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那時漢朝7 妖孽亂政·帝國瓦解

第22章 二、梁冀和李固

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劉保引到洛陽的這頭權力野獸,就是梁商之子梁冀。 古人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話放到梁商身上,一點都不靠譜。梁商做事不行,但做人還是有口碑的。梁冀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是人中極品。 梁商有個親信,就在梁冀屬下當官,當的還是洛陽縣縣長,名喚呂放。他告訴梁商,你這個兒子為人太囂張,自個兒是國家高級幹部,幹的卻是地痞流氓的事,名聲都臭在外面了,最好管教他一下。 於是,梁商就找來梁冀訓話。梁冀挨完訓,氣得咬牙切齒,一打聽,原來是洛陽縣縣長呂放告的狀,就準備替人家張羅喪事了。 事情辦得很簡單,連明爭暗鬥的權力鬥爭那套都省略了,他直接派了刺客,在某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就將呂放乾掉了。

幹掉呂放以後,梁冀第一個跳出來,說要替呂放報仇。他真是做得人不知,鬼不覺,為了瞞天過海,他馬上將呂放的弟弟提拔頂了呂放的缺,當了洛陽縣縣長。然後慫恿呂放的弟弟到處抓人,一抓就抓了一百來號人,話都沒問清楚就斬殺結案。 為了拔掉一個自己看不順眼的仇人,賠了一百餘號無辜者的性命,你說狠不狠?當然狠了,不這樣,怎麼打消老爹對他的懷疑呢?結果,梁商還真的被兒子蒙過去了。 有一天,梁商把梁冀以及小兒子梁不疑招來,叮囑他們,玩歸玩,但是該交的朋友還得交。交什麼朋友呢?當然是中常侍這幫人了。東漢的政治江湖,只要有中常侍出手,無論誰有多大的本事,都不敢說他是天下第一。 梁冀很橫,但這點江湖規矩還是知道的。他和弟弟梁不疑很聽話,去結交了某人,可沒想到好事變壞事,差點連命都丟了。

在東漢,擔任中常侍的人開始是四人,到了末年,人數驟升到十二人。說到這些宦官,有人說他們不是什麼好東西。事實上,宦官不一定就是渾蛋。之前的孫程,就是挺好的例子。如果不是他起事奮發,劉氏皇族早被閻姓外戚捏死了。 說起來,也是梁商考慮不周。中常侍是皇帝近臣,都是一座廟裡的神。可梁商卻叮囑梁冀去拜了甲神,沒有理睬別的神,忍著吃不到香火的神發怒,要收拾姓樑的一族。 梁商要梁冀去拜的神,是小黃門曹節,因為他深受劉保器重。但是另外三個中常侍張逵等人,心裡就不爽了。 梁商連個小黃門都去拜,偏不把他們這當中常侍的放在眼裡,什麼意思?心裡不爽,就想著出氣,於是,一場因忌妒而起的陰謀,就這樣敲定了。 中常侍張逵聯合一幫人,組成一個團隊陣線向劉保告狀。當然,告的都是無中生有的狀了,說梁商聯合中常侍曹騰等人,正在商議徵召各地親王的兒子前到洛陽,準備罷掉劉保,另立皇帝。所以,敬請皇帝您趕緊下詔,逮捕梁商等人。

劉保年紀不大不小,但他頭腦還是夠用的。他聽了這項匯報,心裡很是莫名其妙。當今皇后是梁家的,大將軍是梁家的,洛陽市市長也是梁家的,劉保幾乎是把天下的肥肉都給梁家了,而梁商還是那種很知足的人,他沒道理再搞什麼陰謀把自己罷掉呀? 劉保想都沒多想,當場就說道:“你們別逗了,梁商父子,是我最信得過的人;中常侍曹騰等人,是我的最愛,他們怎麼可能做出那種下三濫的事呢?” 張逵等人一聽,頓覺大事不妙,乾脆一路走到黑,假傳聖旨,要逮捕同是中常侍的曹騰等人。 消息馬上傳進宮裡,劉保氣得跳了起來。他馬上命令別的宦官,傳他的命令,營救曹騰等人,並立即逮捕吃錯了藥的張逵等人。 幸虧救火隊長劉保反應及時,要不然梁商到死了,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完蛋的。

經過這事後,梁商似乎什麼都想開了。一四一年,八月,梁商病倒了。 臨死前,他把梁冀叫到床前,這樣交代道:我活著時,對國家沒啥貢獻,死後你就不要搞什麼隆重葬禮了,簡單點,免得滿朝士大夫說閒話。 梁商這話是老實話,他說這話也是為梁冀等兒子們好。八月四號,梁商走人,梁冀和梁不疑,準備遵循老爹遺囑,就按簡單的辦。 但是這時,有人不答應了,這人就是劉保。 梁商有劉保這樣的女婿,真沒錯嫁女兒。劉保告訴梁冀,大將軍走了,你們不但要把他的葬禮搞隆重,我還要親自到場參加弔喪。劉保好人做到底,一個星期後,他重新任命大將軍,這個像徵著無限權力的光榮稱號,落在了梁冀身上。而梁冀原先擔任的洛陽市市長一職,留給了梁不疑。

