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那時漢朝2 漢初平亂·呂后篡權

第8章 二、可愛當如叔孫通

大戰開前,先敘些閒話。當冒頓在大西北如雨如風地摧折著大漢邊疆時,漢朝那幫大佬還沉醉於英雄的往事舊夢。這些白手起家的暴發戶,整天除了海吃海喝,就是吹牛爭功。這時恰值劉邦行功論賞完畢,每個人都分到該得到的一份封賞。再加上劉邦天天設宴招待,這幫人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這群人正常的時候,多是粗漢;殺敵的時候,幾乎是紅眼動物;喝醉的時候,則是一群亂舞的魔鬼。在大宴之上,只見眾人喝得橫七豎八,有的人跑到宮殿外,對著天空狂呼亂吼,數落著暴秦多少爛事;有的人拔出長劍,一邊擊打著長殿,一邊吼歌;有的人甚至互相拿酒澆對方的頭,或是赤著胳膊大腿PK酒量;有的則是像中酒瘋似的,舉酒對著劉邦噝噝噝地長笑! 亂了,亂了,實在亂套了!

這一幕,用儒家一句話來形容:君不君,臣不臣。劉邦看得直搖頭,心裡實在是鬱悶極了。天下是姓劉的,不是你們姓周和姓灌的,更不是姓張的和姓李的,長此以往,如果他們眼中無天子之尊貴,禮中無臣下之卑下,那我這皇帝還當什麼呀,不真的成了流氓大頭了嗎? 劉邦很想找個人給這些人好好上一節禮儀課,然而一想起秦朝那幫大禮,心裡也是直起疙瘩。秦始皇那套尊上卑下的儀法,簡直不是人學的。一大堆繁文縟節,走在皇宮裡就像踩在地雷陣上,每走一步,都得想想是不是合乎禮;每說一話,又想是不是合乎禮;每做一事,是不是與禮不合乎?這套如山在背的苛刻之法,不得不廢掉,只行簡易之式。 可是說簡易,這也實在簡易得離譜了,就像眼前宴會之景,問題已經很嚴重了。時不待禮,禮必待人!必須用一套新的朝禮約制群臣,不然,漢朝上下就活脫脫的一堆流氓野獸了。

要學朝儀,肯定首推儒家。儒家是中國禮儀的開山鼻祖,屬於老字號的免檢企業。可問題又來了,像嬴政這種不愛儒家只愛法家的皇帝,都有那麼多麻煩儀式,如果真要學回儒教,那不是麻煩之上又加麻煩了? 事情當然沒有像劉邦想的那麼糟糕。正所謂,一代有一代之英雄,一朝君即有一朝禮,有人已經替劉邦想出了一套解決朝儀問題的方案,此人正是叔孫通! 叔孫通者,薛人也。所謂薛人,也就是魯國薛縣(今山東勝縣東南)人。魯國是孔子的故鄉,這是專門生產禮儀法高手的地方,是自孔子之前就傳下來的傳統。中國的工藝,每出自一個地方,必先被其所壟斷,就像今天的溫州人壟斷鞋業,景德鎮人壟斷陶瓷,魯國亦是如此,天下或是諸侯欲行朝儀之法,想得到真東西,就得到壟斷禮儀之邦的魯國去。

叔孫通不是劉邦親自請他來的,而是他主動送上門的。這個叔孫通,終其半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滑頭。但是滑頭有很多種,有些人偏偏是滑得可愛,叔孫通正是此中一例。叔孫通靠禮儀之道打遍天下,可以上追到嬴胡亥時代。 秦時,叔孫通因為知識淵博和擅長寫文章,被徵召入宮,待詔博士。 所謂待詔博士,是指等待被任命為博士。古時博士非此時博士,古時博士是一個官名,主要負責掌管文獻檔案,編書著述,傳授學問,培養人才等工作,其職位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負責人。後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鬧事造反,嬴胡亥就把博士們及儒生全召來,問道:楚國人陳勝攻下了陳縣,你們對這事怎麼看呀? 眾諸生說道:陳勝這是造反,請皇上速速發兵消滅他!

