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西方偽科學種種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從相顱骨到看筆跡

有這樣一些“科學”,認為一個人的內在性格可從外部現象,如顱骨、鼻子、手的形狀,或是從寫字下筆的方式上看出來。這些所謂的科學,每門都有自己一套文獻,多到成千上萬卷,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人。但是,直到最近幾年,人們才試著要把這類研究置於合理的科學基礎之上。諸如此類的偽科學家已經嶄露頭角,特別是在歐洲,但是他們的研究還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興趣或重視。因此,本書僅就這一類可疑學科中的4種:顱相學、面相學、手相術和筆跡學稍作一瞥。 顱相學是在1800年左右由奧地利解剖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首先提出的,立即引起公眾的極大興趣。歐洲各地相繼出現了幾百個研究顱相學的協會,後來又遍及英國和美國。各協會的熱心人士以宗教信仰的熱情捍衛著這門學問。無數期刊紛紛出版,不久又消聲匿跡了。其中,在愛丁堡出版的《顱相學雜誌》影響最大。出版的書籍和小冊子可以噸計。

高爾和他的信徒們論證說,從本質上看來,人的個性是由許多獨立的,天生的“腦官能”構成的,每種腦官能都位於腦的一個部分,所佔地方的面積愈大,官能也就愈強。因此,檢查顱骨的隆起部分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最後,奧地利政府禁止高爾的宣傳(原因是高爾認為人腦與性格有密切關係的看法,違背了宗教的教義),但是他繼續在德國和法國傳播他的學說。奇怪的是,1828年他在巴黎去世時,屍體解剖結果發現他的顱骨比常人的顱骨厚一倍。這一事實引起了不少笑談。 顱相學在十九世紀為一些才智之士,特別是那些傾向於神秘學的人所廣泛接受。歇洛克·福爾摩斯從一頂大號禮帽推論出戴這頂帽子的人“非常聰明”,根據的就是當時廣泛流行的顱相學的權咸意見。艾爾弗雷德·華萊士和柯南道爾一樣,成了唯靈論者,同時也是顱相學的信徒。有一次,他讓一個受試者沉入迷睡狀態,這時,他觸摸顱相學研究用的人頭模型上各個不同部位。每次觸摸時,受試者的面部表情就出現與顱骨上的這一隆起部分相應的反應。華萊士寫道,這並不是傳心術,因為有一次他以為觸摸的是某一隆起部位,而實際上他的手指是按在另一部位上,然而病人還是作出了正確的反應。

沃爾特·惠特曼為顱相學證明他的一切官能良好而感到自豪,因此他把一張他頭部顱骨的圖表出版了5次。中就充滿了顱相學的術語。評論家們多年來對於“啊,附著力——啊,我生命的脈搏”這類詩句感到不解,直到他們發現“附著力”是指一個心靈吸引另一個心靈的顱相學的官能,才解開了這個謎。惠特曼在他的某些私人筆記中有時提到“16”和“164”。比如:“永遠對16保持一種仁慈的精神和行為。但不要再追求她。”早期的評論家們不相信惠特曼是個搞同性戀的人,便用這些話來證明他對女人的興趣。後來才發現原來16和164是一本流行的顱相學書中的兩節,是指希望和渴求這兩種官能說的。 盡人皆知,近代關於人腦的研究,已完全推翻了舊的“官能心理學”。各個感覺中心都集中在一個局部位置。例如,頭後部的腦和視覺有關,並非象高爾所講授的那樣。與對子女的愛有關。顱相學這門偽科學,除了偶爾有遊方算命的人還談論它,幾乎已完全不存在了。

