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曹操秘史2·浩然無畏作漢歌

第55章 六、還是當了丞相

荀、孔融等人的反對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即赤壁之戰的前夕,帝國的政治體制基本上沒發生什麼變化,曹操仍然擔任司空,恢復九州制的建議也沒人再提起。 這段時間,除了在外面征戰以外,曹操都住在鄴縣,以避免回到許縣跟天子碰面。但是,這種不方便是顯而易見的。據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介紹,東漢司空府的編制原本只有七十多人,這顯然滿足不了現實需要,但要大規模地增加內設機構和編制,必須得有個說法。 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下令改革朝廷政治體制,廢除三公,恢復丞相。 漢代的中央政體是三公九卿制,但就其具體內容而言,在西漢和東漢並不一樣。西漢因襲秦制,三公分別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相互不統屬,但有製約,都直接向皇帝負責;九卿分別指奉常(掌管宗廟禮儀)、衛尉(掌管皇宮保衛)、郎中令(掌管宮廷警衛)、太僕(掌管宮廷車馬)、典客(掌管少數民族事務和外交)、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內史(掌財政稅收)、宗正(掌管皇室事務)、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稅收和手工業)。東漢的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九卿指太常(掌管典禮)、光祿勳、衛尉(掌管宮省禁衛)、太僕(掌管皇室車馬)、廷尉(掌管司法)、大鴻臚(掌管接待諸侯與少數民族)、宗正(掌管皇族事務)、大司農(掌管國家財政收支)、少府(掌管皇帝器用服飾)。

西漢三公雖然互不隸屬,但丞相的地位顯然高於御史大夫以及太尉。與東漢三公相比,丞相的權力更大,這從它的內設機構及編制上就可以看出來,西漢丞相下設十三曹,相當於十三個處,標準的編制為三百八十二人。 這些主要的部門分別是:西曹,負責丞相府內的吏員任用;東曹,負責政府二千石官員的升降,包括軍中的武將在內,二千石相當於部長級,在地方上就是太守一級,在軍隊里相當於將軍,這個部門的權力極大;戶曹,負責祭祀、農桑;奏曹,負責管理政府的一切章奏,相當於唐代的樞密院,明代的通政司;詞曹,負責民事法律訴訟;法曹,負責交通以及郵驛等;尉曹,負責運輸,類似清代的漕運總督;賊曹,負責偵辦盜賊;決曹,負責刑事審判;兵曹,負責兵役;金曹,負責管理貨幣、鹽鐵;倉曹,負責管理國家糧庫;黃曹,相當於丞相府總務處。

從這些內設部門的職能可以看出,丞相府實際上就是一個標準的小內閣,人事、行政、經濟、交通、司法、外交、軍事無所不管。正因為它的權力太大,所以漢武帝重視尚書台,把權力從丞相手中逐步收到自己身邊的一群秘書們手裡,削弱丞相的權力。到了東漢,乾脆設新的三公,把丞相的權力一分為三,互相制衡。 從西漢到東漢,一直存在圍繞著皇權與相權展開的鬥爭,天子是否強勢,成為決定鬥爭勝負的焦點。而到了東漢中後期,政治鬥爭中又夾進來外戚、宦官,形勢更加複雜。三公在現實政治格局中已經完全被邊緣化,直到曹操擔任司空以後。 建安十三年(208年)的這次政治體制改革倒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對於曹操成為丞相,大家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叫什麼只是個名分而已,實質內容並沒有大的改變。

