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约翰·赫斯特

  • 世界歷史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81599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推薦序歷史,是最好的避險秘笈!

這是一本歷史課本。 從來,我喜歡的是歷史故事,不是歷史課本。可是我還真喜歡這一本歷史課本,更因此而羨慕作者的學生,能有這麼一本歐洲史教材。 作者在自序中說:(澳大利亞的學生)他們懂得太多澳大利亞歷史,對歐洲文明所知卻太少,而他們,也是歐洲的一分子。這番話充分顯示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同時更映照出台灣這些年來對“本國史”定義的爭論,是何等的目光如豆。 處在新一波全球化方興未艾的今日,回頭看歐洲歷史,似乎比回顧中國歷史更有啟發性,且正因本書之“極簡”,感想越發強烈。 歐洲文明源於希臘,經過羅馬帝國、中世紀到近代歐洲。第一個感想是慶幸,因為中國文明始終沒有中斷,沒有如作者在書中所言的“繞一圈回來”(回到希臘)的問題。第二個感想卻是悲哀,中國文明由於沒有中斷,因而沒有反思的機會,也就沒有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那種再生的動力。第三個感想是自豪,原來歐洲的幾次文明變革,動力都來自中國: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第四個感想又是悲哀,中國人的發明“繞一圈回來”,卻是歐洲列強的船堅砲利!

寫到這裡,我鄭重提出兩個建議:其一,閱讀本書時,手邊或牆上若能有一幅世界地圖,肯定大有裨益,一來可以對照書中的歷史地圖,二來可以對照亞洲。其二,手邊放一本諸如“實用歷史手冊”之類的工具書,可以對照同時期中國與亞洲的歷史。 這兩個建議的理由很簡單。讀歷史一定要兼讀地理,否則就成了死背,對照地圖,尤其若能針對古今地圖,歷史就是活的;同時,全球化其實一直在進行中,只不過從前很慢,現在很快。講到這裡,深切期待作者另一門課,1800年以後的歐洲史,教材也能翻譯出版。因為那正是前一波全球化的重要舞台,對今日肯定有更多的啟發。 中國文明燦爛發光於春秋戰國時代,那是一個科技突破(鐵工具)與知識大量釋出(士階級瓦解)的時代,本質上就是周朝諸侯國的一次“全球化”,其結果是秦始皇建立了統一帝國。歐洲的興盛也是科技突破(本書中所述的科學革命)與知識大量釋出(印刷術傳入,助長宗教革命)的結果,賦予了帝國主義進行“全球化”的力量。

今天的世界又面臨相似的情形:網絡科技再次將“距離”重新定義,網絡同時造成知識的大量釋出,面對這種百年一遇甚至千載難逢的大時代,我們何其幸運。 然而,機會的另一面就是“風險”。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沒有可資借鏡的前例,每個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歷史,在這個時候就派上大用場了。在過去的相似情境中,前人犯過哪些錯誤,我們可以從歷史上學到,從而加以迴避。 有這麼一本“極簡”的避險秘笈,我們真是幸運,不是嗎?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