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天安門廣場警衛紀實

第8章 記憶中的1977與1978

天安門廣場警衛紀實 郭连江 5382 2018-03-03
1977年的警衛工作相對於前幾年來說是相對平靜的一年。它既沒有1971年“林彪事件”的急風驟雨,也沒有1972年迎接尼克松等西方國賓的大氣磅礴;既沒有1973年發生壞人闖炸大使館和公安部長一時不明遇難使警衛工作那樣緊張戒備,也沒有1974年頻頻迎送外賓而使警衛工作顯得那樣繁忙;既沒有1975年迎來東南亞外交曙光而使警衛戰士歡欣鼓舞,也沒有1976年重大事件頻發使警衛戰士那樣哀痛、悲涼、茫然。一切都按部就班、照章行事。 這一年,中國人民剛剛從失去偉人的痛苦中緩過神來,在華國鋒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迎來送往下,外賓來訪逐漸增多。來訪的國賓有:緬甸總統吳奈溫,毛里塔尼亞總統達達赫,圭亞那總統雷蒙德·阿瑟·鐘,蘇丹總統尼邁裡,剛果總統戈馬,老撾人民革命黨總書記、總理凱山·豐威漢,南斯拉夫總統鐵托,柬埔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民主柬埔寨政府總理波爾布特,尼日爾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孔切,赤道幾內亞總統馬西埃,喀麥隆總統阿希喬,越南共產黨(1976年由勞動黨改為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黎筍,馬耳他總理明托夫等。

在這一年的歡迎國賓警衛動員會上,營、連領導依然依據197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各國概況》(分上下兩冊)向參加執勤人員介紹來訪國賓的個人情況和所在國情況。這兩冊書共有1174頁,不僅介紹了各洲概況,而且詳細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國名、面積、人口、首都、行政區劃、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主要報刊和通訊社、自然地理、歷史、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特別是繪製的各國國旗和各國外交部分介紹的與中國及其他大國的關係都使人耳目一新。該書還對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進行了簡要介紹,可以說是我們在警衛來訪國賓中,了解和掌握該國情況的一本小百科全書。對我們搞好外事警衛工作十分必要。使每位執勤戰士對來訪國賓及來訪國國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我多年來在外事警衛工作中看懂世界的一扇窗口,我對其情有獨鍾。

在這一年迎來的上述國賓中,最凸顯的迎賓標誌,就是每位國賓來華之前,在天安門前和東西長安街兩側路燈桿上插上兩國國旗,並利用兩側燈桿懸掛彩旗,國旗與彩旗的插掛,頓時為天安門前和長安街上增添了濃烈的迎賓氛圍。我們主要是在天安門前為來訪國賓站路線哨和外國首腦在大會堂參加活動時上外圍哨。因這一年的迎賓警衛任務不算太多,所以正常哨和臨時哨人員都沒有以前那麼捉襟見肘,一切都比較從容。 在這一年的來訪國賓中,有的至今印象清晰,歷歷在目,如蘇丹總統尼邁里和尼日爾國家元首孔切的一身戎裝,尤其是那威嚴的大檐帽使這些非洲國家領導人都顯得卓爾不群,儀表非凡。面龐黝黑一襲長袍頭戴倒船型禮帽的喀麥隆總統阿希喬是典型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形象。緬甸總統吳奈溫、老撾總理豐威漢、南斯拉夫總統鐵托、民主柬埔寨政府總理波爾布特、馬耳他總理明托夫等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緬兩國山水相連,傳統友誼歷史悠久。吳奈溫於1962年上台執政後,積極推動中緬關係。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緬兩國領導人均採取積極務實的態度發展雙邊關係。就我在部隊服役期間,吳奈溫便於1971年、1975年和1977年(當年兩次訪華,有一次是出國訪問順道對我國進行友好訪問)四次訪華。足見這位總統對發展中緬關係的重視。我參加了他的三次來訪警衛任務,特別是1975年來訪時,他還參觀了我們警衛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別具風采的緬甸民族服飾,高挑清癯的身材,和善親切的微笑是我對這位長者總統的鮮明記憶。 老撾人民革命黨(1972年前為人民黨)總書記、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總理凱山·豐威漢於1976年和1977年兩次訪華,我參加了他的一次訪華警衛,但因觀察路線警戒情況,也未曾看清他的“廬山真面目”。但據其他執勤的戰友說:豐威漢看起來像一位沉穩老練的政治家。豐威漢不僅外貌沉穩,而且領導的革命運動也比較穩健。他1946年便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1955年當選老撾人民黨總書記,並任老撾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開展抗美救國鬥爭並於1975年8月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1975年12月5日,毛主席、週總理、朱委員長電賀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豐威漢不僅自己積極推動中老友好關係。就是他領導的老撾人民革命黨在三十多年來的執政黨時間裡,也積極發展對華友好關係,在他去世後,後繼的共產黨人仍然走對華友好之路。不僅如此,蘇聯、東歐發生劇變,老撾人民革命黨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和衝擊,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的領導,保持了政治與社會穩定,共產黨人的執政地位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提高。這不能不說豐威漢不僅有穩妥高超的治國方略而且有穩妥非凡的治黨治國能力。