嬴胡亥一聽,心情很是不爽,臉上立即籠上一層陰雲。叔孫通一看胡亥臉色不對,連忙上前奏道:請皇上放心,天下都統一N久了,哪還有造反之兵,這不過是一群盜匪罷了! 識時務者,俊傑也。叔孫通這個馬屁是拍得夠舒服的,嬴胡亥臉上又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本來就是嘛,天生胡亥,天所愛之,民亦是敬仰滔天,哪來的造反之兵? 嬴胡亥這明顯是嚴重的阿Q,不愧為阿Q的祖宗大爺。此時,嬴胡亥為了更加滿足精神勝利法,他又再次問諸生:我再問你們一次,陳勝是反兵呢,還是盜匪呀? 嬴胡亥這招果然有用,有一部分人跟著叔孫通說這是盜,但還是有人堅持讀書人的良知,說陳勝是貨真價實的造反。這下子,嬴胡亥真火了,叔孫通明明都說這是盜匪了,竟然還有人敢說是反兵。來人,把說反兵的豎儒通通拉下去斬了,其他言盜者通通退回,準備領賞!

叔孫通果然領到一個大大的賞,得帛二十匹,衣一襲,並且從候選博士轉為正式博士官。這就是真正的叔孫通,其人如名,名如其人,滑潤變通,就因一句見風使舵的話,賺他個缽滿盆滿。 如果說叔孫通說了句違心之話,就是想升官發財,那就錯了。事實上,叔孫通領賞時,他是多麼的心驚膽跳。當他捧著賞物回到居處時,儒生們紛紛嘲諷道:請問先生,今天你拍了嗎? 孫叔通一听就火了,拍個屁!你們真以為我是拍馬屁過日子的嗎,如果不拍,我差點沒命了。說完,放下賞物一轉身帶著弟子們溜號了。自此之後,叔孫通大小通吃,投靠的人不下十個,前後事奉之人有項梁,楚懷王,最後才跑到漢王劉邦那裡謀生。 我們知道,劉邦特討厭讀書人,特別是那些百無一用的豎儒。叔孫通的事業只在禮上,不是兵書上。所以,你要讓他像酈食其那樣出個謀劃個策,那可是比登天還難。然而,劉邦還是挺喜歡叔孫通的,歸根到底,原因只有一個,這是一個懂得變通之人。

所謂變通,不是拍馬屁。劉邦身邊從來就不缺馬屁大王,劉邦之所以賞識叔孫通,是因為他能很識抬舉地脫掉儒家那套又長又寬的臭袍,穿上楚國本地那短小精練的楚服。再有,叔孫通沒有謀策之才,但他很有物色人才的眼光,於是每每給劉邦推荐一些曾經為盜為匪的壯士,這讓劉邦打心裡就更沒理由拒絕這個儒才了! 當時跟著叔孫通混飯吃的弟子有一百餘人。之所以有這麼多人跟著叔孫通,是因為儒禮表演,就像今天的戲班子,人數不夠是無法演出的,所以叔孫通必須管好弟子,等待時機。然而,這天下就像一鍋粥一樣,越熬越爛,儒生們等呀等,整天只看到師傅在那裡忙活,就是沒有給他們找事做。於是,這幫人就集體向叔孫通發牢騷:我們跟隨你多年,你卻總是向漢王推荐一些狗盜之徒,為何偏是不肯推銷我們?

