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曹操秘史2·浩然無畏作漢歌

第28章 三、斬顏良,誅文丑

袁紹的大本營鄴縣和曹操的大本營許縣直線距離約五百里,中間隔著黃河、汴水等河流,沿線有黎陽、白馬、延津、官渡等戰略要地,這裡是袁曹決戰的中線,也是決定最終成敗的戰場。 為了迎擊袁紹的進攻,曹操布下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黎陽(今河南濬縣),這裡在黃河北岸;第二道防線是黃河南岸的白馬(今河南滑縣)、延津(今河南延津);第三道防線是官渡。 決戰之前,曹操派一小部分人馬進駐黎陽,不求與袁軍交戰,只起到監視敵軍、配合南岸行動的目的。他還命令於禁率兩千人駐守延津,命令東郡太守劉延駐守白馬,將其餘主力布防在官渡一帶。 面對十多萬袁軍的進攻,曹操擺出了多梯次的縱深防禦體系,而不是將主力分佈於黃河一線死守,之所以這樣安排,實在是因為自己的力量不足,難以在正面數百里的黃河沿線分兵把守。

第二道防線的作用是遲滯袁軍的進攻,消耗袁軍的有生力量,挫其銳氣,然後在第三道防線與袁軍展開決戰。 但這樣的軍事部署也冒了很大風險,因為官渡是許縣的最後一道屏障,在前兩條防線被敵軍攻破之後,已經退無可退,必須在這裡取勝,否則就徹底失敗。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親率大軍由鄴縣南下,兵指黎陽,隨行的還有劉備。曹軍未作抵抗,迅速撤到黃河以南。 黎陽自古即是黃河北岸的重要戰略要地,是進行渡河作戰的基地,歷來都有許多大戰在這裡發生。曹軍無意在黎陽與袁紹作戰,因為在這裡自己的部隊難以接續,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有被敵軍全殲的危險。 袁紹佔領黎陽後,派部將顏良為先遣部隊,渡河攻擊南岸的軍事要地白馬。這項決定卻遭到了沮授的反對。

沮授勸袁紹說:“顏良這個人生性褊狹,雖然驍勇,但不能獨立擔當大任。”袁紹不聽。 顏良的情況不詳,但卻很有威名,當時在軍中的地位和名望遠遠超過關羽、張飛等人。袁紹曾經對沮授很倚重,幾乎言聽計從,但這次卻不接受沮授的建議。結果,事實證明沮授是正確的。 對於袁紹的這次南征,內部有一定分歧,以田豐、沮授為代表的本土派表示反對,矛盾一度公開化。臨行前,袁紹將持強烈反對意見的田豐下獄。 沮授在袁紹手下以奮威將軍的名義任監軍,權力很大。在郭圖等人的建議下,袁紹將沮授監軍之權一分為三,分別由沮授、郭圖和老將淳于瓊擔任。 據《獻帝傳》說,袁紹出發前,沮授把本族的人招到一塊,把家財分了分,對他們說:“勢如果在,則威無不加,勢如果不在,則不能保一身,悲哀呀!”他有一個族弟說:“曹操怎麼能是袁公的對手,您何必擔憂?”沮授說:“以曹操的明略,加以挾天子以為後盾,我們又剛剛打敗公孫瓚,士兵疲弊,主將驕縱,成敗已經很明顯了。”

大軍還未行動,沮授已經到處散播“亡國論”,袁紹一定有所察覺,沮授在冀州的影響力讓袁紹不至於立即發難,但對沮授的信任大為降低。所以,當沮授對重要的人事安排再指手畫腳時,袁紹出於對沮授的反感,想都沒想就駁回了。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顏良率部渡過黃河,直指白馬。 曹操決定親自北上,解救白馬之圍。這時候,荀攸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袁紹兵多勢盛,不宜強攻,只能智取。荀攸建議先置白馬於不顧,主力開赴延津,這裡是黃河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給袁軍一種曹軍要從這裡渡河包抄黎陽的架勢,誘使袁軍主力向延津對岸一帶轉移,袁軍被調動後,再迅速轉進白馬。 這個建議的冒險性有兩個方面,一是袁紹看破曹軍的企圖,不分兵西進;二是袁軍雖然分兵,但他們兵力足夠多,既能迎擊延津之敵,又能加強白馬的攻勢。這兩種情況的結果都一樣:白馬丟失,曹軍大敗。

