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第59章 建立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

代國滅亡的前五年,什翼犍的大臣長孫斤謀反,一次朝會時他拔刀直奔御座想刺殺什翼犍。當時身為嫡子的拓跋寔徒手與其格鬥,以身護父,被長孫斤刺中肋部,傷重而死。代國滅亡時,拓跋寔的兒子拓跋珪年紀尚幼,被生母賀蘭氏帶著逃走,歸依劉庫仁部。後來,苻堅兵敗淝水,北中國各部族乘亂紛起,劉庫仁的兒子劉顯要殺拓跋珪,多虧賀蘭氏機智多謀,帶著兒子逃回娘家賀蘭部,依附拓跋珪的舅舅賀蘭訥。不久,賀蘭訥的弟弟賀蘭染幹見自己這個外甥越來越得眾心,想方設法要殺掉拓跋珪,但皆未得逞。 這拓跋珪也是個奇童,生下來就是個大胖孩子,體重比平常的嬰兒重一倍,年紀很小就會開口說話。爺爺什翼犍死時,拓跋珪年僅六歲。逃過幾次劫禍,大難不死,加上他是什翼犍嫡長孫的身份,十七歲那年,拓跋珪在牛川即代王位,改元登國。當時,漢人崔玄伯、鄧淵、王德等人幫助魏國製定國家製度、天文曆法,因此,魏朝的創立就帶有鮮明的華夏色彩。同年四月,拓跋珪改稱魏王。自此之後,拓跋珪連年征伐,先後擊破劉顯、庫莫、高車諸部,又記恨前仇,討伐舅氏賀蘭部。

一直與代國(魏國)有世仇的劉衛辰此時也派兒子直力鞮攻擊賀蘭部,賀蘭訥向拓跋珪乞降,畢竟是骨肉相連的血親,拓跋珪率部反擊直力鞮的軍隊。接著,他率軍征伐黜弗部。又在戈壁上冒險行軍,連追三天,在南床山大破柔然,斬殺不可勝計。 (《魏書》中載,柔然是東胡苗裔,原姓鬱久閭,世祖太武帝拓跋燾討厭柔然人數次侵掠反叛,認為他們頭腦簡單,狀類如蟲,所以改其號為“蠕蠕”。故《魏書》上面只有“蠕蠕”,沒有“柔然”。) 偏偏劉衛辰父子自己找死,面對拓跋珪如此雄主不僅不避其鋒芒,反而再三侵掠,趁拓跋珪伐柔然之際,又派兵攻擊魏國南部。拓跋珪大敗直力鞮於鐵岐山,獲牛羊二十多萬頭,擒斬直力鞮。劉衛辰連老巢悅跋城也顧不得守,奔遁而走,路上被手下所殺,傳首於魏國。

拓跋珪憶起新仇舊恨,把俘獲的衛辰家族五千多人不分老少,全部殺死,投入黃河中,一時間河水全部變成紅色。劉衛辰全族盡滅,只有劉衛辰的第三子勃勃逃脫,就是後來建立大夏國的那位殺人如麻、積尸成京觀的赫連勃勃。 拓跋珪在攻滅劉衛辰部的戰爭中,共獲良馬三十多萬匹,牛羊四百多萬頭,奠定了國家繁盛的物質基礎,周圍各部落紛紛降服。 前秦方面,消滅了北方最大的競爭對手前燕,苻堅又攻伐東晉,淝水大敗,北中國狼煙四起,從前的部族蜂擁叛亂,大家打得不亦樂乎。慕容垂乘苻堅敗兵之際收復了前燕的失地,自己稱帝,恢復了燕朝(史稱後燕)。慕容垂立國後,先拿自己的親戚開刀,滅掉同是慕容氏的西燕。西燕國主慕容永在都城被圍之際,一面向晉朝求援,一面向當時還是後燕附庸國的北魏乞求救助。拓跋珪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猶豫之下還是派兵去救援西燕。北魏軍隊走到秀容,慕容永的西燕已經滅亡。

