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房龍講述地理的故事

第33章 亞洲西部高原

在帕米爾高原之西,巍巍的高山構成了一系列高原,高原不斷地向西伸展過去,直達黑海和愛琴海。 這些高原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對現在的讀者來說,它們的名字並不陌生。先掂最重要的那部分說說。除非西方人種學家作出了錯誤的推斷,否則,現代西方人所屬的人種正是在印度河與東地中海之間這些高原和河谷之中孕育出來的,而且,人類文明的起點也是在這個地區。人類正是在這個地區掌握了科學的基礎,在這兒建起了人類道德規範的首要規則,而這些規範把人和動物本質地區別開來了。 自東向西,首先看到的是伊朗高原。這是一片鹽鹼沙漠,處在群山的懷抱之中,海拔在3000英尺以上。儘管北靠里海和卡拉庫姆沙漠,南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但是, 伊朗高原降雨卻很稀少,以致整個高原沒有一條河流值得一提。幾條不起眼的小河出現在俾路支地區———一個從1887年起就被英國占領的地區,最後匯入了印度河。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在從印度返回歐洲的途中,因為缺水,而全軍覆沒於此,所以,這裡的沙漠讓人聞風喪膽。把俾路支地區同印度隔開的是吉爾特爾山。

幾年前,阿富汗新任統治者在歐洲極為張揚,一路招搖過市,出盡了風頭,一度引起了轟動。赫爾曼德河是阿富汗的一條重要河流。這條河從帕米爾高原向南延伸的一座大山———興都庫什山發源,最後在伊朗與阿富汗邊境上的錫斯坦鹽湖之中消失了。與俾路支地區相比,阿富汗的氣候要好得多,而且,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阿富汗都更加重要。從印度至北亞及歐洲的古代商道必須穿過阿富汗中部。這條古商道從阿富汗西北邊疆的首府白沙瓦通往首都喀布爾,再翻越著名的開伯爾山口,橫跨阿富汗高原,直達西部的赫拉特。 為了爭奪在阿富汗的絕對控制權,大約五十年前俄國與英國開火交戰。而阿富汗人也正好人人都是剽悍兇勇的戰士,於是,儘管那些南來北往深入阿富汗的人本身並沒有惡意,但也不得不更為小心翼翼。第一次阿富汗戰爭在1838—1842年爆發了,它給世人留下了幾乎無法磨滅的印象———幾個英國人跑回去報告,由於他們想把一個不受人民歡迎的領袖強加給阿富汗,結果阿富汗人把和他們一同去的其余英國人全部殺光了。此後,英國人進入開伯爾山口時總是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1873年,俄國人佔領了希瓦,朝塔什乾和撒馬爾罕推進,這時,英國人擔心有朝一日,他們清晨一覺醒來,俄軍在蘇萊曼山那一邊軍事演習的槍聲就會傳進他們的耳朵,於是,英國軍隊也被迫朝前開進。最後,沙皇派代表前往倫敦向尊貴的女王政府保證,女王派代表前往聖彼得堡向尊貴的沙皇政府保證,自己在阿富汗的舉措無半點私慾,相反,而是一個值得尊重和頌揚的善舉。為了一個了不起的計劃,英俄工程師正在努力工作,他們要建造鐵路,幫助未開化的阿富汗人直通海洋,去擁抱西方的文明。

不幸的是,這個宏偉的構想因世界大戰而破產了。俄國人的勢力一直延展到了赫拉特。如今,你能從赫拉特坐火車動身,取道土庫曼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的馬雷,抵達里海之濱的克拉斯諾沃茨克港,再乘船去巴庫和西歐。另一條路線是從馬雷經過烏茲別克共和國的布哈拉和浩罕,最後抵達巴爾克。誰又能想到,坐落在巴克特利亞古國(中亞古國名。中國史書稱大夏。位於今阿富汗北部。居民屬波斯人。公元前3世紀末至前2世紀初國勢強盛。公元8世紀為阿拉伯人所滅———譯者註)巨型廢墟中央的巴爾克,在3000年前,竟然同今天的巴黎一樣重要,可如今卻淪落成了一個三流的村鎮。拜火教(又稱波斯教),這個擁有完善的道德體系的宗教運動的誕生地就是巴爾克,它不僅控制了全波斯,還拓展到了地中海地區,經過改頭換面之後,拜火教甚至還得到了羅馬的熱烈歡迎。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拜火教始終是基督教的心腹大患。

