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第45章 風雲際會君臣緣

——名士王猛的輔弼 言及苻堅,就不能不言及其謀臣王猛。王猛字景略,北海劇(今山東昌樂)人,自少博學,好兵書,氣度雄遠,平日談不上的人理都不理,當時的浮華之士都輕笑他是個癡人。 桓溫第一次入關時,王猛披件破長袍請見,對著桓大將軍一面摸索著衣服裡的蝨子,一面大談世事,旁若無人。魏晉風度最重要標誌之一的“捫虱而談”就是首起於這王景略。桓溫大為驚奇,在王猛臨走時又送車子又送官,拜為高官督護,邀王猛與他一起南還。王猛回到華陰山請教他的老師,得到的回答是:“你怎麼能和桓溫並世相處呢?在北方呆著自可富貴,何必捨近求遠!”王猛於是就繼續留在北方。 苻堅當東海王時,心有大志,聞知王猛的大名,便派人招來相談。兩人一見便若平生之故,都有劉備遇孔明的感受。王猛一見馬上成為苻堅的主要謀臣。苻堅登位後,任王猛為中書侍郎,明法峻刑,禁勒豪強,一時間秦國大治。苻堅任命王猛為尚書左僕射、輔國將軍、司隸校尉,居中宿衛,一年之內五次高升,君臣風雲際會,言聽計從,榮寵莫比。

燕國慕容NFDAA在苻堅幫助下打退了桓溫的進攻後,反悔前言,不再割地與秦國。其國內的皇族又起內訌,功臣慕容垂被逼得走投無路,帶著一家子侄投奔苻堅,使得苻堅大喜過望,一面封慕客垂為高官,一面命王猛謀劃進攻燕國。 苻堅平生最大的優點是愛才容人,最致命並最後導致他喪身失國的也是這種柔仁容人。兩晉時代人物崇尚儀容談吐,帝王士人往往惺惺相惜,那慕容氏一家人個個倜儻不凡,容儀甚偉,苻堅每次相見都歎賞不已,賞賜巨萬,並授以有實權的要權高官。王猛對此非常憂慮,勸說道:“慕容垂是燕國勳貴,此人寬仁待下,恩結士庶,燕趙之地都有奉戴他的意願。加上他的兒子們個個明毅能幹,都是人中之傑,所謂蛟龍猛獸是不可馴養之物,不如現在除掉以免後患。”

苻堅不許:“我現在是以恩義招致英豪,如果殺了他們,後人將如何評價我啊?” 慕容垂也確實會韜光養晦,大有昔日劉玄德之風,他充當嚮導,獲封為伐燕的冠軍將軍,一同前去進攻燕國。 公元一世紀左右,今天西拉木倫河以北的蒙古草原上,聚集著眾多的游牧部落,長年爭戰期間,漸趨統一、融合,形成強大的鮮卑種群。當時與鮮卑人語言、習俗相近的,還有烏桓(烏丸)族。公元一世紀五十年代,昔日盛極一時的匈奴分裂,南匈奴內附東漢,北匈奴西逃,今日廣袤的蒙古草原就成為無主之地。於是,鮮卑人出佔漠北,烏桓人出佔漠南,匈奴餘眾十餘萬落也融入鮮卑,並“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公元二世紀中期,在鮮卑檀石槐當權時期,控弦十萬,軍力大盛。其屬下的主要部落同盟有三部:中部大人慕容,即慕容燕國的祖先;東部大人槐頭,就是宇文部的祖先;西部大人推演,就是日後拓跋部的祖先。三世紀早期,鮮卑在軻比能統治下更加強大,並漸趨漢化。十六國政權當中,屬於鮮卑支系的有前燕、後燕、南燕(慕容氏),北燕(鮮卑化的漢人馮氏),南涼(禿髮氏),西秦(乞伏氏)。

慕容氏鮮卑由於膚色比其他鮮卑種落的人要白晳,故一直稱為“白部鮮卑”。魏晉之際,慕容鮮卑已遷至遼東北地區,並長期襲擾漢人邊境地區。西晉滅亡之時,慕容廆趁亂自號鮮卑大單于。公元337年,慕容廆的兒子慕容皝稱燕王,並打敗不可一世的後趙石虎大軍,殺掉後趙八萬多軍士。 大勝後趙後,慕容皝自信心大漲,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接連擊破扶餘、高句麗,並攻滅同種的宇文鮮卑,成為廣闊遼西的真正主人。西晉滅亡時,已有大批中原漢人投靠慕容鮮卑,並攛掇慕容氏不要採取仇視、奴役漢人的政策,而慕容氏又假裝一直以東晉為宗主國,更是吸引了中原羯族高壓下逃離的不少漢人。 公元348年,慕容皝死後,其子慕容俊繼位。此時燕國已有大軍近三十萬,農耕發達,國力強盛。冉閔滅羯族石氏,燕國又出兵猛攻冉閔。正是由於慕容氏一直向東晉稱藩,冉閔稱帝,東晉才對冉閔見死不救。慕容鮮卑攻殺冉閔後,慕容俊於352年也稱帝,立都薊城(今北京),史稱前燕。東晉政府緩過味兒來,為時已晚。

