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烏托邦

第6章 -2

烏托邦 托马斯·莫尔 10827 2018-03-21
關於官員 每三十戶每年選出官員一人,在他們的古代語言中名叫攝護格朗特①,在近代語言中叫飛拉哈.每十名攝護格朗特以及其下所掌管的各戶隸屬於一個高級的官員,過去稱為特朗 ①攝護格朗特(Syphogrant)——對本詞希臘語原意,名家解釋不一,有人解為老人或長者. ——中譯者 尼菩爾①,現稱為首席飛拉哈.全體攝護格朗特共二百名,他們經過宣誓對他們認為最能勝任的人進行選舉,用秘密投票方式公推一個總督,特別是從公民選用的候選人四名當中去推. 因為全城四個區,每區提出一名總督候選人,準備提到議事會去.總督為終身職,除非因有陰謀施行暴政嫌疑而遭廢黜.特朗尼菩爾每年選舉,但如無充分理由,無須更換. 其他官員都是一年一選.特朗尼菩爾每三天與總督商量公務,倘有必要,可以有時更頻繁地接觸. 他們商討國事. 但如公民私人間發生糾紛(這種情況是不多的)

,他們總是及時處理. 他們經常讓兩名攝護格朗特出席議事會,這兩名每天不同. 他們規定,任何涉及國家的事,在通過一項法令的三天前如未經議事會討論,就得不到批准. 在議事會外或在民眾大會外議論公事,以死罪論. 這種措施的目的,據他們說,是使總督及特朗尼菩爾不能輕易地共謀對人民進行專制壓迫,從而變革國家的製度.因此,凡屬認為重要的事都要提交攝護格朗特會議,由攝護格朗特通知各人所管理的住戶,開會討論,將決定報告議事會. 有時問題須交全島大會審議.此外,議事會照例不在某一問題初次提出的當天討論,而是留到下次會議上. 他們一般這樣作,以防止任何成員未經深思,信口議論,往後卻是更多地考慮為自己的意見辯護,而

①特朗尼菩爾(Tranibor) ——各家對本詞希臘語原意有不同解釋,一說指坐首席席位者. ——中譯者 不是考慮國家的利益,即寧可危害公共福利,而不願使自己的名聲遭受風險,其原因是出於堅持錯誤的不適當的面子觀點,唯恐別人會認為他一開始缺乏預見——其實他一開始本應充分預見到發言應該慎重而不應輕率. 關於職業 烏托邦人不分男女都以務農為業.他們無不從小學農,部分是在學校接受理論,部分是到城市附近農莊上作實習旅行,有如文娛活動. 他們在農莊上不只是旁觀者,而是每當有體力勞動的機會,從事實際操作.每人除我所說的都要務農外,還得自己各學一項專門手藝. 這一般是毛織、麻紡、圬工、冶煉或木作. 除此而外,部分人從事的其它職業是不值得提及的. 至於服裝,全島幾百年來是同一式樣,只是男女有別,已婚未婚有別. 這種衣服令人看了感到愉快,方便行動,而且寒暑咸宜. 哦,每戶都是做自己的衣服呢!