英國人修造的鐵路從俾路支的海德拉直至巴奎達,又從巴奎達直通阿富汗的坎大哈。因為對他們在第一次阿富汗戰爭中的失敗而耿耿於懷,1880年,英國人在阿富汗大肆實施報復。 伊朗高原還有一個地方值得注意,那就是波斯(今伊朗———譯者註)。凡事物極必反,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波斯曾一度如中天麗日,而今卻是如血殘陽。昔年,波斯這個名字是繪畫、文學的最高境界的代表,是生活藝術的最高準則的代表,那時,它一定是一個魅力富餘之國。公元前6世紀,波斯迎來了她的第一個輝煌時代。當時,波斯是一個泱泱帝國的中心,這個帝國橫跨歐亞大陸,東起印度,西至馬其頓,但是,她最終為亞歷山大大帝滅亡了。然而,500年之後,薛西斯與岡比西斯(指古波斯帝國國王岡比西斯二世,?—前522。他統治期間征服過古埃及———譯者註)時代的疆域又被薩桑王朝光復了,拜火教得到了重振,恢復了拜火教的原始面目。所有的拜火教經文被他們蒐集整理成一卷,於是,大名鼎鼎的《亞吠陀》經解合刊產生了。在這片沙漠之中,伊斯法罕的玫瑰終於含苞綻放了。

公元7世紀早期,伊斯蘭教打敗了拜火教,阿拉伯人征服了波斯。如果人們確實是藉助文學來認知一個國度,那麼,對一度在庫爾德斯坦和呼羅珊省之間的這片沙漠上繁榮昌盛的高雅藝術,奧瑪開陽(波斯詩人,天文學家,約1025—1133———譯者註),一個尼沙普爾做帳篷人之子的作品能逐步地展現出來。一個數學家(指花拉子密,原名穆罕默德·伊本·穆薩,780—850。阿拉伯人,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其著作《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代數學專著。“代數學”一詞即從此書名中一詞演化而來———譯者註)歌頌愛情的歡愉和陳年佳釀的甜美,用四行詩和代數學構造了他的全部人生。在教育的殿堂裡授業解惑的是如此睿智的人物,只有那些十分完善和成熟的文明才有資格擁有。

現代人純粹出於自己的私慾,才對波斯表現出了興趣。在波斯發現了石油。對一個太羸弱、無力保護自己的國家,這是最糟糕不過的事了。理論上,任何一地的地下礦藏都應歸屬於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成千上萬的男人女人就居住在油井附近,他們只能偶爾在那裡找到一份收入菲薄的事,而蘇丹的幾個密友雖然住在遙遠的德黑蘭,卻因為擁有採油特許權而大發橫財。至於利潤,則悉數落入了那些外國投資商的腰包,而這些人認為“波斯”不過是一種地毯的名稱而已。 波斯真的不幸,她似乎是一個這樣的國家:綱紀廢弛,經綸失方,永遠擺脫不了貧困。她所處的地理位置不但未給它帶來半點好處,反而讓她深受其害。波斯不過是一片沙漠,可是,這片沙漠卻連接了東西方,溝通了兩大洲,這意味著她永遠是一個戰場,永遠是敵對雙方爭奪的目標。這不僅是波斯一國的大不幸,也是整個西亞地區的大不幸。

亞美尼亞和小亞細亞就是從帕米爾向地中海一路綿延的高原的尾部。亞美尼亞是一片非常古老的高原,位於伊朗高原的西面。這又是一個在夾縫中討活命的國家,同亞美尼亞的火山岩地表已日久年深一樣,亞美尼亞的民不聊生也積年累世了。從歐洲前往印度,無論誰都必須取道亞美尼亞高聳入雲的庫爾德山。在那些長途跋涉的旅行者中,其中肯定混雜有一些這樣的人物,他們聲名狼藉,殺人不眨眼。阿拉加茨山是亞美尼亞的最高峰,有17000英尺高,高出埃里溫平原整整10000英尺。昔年大洪水退去之後,挪亞方舟上岸之地就是在阿拉加茨山。此事必然確鑿無疑,因為14世紀時,比利時物理學家約翰·德·曼德維爾曾詳細考察了這個地方,並在山頂上發現了方舟的殘骸。但是,亞美尼亞人屬於地中海人種,是我們的近親。他們究竟是何時來到這個地方呢?我們不能確定。不過,按照最新的死亡速度,亞美尼亞人很快就會死光。這是由於僅僅在1895—1896這一年之中,就有數以萬計的亞美尼亞人被這片高原的統治者土耳其人屠殺了,而且,土耳其人還不是最殘酷的殺手,他們的野蠻還不及庫爾德人的一半。