這場政治改革有一個小小的由頭。這一年年初,司徒趙溫突然徵辟曹丕,也就是徵調曹丕到司徒府來工作。因為曹丕的特殊地位,趙溫的這項提議在外人和曹操自己看來並不是有意討好,反而有點惡搞的意思,因而觸怒了曹操,趙溫因此被免官。 作為名義上唯一與曹操地位相當的在職官員,趙溫的日子並不好過,他時刻擔心會做錯什麼事,或者犯了曹操什麼忌,從而惹來殺身之禍。這種樹大招風的心理一直左右著士大夫出身的趙溫。此時,因為一件不大不小、也算不上丟人的事被免官,對於趙溫來說與其是不幸,不如說是幸運。 所以,有人認為這說不定就是趙溫有意而為之,目的是全身而退。趙溫被免官之後,三公只剩下曹操一人,此時恢復丞相,曹操更是理所當然地成為唯一候選人。

六月,獻帝命太常卿徐拿著天子的符節前往鄴縣,拜曹操為丞相。徐就是那個從袁術手下逃脫,並將傳國玉璽歸還漢室的功臣。根據《後漢書徐傳》的記載,曹操對這項任命也作了禮節性的推辭,甚至要把丞相讓給徐當。徐再弱智或者再官迷心竅也斷然不敢應承這種事,堅決予以拒絕(操以相讓,不敢當)。 於是,曹操正式就任丞相,同時任命郗慮為御史大夫。 西漢的三公除丞相外,還有御史大夫和太尉三職。曹操此次恢復丞相制的同時,又恢復了御史大夫,但沒有恢復太尉。有人認為御史大夫很重要,相當於“副丞相”,曹操把如此令人矚目的職務給了名不見經傳的郗慮,確實讓人大出意外。 郗慮字鴻豫,兗州刺史部山陽國高平縣人,跟劉表一個縣。他進入曹操陣營比較晚,但他有一人特殊身份:鄭玄的學生,這讓他沾了不少光。以鄭玄在當時文化界無人匹敵的地位,他的學生崔琰、國淵、王基等人在社會上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加入曹操陣營後都很受重用。

郗慮從小就受教於鄭玄,建安初年來到許縣,在曹操的推薦下做了侍中,並以侍中的身份兼任九卿之一光祿勳卿。對於這項任命獻帝顯然有些不以為然,他曾當著郗慮的面問少府卿孔融:“郗先生有什麼特點和長處(鴻豫何所優長)?” 孔融看著郗慮平步輕雲早就有些不爽,他一點不考慮當事人就在旁邊站著,回答獻帝說:“可以打發他到路邊站崗,不能讓他掌權(可與適道,未可與權)。” 打人不打臉,傷人不揭短,當面受到如此侮辱,郗慮十分惱怒,他反駁道:“孔融當年主政北海國,政治疏失,人民流散,他的能力在哪裡?”從此之後,郗慮認准孔融是自己的仇人,非要找機會整他一下不可。 趙溫的免職通知就是郗慮奉命傳達的(慮持節奉策免溫官),郗慮資歷淺,與孔融等老牌士大夫們關係惡劣,加上他為人尖刻,報復心強,這些正是曹操所需要的,把郗慮提拔為高於九卿的御史大夫,雖然在外人眼裡很意外,但卻十分符合曹操的想法。

曹操擔任丞相後,立即著手推動丞相府的各項建設,選調各類人員。原司空府的人員基本上全部轉到丞相府來,同時還根據丞相府內設機構增加的需要,選調了一些新人。 對於從司空府轉入丞相府工作的所有人來說,工作性質可能變化不太大,但收入卻可以增加不少。舉例子來說,司空府裡的處長(掾)一級官吏,品秩是三百石到四百石,月俸是三十斛到四十斛,副處長(掾屬)的品秩是二百石,月俸大約二十多斛,而轉到丞相府後,處長(掾)的品秩升為四百石到六百石,月俸提高到四十五斛到七十斛,副處長(掾屬)的品秩雖然仍為二百石,但月俸可以提高到三十斛以上。 那段日子,大家都沉浸在加薪的喜悅中。 丞相府各個處(曹)中,西曹、東曹兩個部門管人事,負責典選從地方到軍隊的高級官員,地位最為重要。曹操把冀州別駕崔琰調過來,任西曹的處長(西曹掾),把毛調來任東曹的處長(東曹掾),這是他們二人長期負責人事工作的開始。

