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那時漢朝3 漢武雄風·逐鹿四方

第37章 三、關市反擊戰

劉徹擺平了西南夷,搞掉了陳阿嬌。緊接著,匈奴也來湊熱鬧了。 公元前129年,此年離上次馬邑埋擊匈奴失敗,僅隔四年。自上次交惡以來,漢匈深度翻臉,但還不夠徹底。雙方還保持貿易關係,漢匈邊境上的關市仍然生意興隆。 匈奴離不開關市,因為漢朝擁有的絲綢品等許多物品,是他們馬上民族所無法製造出來的。漢朝仍然向匈奴開放關市,以物利誘,暫時穩住他們。相對搶劫來說,關市利潤實在微忽其微。於是,好久沒過搶劫癮的匈奴,突然手腳全癢起來,決定趁著冬天出來乾一票大的。 匈奴此次進攻,戰法老套,突襲而來。方向,上谷郡。當匈奴軍衝入上谷,燒殺搶劫的消息傳回長安時,劉徹怒了。 上次打你不成,這次你竟然主動尋上門來了。於是,劉徹決定,一定要好好教訓這幫搶劫犯。

劉徹迅速行動,組織調動了四支騎軍。第一分隊首領,車騎將軍衛青,率軍從上谷郡出發;第二分隊首領,騎將軍公孫敖,領隊從代郡出發;第三分隊首領,輕車將軍公孫賀,率兵從雲中郡出發;第四分隊首領,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郡出發。 此四個軍隊負責人,每人領有一萬餘部隊。他們各自的方向,邊境關市。劉徹的目標就是,掃蕩關市附近的匈奴駐軍。 早就忍夠了,開打。 漢朝這四大將軍,我必須重點介紹一個人,公孫賀。因為,不了解公孫賀,就不知道漢朝這支隊伍的底子。 公孫賀,字子叔,北地義渠(今甘肅寧縣)人,匈奴第N代移民。公孫賀家族發跡史,不過三代。首先是,公孫賀祖父公孫昆邪,在景帝時代就當了隴西太守,曾經以將軍身份參加平反吳楚之亂,有功,被賜於平曲侯。

作為高乾子弟,公孫賀打小就當上了騎士。他一出道,就傍上了劉徹。劉徹當太子的時候,公孫賀就在劉徹門下當舍人。劉徹轉正當皇帝時,又提拔他當了交通部部長(太僕)。不久,他又娶劉徹寵妾衛子夫的姐姐君孺。 這下子,公孫賀想不發達,難了。 此四將軍,除了李廣外,其他三人都是年輕將領,都沒有和匈奴正面交鋒過。這下子我們總算明白了,劉徹之所以讓衛青等人出戰,不僅僅是看在親戚份上。他更希望,能夠以他年輕的魄力,培養一批屬於漢朝的中堅將軍。 漢朝缺乏拿得出手的大將軍,那是自劉恆時代以來,一直埋在漢朝人心裡最大的隱痛。所謂大將軍,那都是靠死打硬拼,用軍功一點一滴壘起來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怕萬骨枯,只怕萬骨枯了,將軍也隨著倒下去。

現在,機會就擺在衛青等人面前。 前途是明是暗,那就得靠自己的實力了。 事實上,只靠實力,還不能完成一個無名小輩向大將軍的蛻變。他必須還要有個條件,一個好運氣。 恰恰是,在這四人當中,衛青最具實力,也最有好運氣。衛青兵馬一到關市,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戰爭和打架是一樣道理的,誰的拳頭硬,誰的脾氣大,往往誰就贏了一半。再且,一個想打架,但是又沒打過架的,對打架的嚮往和激動,那是李廣這個久經沙場的人所無法形容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衛青此次出征,他是懷著打架的激情而來的。他好像要證明給世界看,曾經被異母兄弟欺負,被劉嫖欺負的騎奴,不是個懦夫。展現英雄最好的市場,就是戰場。讓戰場見證一切吧。

事實證明,衛青具有打架的潛質。他的部隊像瘋子一樣,看到匈奴就追著咬。匈奴人見過蠻的,也見過橫的,但是就是沒見過瘋的。面對衛青的騎軍,他們只有發揮匈奴人的特長,瘋跑。 匈奴人在前面瘋跑,衛青在後頭瘋追。這一追,就追到了龍城。 龍城,匈奴的著名城堡。匈奴族在龍城祭祀龍神,故名龍城。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衛青這一戰,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那叫痛打落水狗。匈奴被衛青騎軍斬首的,約有七百來人。 七百個頭顱,對衛青來說,似乎是個小數目。然而,這個數目對衛青的死難兄弟公孫敖來說,簡直就是個大數目了。 在三個年輕的將領當中,他輸得最慘,七千餘的騎軍像肉包子打狗一樣,全被匈奴吞了去。公孫賀比本家兄弟公孫敖稍好一些,兵沒折,卻徒勞無功,白跑一趟。