亞美尼亞人都是虔誠的基督信徒。他們皈依基督教的年代早於古羅馬人,所以,亞美尼亞人的教堂仍然保留了神職世襲制等一些古老的體制。但在西方正統的天主教徒眼裡,神職世襲制簡直是大逆不道。因此,當庫爾德的穆斯林大肆屠戮劫掠亞美尼亞時,歐洲人無動於衷,袖手旁觀。 在世界大戰期間,英軍被圍困在美索不達米亞,協約國為了解圍,就從亞美尼亞包抄土耳其軍隊的後路,於是,亞美尼亞人又一次無辜地遭了殃。亞美尼亞的凡湖、烏爾米耶湖雖可躋身世界最大高山湖泊之列,卻向來鮮為人知,這時,這些湖泊的名字也突然在時事新聞中出現了,甚至連埃爾祖魯姆,這個古拜占庭王朝的亞洲前沿重鎮,自十字軍之後也從未得到過這麼多人的關注。 當戰爭即將結束時,全世界都因亞美尼亞人而大吃一驚。帶著對所有踐踏過他們的民族的詛咒,亞美尼亞人加入了蘇聯的陣營,於是,在高加索山腳下的黑海與里海之間,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加盟共和國出現了。

接下來,我們離開土耳其人以及土耳其的世代犧牲品,繼續向西走進小亞細亞高原。 小亞細亞昔日是奧斯曼大帝國的一個小小的行省,如今是土耳其人稱霸世界的一個殘夢。小亞細亞高原西臨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隔海相望,北靠黑海,南抵地中海,整個南部為托羅斯山橫亙著。一條著名的鐵路線———巴格達鐵路橫貫在小亞細亞這片較矮的高原上,把伊斯坦布爾同底格里斯河上的巴格達連在一起。在過去30年裡,巴格達鐵路線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西亞重要港口士麥那、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和阿拉伯世界的聖城麥地那(沙特阿拉伯西部城市,伊斯蘭教第二聖城。公元622—661年,穆罕默德曾在麥地那這個城市傳教,城內有先知寺,寺內有穆罕默德陵墓———譯者註)都在這條巴格達鐵路線上。巴格達鐵路線如此重要,所以它始終是英國與德國爭奪的對象。

英、德兩國剛剛達成協議,法國就站了出來,堅持在將來的鐵路收益中也要分一份。於是,法國取得了小亞細亞北部的鐵路控制權。由於北部的特拉布宗,一個亞美尼亞和波斯的出口港,通往西方的交通線還有待於進一步建設,所以,外國工程師就動手勘測地形,準備在小亞細亞這片古老的大地上再新築一條鐵路。雅典殖民地的希臘哲學家第一次認識到了人類的本性與世界的起源,就是在小亞細亞;莊嚴的教會為世界貢獻了堅定信仰,歐洲人因這個信仰的支撐而生活了1000年,是在小亞細亞;聖徒保羅的誕生地和他的佈道救人之地,也是在小亞細亞的塔爾蘇斯;土耳其人與歐洲人爭奪地中海控制權的戰場還是在小亞細亞;一個阿拉伯駱駝騎手(指穆罕默德———譯者註)在一個破敗的沙漠小村子裡,產生了要做安拉惟一的使者與先知的夢想,還是在小亞細亞。

這條新鐵路按照計劃避開了沿海地區,將阿達納、亞歷山大勒達、安蒂奧克、特里波利、貝魯特、蒂雷、西頓以及雅法———巴勒斯坦岩石海岸上惟一的港口,山區進出口貨物的主要港口———這些古代和中世紀的神秘港口都繞過去了。 正如德國人希望的那樣,戰爭一爆發,這條新鐵路線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這條新鐵路是德國人用最好的設備建成的,再加上兩艘德國大軍艦停泊在伊斯坦布爾,因此,土耳其人“考慮再三”之後,還是加入了軸心國。在其後的四年中,從戰略上看,這條鐵路生正逢時。