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驚悚懸疑 大清龍棺

第202章 第三十七章九鳳朝陽

大清龍棺 舞马长枪 3157 2018-03-22
聽這老頭的話頭。像是知道些底細,我趕緊湊過去遞了根煙,點著火後,緊著套近乎。 這才知道這老頭姓孫,今年七十多了,打小就在這片兒長大。聽他講,挺早以前,那塊地上還有間起脊的小房子,有院牆,帶門樓,是個規規整整的四方院。房前屋後都是挺老高的大樹,而在院裡還豎著一根挺老高的桿子,都高過了房頂,但並不是旗桿,頂上安著個三股叉。聽說以前還住著一個老頭,說是守陵人,世代都在這兒看著,後來日本人來了,這裡也就給毀了,現在頂多還能找到點磚頭瓦塊,別的啥都沒有了。 等老孫頭說完。大牙笑了笑:“啥玩意兒?三股叉?咋還有那麼高的三股叉,我聽著咋像是避雷針呢?” 柳葉看了大牙一眼,擠到了前面,衝老孫頭說:“大爺,您說的那三股叉是不是這個樣子?”

說完,柳葉拾起一根樹杈,蹲在地上畫了起來。 我和大牙也好奇的蹲在旁邊看著,就見柳葉畫的三個叉子尖中,中間的尖稍長,兩端的稍短,呈“山”字型,看著倒是有點像巡海夜叉用的兵器。 那老頭看完後又想了想,然後不住的點頭,告訴我們,院子裡豎的那個就是這個樣子,畫的一點不錯。 我和大牙看了看柳葉,很是吃驚,不知道柳葉怎麼會知道這東西長的什麼樣。 柳葉沖我們笑了笑,告訴我們,這東西叫“蘇魯定”,是成吉思汗遠征時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無事時的吉祥物。蒙古鐵騎大軍當年就是拿著它打下了元朝的江山,建立了千秋偉業。這蘇魯定其實更像是漢人的軍旗,戰場上只要它不倒下,就意味著蒙古軍沒有失敗!成為蒙古大軍的驕傲。

現在,蒙古族在每年陰曆三月十七日,都會隆重舉行祭“蘇魯定”的儀式。祭祀時。祭桌上會擺放整羊,還有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參加祭祀的蒙古族群眾絡繹不絕,虔誠地叩拜蘇魯定,藉以表達對成吉思汗的敬仰,緬懷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 柳葉說的這些,不僅僅是孫大爺,就算我和大牙也是頭一次聽說。那老孫頭聽柳葉說完後,嘖嘖稱讚,一個勁的誇柳葉,說是還是有學問的好,不像他,就跟睜眼瞎似的,看見了也不知道是啥東西。 我笑了笑,對老孫頭說:“這每人擅長的都不一樣,我們就是乾這個的,您老不能這麼說。對了,大爺,你說的那守陵人現在還知道下落嗎?” 那老頭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柳葉,搖了搖腦袋,說是這麼多年了。上哪去找去,這事他可不太清楚,要問得問村里的老牛頭。好多事也都是聽老牛頭說的,別看那老牛頭八十多歲了,身子骨結實,一點也不糊塗,一輩子沒兒沒女,自己現在還能做飯呢!從小就在這兒片長大的,他要是不知道,那更沒有人知道了。

一聽這話,我們三個相互對視了一眼,心中就是一動。大牙一臉堆笑的往前湊了湊:“大爺,你說的那牛大爺和你是一個村的啊?哪個村啊,離這近嗎?” 老孫頭用手往北邊一指,告訴我們,他家就是潘家屯的,離著那公主陵也就是幾百米,而老牛頭家就緊挨著村頭,出了門不遠就是你們要找的那公主陵。 我一聽這話,心就活了,趕緊衝柳葉使眼色,示意柳葉趕緊上前搭話。畢竟我們兩個大老爺們拉不下臉兒來,不好意思說話,柳葉則不然,一個姑娘,年青漂亮,瞅著又順眼,她要是吱聲,事半功倍。 柳葉沖我偷偷的皺了下鼻子。做了個鬼臉,但還是往前湊了湊,衝老孫頭笑了笑:“大爺,我們有件事不知道您能不能幫個忙,我們想見見您說的牛大爺,您能幫忙帶個路嗎?”