南斯拉夫總統、南共聯盟中央總書記鐵託於1977年8月底至9月初訪華,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訪華。我國對鐵託的這次訪華十分重視,僅從我們部隊在長安街兩側派出的警衛部隊(含便衣警衛)數量之多就能深切感到這次警衛任務的重要。因此,參加執勤人員都對自己分管警衛地段嚴加觀察審視,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直到鐵託的車隊安全通過。另外,華國鋒多次與鐵託在人民大會堂會談,我們在參加其多次會談警衛中也深知鐵托訪華非同一般。還有一件事,我不知是巧合,還是中南兩國在鐵托訪華的時間上進行巧妙安排,那就是毛主席紀念堂在這一年的8月30日剛剛全部建成,鐵托便於當日訪華。這位不結盟運動領袖如願以償地於8月31日見到了毛主席遺容。因我連在剛剛落成的毛主席紀念堂外南大門和南、東松牆外圍執勤不久,加之鐵托又是第一位瞻仰毛主席遺容的外國總統,所以在這一天,我連按照上級要求,抽調了以班長和執勤經驗豐富的老戰士為主體的臨時分隊,負責鐵托瞻仰毛主席遺容時的警衛安全工作。這種高規格的安排警衛人員果然派上了用場,因隨同鐵託來訪的有一個龐大的記者團,他們一到紀念堂前,為了佔據有利拍攝位置,有的跑入禁區,有的攀上華燈桿上,使我警衛人員在這些不守規矩的記者面前一時亂了方寸。但大家憑著多年來的外事活動執勤經驗,一邊與有關人員交涉,一邊進行勸阻,一邊又為其指出可利用的有利地點,使這些記者很快從我方不允許的地方撤出,重新選擇了自己滿意的位置,都拍到了鐵托緩步拾階進入毛主席紀念堂時的莊重神情。

中國與南斯拉夫於1955年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1958年後,中南雙方發生論戰,兩黨之間關係中斷。 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中南關係逐步改善。 1975年南總理訪華,受到毛主席的接見。這次鐵托訪華,使中南兩黨、兩國關係進一步增強,進入了向前看的新的歷史時期。 鐵託在南斯拉夫是一位享有崇高威望的“鐵腕”領導人,在二戰期間,鐵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同德、意法西斯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並最終取得勝利。當我在1975年看過南斯拉夫電影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等影片後,便對鐵托及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懷有深深的敬意。鐵托去世後,時任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於1980年5月6日至9日在南斯拉夫參加了鐵託的葬禮活動,這是中國黨和政府為外國元首葬禮派出的最高規格代表團,足見我國對鐵托和中南關係的重視。

1977年9月28日至10月4日,柬埔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民主柬埔寨政府總理波爾布特率黨政代表團訪問我國。我記得他在這次訪問中間,出訪了朝鮮,訪問朝鮮結束後,又於10月8日至22日在中國繼續訪問。據說,波爾布特在他執政期間,僅僅出訪過中國和朝鮮。在訪華期間,波爾布特還瞻仰了毛主席遺容,我們為其在華期間所經天安門廣場沿途和瞻仰毛主席遺容都做了嚴密的安全保衛工作。 波爾布特是個十分神秘的人物,這除了他極少出國外,還有他不向外界透露自己行踪的原因。我在部隊時,對西哈努克親王及其領導下的柬埔寨民族團結政府賓努首相、喬森潘副首相和國內特使英薩利都有較多了解,但對西哈努克支持的柬國內以波爾布特書記為首的柬埔寨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民族解放軍知之甚少。後來得知,波爾布特出生於家境殷實的農民家庭,1951年在巴黎加入法國共產黨,1962年成為柬埔寨共產黨總書記。曾追隨胡志明,崇拜斯大林,敬仰毛澤東。在抗擊美國的戰爭中,他率領柬共和民族解放軍於1975年4月17日占領金邊,兩天后佔領柬全境,戰勝了得到美國支持的朗諾集團,在印度支那越、老、柬三國中首先取得抗美救國戰爭的勝利。 1976年1月5日,柬埔寨共產黨領導的民主柬埔寨成立,波爾布特任政府總理。在冷戰時期,可以說波爾布特是一位政治立場堅定、生活樸素的布爾什維克。但他在1975年執政後,立即按照自己十分左傾的設想改造柬埔寨,把城市居民趕往鄉村,廢除貨幣,沒收私人財產,不允許有宗教信仰,並建起了集體農場,試圖將柬埔寨變成一個打著農民烙印的“烏托邦”。波爾布特的這種激進做法使大量柬埔寨人因遭處決、疾病和飢餓而喪生。 1979年1月7日,反政府軍在越南支持下,攻占金邊,推翻了波爾布特領導的民主柬埔寨政府,紅色高棉政權僅存在3年8個多月時間便垮台了。波爾布特和他的全部人馬再次進入柬埔寨邊境的叢林打游擊。 1998年4月16日波爾布特因心髒病而亡,終年72歲。