當時,前燕佔有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大片地區,黃河流域唯一能與其匹敵的只有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公元360年,慕容俊病死,其子慕容NFDAA繼位,時年僅十一歲,朝政掌握在慕容俊的弟弟太原王慕容恪和慕容廆的弟弟上庸王慕容評手中。慕容恪是漢化極深的鮮卑貴族,忠公不二,清貞自守,他執政的七年是前燕最為安定的年頭。公元367年,慕容恪病死。臨死,他推薦其弟吳王慕容垂擔當大司馬一職。慕容NFDAA庸劣,慕容評猜忌,不聽慕容恪遺言,轉而任命慕容NFDAA年少德輕的弟弟慕容衝為大司馬。至此,前燕的氣數已到盡頭。 桓溫第三次北伐,吳王慕容垂大敗晉軍於枋頭。然而,功高震主,慕容評等人日夜想誅殺慕容垂。惶急之下,慕容垂逃亡前秦苻堅處。前燕自折棟樑,滅亡的日子就一日近過一日了。當時的前燕,“政以賄成,官非才舉,群下切齒”,人民負擔極其沉重,而鮮卑上層卻窮奢極侈。苻堅伐燕之役,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的。

太和五年,王猛率鄧羌、楊安、張蠔等十餘名大將、步騎六萬伐燕。苻堅親自送別王猛,臨行腹心相見,鼓勵王猛一心攻伐,不必內顧。王猛為報恩顧,一路所向披靡,相繼攻下壺關、晉陽等地。經過半年攻伐,最後在渭源誓師,準備與燕軍決一死戰。 決戰前一天晚上,秦將徐成歸營誤期,軍法當斬。鄧羌以徐成是自己的郡將,替徐成求情。王猛堅執不許。鄧羌大怒,返營整軍要攻殺王猛。王猛經過思考,也為鄧羌的義勇打動,便說:“我是試探將軍一下,您對自己的郡將尚且忠信如此,對國家肯定會更加盡力的。” 轉天決戰。燕軍數倍於秦軍。王猛激勵鄧羌:“今日之戰,只有將軍你出馬才能成功。”鄧羌高臥,回答道:“如果答應封我做司隸這樣的官職,您就不用再擔心戰事了。”

王猛著急:“戰勝了,我保證你能當上安定太守,萬戶候,而司隸那樣的職位我不敢答應你。”說話間帳外已經開戰,鄧羌仍舊睡臥在軍帳中不起身。咬咬牙,王猛答應了鄧羌的要求。 於是,鄧羌在軍帳中大開酒壇,猛灌老酒之後,與徐成、張蠔等大將跨馬運槊,飛馳入慕容評軍中,衝出衝入如無人之境,奪旗斬將,殺傷甚眾。一上午,秦軍俘斬五萬多名燕軍,乘勝追擊,又俘斬十多萬燕軍。 王猛率秦軍圍攻燕都鄴城。苻堅聞訊大喜,以帝王之尊親率十萬騎兵御駕親征,最終,前秦軍隊攻陷鄴城,俘虜燕主慕容NFDAA,太傅慕容評,查收燕國戶籍賬冊,接收一百五十七郡,一千五百七十九縣,共計人口九百九十八萬。 伐燕成功之後,王猛又替苻堅不發一兵一卒寫信說服了涼州的割據軍閥張天錫,令他奉表稱藩。接著,君臣合力,又攻取了梁州、益州,西南等地,皆歸附於秦,到王猛死前,秦已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以天下十分來講,秦已佔其七。

苻堅與王猛的君臣關係十分融洽,他常對太子說:“汝事王公,如事我也!”其若臣交心的程度,只有劉備與諸葛孔明那樣的關係可比。 寧康三年,五十一歲的王猛一病不起,臨終時上疏,希望苻堅知道功業的來之不易,作國君應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彌留之際,苻堅親臨病榻,王猛說出了他最後的勸戒和憂慮: “晉國雖然局促於偏僻的吳越之地,畢竟是正朔相承,應該勤修鄰國之禮,不應該隨意圖襲晉國。鮮卑、羌酋,是國家的仇敵,最終必為大患,應該逐漸根除他們以利社稷。” 苻堅在王猛生前對他言聽計從,唯獨對這臨終遺言沒有聽進耳內,而後前秦敗亡,果真是應在這兩件事上。假若天假其年,王景略多活五年,天下最終肯定為前秦一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