早些時候,拓跋珪為了巴結慕容垂,曾派弟弟拓跋觚向後燕進貢,慕容氏的年青後生們知道北魏多良馬,就扣下拓跋觚當人質。拓跋珪做事也很剛狠,堅決不向燕國獻馬,兩國的關係也就陷入了斷絕的地步。 既然撕破臉皮,一不做二不休,拓跋珪不時派兵襲擾燕國邊境,侵逼降附後燕的部落。這些事情攢在一處,氣得老英雄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率八万精兵自五原伐魏。此時的後燕連戰連勝,銳氣無比,且人強馬壯,鎧堅矛利,拓跋珪初聞燕軍伐魏也嚇得不輕。 幸運的是,燕軍統領、太子慕容寶是個完完全全的繡花枕頭。此人“少而輕果,無志操,喜人佞己”,他的繼母段氏就曾對慕容垂講過:“慕容寶資質雖雍容華貴,但柔而無斷,太平時期能為仁明之主,亂世戰時可不是濟世救國的雄才。如要託之以國家大業,他不一定能承負得起啊。而且,趙王慕容麟奸詐任性,總有看不起太子的意思,恐怕以後要弄出事端。”(可憐段後一派忠言,慕容寶登基後馬上派慕容麟逼迫這位母后自殺。段氏臨死怒罵:“你們兄弟連母后都逼死,怎能保國家。我不是惜死,只是想我們燕國臨滅亡也不久啊。”)

可能慕容垂臨老變得昏庸,沒能聽得進賢後和大臣之言,仍派慕容寶率兵滅魏,也想讓這位太子兵勝立威,日後更順理成章地承繼帝位。其間,燕國大臣高湖也諫勸:“魏國與燕國世為婚姻通好。為了索要馬匹我們不讓拓跋珪的弟弟回國,本來就理虧在我。加之拓跋珪沉勇有謀,從小就歷經艱難,志氣果銳,現在他手下兵精馬壯,不是容易戰勝的對手。我們的太子年紀太輕,現在讓他專任一方統帥,他肯定會輕視魏軍,萬一得不了勝,可能會嚴重損毀太子的威望!” 北魏大將張兗聽說燕軍來攻,就上言魏王拓跋珪:“燕軍新近破翟釗於滑台,滅慕容永於長子,現傾國而來,肯定有輕我之心。我們應該假裝害怕,退兵迴避,讓對方產生驕傲輕敵之心,才有機會戰勝燕國。”

拓跋珪依計,把部落國人全部遷移西渡黃河千餘里,以避燕軍兵鋒。燕軍一路皆捷,在五原收降魏國別部三萬餘家,停車造船,準備渡河一舉攻滅魏國。 建立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2) 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95)八月,拓跋珪治兵於黃河南岸。十月,進軍於岸邊。慕容寶整軍準備渡河決戰,忽然暴風大起,數十艘軍船漂往南岸。魏國俘獲燕軍甲士三百多,但全部釋放,讓他們歸回燕軍陣壘。 慕容寶出發時,慕容垂已經得了重病。到五原後,拓跋珪派人在路上截守,把燕國所有往來的使者盡皆抓獲,又押著這些人隔河對慕容寶大喊:“你爸爸已經死了,還不早點回去爭位!”慕容寶等人非常憂恐,兵士也心中駭動。 魏、燕兩軍相持幾十天,趙王慕容麟手下將領慕容嵩認定老皇帝已死,暗中作亂,想殺了慕容寶奉戴慕容麟為皇帝,自己搶個新皇功臣噹噹。事情敗露,慕容嵩等被殺,慕容寶、慕容麟兄弟兩人暗中也互相猜疑。十月,燕軍燒船夜遁。

當時,黃河尚未結冰,慕容寶認為魏軍沒有船不能追擊,就不設斷後掩護的軍隊,慢慢後撤。十二月,寒流忽至,一夜暴風,黃河結冰。拓跋珪親自引兵從冰上過河,不帶輜重,只選精兵二萬騎急追燕軍。 燕軍行至一個叫參合陂的地方,忽遇大風,黑氣如堤,自後而前,飄忽於軍營之上。隨軍一個叫支曇猛的和尚勸慕容寶:“風氣暴迅,可能魏軍要追上我軍,應該派兵防禦。” 慕容寶認為已經離魏軍很遠,笑笑沒有答應。 支曇猛堅持要派兵禦衛。 慕容麟一旁大怒:“以殿下神勇,兵士強盛,足以橫行沙漠,魏軍怎麼敢追擊我們!再妄言惑眾,定斬不饒!” 和尚又急又氣激動得直哭,諫道:“苻堅以百萬之眾,敗於淮南,還不是因為恃眾輕敵啊。”