因為這場戰爭的勝負主要由海上和西線所決定,當西線全面瓦解崩潰之後,東線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仍然固若金湯。讓全世界奇怪的是,土耳其軍隊1918年的出色表現,與他們的祖先塞爾柱人(古土耳其人的一支。12世紀時在小亞細亞建立了塞爾柱王朝———魯姆蘇丹國,13世紀前期進入鼎盛時代———譯者註)相比,一點也不遜色。塞爾柱土耳其人征服了整個亞洲之後,1288年,又把他們渴求的目光射向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岸君士坦丁堡那堅不可摧的城牆後面。 小亞細亞儘管也屬於歐亞大陸橋的一部分,但是,它還從未遭遇過亞美尼亞和波斯的伊朗高原那樣的厄運,所以,直至那時,小亞細亞高原還相當富饒。這主要是因為小亞細亞不但是這條古商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印度和中國通往希臘與羅馬的商道終點站。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崢嶸才初現之時,地中海地區的學術活動和商業活動的活躍地早就在當時已成為了希臘城邦的殖民地的西亞各地,而不在希臘本土了。亞洲古老的血統與歐洲新興的民族在小亞細亞融合為一體,一個舉世無雙、睿智而敏捷的民族就出現了。即使在今天地中海東部的各個民族中,儘管在買賣公平、忠誠老實等方面有聲名狼藉的特點,但是,對於那古老血統的影響,我們還是能從中窺出一二。因為數百年來,別的民族始終未能將它同化掉。 最終,塞爾柱王朝分崩離析的一日來臨了。這支武裝毫無人性,永遠陷身於四面楚歌聲之中。大帝國昔日何其輝煌,如今只剩下了這個小小的半島了。過去的蘇丹們不可一世,而今也蓋棺就木了。在亞得里安堡,蘇丹的先輩居住了近百年之後,終於在1453年遷都君士坦丁堡。當時,整個巴爾幹半島、匈牙利全境和俄國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他們統領之地。而今,土耳其人在歐洲僅存的領地就只有這兩座古都了。 泱泱帝國的覆滅、今日土耳其的頹敗都是長達四百多年暗無天日的統治的惡果。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君士坦丁堡,這個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商業壟斷城市,曾擔任俄國南部的穀物集散地;曾備受大自然的青睞,擁有號稱“金角”“富角”的海港,港口的魚兒多得能夠養活天下人,還是這個君士坦丁堡,而如今,它卻已淪落為一個三流省會城市。戰後,君士坦丁堡已經破敗不堪,希臘人、亞美尼亞人、斯拉夫人和十字軍的殘渣餘孽以及東地中海沿岸形形色色的人種充斥了這個城市,就像一個民族大雜燴,已不適合重振土耳其民族昔日雄風,也無法再帶動國家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因此,新土耳其國家領導人為了重整河山,就作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選擇了君士坦丁堡以東200英里、安納托利亞山中的安卡拉城作為他們的新首都。 安卡拉這個城市也非常非常古老。公元前400年,一個叫做高盧人的部落曾居住在這兒,就是這個高盧人,後來在法蘭西大平原當家作主。安卡拉同重要商道上的其他城市一樣,也曾歷經幾度榮枯。安卡拉曾被十字軍佔領過,曾被韃靼人踐踏過,甚至到了1832年,整個周邊地區還曾被一支埃及軍隊摧毀過。但是,凱末爾·帕桑決定就把安卡拉建設成光復故國的新都。他排除萬難,用居住在土耳其的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作交易,換回了在這些國家居住的土耳其人。他還重建了軍隊,出色地給土耳其人恢復了信譽。土耳其因凱末爾而得到了世界不斷的關注,只是,在長達1500年的戰爭蹂躪和政荒民弊之後,安納托利亞大山能吸引到華爾街金融家的重視嗎?