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春秋那些事兒·春秋五霸卷

第68章 10、穆公的缺點

公元前645年,秦晉韓原之戰(韓原:今山西河津市和萬榮縣間)爆發,這場戰爭也許不是春秋時最激烈的一場戰役,也不是最精彩的一場戰役,甚至規模也不是很大,可是絕對應該算是最有戲劇性的一場戰役,其劇情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端的是有趣的緊。 有趣之一:在開戰之前,兩方國君有一場十分精彩的對話,這場對話記載在左傳上,我轉述如下。當然,古代人說話含蓄,原文沒這麼直白,不過大意是這樣。 先是晉惠公派大臣韓簡去約戰(也就是撂狠話):“我軍兵強馬壯,眾志成城,你小子若是識相,就趕快退師,你真的要打的話,老子我也不會怕你!” 秦穆公心裡暗笑,你小子有啥好狂的!便派公孫枝回答說:“你要當國君,寡人讓你當了,你要糧食,寡人也給你了,現在你要找死,寡人怎麼敢拒絕你呢?”

這句話說得妙,穆公果然有趣,我喜歡! 韓簡無言以對,退下去對左右說道:“道理在秦國人那邊啊,我看這仗沒法打了,只希望我們不要輸得太慘,能保住一條小命就算我走運了!” 沒啥好說的了,開打吧! 有趣之二:晉惠公的馬。 戰爭的勝敗有很多因素,可是誰也沒想到,晉惠公的一匹馬,改變了整個戰局。 按道理,主帥的馬應該選擇一匹久經沙場的老馬,可是晉惠公竟然選擇了一匹中看不中用的小馬,我想他應該也沒打過什麼仗,所以他以為自己喜歡的馬就一定能打仗,沒錯,他這匹小馬確實很漂亮,身材好,毛鬃也潤澤,還很聽話,完全是一匹可愛的“寵物馬”,不過這“寵物馬”跟著晉惠公嬌生慣養慣了,哪裡能用來衝鋒陷陣。 其實沒經過戰陣也沒關係,你就老老實實地躲在司令部指揮好了,可晉惠公偏偏要甩下自己的部隊獨自往前衝,去搶秦軍的給養(果然是個見錢眼開的人),結果回來的時候,駕車的“寵物馬”受到了驚嚇,腿陷到了深泥裡(中看不中用,跟它主人晉惠公一個德行)。這時候晉惠公慌神了,眼看著後面的秦軍就要追上來了,在這危急時刻,突然身邊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原來是自己的手下慶鄭,趕忙大聲呼救:“慶鄭,快來救我!”

慶鄭停下步子,欠揍地左右看了看,然後指著自己,做無辜狀:“您在叫我?” “放……嘿嘿,寡人當然是叫你了,親愛的,你快點來救我吧!” 其實慶鄭早就看晉惠公不順眼了,所以根本不想救他,他裝模作樣地說:“哎呀,事情怎麼會這樣,好,我趕快叫人來救你。”說著在兩秒鐘之內消失在惠公的視線之內。跑得比兔子還快。 晉惠公待了五秒鐘才反應了過來,氣得跳著腳大罵:“叉叉叉,我叉你個叉叉”。 (活該!) 有趣之三:樂極生悲。 秦穆公看到沒人救晉惠公,心中大喜,連忙率領手下縱馬驅車追趕,沒想到戰場局勢瞬息變化,眼看就要抓到惠公,突然旁邊晉將韓簡不知什麼時候帶著大部隊迂迴了過來,反而把穆公給包圍了,激戰之中,穆公受了傷,他看著周圍漫山遍野的晉國軍隊,扯著嗓子嚎道:“寡人真是倒霉,偷雞不成蝕把米,沒抓到別人,反而要被別人給抓了,天哪,天理何在啊……”

有趣之四:三百勇士。 正在這個危急時刻,戰場旁突然多了幾百個勇士,他們齊聲吶喊:“老大莫慌,我們來救你啦!” 穆公抬頭一看,只見這些人一個個蓬頭垢面,腳穿草鞋,步行如飛,手裡的武器都是一些鋤頭啊鐮刀什麼的,分明是一群鄉民,這些鄉民好生厲害,所向披靡,殺得晉軍潰不成軍,不一會兒就沖開一條血路,穆公趁機衝出包圍,率領秦軍乘勝掩殺,晉兵大敗,韓原戰場上屍積如山,晉惠公也被秦將公孫枝給活捉了。 仗是打完了,不過問題來了,這戰場上怎麼會突然多出一群農民來的,有沒有搞錯,他們不是應該去種田嗎,到這來湊合個什麼勁! 原來,在幾年前,穆公在岐山打獵,晚上丟失了一匹良馬,派人去查,結果在山腳下發現了三百多個鄉民,正圍在一起燒烤,原來穆公的馬被他們殺了吃了。穆公的手下正要抓了他們法辦,穆公忙阻止了他們說:“慢著,這馬再好它也是個畜生,為了畜生就殺人,難道畜生的命比人的命還重要?”說著他走到那群鄉民旁邊,笑嘻嘻地說:“怎麼樣,寡人的馬好吃嗎?”

