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說春秋之一·齊楚崛起

第31章 第二十八章管子思想

毫無疑問,管仲是春秋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甚至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而不是之一。 他徹底改變了齊國,也徹底改變了春秋的歷史。整個春秋戰國,管仲之後的政治家們無一不受到管仲的影響。 毫不偏頗地說,管仲是在發揚光大周公的思想,建設性地將周公的思想運用於諸侯國的管理中。而他對於人民、對於法治的重視更是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在他的管理模式中,運用了大量的數據和所謂的“工藝”;不僅在政治上創新,在農業、商業、軍事、甚至山林防火、曆法等等方面都通過立法的方式進行規範。 如果有時間,可以找來《管子》一書詳細研究他的思想,那時候就會發現,管子的思想即便拿到今天來依然不過時,他的許多理論在今天依然先進。

孔子對管仲也是崇拜得五體投地,他曾經這樣說:“管仲輔佐齊桓公做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蠻人統治下的百姓了。” 孔子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指不用武力來會合諸侯),管仲之力也。如其仁(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如其仁!” 諸葛亮常常自比於管、樂,就是管仲和樂毅。 如果說周公是聖人中的聖人,管仲絕對可以說是總理中的總理。 偉大的管子,儘管他是管跑跑。 對於管子思想,大家可能會感覺到驚訝,可能會說:啊,怎麼我們最先進的思想竟然是管子思想,將近三千年前的管子就比我們還要高明嗎? 信不信不由你,有歷史為證。 如果周公主義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指引了中華文明的方向,那麼,管子思想就開拓了中華文明的道路。

在管仲時代,中國文化還沒有大的分歧和分叉,儒、法、道還沒分家,因此我們可以說管仲思想是個綜合思想。在管仲的思想中,既有仁義文化,也有法治文化。也就是說,管仲既重視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重視刑法和法律的威力。另外,管仲還是一個開明、民主的政治家,既尊重當時的封建等級制度,也大力從平民百姓中選拔人才。 管子思想被收錄在《管子》一書。 《管子》一書,內容博大精深,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歷史甚至醫藥無所不包。當然,《管子》一書並非管仲一人之作,它是齊國學者在歷時幾百年間的時間裡不斷補充整理而成的。後來所謂的諸子百家,不過是《管子》思想的不同分支而已。 在諸子百家中,管子思想像一棵大樹之根,生長延伸出了後來的儒、道、墨、法、兵等各門各派的學說。在我們了解了管子思想之後,就會知道後世的許多思想不過是管子思想的白話版,就會為我們有這樣偉大的先人而感到自豪。

偉大的管子,偉大的管子思想。 《管子》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文字美和韻律美都不錯,但中國歷代的教育課本就是不選管子,為什麼? 下面開始,我們來介紹管子思想,請同學們安靜聽講,並在課後結合實際發表感想。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複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這裡的“四維”就是禮、義、廉、恥,缺了一維,國家就傾斜;缺了兩維,國家就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管子認為有了禮,人們就不會超越應守的規範;有了義,就不會妄自求進;有了廉,就不會掩飾過錯;有了恥,就不會趨從壞人。有了“四維”,國家就有了秩序,邪亂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這就是管子的四項基本原則,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富裕,這四項基本原則是基礎,是必備的條件。 看看我們當今社會,有多少人還在堅持這個四項基本原則? 禮、義、廉、恥,這就是儒家思想的基礎。 齊桓公問管仲:“先生,做國君要尊重什麼?” “天。”管仲說。 齊桓公於是抬頭望天。 管仲笑了。 “天,不是指上面的天,而是百姓。國君要以民為天,百姓愛戴國君,國家就安定;百姓幫助國君,國家就強大;百姓對國君不滿,國家就危險;百姓厭棄國君,國家就滅亡。”以民為天,管仲的話真是了不起,今天很多國家的民選領導人也說自己以選民為天,其實就是藉用了管仲的話。 那麼,怎樣體現以民為天呢? “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強調的是,政策的製定首先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要讓老百姓安樂、安全、富足,政策實施之前,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有利於百姓的堅決去做,不利於百姓的堅決不做。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先富民,後強國,這是管仲治國思想的核心理念,這一點與姜太公不謀而合,國富民窮是危險的,也是無恥的。首先要藏富於民,然後才能有好的治理,國家也才能強大,才能長久發展。如果國家與民爭利,長期處於國富民窮的狀態,即使強大也不過一時。 為此,管仲採取了大量的具體措施來增加齊國人民的財產性收入,這在後面有敘,此處不多說。 以民為天,以人為本,富民政策。從周公的民本思想到管仲的民本思想,可以說已經大大地進了一步,更加充實也更加具體了。管子對於民本思想還有很多論述,這裡就不一一講解。 需要說明的是,管子的敬民為天與後世的愛民如子是兩個概念,與管子相比,後世是在大踏步倒退。或許,這就是《管子》進不了教科書的根本原因。