馬耳他總理明托夫分別於1972年4月2日至8日、1975年1月7日至10日、1977年11月3日至7日三次訪華,我參加了他的兩次來華訪問警衛,這位酷似中國人的歐洲國家領導人給我留下了很別緻的印象。馬耳他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地中海的島國,是地中海的一顆明珠,距意大利較近。它的面積僅有316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國土面積與人口數量僅及中國的一個小縣。記得連里領導第一次向抽調為明托夫訪華搞警衛的官兵介紹該國國情時,不少戰士聽到這個國家這麼小,人口這麼少時,都忍俊不禁。雖如此,大家還是以百倍警惕,一絲不苟地為明托夫三次來訪圓滿完成了警衛任務。就是這麼一個小國總理,作為泱泱大國的中國總理周恩來對其一視同仁,堅決貫徹毛主席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外交方針,不僅親自到機場迎接明托夫,設宴款待明托夫,多次與明托夫會談,還陪同明托夫到南京、廣洲等地參觀訪問,直至歡送其回國。就是在病重期間,還在醫院會見了第二次訪華的明托夫。短短5年多時間,明托夫3次訪華,也深切反映了這位島國總理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1977年8月12日至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我們連在大會召開期間,重點加強了緊臨大會堂的三個制高點哨警衛力量,並對有關地面哨進行了充實調整,為十一大的順利召開做了周密細緻的警衛工作。 在這一年還有一件大事,就是毛主席紀念堂的修建和落成。自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後,在黨中央領導下,以穀牧和李瑞環為總指揮,上萬名工人、幹部、農民、技術人員和解放軍指戰員,滿懷對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深厚革命感情,夜以繼日地大干、苦幹、巧干,僅用4個月時間便於1977年3月27日將毛主席紀念堂主體建築結構工程建成,這樣高速、優質的施工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因毛主席紀念堂的施工工地是在我連的警衛區內,所以,從一開始我連便派出戰士負責毛主席紀念堂施工工地的安全警衛。當時,四周全用2米多高的木板圍成板牆,僅留幾個大門便於通行,裡面有序地堆放著從全國各地運來的優質建材,夜晚燈火通明,施工不停。首都各界代表輪流參加了毛主席紀念堂義務勞動,其中包括著名英模人物和著名文藝工作者。在挖毛主席紀念堂地基時,當時社會上有一種誤傳。那就是當挖地基挖成一個深深的大坑時,挖出些埋於地下大概是明清時期的陳梁舊棟。而此時正好有一批金錠不知從何地運往當時我連警衛的中國人民銀行金庫,當時運送金錠是嚴格保密的,被抽調的人員雖都是我團的,但都不是一個連隊的,而且事前都不知去幹什麼。負責押運金錠車輛的是一個連隊的,每個車上三名戰士武裝押運;負責往地下金庫卸金錠的是我營另一連隊的戰士;負責警衛金庫大門的依然是我連一排某班的戰士們(這是他們的正常哨)。當沉沉的金錠被搬卸完並堆放好後,戰士們都累得腰酸背痛,中國人民銀行為了感謝信得過的警衛戰士,特意讓他們吃了一頓好飯。大概是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中國人民銀行離毛主席紀念堂施工地點太近,所以被運送的金錠被誤傳為是修毛主席紀念堂時從地下挖出來的。實際這是我國正常的國庫金錠運儲。

8月30日,輝煌壯麗的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座落於人民英雄紀念碑與正陽門之間的毛主席紀念堂大氣非凡,莊嚴肅穆。紀念堂由北大廳、瞻仰廳、南大廳組成。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毛主席的場所,大廳內安放著3米多高的用漢白玉雕塑的毛主席坐像;瞻仰大廳正中安放著晶瑩透明的水晶棺,毛主席的偉岸身軀安詳地躺在棺內,人們在這裡瞻仰毛主席遺容;南大廳北面的漢白玉牆上鐫刻著毛澤東親筆書寫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詞。 9月9日,紀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大會在毛主席紀念堂北門外舉行。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了典禮大會。華國鋒作了講話。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大會後,黨和國家領導人瞻仰了毛主席遺容。我連從各排抽調得力干部戰士參加了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大會的警衛工作,並圓滿完成任務。

1978年4月下旬,我複員回家。在這一年的前4個月,我連參加了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重要警衛工作。並參加了法國總理雷蒙·巴爾、泰國總理江薩、索馬里總統西亞德等外國領導人來華訪問的警衛任務。我站的最後一班崗是毛主席紀念堂南門哨,至今仍對這班哨記憶猶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