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春秋那些事兒·春秋五霸卷

第42章 16、清明節的來歷

安撫好投降歸附的舊臣,文公開始大賞功臣了,爭取做到人人都有官做,個個都有地盤,最好是大家皆大歡喜。一碗水是永遠不可能端得絕對平的,總有些不識相的人會抱怨,文公只能盡量做到公平。 接受第一等賞賜的功臣,當然就是跟著文公流亡,導以仁義亦師亦友的兩個人——趙衰和狐偃,至此,趙、狐兩家代替呂、郤成為了晉國勢力最大的兩個家族,另外文公還特別賜給了狐偃五塊玉璧,文公笑著說:“那次寡人把穆公送給你的那個寶貝扔到黃河裡了,現在我還給你五塊,怎麼樣,夠意思吧!”(丟一賠五,狐偃真是暴利啊,呵呵)此外,文公為了紀念那個沒有等到革命成功就壯烈犧牲了的外公狐突,在晉陽的馬鞍山下為他立了一個廟,後人也因此把這座山叫做狐突山。

接受第二等賞賜的功臣,則是跟著文公流亡,出謀劃策忠心耿耿的狐射姑、先軫、狐毛、胥臣等四人,這幾個家族後來也成為了晉國的世家大族,特別是先軫,其後輩多在六卿之列,主持晉國軍政大權。 (這個六卿跟周王室的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這六卿又不同,晉國的六卿指的是指國家軍隊中的六位將佐。全國軍隊編制分上、中、下三軍,每軍各設一位將和一位佐,共六位將佐,六位將佐皆為卿爵,因而習慣上稱六卿。春秋時戰爭頻繁,所以很多官職都是軍政合一的,而晉國的六卿制度正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官制,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政治局委員加軍委常委,是整個國家軍政大權的領導核心。) 接受第三等賞賜的功臣,是跟著文公流亡、冒矢石犯鋒鏑出生入死的顛頡、魏犨兩個高級保鏢,可是這兩個大老粗覺得自己跟著文公出生入死,立下那麼多的汗馬功勞,賞賜卻只排到了第三等,心裡不免酸溜溜的不是滋味:“趙、狐他們不過是些耍嘴皮子的傢伙,主公居然給他們的官比我們大,這太欺負人了!”

後來顛頡、魏犨的這些不滿,為他們惹來了殺身大禍,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到時候再來詳細跟大家講。 接受第四等賞賜的功臣,是欒枝、郤穀這兩個幫助重耳復國的“裡應”,他們後來也成為了晉國的六卿成員。 以上四等功臣,其家族大多成為了晉國的六卿世家,是日後晉國政壇上最為重要的政治勢力。而這次文公的大賞功臣,對整個春秋戰國的歷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它就是兩百年後“三家分晉”的源流所在。 等這些人統統都賞完了,才輪到在文公流亡期間負責他的飲食起居和後勤工作的大管家壺叔同志,壺叔可不答應了,想當初我跟著老大你忍飢挨餓,鞍前馬後,睡得比小狗晚,起得比雞早,吃得比豬還爛,幹得比驢還多,現在卻給我這麼丁點兒賞賜,要牛耕田又不給牛草吃,做人可不帶這樣的!

文公說:“壺叔同志,你要明白革命覺悟有高有低,導以仁義沒有你,出謀劃策不見你,衝鋒陷陣不靠你,你雖有苦勞,卻沒有功勞,不能算作功臣,所以只好排在賞賜的最末,怎麼樣,你還有意見嗎?” 壺叔羞愧地說:“主公賞賜分明,小人服了,以後我一定努力學習,提高覺悟,爭取進步,為晉國的革命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話說文公大賞功臣,從亡的,送款的,迎降的,出謀的,出力的,保鏢的,駕車的,做飯的,甚至殺人犯、貪污犯都得到了賞賜,一時間,升官的、發財的、晉爵的、封地的,皆大歡喜。文公接著又發布了很多惠民政策,於是舉國歡慶,百姓悅服。 可是就在這個“咱們老百姓,真呀真高興”的日子裡,有一個人卻默默地待在家裡,往宮門方向投去了一個落寞而孤傲的目光,他就是那個充滿了詩人傲骨忠介耿直的介子推。也許是要賞賜的人太多了,也許是文公真的老糊塗了,總之,文公把這個當年為了他割股啖君的大功臣給忘記到九霄雲外去了。這真是一個致命的疏忽。可以想見,介子推此時的心情是多麼的落寞。其實,他完全可以像狐偃和壺叔那樣跑到文公面前去討要封賞,不會有人責怪他,更不會有人看不起他,因為這是他應得的,也是大家樂於看到的。可是介子推是個高傲的甚至有些自戀的人,他打心裡看不起那些有一點點功勞就在那邀功討賞的小人,他寧願和老母回鄉下過清苦而平靜的日子也不願讓這些銅臭和虛名污染到自己半分,於是他找到老母,跟她商量說:“主公得以復國,那是上天的保佑,我沒辦法像其他臣子那樣貪天之功,所以想就此歸隱,不知母親你是怎麼想的?”(成語“貪天之功”典出於此)

