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房龍講述地理的故事

第19章 瑞典王國和挪威王國的屬地

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來歷,中世紀那些生活在快樂的神話世界中的人一定是很清楚的。傳說,當上帝的創世傑作完工之後,魔鬼前來窺探上帝到底乾了些什麼。當魔鬼看到人間清新可愛,朝氣蓬勃,他狂怒了,順手把一塊巨石扔向了人類的新家園。這巨石飛落到了北冰洋上,就變成了今天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塊“巨石”太荒蕪太貧瘠,人類根本無法生存。但上帝想起他在塑造其他大陸時,還餘下了一些肥沃的泥土,於是就把這點沃泥撒在挪威和瑞典的山區,但這一點泥土遠遠不夠,沒有人想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謀生。瑞典和挪威的大片領土至今仍是洞穴巨人、土地神和狼人們的天下,原因就在於此。 這個“創世故事”也有一個現代版,但現代版創世故事是比較科學,它建立在觀察得來的事實基礎之上。地理學家認為,曾有一塊很廣闊很古老的大陸,早在煤炭形成之前就橫亙在北冰洋之上,從歐洲一直延伸至美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就是這塊大陸的一部分。

大家知道,今天的大陸是“新近”誕生的———這些大陸仍然還在移動,就像樹葉在水池中漂動。所有的陸地曾是一個整體,後來才被海洋分隔成幾塊大陸。挪威和瑞典所在的那一側大陸漸漸地下沉,只殘留了最東側的邊緣———斯堪的納維亞山系,這片大陸留在水面的遺跡只有冰島、法羅群島、設得蘭群島和蘇格蘭,而大陸的其餘部分全部在北冰洋的海底長眠不起了。也許有一天真的會滄海桑田,那時,北冰洋也許會拱起,變成堅實的陸地,而挪威和瑞典則會一片汪洋,任由鯨類和魚類嬉戲。 對於這種可能的變化,挪威人並不介意,如何謀生才是他們最擔憂的問題。挪威的農業可耕地不到總領土面積(4000平方英里)的4%。儘管瑞典的農用土地比挪威多一點,佔了總面積的10%,但是仍然嚴重匱乏。

不過,造物主也補償了這兩個國家。森林覆蓋了瑞典50%以上的領土,松樹和冷杉長滿了挪威25%的土地。他們知道,由於自己的國家並不具有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因此,他們對這些樹木展開了有計劃的採伐,對這份資源加以最科學的利用。曾經覆蓋了從北角到林德斯奈斯整個半島的冰川是導致這裡資源匱乏的罪魁禍首。山脊上的土壤被這些冰川剝蝕殆盡,整個半島就變成了一隻獵狗舔過的盤子。山上來之不易的土壤(使土壤覆蓋整片大地需要數百萬年的漫長歷程) 不僅被冰川剝蝕了,還被冰川裹挾到了歐洲大陸,整個北歐大平原上都有它們的沉積物。 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情況,4000年前侵略過歐洲的亞洲尖兵肯定有所了解。當時,這些東方侵略者跨過了波羅的海,來到了這個半島,發現生活在這兒的是一些帶有芬蘭血統的游牧民族。這些芬蘭部落被亞洲人輕而易舉地趕到了北拉普蘭的荒野之中。但是,這些後來者又如何在這兒謀得生存呢?

有幾個謀生的辦法。首先,他們能出海打魚。當遠古的冰川朝大洋之中滑落時,在海岸的岩層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溝,大大小小的海灣、峽灣就出現了,所以,今天挪威的海岸線曲曲折折,比平直的海岸線長了6倍。直至今天,挪威人還在以打魚為生。這裡所有的港灣都得到了墨西哥灣暖流的呵護,連最北的哈默弗斯特也是一個經年不凍的港口。羅弗敦群島鄰近北冰洋,它的沿海盛產鱈魚,北冰洋的海水是冰冷潔淨的,而鱈魚好像特別喜歡,每年都游到這兒來繁殖,於是,在此找到了生財之路的漁民最少有10萬之多。另外,當他們的拖船滿載而歸時,專門在島上從事罐裝工作的人還有10萬之多。 如果他們不喜歡漁業,就去當海盜。大大小小的島嶼遍布了挪威的海岸線,它們的總面積佔了全國領土面積的7%。無數淺灣、沙丘、峽灣和海灣把這些島嶼分隔開來,而且航線複雜,為了保證從斯塔萬格開往瓦爾德的汽船安全無誤,需要兩位領航員領航,每隔六小時輪班一次。