劉保兩隻眼,一隻看對了梁商,另外一隻卻看錯了梁冀。災難就像天上的流火,即將落地燒烤天下了。 公元一四四年,八月。劉保於玉堂前殿駕崩,時年三十歲。緊接著,太子劉炳即位,年僅兩歲。 這就是東漢的宿命,娃娃皇帝,一個接一個,可謂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這是好事嗎?對梁家外戚來說,當然是好事。 因為新皇帝太小,梁皇后升級為梁太后,臨朝聽政,漢朝一切事務由她說了算。但是對滿朝士大夫來說,這是壞事,天大的壞事。壞事的程度,絕對不亞於馬車脫軌,要葬身於懸崖之下的危險。 國之不幸,外戚當道,何況還是個禽獸型的外戚當道。一想到這事,有人心裡就痛了。為國心痛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以行動來捍衛國家尊嚴的,卻為數不多。

其中付出過巨大代價的,可能就只有李固和杜喬。 李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今屬陝西省)人,典型的官二代。老爹做過司徒,位居三公,他不引以為豪,也不引以為恥,而是淡然處之。老爹當司徒的時候,他常出入洛陽,卻從不聲張。 那時他一心最想做的,就是讀書做人。為了求學,他踏遍天下大好河山,拜天下高人為師,結交天下英豪。有人認為他很適合做官,於是向中央推薦,結果反而被他以託病為由,死都不出江湖。 他隱沒江湖,不是不懷戀江湖,而是時候未到。這不是沒有先例,當年被喻為關西孔夫子的楊震,就是李固的榜樣。 跟柏拉圖一樣,李固也有一個理想國的理念。為了表達他的理念,他曾上書陳述,概括起來只有兩點:一是權去外戚,政歸國家;二是控制宦官人數,中常侍兩個,小黃門五人,由方直人士擔當。實現此舉,國家即可太平。

李固的奏書,是給劉保上的。當時劉保也看到了,認為他說得很在理,東漢的兩個大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外戚和宦官問題。把這兩個大問題處理好了,國家太平,那是指日可待。 然而贊同是一回事,實行卻是另一回事。劉保還是愛他的梁皇后,還是要委梁商為大將軍。 李固見狀,只好向當了大將軍的梁商上書,說古人伯成子高是你的榜樣,只要你肯向他學習,我保你永垂不朽。 梁商一看,苦笑不已。 據載,伯成子高是黃帝時的國君,夏禹當政時,他放棄國君高位,去國離鄉,選擇了田園生活。梁商固然為人低調,這並不代表他不想當官。他想當官想得都睡不著覺,只是為了安全考慮,才選擇了少冒頭的保身哲學。李固竟然叫他為了一個鏡中花水中月的虛名,告別權力去當農夫,你以為我真成了二百五了不成?

順便交代一下,梁商當官時,李固是他提拔上來的,李固不替梁商著想,反而出這損人不利己的爛招,實在叫人想不通。想不通的梁商,還是想通了一件事,李固不能放在身邊用了,這是一個定時炸彈,最好把他打發得遠遠的。 於是他一揮手,就把李固調出洛陽城,到了荊州當刺史。多年以後,梁商走了,劉保也走了,李固竟然混出頭了。 他腳踏實地,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太尉。 無論李固走到哪裡,他依然記住他活著的責任:權去外戚,政歸國家。這是多麼沉重,而又多麼誘人的理想啊。為了這個夢中的誘惑,他寧願化身為蛾,向前撲火,依然在所不辭。 李固告訴世界,他不是為當官而活著,當官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夢想。但是渴望救世的神仙,卻碰上了亂世的魔鬼。這時,梁冀像一堵巨大的牆橫在了他面前,不可避免地,兩人就交上手了。

公元一四五年,正月六日。剛上任不久的劉炳皇帝,竟然夭折了。 消息傳來,梁太后認為,天下民變四起,現在公佈皇帝駕崩了,恐怕給本來就恐慌不安的社會火上澆油,不如先徵召各地親王進宮,確認皇帝人選,再公佈也不遲。 但是,太尉李固卻跳出來,上書奏道:皇帝都沒了,為什麼要封鎖消息。當年秦朝是怎麼亂的,就是因為秦始皇駕崩的消息被封鎖了,被趙高橫插一腳,搞得天下雞犬不寧。如果漢朝想過平安日子,就得立即公佈皇帝駕崩的消息。 李固這話,借古諷今,實在傷人哪。他要梁太后公佈劉炳夭折的消息,實則就是擔心梁氏家族像趙高那樣搞鬼,繞過漢朝三公等人,扶持對自己有用的人物。 梁太后聽出李固的弦外之音,只好尊重李固的提法,先公佈,再辦事。於是當晚就公佈劉炳夭折的消息,同時徵召清河王和勃海王一起到洛陽議事。議的什麼事?當然就是皇帝繼位的事。

梁太后叫他們倆同時進京,意思很明顯,就是在他們倆之間產生漢朝的新皇帝。 先來介紹這兩個皇帝候選人的情況:清河王劉蒜,個性嚴肅,行動舉止循規蹈矩,很受士大夫們的歡迎;勃海王劉纘,年僅七歲,獨立性格尚未形成。 這時,李固又上書了。這次,他把奏書送到了大將軍梁冀那裡,說道:“現在物色皇帝人選,要選擇品德高尚的,年紀大的,能夠處理國家大事的。” 末了,他還補充一句:“請大將軍切記:西漢之周勃和霍光,是你可以學習的榜樣;東漢之鄧氏家族和閻氏家族廢長立幼,那是萬萬不可學的。” 梁冀看了奏書後,他彷彿看到,又一個可憐的楊震式人物,就要揚塵離去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