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亂世解碼:犀利說民國

第52章 第九章誰的眼淚在飛

亂世解碼:犀利說民國 王雷 7436 2018-03-13
載灃現在確實很背運,走了一個袁世凱,天下並沒太平,自己憂鬱依舊。 鼠疫、暗殺、暴動,接連不斷;老鼠、瘟疫一塊來,子彈、西瓜一起飛,個個都讓載灃心驚膽戰。 載灃尋思,這年頭,憤青太多,老說朝廷不好,國家欠你們。那麼我就拿出誠意,送你們一份大禮。 這確實是份特別厚重的大禮,事關每個老百姓的大禮:立憲。 自從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西方憲政後,全國各地都以講立憲為時髦,整天有人鬧哄哄地哭著嚷著要頒布憲法,速開國會,成立內閣,彷彿國會一開,黃金萬兩。 可載灃心思不在這個上面,當然他也不懂,不過他也不急。慢慢來,先預備著,等把孩子拉扯大了再說,故美其名曰“預備立憲”。 不過有一個人卻很急,他也是家里人,載灃的堂哥載澤。

載澤,鎮國公,康熙帝十五阿哥愉郡王允禑的五世孫,過嗣給道光帝皇侄奕詢。 普通的公爺,多如牛毛,不過載澤身份特殊。他的妻子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兒,光緒皇后的妹妹。載澤從小就聰明過人,寄養在醇親王府,極得老醇親王奕譞的寵愛。他和載灃一起長大,關係很鐵,哥倆兒無話不說。 載澤曾被派出洋考察西方憲政,回來後,逢人就說中國要興,只有立憲。他上了道密摺,說立憲有三大好處:一為“皇位永固”,二為“外患漸輕”,三為“內亂可餌”。 可是載灃就是不開竅,當然也怕挑不起這副重擔,一直拖著不表態。 “聽大哥的話,老大哥這是為你好。”載澤常常語重心長地“教訓”攝政王。膽子可真夠大的,這樣跟皇帝的爸爸說話。載灃也不生氣,總是相同的回答:“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不喜歡主動。”

現在已經到了節骨眼上,立憲不是為了興大清,而是救大清的最後一根稻草。 載澤再一次地“教訓”載灃:立憲只是塊牌子,憲法是憲法,皇帝是皇帝,憲法還得跟著皇帝走。 如此一說,載灃恍然大悟,怎麼不早說明白,害得我憂鬱了這麼久? 轟轟烈烈的立憲終於拉開了帷幕,重頭戲是裁撤雍正以來的中樞機構軍機處,換成了內閣,軍機大臣變成了內閣大臣。 1911年5月8日,萬眾期待的一天終於到來,內閣名單正式出爐: 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滿,宗室) 協理大臣:那桐(滿)、徐世昌(漢) 外務大臣:梁敦彥(漢) 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宗室) 度支大臣:載澤(宗室) 學務大臣:唐景崇(漢) 陸軍大臣:蔭昌(滿)

海軍大臣:載洵(宗室) 司法大臣:紹昌(覺羅) 農工商大臣:溥倫(宗室) 郵傳大臣:盛宣懷(漢) 理藩大臣:壽耆(宗室) 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宗室和覺羅: 滿族入關後規定,只有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直系後裔才能稱宗室,係金黃色帶子,俗稱“黃帶子”;其伯叔兄弟的旁系子孫一律稱覺羅,係紅帶子,俗稱“紅帶子”。 宗室又分為近支宗室和遠支宗室。近支宗室有輩數:雍正以下為弘、永、綿、奕、載、溥,宗室子弟都根據這個命名。近支宗室裡又有帶偏旁和不帶偏旁。如恭親王奕、醇親王奕譞,都是言字旁,最近支;其餘偏旁的都是遠支。 許多人越看越激動,不是高興,而是納悶,怎麼這麼多熟悉的名姓? 回頭人肉下官紳履歷表,十三個內閣大臣中,滿洲貴族九人,皇族七人,整一個家族式控股集團。

老百姓的心冷了,用家里人你就明說嘛,發布個告示,說明下情況。理由都給你想好了:皇帝還小,不懂事,需要爺爺、伯伯、叔叔們的照顧扶持,等年紀大了再換吧。大家都是通情達理的人,可以理解,非要遮遮掩掩說什麼“朝廷用人,審時度勢,一秉大公”的大話。百姓文化是不高,但也不要侮辱我們的智商,至少親戚關係還是能分得清的。 大家議論紛紛,沒想到載灃這小子太虛偽了。 載灃那叫一個苦啊,不立憲你們天天說我,現在立憲了你們卻天天罵我,不用家里人難道用外人?唉!這苦日子到底什麼時候能熬出頭? 還是找載澤想想辦法吧。 載澤不愧是喝過洋墨水的,提出八字方針:樹立權威,轉移視線。 首先全體內閣成員在一起吃了一頓便飯,大家把酒論盞,共祝小皇帝健康成長,順祝自己繼續高升。微微酒意之後,全體合影,每個人臉上都紅撲撲的,預示著國運紅紅火火。照片出來,效果那不是一般的好,這真是一個團結務實的班子。