這一帶水域在中世紀根本沒有航標、浮標和燈塔(挪威最早設立燈塔之地是林登斯納,不過,這還是最近的事呢),外人完全不可能靠近這段危險的海岸。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有一個可怕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有點誇張,但是,這個大旋渦的確是一座水上迷宮,沒有當地人引路,最有經驗的船長也過不去。正因如此,海盜們就充分地利用著家鄉這一自然優勢,把這片錯綜複雜的水域變成他們的基地,有恃而無恐。為了能一舉打到英格蘭、愛爾蘭和荷蘭這些地方,這些海盜還對船隻作了改進,把作業水平提高了。對前進的道路,他們一步一步地探索著;對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們一點一點地擴張著。終於,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甚至君士坦丁堡都開始感到不安了。商人回來後常常報告,在他們國家附近的海面上,他們看到了北歐海盜的龍旗。

在9世紀早期,巴黎至少被這些北歐海盜洗劫了三次。這些北歐海盜逆萊茵河而上,到過科隆和美因茨。而在英格蘭,為了爭奪這個國家的所有權,來自挪威的不同部落正打得不可開交,就像現在為了一塊石油產地,歐洲各國動不動就開火。同時,北歐海盜還發現了冰島,建起了第一個俄羅斯國家,在北歐的統治長達七百多年。再後來,他們又組織了一支遠征軍,船隻(只要必要,能在陸地上抬著這小船前進)多達200條,從波羅的海一直攻至黑海,整個君士坦丁堡為之驚慌失措,於是,東羅馬帝國皇帝急忙把這夥北歐海盜收編成軍,抬舉他們出任皇帝的特殊衛隊。 北歐海盜又從西線闖進地中海,曾在西西里、意大利和非洲沿海建起了他們的國家,最後,他們又拜倒在教皇的腳下,充當羅馬教廷討伐異教徒的頭號走狗。

過去的挪威輝煌一時,如今又怎麼樣呢? 海盜之國已成昨日黃花,今天的挪威小王國備受尊重。挪威人捕魚並大量出口,又從事遠洋運輸業。另外,他們還為讓哪一種語言來擔當官方語言而苦苦相爭。假如挪威政府不存在那種要命的毛病———重要城市和火車站的名字兩三年就更改一次———他們國內的這場政治鬥爭,全世界就沒有會去關注到。 說起挪威的城市,它們只不過是一些過度膨脹了的村莊。在城市裡,甚至於所有人的狗都彼此認識。特隆赫姆是一個天然良港,曾是挪威古國的首都,當波羅的海冰封之後,瑞典大部分出口木材就只能從這兒動身去世界各地了。 在一個古老的挪威聚居點的廢墟之上,挪威人建立了今天的首都奧斯陸。這個古代的聚居點曾為大火所毀。奧斯陸本是由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建造的,當時,這個城市叫做克里斯蒂安娜,後來,挪威人決定把帶有丹麥色彩的全部地名都改為挪威名字,於是“奧斯陸”就產生了。奧斯陸緊臨奧斯陸峽灣,正位於挪威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峽灣之外就是斯卡格拉克海峽,這個寬闊的海峽把丹麥同挪威遠遠地隔開,究其實就是大西洋的一個岔口。

挪威的城市,如斯塔萬格、阿爾桑德和克里斯蒂安桑,等到每天早晨9點汽笛響過,才會顯露出一點生氣。卑爾根曾是古老的北歐商業同會———漢薩同盟(13—17世紀,北歐城市結成的政治、商業同盟———譯者註)的所在地,整個挪威海岸的商業活動一度由她所掌管,現在,一條鐵路把卑爾根與奧斯陸相連在一起。特隆赫姆也有一條鐵路線直達瑞典的波羅的海沿岸。納爾維克是位於北極圈以內的一個港口,瑞典拉普蘭生產的鐵礦砂專門從這個港口輸送出去。魚腥味永遠從特羅姆瑟城和哈默弗斯特市散發出來。在緯度70度以上的地區,人類還能這樣舒適地生活,這畢竟是極為罕見的,所以才提及這幾個港口城市。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片堅硬而慳吝的土地。民不堪命,就離鄉背井,聽天由命,在茫茫的大海之上顛沛流離,浪跡天涯海角。縱然如此,而對故園的眷戀與忠誠,這片土地的兒女們仍然永遠保持在自己的心中。假如有機會,弄條船去北方看看吧!所過之處大同小異。幾棵只夠養活一頭羊的衰草依偎在地裡,兩三座村莊破破爛爛,五六間房舍稀稀落落,幾條破船在海邊搖搖欲墜。汽船一周只來一次,當它又一次開進港口時,這兒的人就熱淚盈眶———終於又見到這條船了。但他們仍然生活在這裡,因為這裡就是他們的家園,因為他們同自己的家園血肉相連。

