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金枝

第41章 谷精變化為動物:谷精為公牛、母牛或閹牛

金枝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2444 2018-03-20
谷精常常還被設想為具有公牛、母牛或閹牛的形象。在西普魯士的康尼茨地方,當風從穀物間吹過時,人們便說“閹牛在穀物中奔跑了”。地裡哪一片莊稼長得茂密,東普魯士有些地方的人們便說“公牛就躺在那裡”。在西普魯士的格勞登茲地區,當收割人過分勞累走路一瘸一拐時,人們說“公牛撞了他了”。洛林的人則說:“他得到公牛了。”這兩種說法的意思都是指他無意中碰撞谷精了,谷精懲罰他的不敬。尚貝里附近的人們收割時自己使的鐮刀劃破了自己,說是“受了閹牛的創傷”。本茲勞(西里西亞)地區有時把地裡最後一捆穀物紮成帶角閹牛的形狀,披上穀穗,用繩子牽著。這種形象叫做老頭兒。波希米亞有些地區把最後一捆穀物紮成人形,叫做公水牛。這些例子表明把谷精的人形和谷精的動物形象混在一起了。斯瓦比亞各地都把地裡的最後一捆穀物叫做母牛;說割最後一撮穀穗的人“獲得母牛了”,並稱此人為母牛或大麥母牛或燕麥母牛,視穀物種類而異,吃收穫晚餐時,這人得到一束香花和穀穗,並可比別人隨意喝更多的酒。人們揶揄他,嘲弄他,所以沒有人願意當這個母牛的角色。這種母牛有時用穀穗和矢車菊做成女人形狀,由割最後一撮穀子的男人帶回農場裡去。孩子們跟在他後面跑,鄰人們嘲笑他,直到農場主把這母牛接了過去。在這個例子裡,谷精是人形還是動物形態,顯然混淆起來了。瑞典有些地方把割最後一撮穀穗的人叫做小麥母牛、玉米母牛、燕麥母牛、玉米閹牛,是大家開玩笑的對象。另外,在上巴伐利亞的羅森海姆地區,當某一農場主比鄰居收割晚了時,鄰居們就在他的地裡豎一頭草秸公牛。這種公牛是用稻樁子在木架子上做成的,體型巨大,身上披著鮮花和樹葉,還掛著一塊牌子,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打油詩句嘲笑這塊地的主人。

當收割完畢時,就在地裡將這種公牛或閹牛形象的谷精“殺掉”。第戎[法國中東部一個城市]附近的普伊立地方,當快要收割地裡最後一部分穀穗的時候,人們牽著一頭掛著鮮花、彩帶和穀穗的閹牛在地裡轉圈,全體收割者跟在後面一邊走一邊舞蹈。有一個扮作惡魔的人出其不意地割下最後一撮穀穗,並且立即宰了這只牛。把一部分牛肉在收穫晚餐上作菜吃,其餘部分醃製起來留到來年春季播種的第一天吃。在蓬塔穆桑等地,收割的最後一天晚上,用鮮花和穀穗掛在一頭牛犢的身上牽著繞農場走三遍(或用食餌引誘,或由男人們以棍驅打著或由農場主的妻子用繩牽著)。這條小牛必須是當年春天這家農場上頭一個出生的牛犢,方可入選。全體參加收莊稼的人都拿著自己使用的工具跟在牛後面走,然後把牛放開,讓它跑走,收割人一起追趕,誰捉住了它,誰就被稱為牛犢王。最後,隆重地把小牛宰了。在呂內維爾,宰這小牛的總是村里的猶太商人。