曹操認真考慮了荀攸的建議,他認為在敵強我弱的現實情況下,荀攸的建議值得嘗試,於是放棄親自馳援白馬的方案,轉而進軍延津。袁紹果然中招,將進攻白馬的一部分主力調往延津。 曹操看計策成功,便以張遼為主將組成一支輕騎兵,以閃電之勢急馳白馬。張遼領命,並請求讓關羽同行,曹操同意了。 關羽投降曹操後,與張遼、徐晃二人誌趣相投,關係很好。他們三個人都是從敵方陣營歸降的,也許因為有共同的經歷,更容易談得來。曹操很欣賞關羽(壯羽為人),但是發現關羽好像沒有久留的打算,就讓張遼去摸摸關羽的底。 張遼說明意圖,關羽嘆道:“我知道曹公厚待我,然而我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能背叛他。我不會永遠留在這裡,但我會報答曹公以後再走。”張遼把關羽的話如實轉告曹操,曹操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關羽很有義氣。

據《傅子》一書說,關羽對張遼講了那一番話後,張遼心裡犯了嘀咕,原話轉告,怕曹操生氣殺了關羽,不如實轉告,又覺得對不起曹操對自己的信任。最後張遼還是如實說了。 在白馬前線的顏良,一直以為主戰場在百餘里之外的延津,沒有想到突然有一支勁旅向自己殺來,倉促應戰,結果打了敗仗。此戰關羽立下大功,親斬敵方主將顏良。 關羽力斬顏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曹操預感到關羽有可能走,立即對關羽給予厚賞,想留住他。但關羽去意已定,他把曹操賞賜給自己的東西全部封存起來,留下一封信,離開曹營找劉備去了。曹操手下人想追趕,曹操說:“他也是各為其主,不要追了。” 關羽在後世很受追捧,被稱為武聖,其實不是因為他的勇猛,而是由於他的為人做事。關羽的為人在此事上表現得很突出:不為利所動,所有的事都以義為先,做事很講究,即使離開,也讓人挑不出理來。

劉備此時已投靠袁紹,關羽剛殺了人家的大將,袁紹那邊恐怕正給顏良開追悼會呢,關羽偏偏敢在此時投奔。這就是關羽,心裡只想著義,其它的一概不多想。袁紹對跑過來的關羽既恨又愛,最後還是沒說什麼。 在關羽重新回到劉備身邊之前,一直在公孫瓚手下效力、公孫瓚失敗後下落不明的趙雲聽說劉備在袁紹這裡,也專程來投奔。劉備客居在袁紹這裡,手下的主要武將張飛、關羽、趙云總算聚齊了。 曹操雖然解了白馬之圍,但自知袁紹的大軍隨後便到,於是決定從白馬撤軍。袁紹果然指揮主力渡河,對此沮授又表示了不同看法。 據《獻帝傳》記載,沮授建議不管白馬,拿下已經唾手可得的延津,憑藉這裡的渡口優勢,將主力源源不斷運過黃河,之後鞏固延津,使其作為一個戰略支撐點,進可以直取許縣,退可以從容撤回黃河以北。

沮授的話袁紹特別不愛聽,在袁紹看來此行壓根沒有戰敗撤回這樣的選項。同時,首戰即在白馬挫敗讓袁紹大失面子,在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袁紹非拿下白馬找回面子不可。 沮授站在黃河邊上嘆息說:“黃河啊黃河,我知道這一去就回不來了(悠悠黃河,吾其不反乎)!”於是以身體原因請辭。袁紹很生氣,把沮授所部交由郭圖來統率。 曹操料定袁紹會命主力來攻白馬,他下令白馬軍民全部隨軍撤離,但向哪個方向撤退卻讓他頗費思量。 白馬屬兗州刺史部的東郡,沿黃河向東不遠就是另一個軍事要地濮陽,此時還在曹軍手中。再往東就是曹操在兗州刺史部的中心城市鄄城。 防守鄄城的是程昱,手下只有七百人。為了保證中路的安全,曹軍分散在各地的人馬已經盡可能地都抽調到中線。戰役開始前,曹操想給鄄城增派兩千人,程昱不同意,他說:“袁紹有十萬之眾,自以為所向無敵。現在看到鄄城的兵少,必然輕易不來進攻。如果增加人馬,他們就會認為不能不攻。”

程昱建議不要管鄄城,曹操接受了這個建議。袁紹聽說鄄城沒有多少人馬,果然放棄對這裡的進攻。事後曹操對程昱的膽識和準確判斷大加讚賞,曾經對賈詡說:“程昱的膽識真勝過古人!” 程昱的建議似乎沒錯,從保全鄄城來看,示弱也是一種戰術,類似於空城計,鄄城得以保全,多虧了沒有增兵。 但從全局戰略考慮,袁紹如果分兵來攻鄄城,也會減輕中路主戰場的壓力,通常攻城的一方會數倍於守城的一方,袁紹不攻鄄城,更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決戰主戰場,程昱的想法也算有得有失吧。 現在,鑑於東部防守的薄弱,曹操不可能向東撤退,但也不能輕易撤往官渡的第三道防線,所以曹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沿黃河向西撤,並且帶上白馬的所有輜重和百姓。