“好,好吃……”鄉民們看著周圍全副武裝的士兵,嚇得直發抖。 “胡說,有肉無酒怎麼會好吃,來人啊,把寡人最好的酒拿來,呵呵,有酒有肉賽神仙,來,寡人陪你們一起吃!咱們不醉不歸。” 就這樣,秦穆公赦免了這些鄉民,還大方地跟他們一起喝酒。這三百個鄉民十分感動,聽說秦國跟晉國開戰,就悄悄跟著去幫忙了。結果恰好在危急時刻成了一股奇兵,從而改變了整個戰局。 之後,秦穆公重賞這群鄉民,感嘆地說:“你看看,連鄉下的農民都懂得知恩圖報,晉夷吾這個白眼兒狼啊……” 有趣之五:秦國俘虜了晉惠公後,晉國的大夫們披頭散發,拔掉帳篷,跟隨晉惠公不肯走(他們倒是很講義氣)。秦穆公派使者辭謝說:“你們幾個別那麼哭喪著臉嘛!你們國君喜歡吃我們秦國的糧食,寡人就帶他去秦國吃個夠,不會太為難他的。”

晉國的大夫聽了三拜叩頭說:“君侯腳踩后土,頭頂皇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了您的話,下臣們就在下邊聽候您的處置好了。”(唉,晉國的面子都丟光了。) 韓原之戰是春秋時期秦晉兩個老冤家之間的第一仗,此役之後,晉國兵員大損,甲兵喪亡幾盡,所以晉國後來採取了“作爰田”、“作州兵”等政策,這才大大補充了晉國的兵源,重新恢復了元氣。 (州,是被征服民族所居之地,州人本來不服兵役,而“作爰田”、“作州兵”就是把土地分給州眾,實行授田制,一面擴大他們的耕地,使成為“自爰其處”的爰田,一面要求他們與國人同服兵役,從而打破“國”、“州”之間的界限,賦予了州人服兵役的權利和義務。) 而對於秦國而言,韓原之戰則是它對中原列國的第一次貨真價實的勝利,意義非常重大。這場戰役說明,秦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已經不在中原列國之下,而中原列國,從此也對秦穆公這個新冒出來的後起之秀,刮目相看。

終於打敗了卑鄙無恥、忘恩負義的晉國,秦國上下都歡欣鼓舞,可是有一個人,卻十分的煎熬。 這個人,就是穆公的夫人,伯姬,哦,錯了,現在應該叫他穆姬夫人。 穆姬對夷吾這個弟弟其實也沒什麼好感,曾多次寫信責怪他無禮於賈君,不納群公子(賈君是夷吾老爸獻公的夫人,夷吾當上國君後就把自己這個小媽給接收了,真是無恥至極。)她心裡十分明白,自己的丈夫也對夷吾的無恥行徑十分惱怒,肯定不會輕饒了他,可是他畢竟是自己的弟弟,血濃於水,現如今他身陷囹圄,命在旦夕,自己怎麼能坐視不理呢! 一邊是愛情,一邊是親情,該如何抉擇呢? 想了半天,她最後決定選擇親情,因為,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任好了。 任好是永遠做不了夷吾的,因為他心裡有著“情”這個字,這是他最大的優點,也是他最大的缺點。

卻說穆公帶著夷吾凱旋歸國,剛要入城,突然一群穿著喪服的內侍來到軍中說奉夫人之命要見他,穆公心中不由一涼:糟了,不會是夫人出了什麼事吧! 於是穆公趕忙問原因。 內侍說:“夫人要我跟主公你說:'上天降下災禍,使我兩國國君不是用玉帛相見而是刀兵相加,現如今晉君戰敗被俘,實在讓身為姐姐的我羞慚不已,為了不有辱君上,晉君白天入城,那麼我白天死;晚上入城,我就晚上死。請君王決定。'” 穆公大驚,忙問:“這是怎麼回事,夫人她到底怎麼了,你快點從實說來!” 內侍欲言又止:“夫人,夫人她……” “你倒是快點說啊,哎呀,急死我了!” 內侍只好回答道:“夫人一聽說晉侯被抓了,就穿著喪服帶著太子罃、公子弘和公主璧(公主璧小名弄玉,就是日後那個著名傳說“簫史弄玉”的女主角),光著腳出宮,到後園崇台之上,在台下舖滿柴草,口口聲聲說是要自焚謝罪。”

穆公嚇得全身冷汗直冒,還好自己沒有一時衝動殺了夷吾,否則就要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了。無論是他最心愛的妻子,他最看重的繼承人太子罃,還是最喜歡的小兒子公子弘,或者是他最寵愛的小女兒弄玉,都是他掌中寶心頭肉,如果他們都死了,那他也活著沒什麼勁了。 於是穆公趕緊跟內侍說:“你趕快去叫夫人下來,寡人不會加害晉侯的,有事好商量,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接著他命令手下把夷吾暫且關押在城外的靈臺離宮,然後急急忙忙起程回宮去見穆姬。 得勝歸來,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如今卻弄得夫人尋死覓活,又是穿喪服,又是要自焚,穆公任好的心情頓時跌到谷底,回到宮裡,兩人相見,一時竟然無語。 任好嘆了一口氣:“唉,夫人,你這又是何苦呢?”