除了裁製衣服而外,其它的手藝都是每人學一種,男的如此,女的也是如此.婦女體力較弱,因而做輕易的工作,一般是毛織和麻紡. 男人擔任其餘較繁重的活計. 子承父業是一般的情況,由於多數人有這種自然傾向. 但如任何人對家傳以外的其他行業感到對他有吸引力,他可以寄養到操他所喜歡的那種行業的人家. 他的父親,乃至地方當局,都關心替他找一個莊嚴可敬的戶主. 此外,如某人精通一藝後,想另學一藝,可得到同樣的批准. 他學得兩門手藝後,可以任操一藝,除非本城市對其中之一有更大的需要. 攝護格朗特的主要的和幾乎唯一的職掌是務求做到沒有一個閒人,大家都辛勤地干他們的本行,但又不至於從清早到深夜工作不停,累得如牛馬一般. 那樣倒霉是比奴隸的處境還不幸了,然而除烏托邦人外,勞動人民的生活幾乎到處如此. 烏托邦人把一晝夜均分為二十四小時,只安排六小時勞動.午前勞動三小時,然後是進午膳.午後休息二小時,又是繼以三小時工作,然後停工進晚餐. 他們從正午算起是第一小時,第八小時左右就寢,睡眠時間佔八小時.工作、睡眠及用餐時間當中的空隙,由每人自己掌握使用,不是浪費在歡宴和遊蕩上,而是按各人愛好搞些業餘活動. 這樣的空閒一般是用於學術探討. 他們照例每天在黎明前舉行公共演講.只有經特別挑選去做學問的人方必須出席.然而大部分各界人士,無分男女,成群結隊來聽講,按各人性之所近,有聽這一種的,也有聽那一種的. 但如任何人寧可把這個時間花在自己的手藝上,則聽其自便. 許多人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們的水平不夠達到用腦的較高深的學科. 他們搞自己的手藝實際上還受到表揚,因為對國家有益.晚餐後有一小時文娛,夏季在花園中,冬季在進餐的廳館內,或是演奏音樂,或是彼此談心消遣. 骰子以及類乎此的荒唐有害的遊戲,烏托邦是從不知道的. 可是他們間通行兩種遊戲,頗類下棋. 一種是斗數,一個數目捉吃另一個數目. 另一個遊戲是罪惡擺好架勢向道德進攻,於此首先很巧妙地顯示出罪惡與罪惡之間彼此傾軋而又一致反抗道德,然後是什麼樣的罪惡反抗什麼樣的道德,用什麼樣的兵力公開襲擊道德,用什麼樣的策略迂迴向道德進軍,而道德又是採取什麼樣的防護以阻止罪惡的猖獗得勢,用什麼樣的計謀挫敗罪惡的花招,直到最後,其中一方通過什麼樣途徑取得勝利.可是,為了避免誤會,這兒有一點你必須更深入地加以考察. 既然他們只工作六小時,你可能認為其後果是必需品會有些是不足的. 然而事實遠非如此. 對於生活上的必需或便利所萬不可少的全部供應,這六小時不但夠用,而且綽有餘裕. 這種現像你會理解,假使你考慮到在別的國家只吃飯而不干活的在全人口中佔多麼大的一個比例,首先是幾乎所有的婦女,她們是全民的半數,或是婦女有事幹的地方,男子又通常睡懶覺. 而且,那伙僧侶以及所謂的宗教信徒又是多麼隊伍龐大,多麼遊手好閒呀!和他們加在一起的還有全部富人,特別是叫做紳士與貴族的地主老爺. 再算上他們的僕從,我指那些幹不出一件好事的仗勢凌人的全部下流東西.末了,包括在內的又有身強力壯的乞丐,他們藉口有病,專吃閒飯. 這樣,你就一定發見,創造人們全部日用必需品的勞動者遠比你所想像的人數要少.現在可以估計一下,在勞動者當中從事必要的手藝的人又是多麼少得可憐. 因為,在以金錢衡量一切的社會中,人們勢不得不操許多毫無實用的多餘的行業,徒然為奢侈荒淫的生活提供享受. 倘使現在幹活的這一大群人分配到為滿足生活的少數自然需要與便利的少數行業中去,商品就必然大為增加,價格就會跌落到使製造工人無法靠作工維持生活.可是又倘使目前全部不務正業的人以及全部懶漢(他們每個人所消耗的別人勞動的成果就等於兩個工人所消耗的)都被分派去勞動,做有益的工作,那麼,你不難看出,只需要多麼少的工作時間便足夠有餘地生產出生活上需要與便利(甚至享樂,只要是真正自然的享樂)所必不可少的一切.烏托邦的經驗證明了上述的後一種情況. 那兒,每一座城及其附近地區中凡年齡體力適合於勞動的男女都要參加勞動,准予豁免的不到五百人. 其中各位攝護格朗特雖依法免除勞動,可是不肯利用這個特權,而是以身作則,更樂意地帶動別人勞動. 有些人經過教士的推薦以及攝護格朗特的秘密投票,也可以豁免,以便認真進行各科學術的研究. 但是如果任何做學問的人辜負了寄託在他們身上的期望,就被調回去做工. 相反,往往有這樣的事,一個工人業餘鑽研學問,孜孜不倦,成績顯著,因而他可以擺脫自己的手藝,被指定做學問. 正是從一批有學問的人當中,烏托邦人選出外交使節、教士、特朗尼菩爾,乃至總督.在他們的古代語言中,總督叫做巴桑①,近來稱為阿丹麥②.幾乎其餘所有居民既不懶散,所忙碌從事的又非無益的工作,因此可想而知,他們制出的好東西多麼豐富,花時間又多麼節省. 除此而外,他們對大多數必需的手藝,不如在別的國家要費那麼多工,這也是一個便利. 首先,房屋的建成和修理在別處要大批工人經常付出勞動,這是因為一個父親經營的建築,他的不知愛惜財力的後人總是任其逐漸頹毀.