接著要對外樹立新班子雷厲風行的形象。內閣成立的第二天,就頒布一道諭旨,宣布從即日起實行一個意義重大的新政策,果然,大家的視線都轉移到新政策上去了。 當然,誰也未曾料到,這道諭旨就是一張催命符! 這道諭旨其實有載澤自己的小九九,因為他想扳倒奕劻。 內閣各成員關係非常微妙,分成奕劻和載澤兩大派系。 奕劻和那桐、徐世昌結盟,外聯袁世凱,各省督撫多和他有瓜葛。幾十年的經營,根深蒂固。 載澤和載洵等親貴少壯派結盟,上面有載灃罩著。 載澤的野心很大,總認為自己出過洋,熟知世界大勢,而且是攝政王的鐵哥們儿,內閣總理大臣非我莫屬。奕劻老朽昏庸,被他兒子弄得灰頭土臉的,早應該下台了。 要想把奕劻趕下台,自己就要做出點政績。載澤雖是財政部長,但手裡一分錢也沒有。每年庚子賠款都要支付巨額利息,國庫空虛,年年告急;地方上大舉建設,新政、練兵,天天都向度支部哭窮。

要想有政績,口袋就要鼓。載澤現在急於抓錢,成為名副其實的財神爺。 要籌款,什麼最賺錢? 當然是鐵路。 要想從鐵路入手,就必須要找一個人,盛宣懷,就是你了,非你莫屬。 盛宣懷,中國首富,晚清第一官商,商場無所不能的大鱷,除了考試不行,樣樣都會。 盛宣懷的老師李鴻章說他:“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盛宣懷秀才出身,舉人考了三次都沒戲。在中國,一般的規律是讀書不行再從商。 盛宣懷二十六歲入李鴻章幕府,任文案,也就是秘書,幫助李鴻章幹洋務。幾十年的歷練,憑藉過人的生意頭腦,成為首屈一指的官商。興辦的工業遍及鐵路、電信、鐵礦、煤礦、銀行,參與籌辦輪船招商局、電報局、華盛紡織總廠、漢陽鐵廠、大冶鐵礦、修建盧漢鐵路、開設通商銀行。盛宣懷在商場最著名的頭銜是“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學習近代史的都知道這個總經理的分量。

盛宣懷絕對是一等一的勞動模範,哪裡有機器的轟鳴,哪裡就有盛宣懷;哪裡有利潤,哪裡就有盛宣懷。工廠、車間、碼頭、煉鋼廠、煤井,到處都能看見盛宣懷忙碌的身影。總之,要找盛宣懷,就到冒煙的地方,準能找到。當然也有找不到的時候,這時他一定是累倒在病床上了。他堪稱晚清第一勞動模範,解決了大批青年的就業問題,推動了各地經濟的發展。自己的腰包也鼓得不能再鼓,盛氏家族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族。 再厲害的人都有軟肋,盛宣懷什麼都不怕,就怕一樣東西。 一次,雲南宣威知州特意進京拜見盛宣懷,帶來了當地最著名的特產——宣威火腿。用上好的牛皮紙包裝,上面寫著字。看了看,不夠醒目,特意用初號黑體加粗。 禮物送來了,盛宣懷老遠就看到了醒目的大字“宣腿一對”。

停,禮物不要送上來了。 等等,把牛皮紙給我,盛宣懷將牛皮紙撕得粉碎。 從此官場流行一句話,送什麼都行,就是不能送盛大人宣腿;吃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當著盛大人的面啃宣腿。 盛宣懷原來和袁世凱打得火熱,可現在一想到袁世凱,他就五味雜陳,說不出個滋味。 盛、袁兩家是世交,盛宣懷和袁世凱的父親、叔父關係很好,他比袁世凱大十五歲,袁世凱寫信稱呼都叫“老伯大人”。盛宣懷對侄兒也很提攜,他看中這個晚輩不是池中之物,將來會一飛沖天,比自己飛得還高。 盛宣懷慢慢加大了在袁世凱身上的投資,財力投資,可他感覺還遠遠不夠,必須要加重砝碼,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一輩子不走尋常路的盛宣懷做出了一項大膽的、破格的甚至驚世駭俗的感情投資。他主動寫了封信給袁世凱,對他大加吹捧讚揚。最後誠懇地說,世俗的朋友無可取之處,我所尋求的是道義之交。所以,我想和你義結金蘭,結拜為異性兄弟。