這就很難說,因為,有價值的投資對象才是華爾街金融家不斷尋求的對象。 但是,小亞細亞永遠是亞歐兩大洲商貿往來最重要的地區。士麥那昔日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復。古代女戰士———亞馬孫人在士麥那開展了統治,建立了國家,自此以後,這個港口城市就一直長盛不衰。亞馬孫人的國家是一個純女人的國度,這個國家有一個奇異的風俗,每年只允許外面的男子進來一次,惟一的目的就是延續亞馬孫女戰士的香火,但在這個女人國,男孩一出生,就會被處死。 當年在以弗所(位於小亞細亞西岸,古希臘的一個殖民城市———譯者註),聖徒曾發現亞馬孫女戰士的神靈———處女守護神狄安娜仍為當地人供奉著。如今,以弗所已不再在地球上存在了,但是,古以弗所城的周邊地區極有可能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花果種植園。 從以弗所向西走,越過帕嘉馬廢墟(這是一個古代文學藝術中心,它為後人奉獻了豐富的羊皮書資料),鐵路線從特洛伊平原上繞過,與馬爾馬拉海岸邊的班德爾馬連在一起,乘船從班德爾馬至於斯屈達爾只需一天,東方特快列車(倫敦—加萊—巴黎—維也納—貝爾格萊德—索菲亞—君士坦丁堡)取道於斯屈達爾,開向了安卡拉和麥地那,再途經阿勒頗—大馬士革—拿撒勒—盧德(在這裡可換乘汽車去耶路撒冷和迦法)—加沙—伊斯梅利亞—坎拿哈,跨過蘇伊士運河,沿著尼羅河逆流而上,最遠可至蘇丹。 如果世界大戰沒有發生,通過這條交通大動脈,西歐完全能把五湖四海的乘客和四面八方的貨物運送到印度、中國和日本,並從中獲得巨額利益。但是,四年戰火造成的巨大破壞尚未徹底恢復,在這之前,人們還是寧願搭乘航班。 庫爾德人居住在小亞細亞的東部,他們是亞美尼亞人的宿敵。同蘇格蘭人或大部分山里人一樣,庫爾德人的血統觀念也是極為濃重的,部族之間各自為政,對個人榮譽與民族傳統看得太重,對工業化大生產和商貿活動敬而遠之。庫爾德民族十分十分的古老。根據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文獻和色諾芬(蘇格拉底的弟子,古希臘城邦雅典的貴族、軍人、奴隸主、歷史學家,約前430—約前354———譯者註)作品中的記載,庫爾德人和西歐人同屬一個種族,但是,後來他們皈依了伊斯蘭教。正因這樣,對那些信仰基督的鄰邦,他們毫不信任。世界大戰之後,那些被炮製出來的穆斯林國家對周圍的那些基督教鄰邦也不屑一顧。不過,他們這樣做,自然有他們的道理。現代人都知道,當“官方謊言”被西方大國當成了一種戰略時,人們就有理由對這些東西耿耿於懷。 當和平的曙光出現時,人們並未因此而歡欣鼓舞。舊仇尚未雪,新恨又添來。對昔日土耳其大帝國的部分領土,幾個歐洲大國以“託管人”的身份指手畫腳,而“託管”和“殖民地”差不多,只不過名稱稍微好聽一點而已。在怎樣對待當地人上,這些託管人的所作所為,同當年的土耳其人相比,沒有多一點兒“仁慈”。 由於法國人曾在敘利亞作了一筆很大的投資,因此,法國在戰後很快就控制了敘利亞,組建了一個“法國高級委員會”,帶著大批軍隊和巨額資金開始託管300萬極不願被“託管”的敘利亞人。很快,前敘利亞的幾個大民族就把相互之間的宿怨撂到了一邊,猶太人不再蔑視基督徒和穆斯林了,而基督徒也不再虐待猶太人了,庫爾德人同自己的世仇黎巴嫩馬龍教派天主教徒握手言歡了,如今,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法國。為了維持自己在敘利亞的統治,法國人不得不建起了許多絞刑架,於是,重建了社會秩序,敘利亞很快就淪落成了阿爾及利亞第二。但是,這並不表明敘利亞人已接受了現實,只不過,在民族領袖被絞死之後,其他敘利亞人還未攢足勇氣和力量來繼續奮戰。 在兩河流域,那裡出現了一個伊拉克王國,古巴比倫的廢墟和尼尼微(位於伊拉克摩蘇爾附近,古亞述王國的首都———譯者註)的遺跡都成為了這個王國的領土了。