老孫頭先是看了看柳葉,又看了看我和大牙,也沒猶豫,告訴我們,本來他也要回村,那就一起走吧。 我們一聽老孫頭答應了,頓時心花怒放,趕緊把老太爺請上副駕的位子,我和大牙則坐在了後座。這老孫頭坐在車上不停的左搖右晃,晃了一陣後,回頭看了看我們,長嘆了一口氣,說是這車啥都挺好,也涼快,就是坐著沒有馬車得勁兒,有一股子汽油味。我們幾個相互看了看,也是無可奈何,只好讓老孫頭搖下窗戶。吹吹自然風。 柳葉直接把車窗放了下來,這自動的傢伙會讓才老頭挺新鮮,瞅了半天,才知道是柳葉那邊控制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點了點頭,回頭沖我們笑了笑。閒著沒事,和我們閒聊,說這公主陵都說是埋著什麼公主,但也不知道真假,早些年小日本鬼子來了的時候。在這裡還挖過一陣子,挖了幾天說是下面啥都沒有,就把土給填上了,估計這裡根本沒埋什麼公主,全都是人們瞎說的。

我們就著話頭就和老孫頭閒聊了起來,工夫不大,車子就進了村。 剛一進村子,老孫頭就讓我們把車停下,然後打開車門,很靈巧的直接蹦了下去,穩穩噹噹的站在了地上,瞅那架勢好像是下馬車下習慣了,看的我們倒是心驚膽戰。 老頭剛一落地,就听旁邊那院子裡有人說話:“唉,老孫頭啊,你這是去哪考察工作去了,咋還坐上小車了呢?” 老孫頭也沒抬頭,衝院裡喊:“老牛啊,我給你帶客來了,有人要採訪你來了,你還不出來瞅瞅啊!” 話音剛一落,院子的大門就從裡面被推開了,出來個矮胖胖的老頭,手裡搖著把蒲扇,穿著件大背心,從頭到腳打量個不停。 我們見出來人了,趕緊走了過去,先是自我介紹。 農村人都樸實,聽我們一說,也沒有什麼戒備,直接把我們讓進了院,而老孫頭有事也沒進院直接就回走了。

這家小院倒是很有情調,進了大門後,是一條紅磚路,正對著房門。三間大瓦房,綠門藍窗,紅磚白瓦。色彩鮮豔,看著很是氣派。紅磚甬路的兩側就是自家的菜園子,種了些黃瓜、柿子和茄子什麼的。 這條甬路六七米長,頭頂上用鐵絲和竹蔑搭的圓頂,兩側種的葡萄早就爬滿了架,在頭頂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綠色遮陽蓬。下面剛好有幾隻小板凳,我們見這裡倒是挺涼快,也就沒有進屋,索性直接就坐在葡萄架底下聊了起來。 老牛頭真看不出來有八十多歲了,一看就是心態不錯,像是個彌勒佛一樣,和藹可親。知道我們的來意之後,還很激動,指著他家門口東面的方向告訴我們,那裡過去長著很多青幹柳,每年到了這時候,山上綠樹成蔭,鮮花遍野,鳥雀歡鳴,山下不遠的小河流水如同奏琴,都說那裡是“九鳳朝陽”之地,埋著個公主。

我故意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問老牛頭:“牛大爺,您剛才說的'九鳳朝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聽說的啊?” 老牛頭笑了笑,搖起蒲扇,不緊不慢的說道:“你們是不知道,在我小時候,那邊有間院子,倒是挺周正的,裡面往著位老頭,姓孫,叫孫煥彰,他們家是世代的守陵人,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六代了。我那時經常去給他送些園子裡的小菜什麼的,一來二去的也就走動的熟了一些。據他說,這裡的土嶺共有九座山峰,而中峰是最高的,左右各峰呈階梯狀,如眾星捧月,說是這裡就是'九鳳朝陽'之地,埋著個公主,別的也就不知道了。” 聽老牛頭這麼一說,我倒是多了幾分好奇,不知道這裡的“九鳳朝陽”到底夠不夠得上“朝陽”之勢,要知道這種格局可是風水中的貴格吉地,可遇而不可求,群山相連獨起一峰,並為一峰束氣獨用,來龍平正,過峽束氣,左右開伸枝腳,是難得的貴格,也有稱為“堂萼連芳”局的,倒是真想馬上就過去看看。

我們和老牛頭聊了好一陣,老牛頭知道的還真不少,不過大多都是他小時聽那守陵人講的,說是最早以前陵墓的四周是青磚圍牆,中間是門樓,在日俄戰爭時給扒掉了。當時的建築老氣派了,進了門樓後,就是一條磚舖的通道,直通食殿。食殿是三間青磚瓦房,坐北朝南,像個廟堂,殿堂中間有墓道通入陵墓,但是這些東西也都是口口相傳,他也沒有見過。 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地上有建築群,地下有地宮。過去的人相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仿照世間。既然這里地上有還有建築群,那就應該不是葬的蒙古的公主,也就是說應該不是響鈴公主的陵墓。以蒙古當時的葬制標準,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規格的,看來果然是固倫和敬公主的衣冠塚,這才會按照明清的葬制修建陵墓。

我看了看大牙和柳葉,然後衝老牛頭一呲牙:“牛大爺,不知道您老方不方便,能帶我們去看看嗎?我們想到現場去實勘調研一下。” 老牛頭手裡搖著蒲扇,哈哈一笑:“那地方現在有啥看的,就是片荒地了,你們要是想去,我就領你們去瞅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