子推的老母有些不甘心,於是勸他說:“我知道你覺悟高,不想跟那些人爭名奪利,可是你總應該去宮裡見一下主公,跟他告個別吧!怎麼能就這麼窩窩囊囊地走掉呢!” 子推說:“既然都不想要賞賜了,還見他做甚,這不是還在顯擺自己嗎?” 老母見他心意已決,只有支持自己的兒子:“既然你不貪功名,想當個高風亮節的隱士,那我就跟著你一起歸隱,當一個隱士的母親好了。” 子推說:“既然決定要隱,就隱得乾脆些,咱們不如躲到老家定陽(今山西晉中地區介休市)的綿山深山里去吧,那里山高林密,誰也找不到我們。” 就這樣,子推背著老母偷偷地離開了都城,躲進了綿山的深山老林中,結廬而居,草衣寒食,準備就這樣孤獨清苦地度完自己的餘生。

介子推走後,他的好朋友解張很為他打抱不平,於是偷偷跑到宮門口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一首詩:“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出宮的時候看到這塊牌子,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一拍腦袋,懊悔地說:“哎呀,寡人真是老糊塗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人都賞了,怎麼就唯獨把子推老弟給忘了呢,我真是太不應該了!你們趕快傳令下去,誰能幫我找到子推,我就賞他下大夫之職,決不食言!” 解張聽說有官做,趕緊找到文公說:“那首詩不是介子推寫的,是我寫的,介子推已經跑到深山里隱居去了,我帶你們去找他!” 文公大喜:“這次多虧了你,否則寡人的罪過就大了,趁著大錯尚未釀成,你趕緊帶我去找子推,我要好好地補償他!”

於是,文公帶領眾臣隨扈,讓新官上任的解張帶路,浩浩蕩盪地來到綿山腳下,派人上山尋找。但見崇山峻嶺、崖陡洞幽、深谷野嶺、草樹萋萋,不管兵丁們怎麼四處尋找,大聲呼喊,都只聽得流水潺潺,山蟲亂鳴,林鳥群噪,空谷迴聲,哪裡有介子推的踪影。大家一連尋找了好幾天,都毫無所獲。 這時魏犨不耐煩了,他想出了一個餿主意說:“主公,咱們這麼多人這麼多天地毯式搜索都沒任何結果,介子推他八成是藏起來了,這傢伙的脾氣一向是倔得跟個石頭一樣,我看我們再怎麼喊他也不會出來的!臣看我們不如派人在山上三麵點火,留下一方,我就不信他不出來。”他心裡暗想:“哼,這個可惡的傢伙害得我這些天嗓子都快喊啞了,等他出來了,看我怎麼羞辱他!”

文公別無他法,只好聽從魏犨的建議,下令兵丁從陡崖攀上山去,將谷內的干草樹木點燃,適時正值晚春時節,山頂風很大,火借風勢,綿延數里,這場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倔犟的介子推始終不肯出來,最後和老母抱在一顆枯柳上,活活地給燒死了。 火終於滅了,可還是不見介子推背著老母親出來,文公發急了,趕忙命令多派兵丁,再次登山遍尋子推,找不到他誓不回還。 皇天不負有心人,幾天后,兵丁們終於在後山的深谷裡找到了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不過找到的並不是活人,而是兩具抱著枯柳的焦屍,屍體的臉上,還帶著坦然的微笑,彷彿這場大火對他們而言只是超脫的涅槃,根本沒有任何的痛苦。 文公看著這兩具緊緊抱在一起的焦屍,想到十九年來一直跟著自己不離不棄的那幫好兄弟,如今封官的封官,晉爵的晉爵,一個個都得到了完滿的結局,反而只有對自己最好的子推兄弟最後落得了個如此淒慘的下場,忍不住痛哭失聲道:“子推,都是寡人害了你啊!寡人不該忘了你的功勞,更不該聽魏犨的那個餿主意放火燒山,這都是我的錯,我的錯啊……”

迷離的淚眼中,他恍惚看到這樣一幅畫面:荒原上如血殘陽照在遠處介子推流滿了豆大汗珠的臉上,他端著一碗肉湯,踉踉蹌蹌地跑到自己面前,露出一個憨厚的笑容說:“太好了,公子,我弄到肉湯了,快喝一點填飽肚子吧!”……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不犯錯誤的,就算是聖人,也有很多被後人詬病的缺點。文公也是一個人,所以他不可避免地也會犯錯,但是犯了錯誤能誠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且知錯、認錯、改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也許有人說文公忘恩負義,沒錯,他確實忘了介子推的恩,但是,他沒有一點隱藏這些的意思,而是十分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去改正自己的錯誤。當他認識到未及時給介子推行賞賜時,便派人到處尋找介子推。當聽說介子推已經跑到綿山歸隱時,則親自到綿山來找他,可是由於魏犨的餿主意和介子推的倔脾氣,最終還是釀成了無可挽回的悲劇!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現在文公唯一能做的,只有盡力彌補自己的過失,希望子推在九泉之下能明白自己的這一片心意。 他下令將綿山周圍的一大片土地封為介推田,賜給介家的後人耕種,並把綿山改成介山,將他的老家命名為旌介村,還下令將定陽縣改名為介休縣,意思就是介子推休息長眠的地方。文公還將火燒過的山谷稱為焚燒林(至今當地鄉民,將兩山谷分別稱為大燒林、小燒林),將介子推母子隱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並立“介廟”於山腳下柏樹林中。介廟周圍原來環境清幽,濃蔭十里,風景秀麗,氣候溫涼,也由於這個原因,這裡也被人稱為“神林”。可惜的是,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華時,這裡的山林、廟宇均被火焚毀,現僅存寺廟的偏院一處,院內還存有原廟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