但是,伊拉克王國已被迫淪為英國的附庸,所以,新上台的費舍國王並不能真正享有漢謨拉比或亞述納西拔的自由(漢謨拉比,約前1792—前1750,古巴比倫第一王朝第六任國王,人類史上第一部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漢漠拉比法典》就是他的傑作。亞述納西拔,古代亞述國帝王———譯者註)。如果要作出的決定比挖掘古巴比倫排水管更重要一些,費舍國王就不得不等待倫敦的恩准。 兩河流域還有巴勒斯坦(腓力斯人的土地)。巴勒斯坦是一個很奇異的國度,我甚至不敢對她長篇大論,因為這樣做的話,也許對一個小國的專題討論就會佔據這部作品的剩餘部分。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是歐洲最不起眼的小公國,而巴勒斯坦這片土地比這個小公國還小,但是,在人類歷史上,她卻發揮著比任何大國都重要的作用。 猶太人的祖先本來居住在荒涼的東美索不達米亞,後來,他們離開了自己的村莊,穿越了阿拉伯北部沙漠,跨過了西奈山與地中海之間的平原,先在埃及生活了幾百年,最後,在朱迪亞山和地中海之間那一小片狹長的沃土上,他們流浪的腳步終於停了下來。通過同當地土著人幾度激戰,他們最終佔領了一些城市和村莊,建起了獨立的猶太人國家。 在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他們生活得一定很不幸。西側,猶太人無法接近大海,因為整個海岸地帶都被腓力斯人和來自克里特島的非閃米特人民族佔據了;東側,他們同亞洲其他地區隔絕了,因為自南向北有一條最深處在海平面以下1300英尺的大裂谷。這條大裂谷北起黎巴嫩和前黎巴嫩之間,沿著約旦河河谷、太巴列湖(又叫加利利海,位於海平面以下520英尺)、死海(低於海平面1292英尺。加利福尼亞的死谷———美洲大陸最低點,也不過在海平面以下276英尺)向南延伸,再穿過古伊多姆古國(莫阿佈人曾經居住的地方)的遺址,最後直抵紅海北部的亞喀巴灣(伊多姆,一個西南亞古國。莫阿布,閃米特人約公元前13世紀在死海東部的國家———譯者註)。當初,施洗約翰曾選擇巴勒斯坦作為自己的永久居住地。 這條大裂谷之南是世界上最荒涼、最炎熱的一個地區。瀝青、硫磺、磷礦石和其他令人生畏的混合物質遍地皆是。用現代化學方法能從中提取很有價值的東西(德國人戰前曾在這裡成立過一家實力強大的死海瀝青公司),但古人卻對這個地方望而生畏。他們深信,不是因為一次普通的地震,而是由於對罪惡之神的報應,罪惡的淵藪才被摧毀了。 第一批東方移民翻越了同大裂谷平行走向的朱迪亞山,看到那兒的景象和氣候同南部大不一樣,呈現出來的完全是另一類風光,這時候,他們一定歡呼雀躍,額手稱慶,因為這一塊“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勝地”被他們找到了。如今去巴勒斯坦,由於鮮花在這裡幾乎沒有了,要看到牛奶或蜂蜜就很困難了。這並非氣候變化的結果,今天的氣候同當年耶穌的信徒四方佈道時的氣候差不多。在當年,從北部的達恩走到南部的貝爾謝巴,椰棗和佳釀到處都有,旅行者的需求隨時隨地都能得到滿足,這些耶穌信徒一路上也就吃喝不愁了。整個巴勒斯坦的面貌是由土耳其人和十字軍騎士這些惡魔所改變的。猶太人王國時代和後來羅馬統治時代留存下來的大量灌溉工程被十字軍破壞了,後來者土耳其人又把殘存的部分摧毀了。於是,這片豐收靠充足的水源的土地就乾涸而死了。最後,人們或是坐以待斃,或是離鄉背井,以致這裡十室九空。耶路撒冷淪落成了貝都印式的村莊,生活在此的基督教徒與穆斯林無休無止地爭鬥起來(貝都印人,沙漠地區一個阿拉伯游牧民族———譯者註)。因為耶路撒冷也被穆斯林視為自己的聖城。當年,在悍妻薩拉的威逼之下,亞伯拉罕迫不得已把庶子以實瑪利和他的生母夏甲趕走了,阿拉伯人認為,他們就是那個可憐的以實瑪利的子孫。 但薩拉的陰謀落了空,以實瑪利及生母在沙漠中並未飢渴而亡,正好相反,他娶了一個埃及女人,並當上了全阿拉伯民族的鼻祖。