①巴桑(Barzanes) ——一說據希臘語指宙斯之子(宙斯乃希臘神話中的主神)。 ——中譯者②阿丹麥(Ademus)——據希臘語為“無國民”之意. ——中譯者 結果,本是花小錢就可以維修的房子,後人須花大錢另起一幢.而且,甲雖然使用巨款才造成的房子,乙卻任意挑剔,不把它看在眼裡,不加愛惜,任其失修倒塌,然後在別處花同樣數目的錢另造一所. 而在烏托邦土地上,由於一切井井有條,公眾福利管理認真,很少見到闢新地建新房. 烏托邦人勤於維修房屋,尤其重視事前愛護.從而花的勞動量最小,房屋非常經久,瓦木工有時閉得無事可作,除非在自己家中砍劈木料,同時整修石塊,以便一日有興土木的需要,可以很快建好房子.同樣,關於服裝,也請注意消費的勞動力多麼少. 首先,他們在工作時間穿可以經用七年的粗皮服,這是樸素的衣著.他們出外到公共場所時,披上外套,不露出較粗的工作裝.外套顏色全島一律,乃是羊毛的本色. 因此,毛絨的需要固比他處為少,而且比別處價格低廉. 從另一方面說,亞麻布製成較省力,用途也就較廣.對亞麻布他們著重的只是顏色白,對毛呢他們著重的只是質地潔.毛頭纖細他們不希罕.所以,在別的國家,一個人有各色的毛衣四五件,又是四五件綢衫,不覺得滿足,更愛挑挑揀揀的人甚至有了十件還不滿足;而在烏托邦,只一件外套就使人稱心滿意,一般用上兩年. 當然,烏托邦人無理由要更多的衣服,因為更多並不穿得更暖和些,也不顯得更漂亮.此所以,既然他們大家忙於有益的手工藝,而且從中取得較少的產品已經足夠,他們在一切日用品充沛時,間或調出不計其數的公民修理一切損壞了的公共道路. 如果甚至這樣的修理都無需要,他們還往往公開宣告減少工作時數. 政府並不強迫公民從事多餘無益的勞動. 烏托邦憲法規定:在公共需要不受損害的範圍內,所有公民應該除了從事體力勞動,還有盡可能充裕的時間用於精神上的自由及開拓,他們認為這才是人生的快樂.