叔孫通冷笑,大聲教訓道:你們真是瘋了!天下正是用兵之時,請問一下,你們能打架嗎?我之所以向漢王推薦壯士,那是因為他們天生是殺敵將料,你們能行嗎?請大家稍安勿躁,只要這天下一平靜下來,就是我們的出頭之日了! 叔孫通一語道破天機,天造儒生,不是投之戰場搏命的,而是點綴昇平世界之用的。正所謂,衣食足而知禮儀,如果天下不和平,流血衝突不停止,人民就不能衣食足,衣食不足,請問講禮何用?這就好像今天的村民,愛看戲是村民的天性,可是農村兒女成群,經濟落後,溫飽都成了問題,你還想叫他們請戲班唱戲,這不是扯淡嗎? 一下子,弟子們全被叔孫通這番話打醒了,只好潛心等待。 叔孫通及弟子們這一等,不知等了多少日落月出,等了多少星夜無眠,等得花謝心碎,惆悵滿腔,終於還是等來了機會。這個機會就是以上所述,劉邦眾臣酒後失態亂吼亂跳之事。

這些年來,叔孫通就像蹲在劉邦身邊的一隻老貓,只要劉邦有一絲心情變化,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叔孫通早就看到劉邦對屬下長期醉酒之狀表示不滿,於是一天,他找准了一個機會推銷耽擱他多年的儒儀事業。 叔孫通是這樣對劉邦說的:我們這些儒生難與諸將進取殺敵,但是可與他們共守漢業,我願意前往魯國征召諸生,和我那幫弟子一起共同給你搭起朝儀之式,不知皇上願不願意? 劉邦猶豫不決,問道:請問這個玩意兒麻煩不? 叔孫通道:一點都不麻煩!五帝都能異樂,三王亦不同禮,禮這玩意兒,不是僵死的老古董,而是根據時代人情世故定下一個法則,教導人們去遵守罷了。夏、商、週、秦四朝禮皆不同,都有所變化,所以我可能採上古周禮所長,雜糅秦儀,改裝成適合時代風貌的儀式。

劉邦點頭,但還是不放心地說道:你可以試著去做,但是千萬要注意,制定朝儀時,避免麻煩,多照顧我的心情! 劉邦真是太可愛了! 有其可愛之主,才造其可愛之臣。叔孫通拍著胸脯對劉邦承諾,如果皇上不放心,可以先驗貨再付賬,如不滿意,包退包換! 是的,此時之叔孫通並非彼時之人。此時,他躊躇滿志,充滿了昂揚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心。禮,禮,禮,多少年來,慘淡堅守,從未言過放棄。今天,彷彿千年等一回,戰爭唱罷,該輪到儒生登場粉飾太平了! 叔孫通出發了。沒有幾日,叔孫通回到老家魯國招兵買馬,招到了三十多個儒生。魯國什麼都缺,偏不缺豎儒,有兩個儒生拒絕了叔孫通的招請,他們的理由是:你這個叔孫通,事奉不知多少個君主了,從來都只聽說你拍馬屁,從沒聽說你做正經事;你辦的禮樂又不合古法,你還是請別人去吧,別來玷污我們的名聲!

