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從草根到皇帝·劉備的奮鬥

第70章 再見曹操

先說張魯。 此人是個傳奇人物,其祖父張陵本是北方陳留人,也曾經是個士人,後來看破紅塵,躲到益州的鶴鳴山修道,道成後稱受太上老君賜寶劍與符籙,以“天師”之名降妖救世,遂在益州開壇傳道,信徒要先奉納五斗米,因此又被稱為“五斗米道”。 張陵過世之後,他兒子張衡繼承了天師之位,張衡之後又由張魯接手,他的道友張修掀起益州五斗米道之亂,公元189年才歸順劉焉,並在劉焉的安排下進軍漢中,使漢中南鄭成為五斗米道新的道場。 張魯的寡母據說是個法力高強的道姑,且駐顏有術,以至於劉焉常常藉故“拜訪”張家,結果弄得外面流言滿天飛。但即便兩家如此“交好”,下一代——張魯跟劉璋卻完全不對脾氣。劉焉一死,張魯就在漢中宣布獨立,而劉璋也毫不客氣地將張魯的母親與族人夷滅,巴蜀與漢中的仇冤就此結下。

張魯在漢中推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治國理念。他奉老子的道德經為經典,不稱王只自稱“師君”,手下的干部則依資歷為“祭酒”或“大祭酒”,一般信徒則稱“鬼卒”。 他下令全面禁酒,春夏禁止殺生,犯罪者可先被赦免三次,輕者可以“做義工”來代替刑罰。他又設置義倉、義米肉等社會福利措施,倘若有人敢妄取,便畫個圈圈詛咒人家(恐嚇其會遭疾病)。 張魯這個簡單又迷信的體制很快就被居民所接受,穩定的漢中平原也不斷吸引難民湧入,使得張魯勢力越來越大,越做越強。帝國中央無力管制,只好給他一個漢寧太守的頭銜作為緊箍咒,以約束他的行為。 曹操在建安十六年不小心說了一句“我想打張魯”,結果引起整個關中、西涼軍閥的整體爆發,曹操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才肅清帝國西疆。直到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張魯等得花兒都謝了,曹操這才帶著夏侯淵、張郃、朱靈等人的部隊來到陳倉,對五斗米道國正式宣戰。

同年七月,張魯戰敗,丟失了陽平與南鄭等主要重鎮,退入到大巴山區,跟曹操打起了游擊。 對於劉備來說,孫權是競爭對手,曹操則是仇人,丟掉荊南三郡了不起是被對手打敗,不傷腰,但如果失去漢中和巴郡,則無異於被仇人割喉。 就在這個當口,劉備權衡輕重,決定以巴蜀為先。他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陸口通知孫權願意和談,而孫權一看劉備主動求和,也立馬將鱷魚呂蒙召回,放出“和平之驢”諸葛瑾,前往公安負責談判的具體事宜。 近世不少論者認為,就當時的局面,孫權應該拒絕和談,與曹操頭尾夾擊劉備,自己吞下荊州,豈不快哉。然而筆者卻有另外的看法:孫、劉和談是必然的。平心而論,孫權也一定擔心曹操拿下巴蜀,一旦得逞,劉備必亡,那麼天下兩分,曹操下一個目標便是自己,而自己又沒有十足的把握吃掉曹操,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維持現狀。自己在東方單線作戰,劉備在西邊為他多承擔一些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

既然劉備現在肯讓步,孫權對內也就有了交代,於是他給出了相當優惠的和平條件:江東只要長沙、桂陽兩郡,歸還零陵,並釋放零陵太守郝普。 劉備同意這個條件,雙方於是重新簽訂了和平共處條約,以湘水為界,湘水以東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歸孫家所有,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則屬劉備。 對於劉備來說,他雖然失去了長沙這個江南大糧倉,但至少穩住了南郡大本營,另外收回零陵,也算是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之後,劉備仍舊以關羽都督荊州軍事,讓小舅子糜芳任南郡太守鎮守江陵,將軍士仁守公安,另外以武陵人潘浚為荊州治中處理州中政務,自己則帶領部隊火速趕回蜀中應付更加麻煩的曹操。 從事後的發展來看,這次“奇襲三郡”事件其實相當嚴重,這意味著建業小朝廷仍未忘記“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夢想。這回雖然只取得了兩郡,但不代表將來荊州防備衰弱時,江東不會趁機再度出手。