關於社交生活 現在似應說明公民如何彼此來往,他們的社會關係的性質,以及物資分配方法. 城市是由家組成的,家是由有親屬關係的成員共同居住的.女子成年結婚後,到丈夫家居住.兒子及孫男則住在自己家中,聽命於年紀最大的家長,除非他已年老昏憒,這樣,他就由次老的人取代其地位.為使城市人口不過稀也不過密,規定每家成年人不得少於十名,也不得多於十六名. 每一個城市須有六千個這樣的戶,郊區除外. 未成年的兒童當然不限定數目. 這個限制不難遵守,只須把一戶過多的人口抽出,以填補人口不足的一戶. 如果全城各戶人口都已足額,凡有超出數字的成年人可遷移出來,幫助充實其他人口不足的城市.如全島人口超出規定的數量,他們就從每一個城市登記公民,按照烏托邦法律,在鄰近大陸無人的荒地上建立殖民地. 如當地人願意前來和他們一起生活,他們就與其聯合起來. 如實行聯合,兩方逐漸容易地融成一體,吸收共同的生活方式及風俗,對兩方都有極大的好處. 烏托邦人通過所採取的步驟,使兩方都有足以維持生活的土地,而這種土地先前是被當地人認為荒蕪不毛的. 對不遵守烏托邦法律的當地人,烏托邦人就從為自己圈定的土地上將他們逐出. 他們若是反抗,烏托邦便出兵討伐. 如果某個民族聽任自己的土地荒廢,不去利用,又不讓按照自然規律應當依靠這片土地為生的其他民族使用,那麼,烏托邦人認為這是作戰的絕好理由.假如烏托邦城市因某種禍災而人口減少,不能從島上其他地區取得補充而不損害別的城市的適當人力(據說,這種情形歷來只有兩次,由於瘟疫流行)

,他們就從殖民地調回公民充實. 他們寧可讓殖民地消滅,不願看到島上的任何城市削弱.現在再把話回到公民的彼此交往上. 我上面說過,年紀最老的人當家. 妻子呢,伺候丈夫;兒女呢,服侍父母. 一般說來,年輕人照顧年老人.每座城市分成四個大小一樣的部分. 每一區的中心是百貨匯聚的市場.任何一戶的製品都運到市場的指定建築物中.各種貨物在倉庫中是按類存放. 每一戶的戶主來到倉庫覓取他自己以及他的家人所需要的物資,領回本戶,不付現金,無任何補償. 有什麼理由要拒絕給予所需要的物資呢?首先一切貨品供應充足. 其次無須擔心有人所求超出自己所需. 有什麼理由要懷疑一個人會要求過多的貨品,當他確信貨品決不會不夠?當然,就一切生物而言,貪得無厭的心,都來自唯恐供應缺乏,可是就人而言,則出於自尊感,即認為顯示一下佔有的東西超過別人是值得引以為榮的. 這種壞風尚絲毫不存在於烏托邦人的生活習慣中.在我所說的那市場的近旁是食品市場. 運到這兒的不但有各種蔬菜、水果、麵包,還有魚,以及可供食用的禽鳥及牲畜. 全部血腥污穢在城外專地經過流水沖洗掉,然後從這兒將由奴隸屠宰並洗滌過的牲畜軀體運出. 烏托邦人不准自己的公民操屠宰業,認為這會逐漸消滅人性中最可貴的惻隱之心. 而且,他們不允許將任何不潔的東西帶進城市,以防止空氣受腐朽物的污染而引起疾病.此外,每條街有寬敞的廳館,位置的距離相等,每一座有自己的專名. 攝護格朗特住在這些廳館裡. 一個廳館左方右方各十五戶,共管三十戶,集中在廳館中用膳. 各廳館的伙食經理按時到市場聚齊,根據自己掌管的開伙人數領取食品.在公醫院治療的病人首先得到特殊照顧. 在每一個城的範圍內,鄰近城郊,有四所公醫院,都是十分寬大,宛如四個小鎮. 其目的有二:第一,不管病人有好多,不至於擠在一起而造成不舒適;其次,患傳染病的人可以盡量隔離. 這些醫院設備完善,凡足以促進健康的用具無不應有盡有. 而且,治療認真而體貼入微,高明醫生親自不斷護理,所以病人被送進醫院雖不帶強迫性,全城居民一染上病無不樂於離家住院護理.