叔孫通笑了。這兩個不長腦的東西,真是讀書都讀傻了,樹挪死,人挪活,思想一死,就算是孔子再生,也無力救之於腦殘之中。這個世界,一花一草,一木一物,甚至日月星辰,無不在運轉變化。與時俱變,與時俱進,不僅是生命之道,更是人生進取之道,連這個基本的道理不懂,只會關起門來讀古典,還真只會把自己讀成了老古董了。 對於這兩個儒生,叔孫通用兩個字給他們貼上標籤:豎儒!叔孫通又告訴弟子們道:千萬不要學這兩個死腦筋的傢伙,一個不懂變通的人,走到哪裡都是死路一條!說完,叔孫通就帶著三十幾個人向西而返,回到了長安城。 叔孫通準備排練了,地點設在長安郊外。為了增強效果,叔孫通不但全部動用了一百多個弟子,同時把劉邦身邊那些學文之人也全部借來訓練。 一個月後,朝儀程序編排完畢,叔孫通進行彩排,劉邦親自前來觀看和實踐。結果是:效果很不錯,皇上很滿意。並且當場拍板,這樣的朝儀,完全可以實施!於是,劉邦下令:所有官員都要去參加叔孫通的朝儀培訓課,並且在十月歲首之前學會,不然,趕出長安城。 老實說,漢朝這幫大臣們,都不過是些剛剛洗腳上田的莊稼漢罷了,這些人整天大大咧咧慣了,開口閉嘴就是媽的和奶奶的之類的粗話,叫他們去學什麼禮儀,絕不亞於趕著一群旱鴨子上架,那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呢,皇帝大哥都下命令了,你不學也得學,除非你不想在長安城混了。 謝天謝地,大部分大臣終於趕在歲首之前學會了“趨”。 公元200年,十月。長樂宮落成。漢朝決定,歲首之日,諸侯和群臣全部都要到長樂宮朝拜皇帝。 叔孫通的時代終於來臨了,為了這一天,他足足等了十年。須不知,這套被劉邦肯付諸實踐的花樣禮儀於今人來說,仍然會看得眼花繚亂。 其表演過程如下: 天亮之前,諸侯和群臣必須在長樂宮外列隊等候。天初放亮,謁者開始主持儀式,按王侯將相官階,引導他們依次進入殿門。此時,宮廷旗幟飄揚,衛軍陳列,只見騎兵和步兵,及各種各樣的兵器井井有條。這時,只見謁者一道一道地傳呼“趨”,於是眾臣就小步快走進入指定位置。 位置當然不是亂站的,功臣、列侯、各級將軍都按次序排列在西邊,面向東;凡文職官員從丞相起依次排列在東邊,面向西。緊跟著,九個禮賓官,從上到下傳呼皇上駕到。於是,就只見劉三乘坐“龍輦”從宮房裡出來,這時百官全部舉起旗幟傳呼警備,然後引導著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級官員依次向劉三伏首施禮道賀! 整個過程,沒有人不畏懼,沒有人不屏氣凝神,更沒有人敢擅自喧嘩! 這還不算完,精彩的還在後面。禮畢,接著就是擺設酒宴大禮,諸侯及百官按照尊卑次序站起來向皇帝祝詞敬酒。斟酒九巡,謁者方才宣布“罷酒”,也就是結束了。 滿朝上下,這時才長長地嘆出一口氣,終於完畢了! 可是這還不能走人,這時只見監察禮儀的御史大人走到眾人當中,一個一個地揪出不合禮規的官員,並且把他們帶離現場。他們這是去哪裡?除了打屁股和加強訓練外,沒有其他好事。 此時,劉邦盤於高座之上享受著朝禮,猶如享受清風明月。他不由得意地對叔孫通說道:媽的,老子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真是爽啊! 劉邦當場封叔孫通為祭祀部長(太常),賞賜黃金五百斤。 叔孫通謝過劉邦,趁機說道:我那一百多個弟子跟隨我好多年了,如果沒有他們都不能製成今天這般雄偉莊嚴的朝儀,請皇上授他們一官半職吧! 劉邦哈哈大笑,好你個叔孫通,發跡也沒忘本。好,我就封他們通通為郎官!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日之間,叔孫通一百多個牢騷多年的弟子,果然全部升官。更讓人佩服的是,叔孫通並沒有私吞五百金,而是全部分給諸生。 這下子,可把那三十多個從魯國招來的儒生們樂壞了,他們無不佩服長嘆:叔孫通果然是當世識時務之聖人也! 如果說,漢朝是一輛火車,那麼劉邦就是火車頭,禮儀就是軌道,而叔孫通就是鋪設軌道的高級工程師。自此之後,漢朝終於有了一套遵守的禮儀。 其實,叔孫通制定的這套朝儀,大體上還是沿襲了秦朝故禮,上至皇帝號,下至官員名稱、宮殿名稱,等等,都沒有做多大改動,所以後世又稱漢朝為漢承秦制。秦時明月漢時關,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時間地理空間的勾連,更是映射出一種不可割斷的文化臍帶! 然而,叔孫通為了防止別人搶飯碗,於是把這套禮儀的規章制度裝訂成冊,藏到深宮之中。從此之後,除了儒者之外,平民百姓想自學成才,那可是招都沒有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