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多爾袞·一指通天

第6章 一敗再敗更須冷靜思考

多爾袞·一指通天 纪连海 5310 2018-03-13
我們在前面曾經說過,一提起愛新覺羅·多爾袞,相信絕大多數的中國人的腦海裡,馬上就會想起孝莊皇太后,相信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馬上就會想到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之間那傳唱了幾百年的神秘莫測的關係。為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之間的那種神秘莫測的關係推波助瀾的,當然就是尤小剛導演的,寧靜、馬景濤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孝莊秘史》。正是因為這部電視連續劇,將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之間的那種神秘莫測的關係,推向了高潮。正是因為這部電視連續劇,人們相信,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之間,不但有愛情,而且是從小就培養起來的青梅竹馬的愛情關係。 我們暫且將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之間的那種神秘莫測的關係棄置不談,先來解決一下這歷史上,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兩個人之間,是否真的是青梅竹馬。

我們知道,愛新覺羅·多爾袞的父親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妻子之一烏拉那拉·阿巴亥。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生有16個妻子,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最喜歡的一個妃子。不過,一開始,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烏拉那拉·阿巴亥兩個人之間,可完全沒有愛情的存在——套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風靡一時的電影《李雙雙》中的一句話,那就是:“先結婚,後戀愛”。更為重要的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烏拉那拉·阿巴亥兩個人之間的婚姻,是那種純粹的政治婚姻。 1602年這一年,烏拉那拉·阿巴亥所在的海西女真烏拉部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打起來了。戰爭的結果,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取勝。戰敗的海西女真烏拉部的貝勒,在沒有其他的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把自己的女兒烏拉那拉·阿巴亥許配給努爾哈赤為妻,這樣,烏拉那拉·阿巴亥就嫁給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嫁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以後,烏拉那拉·阿巴亥還挺爭氣,一連串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了3個兒子。

我們知道,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本人有16個妻子。這16個妻子一共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了16個兒子和8個女兒,而烏拉那拉·阿巴亥一個人就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了3個兒子。愛新覺羅·多爾袞是烏拉那拉·阿巴亥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的第二個兒子。愛新覺羅·多爾袞的上面有一個哥哥叫愛新覺羅·阿濟格,愛新覺羅·多爾袞的下面有一個弟弟叫愛新覺羅·多鐸。這其中,愛新覺羅·多鐸比出生於1612年11月17日、死於1650年12月31日的愛新覺羅·多爾袞小兩歲,兩個人的關係可謂是非常密切,我們會在後面經常講到這個人。 談完了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出生之後,我們就該把眼光放到孝莊皇太后這裡了。孝莊皇太后是出生在哪裡的呢?她與愛新覺羅·多爾袞是什麼時候認識的呢?

江湖上盛傳說孝莊皇太后這個人,長得非常漂亮,說孝莊皇太后號稱“滿蒙第一美女”。江湖上還盛傳說愛新覺羅·多爾袞是“滿洲第一靚男”。這裡的滿是滿洲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滿族,這裡的蒙指的是蒙古族人。而且,江湖上還盛傳說愛新覺羅·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兩個人之間是“發小兒”。他們兩個人從小相識,可謂是兒時的玩伴,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青梅竹馬。 這歷史上,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兩個人之間,真的是青梅竹馬嗎?接下來的內容,咱們就該了解一下孝莊皇太后的出生及孝莊皇太后的童年時代了。 說起來,孝莊皇太后可不是滿洲人,也不是漢族人,孝莊皇太后是蒙古族人。孝莊皇太后出生於蒙古族的科爾沁部。故而,咱們先來介紹一下蒙古族的科爾沁部。

提起蒙古族人,我們大家都不陌生。 蒙古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先居住在也里古納河(也就是今天的額爾古納河)一帶,蒙古族與鮮卑、契丹同屬於我們國家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胡人的後裔。 說到這裡,有的朋友就會說了:“老師,不對呀?我們中華民族不都是炎黃子孫、帝冑後裔嗎?您的意思不是蒙古人,不是炎黃子孫、帝冑後裔吧?” 您說對了!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蒙古人不是炎黃子孫、帝冑後裔! 這裡我們必須要說上一句,實際上,我們通常說的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帝冑後裔之類的話,更多的是從文化傳承這個角度考慮的。而單純從血緣學角度來說,在實際上更多的人都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果,真正的炎黃子孫、帝冑後裔那是少之又少的。