相面術這種根據面部特徵判斷性格的技術,可以追溯到一篇偽託亞里士多德之名的文章。關於面容是現表現個性特點,或者如莎士比亞所寫,“沒有什麼方法能在人的臉上看出內心的思想,”這個問題從希臘人直到現在仍然存在著意見分歧。論述相面術的著作數量極大而又互相矛盾,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著作影響最大。近年來有資格的心理學家進行了許多研究,已經得出了否定的結論。鼻子、耳朵、嘴唇的形狀,頭髮和眼睛的顏色,皮膚的肌紋以及其他特點,看來和精神方面的特徵沒有什麼相互關係。 但是,必須承認有某些例外。有時,一種特有的面部表情能反映經久的精神狀態,能以線條或固定的肌肉特徵留下痕跡,比如,一個人30年來一直心情抑鬱,他的表情在人看來就可能是陰沉的。或者一個人愛笑,他的眼睛周圍可能會有明顯的開心的碎紋。社會學家們已經指出,某些社會習俗的信念,比如說紅頭髮的人脾氣暴躁,下頦突出是有決斷的標誌,可能在某些孩子身上造成那些相應的特徵。如果每個人都說紅頭髮的孩子好發脾氣,這可能會促進他愛發脾氣的性格。不過在這方面,還沒有進行多少科學上的探索。

關於罪犯都有固定的“特徵”,他們的面部特徵和身體特徵都與常人不同的理論,是意大利的神秘主義者切薩雷·洛姆布羅索(1836~1909)提出的準科學研究課題。他的統計方法十分拙劣,以致這項研究不久就被人忘掉了。但是最近幾年,它的基本概念又被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的歐內斯特·胡頓教授重新揀了起來。胡頓博士在三十年代所作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各種體型都與一定類型的犯罪有關係。比如,強盜一般都有濃密的鬍子,虹膜中有漫射的色素,有大的耳垂,以及其他6種身體特徵。但是,不可把胡頓看成一個偏執狂人,他的研究工作做得非常仔細,因此不屬於那種類型,但是他的結論沒有為他的大多數同事們所接受,他們認為他的研究缺乏適當的控製手段。

在這方面,還必須提到威廉·謝爾登醫生有關精神特點與身體類型(內胚層體型、外胚層體型和中胚層體型)相互關係的著作。他的著作引起極大的爭論,本書不便詳述。同樣,本書也無法詳細討論蘇黎世的精神病學家利奧被德·松迪所發明的“松迪試驗”。他在這項試驗中給病人一套人物照片,照片上是8種主要類型的精神病患者。他讓病人挑出似最厭惡的和最不厭惡的照片,然後對他的選擇加以仔細分析。這項試驗背後的理論是,病人一般喜歡那些面部表情和肌肉緊張狀況與他們自己相似的精神病患者的照片。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在蘇珊·德里1949年著的《松迪試驗的理論與實踐導論》一書中找到對這一切的解釋。該書的作者在曼哈頓的社會學新校中教授這門技術。

手相學是另一門古老的學問。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棟。手相術一般分為兩個分支,一個是相手術,根據手心的紋路推算未來命運;一個是手相學,根據手指的形狀、“指峰”的大小和手的其他特徵,解釋人的性格的技術。中國從前有一種腳相術,根據腳上的紋路和腳趾的大小來推測命運和解釋性格,不過這種技術在西方的茶室裡沒有得到發展。最近出版的一些書試圖把手相學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其中著名的有倫敦大學的夏洛特·沃爾夫1943年出版的《人手》和約瑟夫·拉納爾德的幾本流傳頗廣的書。他們的研究頗為有趣,不過是建立在極不可靠的經驗方法上的。 筆跡學這門根據筆跡來解釋性格的學問,大約在十七世紀初期起源於意大利。它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流行起來。與時巴黎的讓—伊波利特·米雄神父搞出了一套“筆式符號”,他認為這些筆式是與特定的精神特徵有關的。後來的大量研究,主要是歐洲人的研究,已經使這位神父的絕大多數“符號”歸於無效。不過也有跡象表明,筆蹟的一般特點,或者說“格式塔心理學”上的特點,從統計上看是和一定的性格有關係的。比如,一個懶散馬虎的人拿起筆來,不大會忽然寫得蒼勁有力的;一個整潔有序的人,寫一封正式信函時也不會非常潦草。一個極端因循守舊的人,也不會寫出奇形怪狀的字母來。