公孫敖還不是最慘的,輸得最沒面子的竟然是老將李廣。李廣那騎軍沒了倒是其次,他竟然被匈奴活捉了去。 這下子,面子真的丟大了。 李廣生猛,天不怕地不怕,對於這點,匈奴人是知道的。因為知道,所以他們早做好了準備。同時,匈奴領導還對部下放出話來,一定要打敗李廣,生擒他來見我。 匈奴人之所以能放出這樣的話來,原因只有一個,人多。 當然,戰爭不是群毆,人多不一定就能贏。但是,人多肯定贏的概率要比人少的概率高。特別是,在一片空曠草原上持刀,面對面互砍的時候,人多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於是,李廣和匈奴的這場戰爭,一句話,就是人多的打人少的。 我們知道,李廣飛將軍之名,全都是靠藝高膽大拼出來的。想以前,他一支小分隊就敢追匈奴特務,半路上碰上匈奴部隊,於是他一再壯膽忽悠,硬生生地嚇退了對方。

但是,現在匈奴人已經學精了,他們當然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被你忽悠第二次。果然,匈奴人憑著人多馬壯,先將李廣軍打殘,後將李廣活捉。 李廣被活捉,全是愛冒險惹的禍。以前一支小分隊就足以嚇退一支匈奴軍。現在人家再也不吃他那套了。 李廣被匈奴人擒後,他沒有裝酷,也沒有裝傻,而是裝傷。匈奴人只好將裝傷的李廣裝進網兜,用兩匹馬悠著準備拉回去見領導。但是,讓匈奴兵沒想到的是,又一次被李廣忽悠了。 因為李廣發現,他裝傷病,匈奴還是防著的。於是,他心頭又突生一計,不如裝死。果然,李廣裝死,匈奴人還真被騙過了。 領導說,一定要生的,不要死的。現在人死了,只能將就著拖回去交差了。於是,匈奴人放鬆了警惕,沒人在意這個死人李廣。

李廣被拖著走了十餘里,開眼觀察周圍,發現了一個絕佳的逃生機會。在他的旁邊,有一個匈奴兵仔,身跨好馬,背負良弓,神態鬆懈。老天真是開了眼,派了這麼一個新兵蛋子來看管我李廣。 突然,李廣鹹魚翻身,騰躍而起,直撲上匈奴小兵身上。匈奴小兵猶如白天碰鬼似的,他還沒明白什麼回事,被李廣奪箭搶馬,一把被推落地上。 看著李廣策馬狂奔,所有匈奴兵都驚呼起來:追啊,飛將軍還活著。 幾百個匈奴騎兵,猶如群狼出擊,直撲李廣這只困獸。事實上,李廣的飛將軍稱號,是經得住追兵考驗的。匈奴人因為領導有言在先,要活捉,不要死屍。 於是,他們通通不敢放箭。這下子,李廣可占到大便宜了。於是,李廣一邊跑,一邊回射匈奴。近一個,射一個,近兩個,射一雙。箭無虛發,箭箭殺人。

李廣奔命幾十里,終於將追兵甩掉。這時,他看見了自家那些被打剩的兄弟。只好順道拾了殘軍,回到長安,向劉徹匯報戰況。 不用多說,長安等著他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命運。果然,四支部隊都分別回到長安,劉徹聽完匯報,立即指著李廣大吼一聲:拿下。 同時被拿下的,還有公孫敖。輸了就要服罪,劉徹已經給他們準備了後路:斬。但是,李廣和公孫敖都沒死成。 原因是,他們用錢將劉徹擺平了。 在漢朝,被定為死罪的,可以有三種結果選擇:一是以命抵罪;二是拿錢贖命;三是接受宮刑。此三條中,中間那條最有人性。錢啊,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留得性命在,不怕掙不來。 但是,這錢不是一筆小數目。多少錢可以贖命呢,六十萬錢。六十萬錢,對了李廣和公孫敖來說,都不是問題。但是,對後來的同樣被定死罪的某個人來說,則是一個天大的問題。

那個人,就是《史記》作者司馬遷。李廣孫子李陵兵敗投降,司馬遷替李陵說了句公道話,惹怒劉徹,於是被投進死牢,準備拉出去斬首。司馬遷舉全家上下,砸鍋賣鐵,硬是湊不出這要命的六十萬錢。 都是當官的,為什麼李廣和公孫敖都有錢,為什麼司馬遷你沒錢? 其實原因很簡單,李廣家底厚,公孫敖朋友多,兩人多少都有些贊助商。但是,司馬遷的工作就是搞歷史研究的。其專業不吃香,經費又不多,想貪幾個錢的,門都沒有。最後,他只能接受宮刑。 司馬遷不怕死,怕死不是司馬遷。他之所以選擇宮刑,是因為他知道,有一樣東西,比他褲檔底下的男根更重要。這個東西,就是《史記》。 《史記》是司馬遷對抗劉徹最有力的武器。 你可以毀滅我的肉體,但你永遠都不能毀滅我的精神和夢想。你要讓我生不如死,可是我要告訴你,我要以殘缺的肉體和崇高的鬥志,擊垮你的嘲笑和強權意志。