先說說什麼是以德治國,德,不是品德,而是德政。如果德是品德的話,那麼齊桓公這樣好色好酒的人就沒法治理國家了。什麼是以德治國?不是他說什麼,而是他做什麼。 德政是承接以民為天這個基本概念的,我們如今經常聽說“為老百姓做多少件實事”,這屬於德政的範疇,但是是很小範圍內的德政,比之管仲的德政不在一個層次上。 對於德政,管仲具體劃分為六個方面,稱為“六興”,我們來看看。 第一興,厚其生。開闢田野,建造住宅,研究種植,鼓勵耕作,修繕房屋,這叫做改善人民的生活; 第二興,輸之以財。廣開財源,整頓庫存,修築道路,便利貿易,這叫做給人們輸送財物,讓人們發財; 第三興,遺之以利。疏浚積水,打通河道,修理水溝,建造橋樑,這叫做給百姓提供便利;

第四興,寬其政。薄收租稅,輕徵捐賦,寬簡刑法,赦免輕罪,寬恕小過,這叫做寬鬆的政治; 第五興,匡其急。敬養老人,收養孤兒,救濟鰥寡,關心疾病,吊問喪禍,這叫做救人之危急; 第六興,振其窮。給寒冷的人以衣服,給飢餓的人以食物,救助窮人,賑濟災民,資助赤貧,這叫做救人之貧困。 有了德政,就要敦促人們遵守“七義”,內容在此不展開,“七義”的目的就是建造和諧社會。 有了和諧社會,就要整頓“八經”,“八經”是什麼?上和下都要有禮儀,貴與賤都有本分,長與幼都守秩序,貧與富都守法律。 管仲的治國方略中,可以說始終貫穿的就是德政。所以,即使他自身也過得很奢侈,卻沒有人指責他,因為他讓大家都過得很好。

關於法,管仲的論述非常之多,內容也非常全,從法的重要性,到法律制度的建設、法律的執行等各個方面一應俱全。稍作摘選,就能發現管仲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法家,他的思想也正是後來法家們的理論基礎。 “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戮必信,民畏而懼。武威既明,令不再行。”翻譯過來就是:法律公正,制度明確;殺有罪,不寬赦;執行刑罰一定要說到做到,民眾就會畏懼。權威明示於眾,法律就不必一再重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嚴格執法,公開執法。 “君一置其儀,則百官守其法;上明陳其製,則下皆會其度矣。君之置其儀也不一,則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翻譯過來就是:國君統一立法,百官就能守法;上面把製度公開,下面行事就都能合於製度。如果國君立法不能統一,下面違背法律而另立私理的人就會增加。換成今天的說法,就是公開公平公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明君察於治民之本,本莫要於令。故曰:虧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從令者死。五者死而無赦,唯令是視。故曰:令重而下恐。”翻譯過來就是:英明的君主知道治民的根本,沒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所以說,隨意增、刪法令的,不執行不遵守法令的和故意拖延不執行法令的都必須處死,法令有了權威,下面的人就畏懼了。嚴刑峻法,對於現代社會來講,當然會有個適用性的問題,但在當時,自有其時代意義。 甚至對於一些法律疑難問題,管仲也有很好的解答。 “令未布,而民或為之,而賞從之,則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則功臣怨,功臣怨而愚民操事於妄作;愚民操事於妄作,則大亂之本也。令未布,而罰及之,則是上妄誅也。上妄誅則民輕生,民輕生則暴人興,曹黨起而亂人作矣。”什麼意思?就是說還沒有頒布法令,有人偶爾執行了,國君不應該獎賞他,否則守法的人們就會抱怨,而一些人就會猜測還要出什麼法律而提前去做,那樣國家就要大亂了。同樣,法律還沒有公佈之前有人觸犯了,也不能去懲罰他,否則人們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就會沒有安全感,也會引起社會的動亂。