穆姬雙目垂淚,跪倒在地,抽泣著說:“夫君,我知道我這樣做讓你很難堪,可是夷吾,他畢竟是我的親弟弟……” 任好趕忙扶起穆姬,說道:“你這個弟弟寡廉鮮恥,私通後母,不納兄弟,如此小人,夫人你又何必為了他如此悲痛,這值當嗎?” 任好哭得更厲害了:“夷吾從小就沒了母親,先君也一向不喜歡他,所以他行事才會如此乖張,我這個做姐姐的雖然恨鐵不成鋼,但又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親弟弟死呢?” 任好說:“唉,夷吾有你這麼好的一個姐姐,真是他前世修來的福分啊,我就搞不懂了,都是一家人,差別咋就那麼大呢!” 穆姬聽了他的笑話,忍不住破涕為笑:“討厭!……你當真不殺他了?” 任好彎下身來,伸手輕輕地拭乾她臉上的淚痕,柔聲道:說:“嗯,不但不殺他,寡人還要放了他……為了你。”

穆姬聞言一愣,仰臉道:“真的?你真的不但不殺他,還肯放他回國?” 任好輕輕摟住她嬌弱的身軀,虎目中也隱隱泛出了幾點淚光:“對,夫人,沒有你,霸業對寡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夫君,我對不起你。” 穆姬的淚水又奪眶而出了,那一刻,她突然很感謝父親把他送到了秦國,讓她遇到了任好。 過了好一會兒,等她情緒平復下來,穆公才微笑著說:“沒關係的,反正現在還不是奪取晉國時候,寡人雖然很恨夷吾,可是聽了你的話我想通了,夷吾他經過這次教訓應該會有些改變的吧!” 穆姬遲疑了一下說:“夷吾這個人天性涼薄,一時半會兒哪有那麼容易改變,我怕這只是我們單方面的良好願望,最後恐怕還是要事與願違的。” 穆公說:“放心吧,我有辦法讓他乖乖地聽話!” 穆姬問道:“什麼好辦法?” 穆公說:“我想把他的兒子晉太子圉送到我們秦國來做人質,再把我們的女兒嫁給他,這樣一來他應該就不會再跟咱們過不去了吧!” 穆姬大喜:“好辦法,如此親上加親,兩國必將世代交好,呵呵,我們兩家做了親家,那一切就好說話了!” 卻說穆公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不顧群臣的反對,要和晉國講和,於是在這一年的十月,雙方約定在秦邑王城結盟議和,而晉國方面派出的代表就是惠公的第一謀臣,第一辯士:呂甥。 呂甥當然不是空手來的,他帶了河西五城的地圖和錢糧戶口,想以此交換他老大回家。 秦穆公最討厭這個呂甥了,夷吾做的每一件齷齪事情都少不了這傢伙在旁邊使壞水,所以穆公雖然已經決定要放夷吾一馬,還是想好好為難一下這傢伙。 於是穆公問道:“寡人抓了你們的老大,你們晉國現在情況如何啊?” 呂甥答道:“我們晉國現在意見不合,小人(老百姓)因失掉國君為恥辱,不惜籌集資金,立圉為君,重整軍隊,說:'一定要報仇,寧可因此侍奉戎、狄也在所不惜。'可是君子們(貴族)並不這麼想,他們愛護國君而知道他的罪過,不願籌集資金,重整軍隊,而是等待秦國送回國君的命令,說:'一定要報答秦國的恩德。'” 穆公又問:“那你們國家的這些小人和君子認為寡人會如何對夷吾呢?” 呂甥答道:“小人們都很憂愁,認為他不會被赦免;君子們卻很放心,認為他一定會回來。小人說:'我們得罪了秦國,秦國怎麼能讓國君回來?'君子說:'我們已經認罪了,秦國一定放國君回來。經此一役,秦國已經可以稱霸諸侯了。若讓他回國而不使之安定,甚至廢掉他而不立他為國君,使恩惠變為怨恨,秦國不會這樣做的吧!'君王,您就放了我們主公吧,您既已揚威立德,又何必要傷吾國君子之心,而激小人之怨呢!” 呂甥這一番君子小人的論辯,不卑不亢,婉轉有節,左右分析,得情入理,是春秋時期談判的經典之作,後來柳下惠等辯士紛紛引用,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呂甥果然不愧為晉國第一辯士。 穆公見呂甥如此厲害,端的是伶牙俐齒,也就不再為難他了,便灑然一笑:“呵呵,沒錯,你說的正是寡人所想。” 談判既已達成共識,友好收場,穆公於是改變了對惠公的待遇,讓他住到了五星級賓館裡,並送給他牛羊豬各七頭,以諸侯之禮相待。晉惠公難得地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在中國古代的諡法中,布德執以曰“穆”,中情見貌曰“穆”。從秦穆公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實至名歸。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