然而劉備或許是被諸葛瑾那張老是掛著和藹笑容的長臉給忽悠住了,在他的思維中,他和江東的荊州爛賬已經結清,從今以後他們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北方的曹操。 很遺憾的,這是個錯誤的想法,而且錯得相當離譜。 此乃後話,容後再表。 卻說劉備,約莫在八月到九月回到成都,剛一坐定便急招參謀商量曹操佔據漢中、侵襲三巴的問題,這時候最有資格就這個議題發言的不是諸葛亮,更不是法正、劉巴,而是身為巴郡閬中土著的黃權。 黃權嚴肅地告訴劉備:“倘若失去漢中,則三巴不振,等於是去了蜀地的臂膀,不可不爭。” 劉備同意黃權的看法,他很爽快地追封這位巴郡人為護軍,讓他統率諸將,包括新任的巴西太守張飛在內,北上迎接張魯,以便聯合抗曹。不過閱人無數的劉備,這回卻看走了眼。

張魯原本就傾向於投降曹操,當初曹操攻陽平關時,他就打算投降,只是他老弟張衛堅持要戰。陽平陷落後,張魯又想投降,但閻圃勸他多撐一下,爭取更好的談判條件,所以他暫時退入到大巴山區。現在黃權來勸降他,正好給了他和曹操討價還價的籌碼。 九月起,巴郡的板循部落便陸續向曹操舉起白旗,曹操分封兩個部落的頭目杜濩、樸胡為巴中與巴西太守。到了十一月,張魯終於投降,換來的條件是拜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張魯的五個兒子和閻圃也都封了侯。 應該說,張魯這“邑萬戶”的待遇算得上是天價了,後來漢獻帝退位當山陽公,劉禪降魏當安樂公時,也才食邑萬戶,張魯以敗將的身份投降能拿到這等高規格的待遇,讓我們不得不承認閻圃在談判上確實很有一套。

此外,和張魯一起投降的還有馬超的舊部龐德,曹操拜他為立義將軍,此人頗為忠勇,後被關羽所斬殺。 這裡插兩個題外話。 第一,曹操所封賜的杜濩、樸胡等板循頭目,來頭可不小,板循又名“人”,是巴地的原住民,早在商周時便已在大巴山區建國。板循人最大的特色就是能歌善舞、勇猛善戰,他們的“巴渝舞”便是一套著名的戰舞。楚漢相爭時,板循對漢朝的建立立有大功,劉邦於是特別免除了羅、樸(濮)、督、鄂、度(杜)、夕、龔板循七姓的賦稅,向曹操投降的杜濩與朴胡,就是七姓中的杜、樸兩族的頭目。 此外,板循人是“五斗米道”化很深的民族,八十年後,板循人李特以五斗米道號召起兵叛晉,他的兒子李雄則建立了以板循、五斗米道為主體的國家:成漢。

第二,由於張魯沒跟曹操死扛到底,天師家族因此得以保留了下來。 “張天師”成為一個歷朝政府都承認的高貴封號,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第六十四代張天師張源先生於公元2008年10月17日在台灣去世,第六十五代繼承權發生爭議,似乎時至今日仍沒有定案。 書歸正傳。話說張魯這一降,便意味著曹操完全據有漢中,並透過板循部落將勢力伸入到三巴地區,這正是當初黃權所謂“三巴不振”的最壞情況。黃權在這裡充分展現了他身為當地土著的價值,雖然“迎張魯”的計劃已經不可能實現,但他還是成功擊潰了板循部落,斬杜濩、樸胡,總算是稍稍穩定住巴地的局勢。 但無論如何,曹操盤踞於漢中,就如同灰太狼在羊村外徘徊一般,你不知道他會用什麼方法、手段,或是什麼時候闖進來,也不知道羊村的圍牆是否足夠堅固。

當時巴蜀上下為此躁動不安,許多地方都有小股叛亂發生,甚至一日之內多達十餘起,劉備必須不停地鎮壓。但人殺得越多,他心裡反而越沒底:入蜀還不到一年,他恐怕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抵擋住曹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曹操並沒有趁著征服漢中的氣勢繼續向南挺進,而是於建安二十年十二月詭異地離開了漢中。他的這一舉動,總算是給了焦頭爛額的劉備一個喘息的機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