沿黃河向西就是延津,這裡剛被袁紹佔領,曹操向西撤退,出乎袁紹的意料。袁紹此時的戰略應該是棄曹操於不顧,直接向南進攻,這裡才是中心戰場。但袁紹急於找曹操本人打一仗,找回失去的面子,於是將已渡過黃河的主力部隊分為兩隊,一部分由郭圖率領守白馬,一部人由文丑、劉備率領順著曹軍撤退的方向追擊。 袁軍追到延津之南,在這裡遇到了曹操親自率領的部隊。此時袁軍的兵力大約有五六千人,而曹操只有六百人,形勢十分危險。但即便是這樣,曹操仍然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三國志武帝紀》對此戰的記載是:曹操已經扎了營,聽說袁軍殺來,讓人登上高處偵察。不一會偵察員報告:“敵兵來了,大概有五六百人!”曹操沒有動。過了一會兒,偵察兵又報告:“騎兵更多了,步兵不計其數。”曹操說:“別再說了!”

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曹操沒有下令撤退,反而下達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讓大家出營解鞍下馬,同時把從白馬帶來的輜重擺在道路上。隨行的將領們都認為敵人騎兵多,不如退到營寨裡堅守,待援軍到來。 曹操把目光移向他的副參謀長荀攸,荀攸微微一笑說:“這正可以作為誘餌,怎麼能撤呢?”荀攸說出了曹操心裡的秘密。 敵兵眼看快到了,諸將都說該上馬了,曹操說:“別急。”又過了一會兒,敵人的騎兵越來越多,看到路上的輜重,有一部分人開始忙著清理這些戰利品。曹操說:“可以了!” 曹軍全部上馬,縱兵殺出,袁軍沒有防備,大敗。 此戰文丑被殺,沒有戰死的也全部成了俘虜。 上述記載似乎有些可疑。此戰的結果沒有疑問,文丑被殺,袁軍再次受到重創,但僅以區區六百人一舉打敗五六千人,並斬敵方主將於陣前,則讓人不解。 表面看是曹操以輜重為誘餌,先使敵軍大亂再趁亂出擊所以取勝,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它改變不了敵我兵力懸殊的事實。即使敵兵開始有些慌亂,但對一支訓練有素的勁旅而言,臨陣應變是基本能力,他們很快便可以組織起有效反擊,到那時兵力眾寡才是勝負的決定因素。 袁軍是追擊而來,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也許五六千人並不是它的全部,曹軍的六百人退到營寨裡打敗敵人的幾次進攻尚可以理解,將敵兵全殲,並將沒有打死的敵兵全部俘虜那就不可思議了。 遍翻史書,對這個問題都沒有詳解。分析一下,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曹操為什麼非要向已被敵兵佔領的延津撤退?二是為什麼曹操身邊只有六百人?三是隨曹操撤退的輜重都在,而老百姓上哪裡去了? 如果把這些問題聯在一起考慮,似乎可以看出曹操撤向延津是一個精心構思的計劃,帶上輜重和老百姓也是特意的安排,袁軍看到輜重停下來搶占而沒有提防後面的曹軍,是因為輜重裡混著大量老百姓,場面很混亂,像是趕大集。做誘餌的不僅是這些輜重,還有老百姓。曹操向延津撤退的路上,應該有時間進行兵力部署,調集周圍的部隊向預設的戰場機動轉移。曹軍趁袁軍搶占輜重突然發起進攻時,投入的兵力絕不是六百人,而要多得多,如果短時間內能全殲袁軍,人數至少比袁軍還要多。 《三國志武帝紀》等相關史料之所以沒有這些方面的詳細記載,是因為它不便回答隨軍行進的老百姓在此戰中的作用,所以炮製出六百人全殲五六千人、臨陣斬殺名將文丑的神話。 當然曹操此計有很大的風險,那就是袁紹變得聰明起來,他不向西追,而直接進軍正前方的官渡。但曹操對袁紹太了解了,他們自青年時代便相識、相惜,如今在戰場上相見,曹操知道袁紹首戰挫敗後急於報復的心情,所以只帶六百人親自當誘餌,把袁軍主力吸引到延津一帶,集中優勢兵力迅速將其殲滅。 顏良、文丑都是名將,短短幾天內被曹軍打敗並斬殺,極大地鼓舞了曹軍士氣,也深深震撼了袁軍士兵。 袁紹被激怒了,他親率大軍渡河,前鋒推進到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曹操率主力由第二道防線南撤,退守官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