大伯要和侄兒做兄弟,這世道怎麼了,輩分說變就變? 袁世凱又驚又喜,這個中國富豪榜排名NO.1的超級富豪竟自降輩分和自己稱兄道弟。怎麼辦,還是先禮後結拜? 袁世凱婉轉地回了封信。感人,太感人了,年度最感人的一封信。自己看完信就趴在床上了,哭,只有哭才能表達自己的感情。但還是不敢接受,太折殺自己了,還是願意做您永遠的小侄兒。 盛宣懷又回信了,年齡不是問題,輩分不是問題,身份也不是問題。如果你拒絕我,就出現大問題了,明顯不在乎我的真情。我只想坦誠地和你進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有錯嗎?你難道忍心拒絕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你難道能狠下心來推走這遲來的兄弟之情? 信寫到這份兒上了,反正袁世凱不吃虧,隨即遞上了祖宗三代的履歷,換蘭譜結拜。

輩分變了,稱呼也得變啊。不過叫慣了老伯,一下改不了口,就叫“仁兄世丈大人”。一個人變不行,全家都得變啊。從此袁世凱的兒女們管以前的“太伯伯”叫“大伯伯”。 輩分上雖然吃了點虧,但盛宣懷值得。從此兄弟倆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一路高歌猛進,名有了、官有了,錢更有了。 不過親兄弟也有明算賬的時候,何況是輩分顛倒的兄弟。 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攤子舖得很大,急需要錢,大量的錢。他自己不愛錢,但要送別人錢,光是奕劻,每年都要上百萬的打點。所以袁世凱只能找盛宣懷,別人沒這個雄厚的財力。 正巧盛宣懷的父親去世,他是朝廷官員,按慣例必須要“丁憂”,即在家守孝三年,辭掉一切的職務。 盛宣懷想委託個信任的人代管企業,和袁世凱商量。沒想到袁世凱卻先來一步,要求將商辦改為官辦,由北洋大臣接手掌管,明擺著想佔盛宣懷的資產。 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都被袁世凱收了,鐵廠也兼併了,很快兄弟破裂了。 不久袁世凱被罷黜,盛宣懷尋思著要出山。怎麼出山?還是一句老話,有人好辦事。 官職改革這時剛剛啟動,奕劻早就放出風聲來,郵傳部一把手,三十萬,盛宣懷準備應聘。可是奕劻一看他來了,馬上改口,你不能三十萬,得加碼。 盛宣懷終於怒了,我是有錢,可都是我一點一滴、流著汗水默默地耕耘所得。好歹我也一大把年紀了,不能這麼折騰有錢人。 結果尚書給了別人,他只做了副職侍郎。 副職幹起來真不帶勁,仔細想了想,盛宣懷又找到奕劻,還是要求乾一把手。這次奕劻倒比較通融,大家都是老朋友了,三十萬就三十萬吧,不過要現金交易。盛宣懷不能再錯過這次機會了,馬上叫人去漢冶萍公司運來大量空白股券,填上姓名,包了一艘快艇,連夜趕往上海賣給外商。 郵傳部尚書終於到手了,盛宣懷成了管理全國輪船、鐵路、礦山、電報的第一人,再也不用看人臉色辦事了。 這年,他已經六十七歲了,在當時算高壽的老人。可盛宣懷覺得自己的人生遠沒有達到頂峰,非常之人,非常之世,必得走非常之路,他還要再搏一把。盛宣懷有一句名言:“辦大事,做高官。”他不想僅僅做一個大商人,他還想做名臣,流芳千古的名臣。 載澤找到了盛宣懷,盛宣懷也看上了載澤。於是兩個男人豪氣乾雲天,他們要用縱橫捭闔的氣魄乾一票大的政治投資。 盛宣懷充滿了信心,他好像看見不遠處,鮮花、掌聲正等著他。 夕陽無限好,還能搏一把;辛亥年,我要飛得更高。 想要搞垮奕劻,必須要製定新的政策,借助外國人的力量,宣布“鐵路國有”,掌控財政大權。 要想富,先修路;鐵路通到哪,財富就到哪。掌控鐵路,即掌控了經濟命脈。 中國人對鐵路經歷過一個由畏到愛的過程,當年的第一條鐵路就是因為怕破壞祖宗風水而被強行拆除。可是後來祖宗並沒帶來財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洋人的鐵路修到哪兒,哪兒就有錢賺。