早在兩年前,曹操西征并州時,留下曹丕守鄴縣,崔琰就以冀州別駕的身份輔佐曹丕。在此期間,曹丕迷上了遊獵活動,不太專心工作。崔琰沒有因為他世子的身份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給曹丕寫了封措辭很尖銳的信,讓曹丕認真思考一下袁紹父子是如何失敗的,規勸他遵循正道,端正行為,把心思用到正事上來。 面對敢於直言的崔琰,曹丕也只得服服帖帖,他對崔琰說:“昨天看到了先生寫下的諄諄教誨,要我燒掉射獵的用具,扔掉打獵的服裝,現在用具已燒毀,獵裝也扔了。以後再有類似的錯誤,還請先生及時對我教誨(後有此比,蒙复誨諸)。”態度相當的誠懇。曹操知道此事後,對崔琰也十分讚賞。 曹操任命崔琰為東曹掾時專門對他說:“先生你有伯夷一樣的風範,史魚一樣的正直,貪婪之人聽到你的名字就會變得清廉,壯士聽到你的名字就會更加英勇(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先生可以稱為時代的表率,所以任命你為東曹掾。”

毛在司空府就從事人事工作,他以清廉公正著稱,沒有私慾,不貪心,沒有不良嗜好,不拉幫結派,沒有小圈子,敢於得罪人,這些正是做人事工作所必備的條件,曹操把典選官吏的大權交給了他。 西曹與東曹都管人事,但分工有所不同,打個比方,一個好比是組織部,一個好比是人事部,崔琰和毛兩個人幹得都很出色。 在丞相府其它十一個處(曹)先後擔任過處長(掾)和副處長(掾屬)的還有司馬懿、高柔、劉曄、裴潛、傅幹、楊修、王觀、楊俊、徐邈、辛毗、溫恢、薛夏、王凌等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之前都已作過介紹。 丞相府裡還有兩個職務,地位和作用高於一般的處長,一個是主簿,類似於辦公室主任,一個是長史,職責與主簿差不多,地位比主簿還要高些,類似於丞相府裡的秘書長。曹操當丞相後,首任主簿是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司馬懿後來也擔任過這個職務。擔任過丞相府長史的有杜襲、徐奕、辛毗、王必、楊修等人。

除此之外,“挂靠”在丞相府內的還有一些相對獨立的部門,主要是與軍事有關的部門,包括曹操的各類軍事參謀人員。說他們是“挂靠”,是因為傳統的丞相府裡也沒有他們的編制。 在曹操的丞相府裡,他們人數眾多,稱呼也有好幾種: 軍師:荀攸、鍾繇、華歆、涼茂、毛、成公英等人先後擔任過;軍師祭酒:郭嘉、董昭、王朗、王粲、杜襲、劉放、孫資等人先後擔任過; 軍謀掾:徐邈、田豫、牽招、高堂隆、賈洪、薛夏、隗禧、韓宣、令狐劭等人先後擔任過; 丞相軍事:何夔、賈詡、華歆、王朗、裴潛、劉放、孫資、邢、陳群、張範、張承、仲長統、陳群、衛臻等人先後擔任過。 上面這些人,組成了曹操的總參謀部,他們的職務分別類似於總參謀長、副總參謀長、高級參謀、參謀處長、參謀等,組成了強大的參謀班子,服務於曹操的軍事行動。

可以說,丞相府吸納了當時最優秀的一批人才,他們在曹操身邊工作,實際上承擔著管理整個“曹統區”的任務。曹操喜歡把一些優秀人才先放到自己身邊鍛煉,之後下派到地方上任刺史、郡太守、縣令或屯田官等,丞相府於是成為一個高級人才的培訓基地,一時間,天下俊才們都以能到丞相府工作為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