有時谷精藏在穀倉裡已割下的穀物中間,等到脫谷時才化作公牛或母牛出現。在圖林根的沃林根地方,打穀時打最後一下的人叫做母牛,或者更具體地叫做大麥母牛、燕麥母牛、豌豆母牛之類,視不同作物而定。他全身披著穀草,頭上插兩根棍子表示牛角,由兩個小孩用繩子牽著他到井邊去喝水。一路上他要學著牛那樣哞哞地叫著,從那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都叫他母牛。在斯瓦比亞的奧伯爾默德林根地區,當穀子快要打完時,人人都小心地避免不要打最後一下,誰打最後一下,誰就“得了母牛”。這母牛是用草扎的,穿上破舊的女人襯裙,長統襪子,披著頭巾,用草繩綁在那個“得了母牛”的人的背上,還把他臉上抹黑,用草繩綁在獨輪車上推著走遍全村。在這裡我們又看到在別處習俗中看到的把谷精的人的形象和動物形象混淆起來的現象。在沙夫豪森州[沙夫豪森和圖爾高、蘇黎世,都是瑞士聯邦的行政州。 ],把打穀時打最後一下的男人叫做母牛;在圖爾高州,則叫做穀物公牛;在蘇黎世州,也叫做打穀的母牛。蘇黎世地區把“打穀的母牛”用穀草裹著拴在果樹園裡的樹上。匈牙利的阿拉德[按匈牙利語讀音,應為奧羅德,現在是羅馬尼亞西部的一個小城市。 ]地方,打穀時打最後一下的人身上裹著穀草,草上披著帶牛角的牛皮。在德累斯頓地區的佩斯尼茨,用連枷打最後一下穀子的人叫做公牛,他得做一個稻草人放在鄰人的窗口。顯然,跟許多地方的做法一樣,這種做法意思也是把谷精轉送給尚未打完穀子的鄰居。圖林根的赫布列奇廷根地方把穿著破爛衣服老婦人樣子的偶像扔進最後打穀的農家穀倉裡,扔的人一面扔,一面喊著:“把母牛送給你了。”如果這家的打穀人抓住了他,就把他羈押一夜,不讓他回去吃收穫晚餐。在這些習俗中,我們又遇見了把谷精的人形與動物形象混淆的現象。

另外,有時候人們還相信變化作公牛形象的谷精在打穀時被打死了。在奧塞爾[法國蒙納省的省會]地區,打最後一捆穀物時,打穀的人連著喊十二遍:“我們打死公牛了。”波爾多[法國紀龍德省的省會]附近,每當收割完畢時,便馬上在地裡宰一頭閹牛,並且把打最後一下的人說成是“他宰殺了這公牛”。尚貝里[法國薩瓦省的省會]地區把地裡最後一捆穀物叫做“壯牛的谷捆”,所有割谷的人都展開割谷競賽。他們把割最後一撮穀子稱之為“宰了牛了”,這位割最後一撮穀子的人馬上在地裡真的宰一頭活牛,晚餐時大家就吃這牛肉。年輕谷精的任務是促使來年穀物生長。人們相信它是谷精的嬰兒,在收割的地裡誕生的。貝里[法國中部一個地區,原為一個省份,即今之歇爾。 ]地區也有類似的情況,人們相信幼小的谷精的小牛的形像在地裡誕生。捆穀子的人捆到最後繩子不夠了,便把剩下的麥穗堆在一邊,同時學著母牛哞哞地叫,意思是“谷捆生下小牛犢了”。在多姆[法國中南部山區,屬多姆山省。 ]山區,跟在割谷人後面捆穀子的人,如果跟不上了,大家便說“他(或她)在生小牛犢了”。普魯士有些地區,遇到類似的情況,便向這人喊道“公牛來了”,並且學著公牛的吼聲。在這些例子中,人們把那落後的婦女看作谷精母牛或老谷精,而假定的牛犢就是谷精牛犢或小谷精。奧地利一些地方有一種傳說,據說春天穀物發芽的時候,在谷苗裡可以見到一頭小牛犢,這牛犢是要撞傷小孩的。谷苗在風中波浪似的起伏時,人們說那是小牛在走動。顯然,如同曼哈特說的,春天的這小牛犢就是人們相信後來在收割時被殺死的同一動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