司徒慕容德勸慕容寶派兵護衛,不得已,慕容寶派三萬軍士殿後。燕軍派出的巡邏兵也大不以為然,騎行十多里地,就各自跳下馬鞍躺在草地上睡起大覺來。 魏軍晨夜兼行,四天后,於夜幕中到達參合陂西面。 當時,燕軍在參合陂東面的蟠羊山水邊紮營。拓跋珪連夜分派諸將,馬束口兵銜枚偷偷逼臨燕軍。 日出時,燕軍起營將要東還,回頭猛一望瞧見山上像鬼神一般靜靜站立的魏軍,頓時大驚擾亂。拓跋珪縱兵擊之,自山而下衝殺,燕兵赴水淹死的、被人馬踐踏而死的就有萬餘人。 北魏略陽公拓跋遵率軍迎前堵住剛剛游過河的燕軍,四五萬燕軍一時懵住,都放下兵仗束手就擒,四散逃走的不過幾千人。 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等人因所騎的馬好僅以身免,單騎逃出。燕國陳留王慕容紹等數千將吏不是被殺就是被俘。

魏王拓跋珪挑選了有才的燕國兵將後,想對被俘的四五萬魏軍派發衣糧遣還。 中部大人王建勸道:“燕國強大,現傾國而來攻打我們,我們僥倖大勝,不如都把這些人活埋掉,那麼燕國就空虛易取了。” 拓跋珪聽此言有理,就把近五萬燕兵全部活埋。這個數字為中國歷史上活埋敵軍的第四名。第一是秦將白起在長平“坑趙卒四十萬”,第二是楚霸王項羽坑投降秦軍二十萬,第三是唐朝名將薛仁貴活埋鐵勒軍十三萬。說來也怪,古人一直認為“殺降不祥”,白起最後被秦王迫逼自刎,項羽自殺於垓下,道武帝拓跋珪被兒子殺死,唯獨薛仁貴於七十之年善終。 (“坑殺”,有人也解釋為先殺後坑,即對手無兵器者進行集體屠殺。) 逃竄回國的太子慕容寶深以參合陂兵敗為恥,勸慕容垂讓他再次統兵擊魏。慕容德也勸慕容垂:“魏國擊敗太子,陛下您應該親自掛帥伐魏,以免後患。”慕容垂於是招集各處精兵,準備轉年大舉擊魏。

公元396年4月,慕容垂以古稀之年,皇帝之尊,不得不親自率兵攻打魏國。姜是老的辣,慕容垂引兵密發,越過青嶺,經天門,鑿山通道,出其不意,直奔雲中。 駐守龍城的魏將拓跋虔認為燕軍新敗,不值得畏懼。不料,燕軍從來未打過敗戰的隆城兵勇銳爭先,直攻平城,拓跋虔一戰敗死,部下皆降。 這下,輪到魏王拓跋珪肝膽俱裂,嚇得他想當時馬上從都城逃跑,可當時屬下諸部落聽說拓跋虔敗死的消息,都懷有二心。拓跋珪又急又怕,不知能往哪個地方逃竄。 也是天不亡魏。燕軍經過參合陂,見到積骨如山,殘屍遍野,被活埋殺掉燕軍的父子兄弟見此慘狀,放聲大哭,聲震山谷。慕容垂悲從中來,慚憤吐血,在距平城三十里的地方舊疾復發。 十天后,慕容垂死於軍中,拓跋珪想引軍躡追,但他又怕慕容垂假死,懾於老英雄威名,這位魏王退至陰山等候消息。 “死諸葛”能走“活仲達”,看來又老又死的慕容垂也能嚇得年輕英武的拓跋珪不敢動彈。