病號管理員領到醫生對病人所規定的食物後,將最精美的各種飯菜根據各廳館人數平均分配,但是對總督、主教、特朗尼菩爾,以及外國使節和全部外僑(倘若有外僑的話,不過一般說來,難得有外僑)則是例外地給以特殊照顧. 外僑來到烏托邦,有為他們準備好的固定住所.在規定的午餐及晚餐時間,聽到銅喇叭號聲,攝護格朗特轄下全部居民便前來廳館聚齊,住院或在家生病者除外.廳館開飯後,如有人又從市場領取食品回家,並不禁止. 烏托邦人認識到,一個人那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為雖然任何人在家開伙並不是不允許,但任何人不願在家開伙. 附近廳館中的飯菜既然如此精美豐盛,一個人卻傻到自找麻煩去從事質量差的烹飪,這種做法是被認為欠體統的.廳館中或多或少費力而又骯髒的全部賤活都由奴隸承擔. 但是食物烹調以及全餐的安排由婦女單獨擔任,由各戶婦女輪流. 或分三個食桌或分更多的食桌進餐,視全體人數多少而定. 男子在歲桌上背牆坐,女子靠外坐,因而後者如感到急痛或不適(懷孕婦女往往不免)

,便可離座到保姆處而不至於引起秩序攪亂.保姆帶嬰兒另在專門指定的餐室裡,那兒經常生火,備有清潔用水,還放有搖籃. 保姆可以把嬰兒放進搖籃,也可以隨意解開嬰兒包裹,聽其在火邊自在地遊戲. 母親哺育自己的嬰兒,母親死亡或生病者除外.萬一母親死亡或生病,攝護格朗特的夫人很快找來一個保姆,這並非難事. 因為凡能對此勝任的婦女無不自願,出以非常踴躍的心情. 這種慈善得到人人讚揚. 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受到撫養的嬰兒視保姆如生母一般. 五歲以下嬰兒都和保姆同住. 其他未成年人,其中包括未達結婚年齡男女,或在食桌旁伺候進餐者,或由於年幼不勝任本職則靜立一旁. 以上兩種青年人吃的是從餐桌上遞給他們的飯菜,無另外用膳時間.攝護格朗特和他的夫人坐在首席正中方,這個地方最榮譽,又可以使他們看到全體進膳的人. 這個首席是橫安在食堂的最盡頭.和攝護格朗特夫婦同桌的是兩位最年長的公民.

他們總是四人一桌. 如某一攝護格朗特區設有教堂,教士夫婦便在攝護格朗特席上就座,並擔任席長. 兩旁餐桌是年輕人使用,接下去又是老年人用桌,全食堂的餐桌都是這樣互相間隔地排下去,年齡相同的人一桌,又和年齡不同的人交叉. 他們說,這樣安排,老人們的嚴肅而可敬畏的威儀足以防止青年言行失檢而涉於浪蕩,因為他們一言一行都逃不了在場老年人的注意.食盤並非依次序端上第一席後,再上第二席等等,而是坐位顯著的老人首先有最好的食品端上,然後其他各桌位才得到平均的分配. 如果這種美味分量有限,不能供食堂全體享受,老人可隨自己意將他的美味分給鄰座的人. 因此,老年人受到理所應得的尊敬,其餘的人也平均霑光.午餐及晚餐開始前,有人先讀一段書,勸人為善,但內容簡短,不至於令聽者厭煩. 老人就按這段書的提示,引出認為適當的話題,調子是開朗的而且略帶風趣的. 但老人並不終席自己長篇大論,也樂於聽青年發言,甚至故意引出他們的話,以便在進餐時談話的輕鬆氣氛中考驗每一青年流露出的才華及性格.午膳時間不算長,晚膳時間倒長些,因午膳後須工作,而晚膳後則是就寢,整夜休息. 烏托邦人認為一夜的安眠大有助於腸胃消化. 每逢晚膳,必有音樂,餐後的甜點心極為可口. 他們燃香,噴灑香水,盡力之所能使所有的人心情愉快.他們總是寧可認為:一切無害的享樂都不應該禁止.他們在城市中便是這樣共同生活. 然而在鄉村中,由於大家的住處彼此相隔遼遠,各人就在自己家中進餐. 任何一戶都有一切食品的供應,原來城市中人吃的東西也是全部來自鄉村老百姓那兒.