在人與人之間,親情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可在博德或瓦爾德,這兩個遠離塵囂的地方,事情往往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當整個北極大平原在大西洋的萬頃碧波之中消失後,只有瑞典———一個與挪威迥然不同的國家,仍然殘留在斯堪的納維亞山另一邊。人們常問:這兩個國家何不干脆合二為一呢?這樣可省下一大筆管理費用。從理論上講,這個出色創意是切合實際的,可兩個國家的地理概況卻把這個構想化為了空談。因為墨西哥灣暖流的精心呵護,挪威氣候一直是溫和的,夏天多雨,冬天少雪(在卑爾根,如果馬兒看見不帶雨傘和雨衣者會驚嚇而跑開去的);而瑞典屬於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降雪豐沛。挪威有許多又深又闊的峽灣,一直延伸到了內地;而瑞典的海岸低緩平直,雖有幾個天然港口,但值得一提的只有哥德堡,這個港口因面臨卡特加特海峽而較為重要。挪威幾乎沒有什麼自然資源,而瑞典的鐵礦卻是世界上儲量最為豐富的。由於煤炭資源的缺乏,瑞典不得不把大量的鐵礦砂出口給德、法兩國。但在過去的20年裡,瑞典開發利用了幾條重要的瀑布,建成了幾座水電站,漸漸改變了完全依賴煤炭來發電的局面。大面積的森林覆蓋在瑞典的土地上,火柴工業因這筆寶貴的財富而十分發達,造紙業更是因此而名揚五湖四海。