大家終於開始覺悟了,鐵軌一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很快掀起了鐵路大會建的高潮。 修路要錢,大筆的錢,沒錢怎麼辦? 借債和集資。 借債,政府官辦,找洋人借錢。由中國人、洋人共同監督鐵路施工。建成後連本帶利加息還清洋人的錢,鐵路經營權才能歸中國。 這種方式進度快,質量有保證。最大的弊端是名聲不好,阻力很大。借款就是賣國,簽訂合約的人就是漢奸。近代中國,不怕罵祖宗,就怕當漢奸。 集資,民間商辦,民間集資為主,國內農工商學各界,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借錢參股。 它極大地滿足了大國子民的愛國心。鐵路修成時,即是百姓受利時,讓利於民,很得民心。但缺乏監督,財政管理混亂,進度慢。中飽私囊,空手套白狼,白眼狼比比皆是。 盛宣懷將目光瞄準了號稱中國最長的鐵路——川漢鐵路。 川漢鐵路1909年由民間籌資修建,預定路線自成都,經重慶、宜昌,達漢口,全長三千公里。修建川漢鐵路所需大量資金,主要用“田畝加賦”的辦法來籌集,按照每家每戶田畝數向農民攤派。 川漢鐵路不僅是一條鐵路,因大多數的四川百姓都持有股票,是關係到民生、民心的工程。可是短短兩年時間不到,川漢鐵路已經修不下去了,這和一個小人物有關。 施典章,學歷很高,進士,翰林,戶部主事。外放從基層做起,一直做到廣州知府,後犯事被革職。好在施典章是個人精。人精是什麼?總善於在絕境中尋找機會,創造機會,把本來不屬於他的機會抓到手,繼續創造一連串的機會。沒錢他榨出錢來,有錢他更知道怎麼折騰。 施典章更是人精中的文化人。有文化的人精善於將知識轉化為財富;有文化的書呆子善於將知識轉化為感嘆號。官做不成,那就做生意,施典章及時調整了自己的人生坐標。反正都是掙錢,胡雪巖不也因為有錢弄了個紅頂子? 機會果然來了,而且是大機會。 得知川漢鐵路要修建的消息,施典章立馬趕到成都,找到總經理喬樹枬。先攀同鄉關係,接著自吹,官場歷練在那兒擺著,很快獲得喬樹枬的信任賞識,保舉給四川總督錫良,被任命為川漢鐵路公司總收支,駐上海辦事處保款委員。 錫良保舉奏摺中說施典章“前官戶部司員,鉤覆是其所長,才守洵堪共信”。他是大家公認的德才兼備的專業會計師。 總經理喬樹枬長期駐紮在北京,負責公關。兩個子公司一個設在成都,總攬工程;一個設在宜昌,負責修建鐵路。施典章常駐上海,負責購買材料,盤活資金。 手裡握有巨額資金,沒有監督、沒有定期查賬,施典章在上海結交權貴、洋人買辦,甚至青幫大佬,一時風生水起、如魚得水。 錢多了,想法也就多了。如何讓錢變得更多,錢生錢是最大的想法。最省力的辦法是:挪用公款借貸、炒股。 借貸可以收到高額的利息;炒股則能一夜暴富。 當時汽車工業剛剛起步,是所謂的朝陽行業,急需橡膠。南洋橡膠商紛紛在上海設立股份公司,哄抬價格。橡膠股價格一路瘋長26倍,行情很火。當時上海人見面第一句話都是:今天你橡膠了嗎? 沒錢的都看著眼紅,何況有大錢的施典章,他將巨額資金砸到了股市裡。 施典章高價購入蘭格志橡皮股票,再以更高價虛報記在公司賬上。又將購買的股票向銀行、錢莊抵押,從這些錢莊貸款出等值的款來,存入別的錢莊,利用兩個錢莊間的利率差,投機獲得更高利潤。 但到了1910年,橡膠企業的大股東突然攜所有款項逃逸。嚴寒很快到來,股票價格一路狂瀉,錢莊紛紛倒閉,施典章血本無歸。 川漢鐵路的建設此時也舉步維艱,所籌的款遠遠不夠。數年過去了,只修了三十里路,以這樣的速度進行,至少需要一百年,到二十一世紀才能全部完工。 嚴懲大蛀蟲施典章。股東們這時候才想到查賬,施典章很快在上海被監禁。 人抓進去了,可是錢沒了,三百餘萬兩白銀成為水漂。 川漢鐵路共籌集一千五百萬兩白銀,修三十里路用去四百多萬兩,施典章挪用貪污三百多萬兩,僅剩餘七百多萬兩。 此時挽救的唯一方法就是收歸國有,由國家統籌資金,修建鐵路。 萬事俱備,只欠盛宣懷行動了。他是個極端自信的人,心動和行動總是二位一體,說乾就乾。可是誰來開這個口呢?自己不適合,載澤也不適合。他想到了專門幹這事的一個群體,御史不就是喜歡煽風點火的嗎? 