人們不能絕對地排除(特別是從心理學的深度來說)一種可能性,即一定的精神狀態和他們的書寫筆式之間有某種微妙的、無意識的聯繫。比如,一個篤信宗教的神秘主義者,可能在寫到最後時把花體字的最後一筆朝上挑到不尋常的高度,從而不自覺地流露出精神上的渴望。從這個觀點來說,筆跡也和談話、走路姿勢、面部表情、笑容或握手一樣,被看作是“表現行為”,與性格有某種聯繫的。但是,到底有多少聯繫,或哪一種聯繫,儘管近年來出現了不少有影響的研究成果,但其論證仍不能令人滿意。 如果讀者有意探索心理學上的這一朦朧邊界,克拉拉·羅曼1952年出版的《筆跡學:解釋性格的要訣》倒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羅曼夫人是匈牙利筆跡學派的學者,她在社會學新校講授這一門課已有多年。她的書象論述筆跡學的多數著作一樣,在小心實驗求證方面沒有作出汁麼貢獻,但卻很好地概括了近年來的研究情況,並且是一本出色的近代筆跡學理論的概述。還應該提到1948年出版的《無意識的圖解》一書,該書強調以弗洛伊德的方法探討筆跡學,作者是巴德學院的沃納·沃爾夫教授。

在各種形式的性格研究方面,最大的困難之一是至今還沒有發明出一種真正精確的方法,以判明一種分析是否適用於某一個人。比如,在一封寫好的信上四邊留有很寬的空白,被認為是表示“大方”。不是也有人不以為然嗎?人們在某些方面大方,在別的方面則不然。用任何經驗主義的方法來檢驗性格都過於模糊,即使是好朋友,對於一種性格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也會分歧很大。對於筆蹟的特徵,情況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對你說你有那些特徵,你只要細心去找,總能找到它們,特別是當你相信進行這種分析的筆跡學家是一位專家,而且是不會摘錯的。 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檢驗隨便哪一個業餘的或專業的筆跡分析專家。從20個朋友那裡拿來他們的手跡樣品,這20個人要性別相同,年齡相仿,然後把這些手跡交給筆跡學專家。然後把他所做的二十份分析結果交給一個熟悉這20人的另一個人(筆跡樣品不交)。讓他把每一份分析結果同20個朋友—一對上。如果他是隨意相對,概律的規律會使他對上一人。如果他的成績很高,比如說對上了10個或10個以上,你就可以認為這位筆跡專家的寸能是有客觀根據的。如果他的成績很差,那就有力地說明情況正好相反。

過去有少數心理學家做過這種試驗,通常都表明筆跡專家的本事是很蹩腳的。在還沒有一位性格分析家能夠在這種試驗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時,他們的研究工作就會仍然停留在正統心理學的常識水平上。千百萬人對顱相學解釋的準確性留下極深的印象,這一事實使人想到讓性格分析符合被分析的人的情況該是多麼容易,只要你確實知道這個人是準的話! 與近代筆跡學有密切關係的是由心理分析學家發展的許多行為試驗方法。榮格和他的學生們重點研究鉛筆亂寫亂畫的分析,在分析著作中也充滿了這一方面的報告。與此大體類似的是“畫人試驗”。給患者一張白紙。叫他畫一個人。試驗者仔細分析了這個速寫,認為它提供了有關患者性格不正常的有價值的線索。布魯克林縣立金氏醫院的卡倫·麥肖維爾,用這種試驗法做了大量開闢性的研究,並在社會學新校中講授關於這種試驗法的課程。 “構畫試驗”是德國的亨利·瓦爾特格醫生遵循類似思路發明出來的。他給病人一套方塊,每個方塊上有一些毫無意義的符號,讓他畫8張畫來體現這些符號。芝加哥大學的瑪麗安·金蓋特所著《構畫試驗》,是近來出版的一本講述這種技術的書。自然,鉛筆劃和水彩畫早已被精神病學者和分析者用於診斷的目的。論述兒童神經病患者所畫美術作品分析的著作尤為廣泛。

這些表現行為試驗形式(逐年還在出現新的形式),都還處於實驗階段。等檢驗這些實驗方法的像樣的試驗方法發明出來,可能還需要幾十年時間。在這之前,武斷地給它們貼上科學或偽科學的際簽,那是不明智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