關於烏托邦人的旅行等等 凡想到另一城市探望朋友或是從事遊覽的公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攝護格朗特及特朗尼菩爾的准許,除非有充分理由不讓他們去. 因此,一批出行者組成出發,持有總督的文件,證明他們獲得准許外出,上面規定了回來的日期. 他們可領得一掛車,一名趕車駕牛的公共奴隸. 不過如旅伴中無婦女,他們總是退車,認為有車反而累贅不便. 他們在旅行全程中,什麼都不帶,卻什麼也不缺乏,因為到處像在自己家裡. 如他們在任何地方住留一天以上,每人就在當地干自己那一行的活,受到同業殷勤的款待.任何人擅自越過本城轄區,被捕經查明未持有總督的文件後,遭遇是很不光彩的;他作為逃亡者被押回,嚴重處罰.任何人輕率地重犯這個罪行被貶做奴隸.任何人如想到本城的郊區觀光,只要自己的父親允許,妻子贊同,不在禁止之列.不管他來到鄉村中任何一個地區,他必須做完當天上午的活或晚餐前照例須做的活,然後他受到伙食款待. 一個人只要遵守這個條件,可以隨意訪問本城轄區內任何地方. 這樣,他就如同仍然在那個城市中一樣地作出貢獻.由此你可以看出,不管在那兒,不容許浪費時間或藉口逃避工作. 他們沒有酒館和烈性飲料店,沒有妓院,沒有腐化場所,沒有藏垢納污的暗洞,沒有秘密集會的地方. 相反,在眾目睽睽之下,人們必須幹通常的活,或是正當地消磨業餘時間.既然這是一般風尚,所有的商品就勢必異常豐富.商品又是在全部居民中均勻分配,任何人不至於變成窮人或乞丐.在亞馬烏羅提的元老院會議上(上面我說過,每座城市每年派來三名代表出席)

,他們首先確定某一特殊地區哪一類商品充足,然後又確定島上哪些地區糧食歉收. 他們立即在兩地之間以有餘濟不足. 這是無補償的供應,他們不向受接濟的一方有所需索. 凡從自己的儲存無報酬地支援某城市的人們,也可以從另一城市免費地取得他們所缺乏的任何東西.所以全烏托邦島是一個家庭.當烏托邦人做到本身供應充足後(由於第二年收成不可前定,他們要有兩年的儲備,才認為供應完成) ,他們將剩餘運銷到別的國家,有大宗穀物、蜂蜜、羊毛、亞麻、木材、大紅和紫色染料、生皮、黃蠟、油脂、熟皮,以及牲口. 他們把上述產品的七分之一送給這些國家的貧民,餘下的廉價出售.通過這樣的交易,他們運回自己缺乏的商品(實際上缺乏的只有鐵一項) ,而且運回大量金銀.這樣的貿易日復一日繼續下去已經很久,以致他們國內到處都有大量金銀,多到令人難以相信.結果,他們目下毫不計較是售貨取得現款,還是用賒欠辦法. 實際上,他們是用賒欠出售大宗貨物. 然而他們對於一切信貸交易,不信任私人,必須有城市當局出面,照例簽訂合法文件. 到了付還款項的一天,該城市當局向私人債戶收齊欠款存入公庫,在烏托邦人提取以前可將其作為資金使用.其中大部分債務,烏托邦人從不索償. 這筆錢他們用不著,對別人卻有用,因此他們認為將其從別人取去是不公平的. 但如發生一種情況,使他們必須將這筆款項的一部分借給另一國家,他們就收回債款.當他們必須作戰時也是如此.其唯一目的是,將他們所有的金錢儲存在國內,作為極端危急時或突然事變中的保障. 他們尤其用這些錢付出異乎尋常的高價召募外國僱傭兵(烏托邦人寧可使這種人上陣冒險,不肯使用本國公民) ,深知只要有大量錢幣,甚至可以收買和出賣敵人,或使其互懷鬼胎或公開動武而彼此殘殺.