從這個角度說來,別說蒙古族了,就連占我們中國人口90%以上的漢族是否能夠證明自己是炎黃子孫、帝冑後裔都很成問題!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小東的研究成果就很能夠說明這個問題。下面的內容是來自2007年2月14日的《重慶晚報》的報導: 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純種漢族人已不存在! 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約佔世界人口的19%,約為13億。根據統計,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 但是,中國是否存在真正的漢族人?他們應該長什麼樣子? 最近,經過中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中國實際上並不存在純種的漢族人,甚至連漢族的概念,在DNA檢測下都已經不復存在。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小東說,最近他剛剛完成了西北地區少數民族變遷的DNA研究。

“傳統上認為漢族住在中原,其實這只是某一時期的地區性劃分,漢族並不具有其特定的定義,只是為了與周邊的國家或民族有所區分而建立的。”謝小東說。 另一個有趣的現像是,中國人一般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但根據研究,黃帝發源於今天的甘肅沁陽到天水一帶,炎帝發源於隴東到陝西的黃土高原地區,這些地區實際上都不屬於中原,也不是漢族居住地點。 “這些地方其實長期被稱為北狄。” 謝小東說:“根據研究,現在的客家人倒是繼承了古代中原人的文化傳統,比如他們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跡,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們現在反而只是少數族群。” “中國不存在純種漢族人,這與大規模人種遷移也有關係,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周邊少數民族甚至周邊國家都在不斷與漢族融合。”

話說回來,蒙古族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非常古老的少數民族,前面我們曾經介紹過,說他們是我們國家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胡人的後裔。 東胡是我們國家歷史上一個古老的以游牧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一千三百年。 “東胡”一名最早見於成書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書》,《逸周書·王會篇》提到“東胡黃羆,山戎戎菽”。據近人考證認為,早在商初東胡就活動在商王朝的北方。在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流域發掘的東胡人墓葬被認為是對上述說法的旁證。 春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北部,《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北有東胡、山戎”。戰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和趙國北部,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後被燕將秦開擊敗。

漢朝,東胡被匈奴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部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人的祖先。 唐朝的時候,室韋人分為很多支派,其中居住在也里古納河(也就是今天的額爾古納河)一帶的“蒙兀室韋”成為了我們今天蒙古族的祖先。 12世紀開始,女真建立的金朝不斷強大,控制了蒙古草原地區。為了強化對室韋各部的統治,女真統治者利用室韋各部的仇殺,實行分化政策。 12世紀中後期,在金統治者的挑撥和迫害下,室韋各部為了掠奪人口、牲畜和土地等,長期混戰不休。在這種背景下,要求結束紛亂戰爭狀態、反抗金朝的壓迫成為蒙古各部人民的共同願望。

在室韋各部爭戰的過程中,來自蒙兀室韋乞顏氏的孛兒只斤·鐵木真,通過十多年的戰爭,打敗了周圍各部,統一了蒙古草原,蒙古族從此形成。 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蒙古貴族推舉他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意為像海一樣廣大的皇帝。蒙古汗國建立。 蒙古汗國的建立,助長了統治階級的貪欲。 對外:自1218年至1258年的40年裡,蒙古貴族連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通過三次大規模的西征,蒙古汗國向西打到中亞,向北打到俄羅斯,向南征服印度河流域,因此建立了空前龐大的橫跨歐亞的蒙古大汗國。這個大汗國祇是一個不穩固的政治軍事聯盟,並沒有共同的經濟基礎,因此在成吉思汗死後,逐漸形成四個獨立汗國,即欽察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察合台汗國。