人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這是瑞典人和挪威人、丹麥人一樣(也許還能說:除了英國人之外的所有日耳曼血統的民族一樣)的堅信。瑞典科學家們能完全自由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因此,在木材加工的廢料中,許多重要發明和重要改進被化學家作出來了。變廢為寶,從木材廢料中製造出電影膠片和人造絲。斯堪的納維亞山把半島一分為二,處在寒冷的無任何遮擋的一面的正好是瑞典,儘管氣候條件如此惡劣,但同挪威相比,它的農業發展水平還略勝一籌。由於寒冷,瑞典人對鮮花特別鍾愛。為了在漫長的冬夜有一份春天的明媚,每一個家庭都用鮮花和綠色灌木來裝飾。 瑞典與挪威的不同之點還有許多。隨著黑死病的消滅,挪威昔日的封建制度也一同消亡了,而黑死病這場發生在中世紀末期的災難,將北歐人的雄心與活力突然銷蝕了。而在瑞典,王室———這個國家最大的地主因土地的高度集中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仍然保留至今。現在,雖然這個國家的領導者是社會黨(就像大部分歐洲國家一樣),奧斯陸和哥本哈根已是高度民主化的城市,但斯德哥爾摩始終是一個貴族化的城市,優雅的宮廷禮儀得到了嚴格的保持,這樣,兩者之間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也許,瑞典的政治體制發展又是她的地理環境所影響的直接產物。而鄰邦挪威所面臨的是一片廣闊的大西洋,但她所朝向的只是一個內陸海,瑞典的國計民生與歷史文化都同波羅的海緊緊相連。 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還是蠻荒一片、人煙稀少之時,西邊的挪威人與東邊的瑞典人並無區別,對外界而言,他們都叫斯堪的納維亞人。 “仁慈的上帝,請你從斯堪的納維亞人的怒火中把我解救出來吧!”這是一句著名的祈禱詞,而可憐的人在說這句話時,到底是哪一部分斯堪的納維亞人讓他們惶恐不安呢?他們並不去細加考慮。 但在10世紀之後,情況有了轉變。當時,瑞典人居住在北方的斯維阿蘭(其首府坐落在梅拉倫湖,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就在這個湖畔),哥特人居住在南方的哥得蘭,一場空前激烈的內戰在兩者之間爆發了。這兩個民族有著極近的血緣,供奉著一樣的神(神的供奉城市的位置就在今天的烏普薩拉,而北歐最古老最重要的大學城就是烏普薩拉),可是,這場內戰卻持續了兩百多年。這場戰爭大大削弱了國王的勢力,而貴族的實力又得到了大大的增強。這個期間,基督教傳到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教士和僧侶恰恰支持貴族(但在大多數國家,情況正好相反),最終,瑞典王室衰落了,丹麥王室對瑞典長達150年的統治開始了。 這時,歐洲幾乎把瑞典的存在都忘了,直至1520年,整個西方世界為一件駭人聽聞、罪不可赦的謀殺案震驚了,甚至於整個人類都因這件罪行而蒙羞。為了把丹麥國王與其親愛的瑞典臣民之間全部矛盾衝突一勞永逸地解決掉,在這一年,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鴻門宴,把所有瑞典貴族首腦都邀請出席了。宴會一散,瑞典貴族首腦剛才還是座上賓,突然全部變成了階下囚,或斬首,或溺斃。在所有的瑞典貴族中,只有古斯塔夫一人倖免於難,但他的父親埃里克·瓦薩早在幾年前就已被克里斯蒂安二世砍了頭。當時,古斯塔夫正避難於德國,驚聞這場血腥大屠殺的噩耗後,他立馬動身返回了祖國。在自己的祖國,古斯塔夫發起了一場自耕農革命,最終把丹麥人趕出了瑞典,讓他們滾回了老巢,於是,古斯塔夫自立為王,變成了瑞典新一代國王。 新瑞典這個貧窮落後的小國在國際舞台上絢麗輝煌的一幕從此拉開了。整個歐洲捍衛新教最堅強的鬥士是新瑞典,抵禦不斷強大的斯拉夫人入侵的最後一道堡壘也是新瑞典。在湮沒無聞數百年之後,俄羅斯人突然開始了征戰討伐的歷程。他們渴求海洋,並向海洋不斷進軍,至今,俄羅斯人仍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顯然,瑞典是惟一一個感受到俄羅斯人的強大威脅的國家。於是,整整200年,瑞典人把全副精力都用來對付俄羅斯人,試圖把俄羅斯人阻滯在內陸,讓俄羅斯人離波羅的海遠遠的。但瑞典人最後還是失敗了。俄羅斯人強悍的西進只被延緩了幾十年,他們最終還是打到了波羅的海岸邊。而瑞典的全部財力也被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耗盡了。戰爭一結束,瑞典降為二流國家,大部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失去了,對芬蘭、英格門蘭(今日列寧格勒所在地)、愛沙尼亞、利文蘭和波美拉尼亞的統治不再了。它的領土面積只有173000平方英里了(大小介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得克薩斯州之間),人口甚至比紐約州還要少一些(6141671人,紐約為6930446人)。 森林覆蓋了瑞典一半以上的領土,歐洲大陸幾近50%的木材都來自瑞典。瑞典人在冬季採伐樹木,直至開春才把木頭從雪地拖到附近的河流,投進河谷之中。夏天一來臨,冰雪消融,河水暴漲,河水就把這些內地的原木帶到下游的河灣。 這條河流先充當原木的運輸工具,接著,又為鋸木場提供了動力。這些鋸木場把原木加工成各種各樣的成品———從4英寸厚的板材到小小的火柴棍,五花八門,品種繁多。波羅的海這時已解凍了,船隻能進入東海岸各個地區,於是,這些木材加工品就被裝上汽船,運抵世界各地。木材加工品的成本很低廉,它們的成本只是伐木工人和鋸木場的工資費用,而只要時間來得及,汽船又是最低廉的運輸方式。 這些汽船還是雙重運輸。它們返回瑞典時一定滿載而歸,當然,它們不會裝很貴的貨物回來,所以,瑞典一直保持著合理的貿易順差。他們在鐵礦進口貿易中也採取相同的方式。瑞典鐵礦的質量特別好,所以,連那些鐵礦富有之國也大量採購瑞典的鐵礦砂。瑞典領土寬度不過250英里,相對來說,內地接近海洋也是比較容易的。造物主把豐富的鐵礦儲藏賜給了瑞典,在瑞典北部拉普蘭的基律納和耶利瓦德附近,有兩座低矮的小山,這就是神奇地堆積在地表的鐵礦。鐵礦砂在夏天就運往波的尼亞灣(波羅的海北部)的呂勒奧,當呂勒奧冬季封凍時,就送往挪威的納爾維克港。因為受到墨西哥灣暖流的呵護,納爾維克港常年不凍。 瑞典的最高峰凱布納峰(7000英尺高)距鐵礦不遠,全歐最重要的一家發電站就建在這裡。儘管這家電站所在的位置在北極圈以內,但電力似乎並不介意緯度的高低。這家電站正源源不斷地把廉價的電力供應給鐵路和礦山機械。 瑞典南方是整個半島土地最肥沃、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這是由於冰川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刮走的土壤有一部分被帶到了南方。瑞典是僅次於芬蘭的“湖泊王國”,境內湖泊遍布,湖面面積達14000平方英里。瑞典人在湖泊之間開鑿了運河,而最廉價的運輸方式又由密密麻麻的運河網提供給了瑞典。這不僅給伯雪平這樣的工業中心帶來巨大的利益,甚至連哥德堡和馬爾默這樣重要的港口也從中獲益多多。 在一些國家,人類完全聽憑大自然的驅使,最終變成了大自然的奴僕;在另一些國家,人類卻對大自然肆意地破壞,於是,就失去了大自然這位母親的蔭庇,最終,這位創造了一切的母親也必然會把一切毀滅掉。還有一些國家,人類學會了對大自然的理解,對大自然的尊重,互相維護對方的利益。如果想尋找後者,請到北方去,去訪問斯堪的納維亞三國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