出於以上軍事的理由,烏托邦人儲存了大宗金銀,但不僅僅是作為金銀. 他們如何收藏金銀,說出來實在令我感到難為情,唯恐我所說的難以取信. 我的唯恐心理更證明是正當的,因為我明白,如果我未到過烏托邦親眼看到這一現象,我也難以從別人的報告就對那點信而不疑. 幾乎不可避免地這是一條通例:聽者對於自己越不習慣的東西,越是不信.然而一個看問題不偏的人既發現他們制度的其他一切方面與我們是如此不同,也許就不會那麼覺得奇怪何以他們使用金銀的方式適合於他們的生活習慣,而不必適合於我們的生活習慣. 如上所說,他們自己不用錢,而是保存它以應付可能發生而又可能永不發生的突然事件.同時,他們看待鑄錢的金銀,都只按其本身真實性質所應得的價值,不超過這個價值. 盡人皆知,金銀的有用性遠遜於鐵. 無鐵,猶如無火無水,人類難以生存. 自然所賦予金銀的全部用途,對我們都非必要,假如不是由於人們的愚蠢而被看成物希為貴. 相反,自然如同仁慈而寬容的母親一般,使一切最有用的東西都顯露出來,像空氣、水以及土本身,可是把所有空虛無益的東西盡量遠之又遠地從人類隔離開.如果金銀在烏托邦是鎖藏在一座塔中,一般人出於胡猜亂想,會疑心這是總督及議事會的騙人詭計,企圖自己從中取利. 如果烏托邦人又將金銀製成飲器以及類此的精巧工藝品,然後有必要又將其悉數熔毀以支付軍餉,那麼,他們明白,作為器皿的主人的老百姓是不願讓出一度心愛的東西的.烏托邦人有鑑於此,想出一種符合於他們的其他一切制度的辦法. 我們如此重視黃金,如此小心翼翼地保護它,因此那個辦法和我們的製度絕無相同之處,除身歷其境者外,也無人相信. 原來烏托邦人飲食是用陶器及玻璃器皿,製作考究而值錢無幾;至於公共廳館和私人住宅等地的糞桶溺盆之類的用具倒是由金銀鑄成. 再則套在奴隸身上的鏈銬也是取材於金銀. 最後,因犯罪而成為可恥的人都戴著金耳環、金戒指、金項圈以及一頂金冠. 烏托邦人就是這樣用盡心力使金銀成為可恥的標記. 所以別的民族對於金銀喪失,萬分悲痛,好像扒出心肝一般;相反,在烏托邦,全部金銀如有必要被拿走,沒有人會感到損失一分錢.烏托邦人在海濱撿珍珠,在某些崖壁上採鑽石寶玉. 他們並非有意找這種東西,而是偶然碰到後,打磨加工一番,給小兒做裝飾品,幼小的兒童為此得意,等稍微長大以後,發見只有孩子佩戴這類玩物,便將其扔掉,不是出於父母的勸告,而是自己過意不去,如同我國的兒童一旦成人也扔掉彈子、撥浪鼓以及洋娃娃.烏托邦制度和別國製度如此不同,因而思想感情截然相反. 在這方面,阿尼蒙利安人①派來的外交使節們的例子,使我獲得深刻理解. 他們到達亞馬烏羅提時,我正在那兒. 因為他們有要事前來商談,烏托邦每座城市已有三位代表事先在此聚齊.凡過去光臨過的鄰近各國使節都深悉烏托邦風俗,知道華服盛裝不受重視,絲綢被看成賤品,黃金是可恥的標誌. 所以這些外交官來時總是穿得異常樸素. 可是阿尼蒙利安人住得較遠,和烏托邦人素少交往. 他們因聽說在烏托邦大家衣服一樣,而且料子粗陋,便認定烏托邦所不用的東西也就是烏托邦人所沒有的東西. 他們是高傲有餘而聰明不足的人,決心用豪華的裝束把自己打扮成天神一般,叫窮酸的烏托邦人在這般寶光四射的裝扮前眼花繚亂.於是那三個使節堂堂皇皇地進入烏托邦,隨從一百名,無不穿五顏六色的衣服,大部分用絲綢製成. 三位使節本人在自己的國家是貴族,故穿的金鍛,戴著重金項圈及金耳環,手上有金戒指. 他們的帽子上飾有成串的珍珠及寶石. 