今天,以實瑪利和他的母親還安葬在天房(指麥加大清真寺內的一座方形石殿,內有黑色聖石,是全球穆斯林朝覲的中心。做禮拜時,穆斯林都朝向石殿所在的方位———譯者註)之外,這裡就成了麥加最神聖的地方,無論路途多艱險,多遙遠,每一個穆斯林一生之中至少要來聖地朝覲一次。 阿拉伯人一佔領耶路撒冷,就在那塊黑色聖石上建起了一座清真寺。傳說,數千年之前,所羅門,亞伯拉罕的另一支嫡係後裔,阿拉伯人的遠親,在同一地方也曾建造了一個著名的寺廟(所羅門,以色列國王,在位時間約為前961—前922———譯者註)。可是,這塊黑石頭以及建在它周圍的那道有名的“哭牆”卻是阿拉伯人和正統猶太教徒之間的血海深仇的種子,為了爭奪它們,人們一直打打殺殺。今天,這兩個民族卻被強扭在一起,組建了巴勒斯坦託管國。 對巴勒斯坦這片土地的未來,還能指望什麼呢?英國人進駐耶路撒冷時,這個城市裡穆斯林(敘利亞人和阿拉伯人)佔了80%,猶太人和非猶太基督徒只佔20%。英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帝國,英國人身為統治者,當然不願意開罪他們忠實的臣民,於是,就把50萬巴勒斯坦穆斯林交到了10萬猶太人手中,任由猶太人去處置,因為要對穆斯林們為所欲為,另有企圖的猶太人的理由實在是太多了。 結果呢,凡爾賽和會之後的一個妥協方案又被炮製出來了,而且,這些“和約”、“調解”永遠不會讓所有人都滿意。如今,巴勒斯坦為英國所託管,這兩個敵對民族之間的爭端由英國人負責調解,總督也是從英國最知名的猶太人中選舉而生。巴勒斯坦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殖民地,一點兒也享受不到阿瑟·貝爾福(1848—1930,英國首相,1902—1905,外交大臣。為了維持英國在近東地區的殖民統治, 1917年,他發表了《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同阿拉伯對抗的猶太居留地———譯者註)所描述的“完全的政治獨立”,在巴勒斯坦運動(指猶太人的複國運動———譯者註)之初,貝爾福曾說,巴勒斯坦這片土地將成為猶太民族未來的家園,但是,現在看來卻只是一些不誠不實的甜言蜜語。 假如清楚自己要在古老的家園做些什麼,猶太人就不會把事情弄得這樣複雜。東歐正統猶太教徒,特別是俄國猶太人希望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仍然維持原樣,變成一所大神學院,再建一個小型的希伯來博物館。讓死去的人埋葬死去的人吧———這句著名的格言則是年輕一代所想的。他們認為,一味地對往昔的榮耀與輝煌耿耿於懷,只會嚴重影響明日的輝煌與榮耀的建設。他們想把巴勒斯坦這片土地建設成為一個同別國比如瑞士或丹麥一樣的現代化國家。巴勒斯坦不應該始終死死地抓住多年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痛苦回憶不放,為了幾塊年代久遠的石頭同阿拉伯鄰人爭來爭去,而應讓國民把精力放在築路、修渠這些現代化建設之上。也許這幾片石頭當年曾是麗柏嘉(《聖經》中的一個人物,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之母———譯者註)汲水用的井石,現在卻變成了她的這些後代子孫前進的絆腳石。 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自東向西呈斜坡形,大部分地區天天都被從海上吹來的和風拂過,整個大地因這和風而有了滋潤的甘露。如果把巴勒斯坦荒蕪的農田墾殖出來,無花果將會把豐厚的收益帶給這個地區。也許傑里科,這個死海地區惟一的重要城市會再一次變成椰棗的貿易中心。 外國慈善家不會將巴勒斯坦當成自己的獵物,因為這裡既無煤礦也無石油。只要耶和華和占大多數人口的穆斯林願意,他們完全能安心地去解決自身的問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