除此之外,晉文公還下令讓隨從人員把焚燒林的幾塊燒焦的殘木帶回去,給自己做了一雙木拖鞋。他每天上朝時都要穿上木鞋在宮廳行走,每當聽到自己走路時的呱嗒呱嗒的聲音,就不由低頭看著木屐,睹物思人,感慨萬千,悲慟地說:“悲乎,足下!”後來人們將最忠誠、最尊敬的朋友稱作“足下”,其典故就是打這裡來的。 這種木屐後來傳到了日本,就變成了日本人最愛穿的鞋子,不知道他們穿著這種鞋子的時候,會不會知道在這雙鞋子裡面隱藏的如此感人的一個故事呢? 晉文公焚燒綿山之日,正值二十四氣節中的清明的前三天,文公回到國都後便令全國上下每年從那天開始一月之內不得舉火炊煙,只能吃冷飯,謂之禁火,也叫禁煙,或者叫做寒食,這就是現在“寒食”節的由來。 後來到了三國的時候,曹操認為這件事影響到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就發布了《明罰令》廢止了禁火,不過我們可愛的中國老百姓們都是很念舊的,所以寒食節這個傳統習俗依然還是流傳到了今天,只不過把冷食的時間改成了三天或一天。另外,我們中國的老百姓們還是很聰明很懂得創新的,他們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寒食的特點,紛紛創造出一些特殊的寒食節食品,涼菜冷食花樣百出,形成了與歲時節日相聯繫的風味小吃,豐富了中華民族的飲食品種和習俗,古時有麥糕、環餅、冷粥等,如今則更注重“應令嚐新”,也就是說吃些應時應景、新鮮而有季節特色的食物。 江浙一帶習慣吃青團,是用新鮮艾草或雀麥草汁和著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製成的。油綠如玉的青團,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 在閩東,家家戶戶則要煮“烏稔飯”。它是將糯米用洗淨煮熟的烏稔樹葉浸泡後蒸煮而成,顏色烏黑但卻米香撲鼻,別有一番風味。此外,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吃芥菜飯,據說可以終年不長疥瘡。在泉州及閩南一帶清明常吃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捲入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等混鍋菜餚,此類食物品種多樣,葷素搭配,主副食都有,既營養豐富又美味可口,類似的還有溫州人的清明餅和潮汕人的薄餅。 晉南地區清明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晉北地區,則習慣用玉米麵包黑豆芽餡食用。陝北的榆林和延安節前要蒸“子推饃”和做面花,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猶如藝術珍品,既可自己食用又能饋贈親友。 第二年清明時分,文公又率眾臣到綿山焚燒林祭奠介子推,發現那棵老柳樹竟然死而復活,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文公堅信這棵樹是介子推的英魂顯靈,便將柳樹命名為清明柳,還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前插上柳枝為介子推“招魂”,登綿山踏青,掃墓野祭,抒發思念之情。這就是現在“清明節”的由來。 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相離太近,到了唐宋以後,人們漸漸地就把這兩個節日混成了一個節日,而祭奠介子推的習俗也慢慢演變成了祭掃先人,於是,每當到了清明時節,大家都會“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家人扶老攜幼,帶上供品,三三兩兩,先先後後地,紛紛走往自家的祖墳,燒一點紙錢,清理一下祖先的墳塋,寄託自己的哀思。 現在的清明節已經完全演變成單純的掃墓了,其實古代清明節的習俗是非常豐富的,一方面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好天氣,春遊、放風箏、踏青、種樹,另一方面也祭掃新墳、舊墳,悼念逝者。相傳古人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人們都要來到戶外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健體強身,比如有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等。由此可見古人真的要比現代人浪漫得多,掃墓與踏青相融,追緬、祭奠先人與賞玩春光疊合,既有祭掃亡靈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其實清明節不就是應該這樣嗎,適時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充滿了生命與希望的春天已經到來,天氣清朗,萬物萌動,風和日麗,大家一起緬懷過去,展望未來,生靈死魄,陰陽交融,共敘離別的思念,一起在田野裡,敞開胸懷,放飛心靈,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介子推地下有靈,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事蹟被廣為傳頌,成為後人不可或缺的習俗和節日,也應該欣慰有加,含笑九泉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