著名的範跑跑被開除了,按照管跑跑的思想,開除他是不對的。 對於法治的精神,管仲的思想可以說入木三分。即便活在現在,做一個哈佛法學院的博士後導師綽綽有餘。 就是自管子開始,齊國有了比較嚴格的刑法。 管子的哲學思想可以說是博大精深,《管子》一書中,至少有九章專門講述哲學問題。分別是宙合第十一、樞言第十二、冶心術上第三十六、冶心術下第三十七、五行第四十一、勢第四十二、內業第四十九、九守第五十五、版法解第六十六。除此之外,其他章節中也都論及。 “道”是管子重點講解的一個概念,這個概念由管子提出並進行解釋,後來老子寫,就是繼承了管子關於道的概念,延伸而成。 關於道,管仲多處提到,舉幾個例子。 “道,不遠而難及也,與人並處而難得也。” “虛無無形謂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說。” “是故有道之君子,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道在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 關於道的解釋還有很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也不再一一翻譯。基本上,管仲的哲學思想屬於辯證法和一部分的唯物主義,重點發揚了管仲辯證法的部分,而《墨子》更注重管仲的唯物主義部分。 除了大談道,管子還對許多哲學現象進行定義,譬如規律、規範、勢等詞彙的意思,就都是管子當初為我們定義的。 如果說管子是偉大的哲學家,那是對世界哲學界的一種獎勵。 管仲是一個軍事奇才,他打仗的原則被後人廣泛應用。 “霸王之形,德義勝之,智謀勝之,兵戰勝之,地形勝之,動作勝之,故王之。” “夫爭強之國,必先爭謀,爭形,爭權。” 管仲不是一個喜好打仗的人,首先做的是以德服人,其次則是通過謀略,再其次是外交,最後才是出兵。 《孫子兵法》基本照搬了管仲的理念,這一點非常清晰。因此,管仲不是勸齊桓公征討誰,相反,他常常勸齊桓公不要出兵。無論對大國對小國,管仲首先選擇的是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 不打沒有準備的戰爭,不打沒有把握的戰爭是管仲的軍事思想的一個基本原則。因此,管仲指揮下的齊軍沒有打過一場敗仗,管仲對於賞罰、軍費、建制、號令、武器、地圖、敵情等等幾乎每一個軍事要素都有具體的要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概念首先來自於管仲這裡。 篇幅所限,更多更細節的東西無法再說,在後面會有少量的具體介紹。 可以說,《孫子兵法》脫胎於管仲的軍事思想,是管仲軍事思想的整理版。 先富民,後強國。本著這樣的思路,管仲採取的策略是:重視農業,鼓勵商業。 重視農業就要鼓勵大家種地,因此管仲主張減免農業稅。問題是,減免農業稅之後,國家的財政怎麼保障? 國家的財政就要從商業中來,管仲重點提到了鹽和鐵的交易,這兩項的商業稅成為國家財政的兩大支柱。 除了鹽和鐵之外,管仲採取的是完全的市場經濟。 “關幾而不徵,市正而不布”,商業稅收幾乎不徵,市場運作極少干預,讓市場決定商業的命運,讓競爭決定誰是強者。 不僅如此,管仲還利用市場經濟控制和乾預敵國的政府,如今的美國就常常採用這樣的辦法,如果美國政府看了管仲的案例之後,他們一定驚訝得合不上嘴。 外貿也是管仲看重的一個部分,齊國的通關費用便宜,手續簡潔,很快成為整個周朝的經濟貿易中心。 集市是市場經濟的象徵,管仲作了詳細規定。 “有市,無市則民乏矣。”必須要有集市,否則老百姓的用品就會缺乏。集市要徵收營業稅,要統計商家的數量,每年春分的時候確定稅率,立夏的時候按月核收,秋天則進行統計。 當然,管仲講得更詳盡一些,這裡很難全部記錄。 三天三夜過去,齊桓公徹底被管子思想折服,他覺得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只要按照管仲說的去做,和諧社會就一定會實現。 可是,他有顧慮。 齊桓公的性格就是,有一說一,決不掩飾。所以,他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了。 “管老師,您說的都是對的,可是,我有三個缺點,不知道能不能把國家治理好。”齊桓公說。 “請講,主公能夠承認自己的缺點,那就是一大優點了。”儘管不是一個善於拍馬屁的人,適當的時候,管仲還是會給一點勉勵。 “我喜歡打獵,打上癮的時候,就在野地裡一直等到天黑,等到看不見野獸了才回來,什麼國家大事都顧不上。”第一個缺點,愛打獵,玩物喪誌類型。 “這雖然不好,還不算什麼要緊的缺點。”是啊,打獵沒關係,別打人就行。 “我喜歡喝酒,喝起來黑天昏地,喝多了就睡覺,也很耽誤事情。”第二個缺點,酗酒,因酒誤事類型。 “這雖然不好,也不算什麼大問題。”是啊,喝多了沒關係,別撒酒瘋就行。 “我還好色,喜歡泡妞,看見漂亮妞就走不動路。不瞞老師說,我哥哥襄公那是太過分,跟我姐姐文姜玩亂倫,我比他們好一點,不過也泡了幾個表姐。”第三個缺點,泡妞,見色忘命類型。 “這雖然不好,也算不上什麼。”當國君的,誰不喜歡泡妞?只要別泡自己的親妹妹就行。 幸虧齊桓公沒有生在現代,否則還會有兩個缺點:網上聊天和打麻將。 齊桓公聽說自己的三大缺點竟然都算不上什麼,心說這老師不是在忽悠我吧?這三個缺點都不算什麼,那什麼缺點才是致命的? “老師,那你說說,這些都不算大缺點,什麼才是不能幹的?” “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管子·小匡》)什麼意思?當君主的,只有優柔寡斷和不奮勉不可以,優柔寡斷則無人給你賣命,不奮勉就成不了事。 齊桓公想想,這兩樣缺點自己似乎還真沒有。 對管子有信心了,對自己也有信心了,齊桓公覺得這事情可以乾了。 “管老師,你就當上卿吧。”齊桓公二話沒說,就要任命。 換了別人,這時候就該謝恩了。但是,管仲不是別人,他是管仲。在戰場上他怕敵人,因為敵人是不講理的。而在殿堂上他不怕國君,因為國君是講理的。 “我幹不了。”管仲這樣說。 “為什麼?”齊桓公很驚訝,什麼革命道理都明白的管仲竟然說自己幹不了。 “我不夠高貴,地位低的人不能管理地位高的人。”管仲說。有道理,人間現狀。 “別介,我馬上發布命令讓你的地位僅僅次於我,連國、高兩家也在你之下。” “我有地位了,但是我不夠有錢,有權沒錢,我怕自己會貪污腐敗,包藏私心,假公濟私。”管仲說。有道理,人之常情。 “別介,我給你三處封邑,再把齊國國有資產一年的稅收給你,夠你隨便花。” “俗話說,疏不間親。您是國君,有大把公族親戚。我是外來工子女,咱們之間關係疏遠,我怕有公族在你面前說我壞話,我怎麼辦?”管仲說。還是有道理,現實就是如此。 “這個容易,從今天開始,您就不僅僅是我的老師,還是我的義父,就像當年武王叫我祖先尚父一樣,您就是我的仲父。” 管仲的三點要求都得到了滿足,他感受到齊桓公的誠意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有要求。管仲知道,醜話要說在前面。 看來,管仲不是焦裕祿式的好乾部。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我還要用自己看好的人。”管仲進一步提要求。 “沒問題啊,你是上卿,內閣你自己組織啊。” “思維敏捷,言辭得當,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節,這方面,我不如隰朋,他做大司行(相當於外交部長);熟悉農時,了解田地,懂得灌溉,在這方面,我不如寧越,他做大司田(相當於農業部長);行軍打仗,作戰勇敢,愛兵如子,這一點上,王子成父獨一無二,他做大司馬(相當於國防部長);公正執法,熟悉法律,這一點上,賓須無做得最好,大司理(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是他的;實話實說,有錯必糾,剛正不阿,這個人是東郭牙,大諫官(相當於監察部長)非他莫屬。這五個人,就是我的內閣成員。”管仲早已經有了自己理想的內閣人選,可是,沒有鮑叔牙。 “鮑老師呢?難道他不能進內閣?”齊桓公感到驚訝,依著他,就算是出於對哥們的報恩,管仲也該給鮑叔牙安排個位置。 “沒有,老師是老師,朋友是朋友,內閣是內閣,不要攪在一起。”管仲答道,並沒有一點慚愧的意思,“主公,還有一句話要說在前面,雖然你是國君,但是管理國家是我的事情,主公不可以隨意干預。” 齊桓公愣了一愣,還是點點頭,同意了。 你會說,這不是成了內閣負責制?這麼現代?吹吧。 這絕不是吹牛,這是歷史事實,《管子》中有明文記載。而且,從任何史料中我們都看不到齊桓公干預內閣事務的記載,齊桓公也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大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