事實上,司馬遷贏了。 劉徹也莫名地贏了。司馬遷造就了千古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劉徹卻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史學家。這是後話。 此次攻打匈奴,最賺的人是衛青。衛青憑藉七百個人頭,被劉徹賜爵關內侯。這個關內侯,正是一個好名聲,沒有實際收入,但畢竟也是侯了。 封侯倒是其次,衛青名聲鵲起,從此奠定他在軍中地位。更難得的是,衛青尾巴沒有翹起來。他很低調,也很隨和,待人親切。同時,又很善於搞好各種社會關係。無論是清高的士大夫,或者低微的小士兵,或是皇宮中權貴,無人不施之於禮。 於是,和匈奴干完這一架,衛青人氣指數暴增,成為年底最受歡迎人士。 但是,此次出擊,僅僅是劉徹打架生涯的第一戰。劉徹當然不能罷休,匈奴人更不願罷休。公元前129年,秋天,匈奴再次進犯漢境。 此次,匈奴人屬於挑釁攪水來的。因為,他們人數只有數千人。他們沿著邊境搶盜,屢屢得逞。他們搶劫像吸毒上癮似的,搶完了走,又來搶,又走,又來搶。 在眾多受搶地區中,數漁陽最慘。漁陽,即今天的北京市密雲縣。劉徹當然不能對漁陽坐視不管,必須派一支軍隊去守漁陽。 那麼,派誰去呢?劉徹當即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衰人韓安國。 韓安國從梁國一個小官,一直混到中央,當了丞相,的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然而,自從上次和劉徹出差,坐車摔下車後,差點成了一個廢人。 先是,劉徹以不能工作為由,撤去他丞相之職。後來,病情好轉,劉徹用一個中尉的職務,就將他打發了。再過一年,又給他換了工作,衛尉。現在,劉徹決定再給他換工作,遷衛尉韓安國為步兵將軍,派往北京保衛祖國邊疆。 一直以來,韓安國都是和親派。現在時勢變了,漢朝和匈奴的關係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這個主和派,也得硬著頭皮去乾架了。劉徹之所以派韓安國屯邊,有兩層意思: 首先,韓安國過氣了。丞相這位置,下來容易,上來難。一旦下來,再想上去,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派韓安國屯邊,的確有些發配的意思了; 其次,別看韓安國之前是主和派,就以為他怕打架。事實上,他能文能武,算是全才一個。所以,韓安國屯邊,又有臨危受命之意。 總結以上兩點:如果韓安國守邊有功,將來仕途有可能是光明的。如果乾得不好,那就休怪人家下手不客氣了。 事實證明,韓安國沒有辜負後半生得來的這個衰人稱號。他到漁陽才一年之久,就遇上了一個衰人。 公元前128年,秋天。匈奴人再次發狠,派兩隊騎兵再次犯邊。他們鬍刀凌厲,殺入遼西郡,幹掉遼西太守,俘獲兩千人。緊接著,他們毒癮大發,繼續挺進,殺入漁陽。 漁陽是韓安國負責屯守的地盤。叫韓安國對付田蚡那些政治流氓,那是綽綽有餘的。然而,當韓安國聞聽匈奴氣勢洶洶朝他撲來時,他急了。 他急,不是因為不敢打,而是來不及打。他來不及打,追究起來,這都是他的錯。韓安國謀略過人,為何犯錯?其實,他之所以犯錯,正是他相信了一個衰人的話。 這個衰人,正是匈奴俘虜。 事情是這樣的:韓安國來到漁陽後,磨刀霍霍,沒想到匈奴不傻,一直躲著他。於是,韓安國主動派人出去偵察,抓到了一個匈奴人。一審一問,人家告訴他,匈奴軍早跑得無比遙遠了。 韓安國一聽,心中竊喜。於是,他給劉徹上書,說現在是農忙時節,請求停止屯軍。一部分部隊回去忙活,留下七百人就夠了。 劉徹批准。然而,韓安國中計了。他剛撤兵一個多月,匈奴人就如狼撲羊地殺來。 匈奴人都跑到家門來了,韓安國祇得領著七百士兵,披裝上陣。但是,韓安國的兵又不是鐵兵,又不會降龍十八掌。這七百人硬撐著,只有葬命的份兒了。於是,韓安國和匈奴人打了一陣後,看看招架不住,馬上帶著人馬,退回城裡死守。 匈奴人既然大老遠來了,是立志要進城去的。於是,匈奴騎兵排兵列陣,向坦克兵一字排開,準備撞城。 就在緊急關係,讓韓安國沒想到的是,他的救星來了。此時,燕兵聞風趕來,救韓安國來了。匈奴見漢軍救兵趕來,只好草草收場。 他們轉向下一站,雁門郡。然而,匈奴騎兵衝入雁門郡的地盤,還沒殺過癮。這時,漢軍大部隊也來了。 那時,衛青率領三萬兵從雁門郡出發,將軍李息從代郡出發。漢軍兩路夾擊,關門打狗。之前,匈奴是人多打人少的;現在,輪到他們人少的被人多的打了。 衛青不負眾望,發揮瘋人的瘋狂的毆打精神,斬首數千。 這場戰爭,用一句孩子的話來說,好人打跑了壞人,世界恢復了短暫的和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