” 四天后,太子李隆基監國,六品及以下封官、判司等事宜,全由太子處分。這件事給了太平不小的打擊,她發動所有力量搜索真兇,終於弄明白,是姚崇、宋璟在害她。她勃然大怒,也不顧及什麼姑侄情分,竟然擼起袖子,風風火火跑到東宮臭罵了李隆基一頓(當然不可能是罵爹罵娘)。罵完以後,太平又很牛地、風風火火地走了。

惹惱了實封一萬戶的大公主,那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李隆基同學想了一夜,終於想出了一個很二但很有效的辦法。 次日,李隆基上書,把姚崇、宋璟給告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以姚崇被貶為申州刺史、宋璟被貶為楚州刺史告終。至於宋王和豳王,兩王到外地的事,也因為行動遲緩而擱淺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姚崇、宋璟走後,宰相的工作,由依然不支持太平的韋安石、李日知乾了起來。李旦很傷心,因為不管是誰當宰相,滿朝都已經怕了太平。 在太平的主持下,斜封官又開始了,腐敗又氾濫了,而李旦,也厭倦了在妹妹和兒子之間打圓場的日子。 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四月的某一天,他召集群臣,“朕生性淡泊,不認為當皇帝就是富貴。以前朕是皇嗣,後來又當了皇太弟,可朕經歷過這些以後,真的什麼都不願意再當了。今天我找大家來,無非就是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我要把皇位傳給太子……怎麼樣?”

群臣一陣沉默,無人敢言。 還是李隆基反應快,示意太子右庶子李景伯上去推辭。推辭老半天,李旦依然不許。看來,李旦真的是鐵了心要退位了。事情太過突然,殿中侍御史和逢堯(太平公主一黨)見情況不妙,上言道:“陛下春秋未高,方為四海所依仰,這樣退位太過突然!”既然兩下里都這麼說,李旦自己就為難了。 於是,李旦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政事都歸太子管,有軍隊調動和五品以上官員調動,先跟太子商量,然後再告訴我。 陛下…… 執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