對內:進攻西夏和金。一是滅金在政治上帶有反抗民族壓迫色彩,滅西夏主要是為了免除攻金時受西夏的牽制,帶有征服和壓迫其他民族的性質;二是滅金和滅西夏都為統一中國鋪平了道路。 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子孫繼續向中原的西夏、金和南宋進攻。進攻過程中,對三個政權的征服採用了不同的戰略。攻金之前先在1227年滅了西夏,以免受西夏牽制,然後於1234年聯合南宋滅掉了金;1252年又征服了位於今天中國雲南地區的大理政權,隨後招降了吐蕃,最後使南宋陷於夾擊的境地。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定都大都,元朝建立。此後,繼續進攻南宋,1276年,攻滅南宋。 1279年,元朝最終統一中國。 這個時候的元朝疆域空前遼闊:東到大海,東北至遼陽行省,北踰嶺北行省,西北達新疆一帶,西南到西藏和雲南,南及南海諸島,東南到台灣。這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廣闊的一個王朝,也是世界歷史上疆域最為廣闊的一個帝國! 1368年,元朝政權被朱元璋率領的隊伍推翻了! 元朝滅亡之後,蒙古人很快一分為三。活躍在內蒙古地區的是漠南蒙古,活躍在外蒙古地區的是漠北蒙古,活躍在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區的是漠西蒙古。每一個大的蒙古族部落,下面又分成很多很多小的部落,我們剛才所說的科爾沁蒙古就屬於漠南蒙古的一支。孝莊皇太后便出生在這個漠南蒙古科爾沁部的家族裡。 科爾沁一詞,意為“箭筒士”,《蒙古秘史》譯為“弓箭手”,是帶弓箭的侍衛的意思。箭筒士是成吉思汗“怯薛”(即禁衛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直接指揮,稱為“帶弓箭的割爾臣”。這支部隊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爾號所部“科爾沁”,即“割爾臣”的同名異譯。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分封功臣名將、諸子諸弟。哈撒爾分得的屬民駐牧於額爾古納河流域、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的領地,逐漸形成為哈布圖·哈撒爾後裔部落。由於哈撒爾以善射著稱,又統領箭筒士,哈撒爾後裔部落便被稱為“科爾沁”。科爾沁,作為一個部落名稱出現,大致在15世紀初。為區別於同族之阿魯科爾沁,稱為嫩江科爾沁,亦即嫩科爾沁。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導致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看出來了吧,這個科爾沁蒙古人可是所有蒙古人中正宗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後代! 因此,我們可不要小瞧了這些科爾沁蒙古人!在科爾沁蒙古人自己的心目中,他們可是最為正宗的蒙古人!他們的血管裡面,流淌著那個曾經征服了幾乎整個世界的蒙古人的血液!他們的身體裡,遺傳著那個曾經征服了幾乎整個世界的蒙古人的基因! 漠南蒙古的科爾沁部和愛新覺羅·多爾袞他們家所在的建州女真,那關係可是非常密切,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所有的蒙古各部落中,科爾沁部是最早歸順建州女真的。想想看,科爾沁部要不歸順建州女真,孝莊皇太后怎麼嫁給皇太極啊? 孝莊皇太后出生之前,科爾沁部和建州女真這兩個部落,長期以來一直是對手。兩個部落一直是打仗互掐,誰也不服誰。兩個部落之間最著名的戰爭就是發生在1593年的那次九部聯軍征戰建州女真。 那一次,科爾沁蒙古聯合蒙古部落中的三部,又聯合建州女真中的兩部,還聯合海西女真中的四個部落,一共是九個部落,3萬人,會攻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結果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將這九部聯軍打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取得了巨大勝利。 此後,1594年,當時科爾沁蒙古的首領——蒙古人的首領被蒙族人稱為台吉——知道自己敗了,一看九部聯軍打不過人家,趕忙給人家送禮:100匹戰馬和10匹駱駝。科爾沁蒙古的台吉,急急忙忙親自將禮物押運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結果呢?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將科爾沁蒙古的禮物收下了,卻把科爾沁蒙古的台吉給驅逐了:“你送給我的東西,我要了;你的人,給我走人——咱們繼續在戰場上交兵。”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心說:“我不把你打服了,那肯定是不行的。” 此後不久,科爾沁蒙古與建州女真之間易地再戰:從1597年到1610年,這前後14年之間,雙方大戰了三個回合。在這三個回合中,我們人所共知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英雄般的人物,三次被科爾沁部打敗。 就在這個時候,時間就到了1612年,隨著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出生,隨著孝莊皇太后的即將出生,建州女真和科爾沁蒙古,關係迅速地就好轉了。 難道,真的是隨著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兩個人的出生,兩個人所在的建州女真和科爾沁蒙古之間的關係就好轉了?還是有其他的什麼原因呢?愛新覺羅·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兩個人的出生,與建州女真和科爾沁蒙古之間的關係的好轉,這中間是偶然還是必然呢? 1612年,是個關鍵的一年——無論是對於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及其所在的建州女真來說,還是對於科爾沁蒙古來講,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