慕容寶聽說老爹駕崩,慌忙退軍,至中山即位。這位草包登上皇帝之位,燕國國勢不判而知。同年(396)七月,魏王拓跋珪稱帝,改元皇始。 八月,拓跋珪親率四十萬大軍伐燕。魏軍南出馬邑,絡繹兩千餘里,鼓行前進,民屋皆震。轉年二月,拓跋珪敗燕國冀州剌史慕容鳳,進至信都。這一來,嚇得幕容寶把家裡的珍寶全部拿出來招募兵士抵禦。 公元397年2月下旬,拓跋珪紮營於鉅鹿,晚間,忽然被慕容寶的軍隊偷營成功,大火燒及行宮,這位魏帝來不及穿衣戴帽,光著腳丫子擊鼓招兵。天亮後,魏國將士緩過神來,列隊成行,以騎兵攻擊慕容寶軍隊,燕軍大敗,萬餘人被斬首,又有十二三萬將士逃入山中忽遇大風,凍餓而死。 慕容寶一路敗陣下來,中間子侄兄弟還相互攻殺,這位燕朝皇帝四處流浪,惶惶如喪家之犬,公元398年,他被自己的舅舅蘭汗誘殺於龍城。至此,後燕在北中國已不是北魏的對手了。不久,它又分裂為遼東的北燕和山東的南燕兩個小國,慕容氏至此一蹶不振。 公元399年,魏軍又大破高車三十多個部落,俘獲七萬軍人,得馬匹十多萬,牛羊一百四十多萬頭。魏國的衛王拓跋儀統三萬多騎橫行沙漠千餘里,又破高車逃迸七個部落,俘二萬多人,五萬多匹馬,牛羊二十多萬頭。在以後的八九年中,北魏四處興兵,征伐不已,成為北方強國。 道武帝晚年的暴虐 道武帝拓跋珪晚年,常服食一種叫“寒食散”的補藥,其中礦物質的提成物對人體很有害,使得這位不到四十歲的皇帝屢屢病發,或數日不食,或數夜不睡,精神憂悶不安,有時,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語,好像對身旁別人看不見的鬼物說話。 白天上朝時,他又喜怒無常,追思朝臣舊惡前怨,大加殺害。見到大臣臉色有異,或呼吸不調,或言辭失措,就大叫而起,親自毆打致死在大殿之上,屍體都一字排開擺放於天安殿前。 這一來,朝野人心騷動,各懷憂懼。 拓跋珪年青時,在賀蘭部見到自己母親賀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對母親說明心意,要娶小姨為妻(拓跋珪部起自沙漠,禮儀人倫不同於漢族)。當時賀蘭太后堅決答道:“不行!我這個妹妹太過於漂亮了,必有不善不吉的兆頭。而且她已經嫁人了,不能奪搶別人的妻子。”拓跋珪秘密派人殺掉賀蘭氏的丈夫,納之為妃,生下清河王拓跋紹。 拓跋紹自小就凶狠無賴,喜歡打劫行人,剝光人家的衣服取樂,又常常殺豬剁狗,荒悖無常。拓跋珪很生氣,曾經把他頭朝下吊在井裡,垂死之時才放他出來。 公元409年的某一天,性情無常的拓跋珪公然大罵賀蘭妃,把她關在宮裡,要殺掉她。賀蘭妃派人向兒子拓跋紹求救。當時這位小王爺才十六歲,兇猛性格酷似其父,夜裡與宦官宮人密謀,跳過宮牆,衝入天安殿。周圍侍者驚呼“有賊”,拓跋珪四處摸索半天也找不到弓刀,被沖進來的逆子拓跋紹一刀殺死,時年三十九歲。 拓跋鮮卑,在道武帝拓跋珪之前,確實是鮮卑種群中文化落後的一支。行軍作戰,拓跋部均是以部落組織為單位,即軍事部落形式。北魏登國九年(394),拓跋鮮卑內部才採取類似漢人屯田制的“分土定居”。隨著道武帝四出征討的節節勝利,大部慕容鮮卑、中原漢人、“高麗雜虜”等等各族人民均被北魏遷至塞上,“給以耕牛,計口授田”,為拓跋鮮卑軍隊提供兵源以及軍糧。 漸漸地,拓跋鮮卑從氏族形態轉變為地域形態,日益仿效中原漢族政權形式,奴隸制形式慢慢轉化,軍事貴族也漸漸成為漢地郡縣制的統治類型(也就是國內一直延用的“封建制”說法。其實,“封建制”一詞極其不准確,自秦以後中國社會各王朝一直是以“郡縣制”為統治樣本,皇族、貴族即使有“封國”也是“食俸”而不“食邑”,對封地內人民沒有實際統治權。特別是在西漢“七國之亂”後,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制”在中國已經消亡)。 恰恰是拓跋鮮卑制度的“漢化”和兼收並蓄的靈活化,田租戶調日益成為拓跋北魏的主要統治形式,原來的鮮卑軍事貴族也都逐漸成為類似中原漢族的“大地主”,由此,奠定了日後赫赫大魏的強大的經濟、政治基礎。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