那就找三菱公司,不過盛宣懷不願意。三菱公司火力夠大,目標也夠大,但中看不中用,他們的奏摺成功率極低。 苦思冥想中,盛宣懷偶然得知有個御史叫石長信,進士出身,獨自一人在京居住,號稱醇儒。 什麼是醇儒?作風正派,忠厚老實,不關心家事、弄不懂國事的書呆子。 盛宣懷悄悄來到石長信家,石長信很驚奇,大紅人有空來我這兒? 盛宣懷什麼客氣話都沒說,帶來兩瓶好酒。聽說先生是位醇儒,特意和您聊聊天,願聽聽您的高見。 已寂寞太久的石長信好不容易等來個活人,滔滔不絕說開了。酒過半巡,盛宣懷謙虛地說:“我寫了篇鐵路國有的稿子,您給看看改改。” 石長信看了很滿意,不需要修改,為國為民,很好。 “這麼好的稿子,要是皇上能看到就好了。但是我身份特殊,又不方便上奏。”說到這兒,盛宣懷嘆了口氣。 “沒問題,交給我上奏,利國利民,我願幹。”石長信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光榮的任務,滿臉通紅,不是激動,是酒喝多了。 盛宣懷得意地哼著小曲回家了。 石長信這麼配合,盛宣懷應該表示表示,人家可是個窮御史啊。 不用表示,表示了反而看不起石長信。他要的是面子,不是錢。盛宣懷心裡很清楚,錢在所謂的醇儒面前只是一堆廢銅爛鐵。 所以盛宣懷一分錢未花,僅靠嘴皮子就搞定了這個大計劃。 說的不全對,那兩瓶好酒難道不是錢嗎? 靠著酒勁,石長信熬了一個通宵,重新修改稿子,洋洋灑灑幾千字的奏摺遞上去。 鐵路很重要,理應收歸國有,由國家統籌。石長信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幹線國有,支線民有。 總結一句話:鐵路國有,勢在必行。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鐵路國有,於情於理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連袁世凱都稱譽這個舉措“卓識毅力,空前絕後”。盛宣懷的夕陽紅似乎指日可待。 盛宣懷胸有成竹,為了這一天已經準備很多了;可是四川股民們胸無成竹,他們為這一天付出夠多了。 盛宣懷面對的是幾千萬血本無歸的股民,可以瞧不起、可以侮辱,甚至可以打罵他們,但是從老百姓口袋裡掏錢,那就是斷他們的活路。 你可以高高在上,你可以俯視我的卑賤,但是你不能斷我的活路。 活路歸根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股東們被虧空的錢找誰要? 找施典章,他已被抓,錢都砸到錢莊、股票裡去了。總經理喬樹枬已被撤職,且聲稱他從不具體主管錢款,一切與自己無關。 盛宣懷想得很明白,以前給你們優惠政策,准許商辦。可又出現集資困難、鐵路修建進度緩慢等許多問題,現在國家接手,是讓你們儘早抽身。政府不是冤大頭,虧空的款項,由當事人負責賠償,和政府無關,存款和現有之款不退。 一句話:你的痛苦我理解,你的損失我不賠。 可股東們想得也明白,辛苦一生的積蓄投到裡面,本指望靠這個養老安度後半生。血汗錢被貪污挪用,都是因為朝廷用人不當,現在鐵路既然收歸國有,理應賠償我們。 一句話:我的痛苦你負責,我的損失你買單。 載澤、盛宣懷又搗鼓載灃下了道措辭嚴厲的諭旨,警告百姓:“如有不顧大局,故意擾亂路政,煽惑抵抗,即照違制論。”百姓要有大局意識,配合政策的出台。不同意就是乾擾大局,朝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違制就是大不敬,嚴重的可要掉腦袋。曾經無限期待的新內閣出台的第一個政策竟然用如此冷冰冰甚至威脅的話語。 後果確實很嚴重,因為地方士紳頭面人物、立憲派的大把鈔票也砸在裡面。斷了百姓的財路,好說(其實也不好說,關鍵是說話沒人聽);斷了這些頭面人物的財路,立馬給你好看。好歹這麼多年和朝廷一條心,說不管就不管,太寒心了,難道鈔票比人心更重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