他們打扮自己的全部東西恰是在烏托邦用來處罰奴隸,污辱罪犯,以及給兒童開心的. 當阿尼蒙利安人自鳴得意,把身上的華裝和湧到街頭看他們走過的烏托邦人的衣服相比時,那幅景象煞是可觀.而注意一下,他們充滿樂觀的期望多麼毫無根據,他們想為自己獲得重視又多麼毫不受重視,這也是同樣有趣 ①阿尼蒙利安人(Anemolians) ——源於希臘語,意謂刮風的,吹牛的,虛浮的. ——中譯者 的. 在所有烏托邦人眼中(除了少數因事出過國的以外) ,這種華麗的排場是丟臉的. 因此他們把使節團體中最下等的僕從當做主人來敬禮,把使節本人當做奴隸,因為使節戴著金鍊,走過時受不到任何敬意.是呀,你還可以發現,那些已經扔掉珍珠寶石的兒童見到這些使節帽子上有珍珠寶石,都輕推他們的母親說:“看,媽媽,多麼大的傻蛋,還戴珍珠寶石,真是小孩子一般!” 可是母親們也當起真來,會說:“莫作聲,孩子,我想那是外國使節身邊的小丑吧.” 又有些烏托邦人對那些金鍊諸多挑剔,說太細,不合用,容易被奴隸掙斷,並且太鬆,奴隸可任意把它摔脫,溜之大吉.這些使節在烏托邦住上一兩天后,發見那兒金銀無數,毫不值錢,被視同賤物,與他們自己珍視金銀的情形正相反.他們又看到,一個逃亡奴隸身上鍊銬所用的金銀比他們三個使節全部打扮的金子還要多.他們因此神氣沮喪,羞愧萬分,不得不把使自己傲慢出風頭的華麗服飾全部收拾起來,尤其是在和烏托邦人親切交談因而了解其風俗和見解之後.烏托邦人認為奇怪的是,一個人可以仰視星辰乃至太陽,何至於竟喜歡小塊珠寶的閃閃微光. 他們認為奇怪的是,竟有人由於身上穿的是細線羊毛衣,就大發狂想,以為自己更加高貴:其實不管羊毛質地多麼細,原來是披在羊身上的,一隻羊終歸還是羊.烏托邦人又覺得奇怪的是,黃金從其本身性質說毫無價值,竟在世界各地目前如此受到重視,以致人比黃金賤得多,而黃金之所以那樣昂貴是由於人力所致以及供人使用所致.這是非常實在的情況,所以一個木偶般的傻子,不正直,不懂事,只因為他手頭有非常多的金幣,就可以奴役大批聰明人和好人. 然而如果由於某種運道或是某種法律騙局(這種騙局如運道一樣易於使貴者賤者互換地位) ,黃金從其主人手中轉到他全家最卑微的雜役手中,這個主人無疑不久會去伺候他的舊僕人,似乎他是金幣的附屬品或外加物. 而烏托邦人更感到驚奇而且也憎恨的是某些人的瘋狂,這些人給富人幾乎以神聖的榮譽,只是由於富人有錢,他們自己既不欠富人的債,也並非在富人權力掌握之中. 這些人又很清楚富人吝嗇小氣,深信富人只要還活在世上一天,決不會從成堆現錢裡取出一分錢給他們.烏托邦人的這些見解以及類似見解是從他們的教養形成的. 他們是在這樣一個國家培養起來的,那兒的製度和上面說的那種愚昧無知是完全格格不入的. 同時這些見解來自他們的學習和有益圖書的閱讀. 每個城市中可免除其餘一切工作以便專門從事學術工作的人(即從小被發現性格特殊、聰明不凡並愛好學問的人)固然為數不多,然而所有兒童都被引導讀有益的書. 大部分公民,無分男女,總是把體力勞動後的剩餘時間一輩子花在學習上,這在上面已經提到.他們通過本國語學習各科知識.這種語言既詞彙豐富,又發音悅耳,是表達思想的準確工具. 它和分佈在那個世界的廣大地域上的語言幾乎相同,所不同的僅是,在其他各地這種語言有不同程度的形式訛誤.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