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歷史

第9章 菩提樹下的頓悟

知道點世界歷史 梁功平 1590 2018-03-20
喬達摩·釋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5年),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創始人。 根據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是喜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間釋迦部落的王子,原名悉達多。悉達多十六歲時和同齡的表妹結婚,家庭很幸福,在王宮裡過著豪華的生活。然而悉達多卻總是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是婆羅門,有的人卻是首陀羅?而且,婆羅門世代都是婆羅門,首陀羅世代都是首陀羅,這又是為什麼?悉達多看到大多數人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即使有錢的人家也常常遭受挫折和不幸,每個人最後都難以逃脫死亡的命運。因此悉達多想到生活中必然還有比轉瞬即逝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東西。 悉達多29歲時他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消息傳出後,全城都在慶祝淨飯王得了孫子,悉達多有了兒子。然而悉達多卻決定放棄優越的生活,一心一意地去尋求真諦。他告別妻子和孩子,拋棄萬貫家產,離開宮殿,成為一個苦行者。

悉達多的父親無可奈何,只好派人跟隨他。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極端的禁慾主義是達到真知的途徑,因此悉達多和侍者們在恒河流域行腳六年,參訪了許多宗教界的名師,研習他們的理論和方法,修煉最嚴格的苦行。然而他終於認識到,這種解決人生問題的辦法是無法令人滿意的,折磨自己的肉體只能使自己的頭腦模糊不清,而不會使自己更接近真知。因此他恢復了正常飲食,拋棄了禁慾主義。 悉達多獨自坐在尼連禪河邊佛陀伽耶附近一棵菩提樹下,努力探索人生問題。經過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戰勝了種種煩惱魔障,終於在黎明豁然開朗,徹悟了人生無盡苦惱的根源和解脫輪迴的方法。從此,人們都叫他佛陀——覺者。 這時的佛陀已經35歲了。在餘生的45年中,他遊遍整個印度北方,向所有願意聽講的人宣講他的新人生觀。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時,已贏得了數以千計的皈依者。

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一開始是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 後來,直到悉達多死後幾百年才用文字記錄下來。他的宗教思想已分裂成許多不同的教派是可想而知的。佛教的主要兩派是小乘派和大乘派。小乘派在南亞居主要地位,大多數西方學者認為它與釋迦牟尼創造的教說比較接近;大乘派在中國和北亞一帶居統治地位。 原始佛教基本教義的核心是“四諦”。 “諦”,有“實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諦”亦稱“四聖諦”,意為“四條真理”,即苦、集、滅、道。四諦又分為兩部分,苦、集二諦說明人生的本質及其形成的原因;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歸宿和解脫之路。或者說,前者側重於解釋世間,後者側重於創造世間。

苦諦是把社會人生判定為“苦”,全無幸福歡樂可言,並以此認為是真理的教義。這一教義,成了全部佛教的出發點。 集諦是說明諸苦和人生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論基礎。集諦宣稱一切苦皆由“欲愛”而生,有“欲愛”就會付諸行動,其後果必然是“造業”,由此難逃輪迴之苦。 滅諦宣揚只有消滅一切欲愛,才能根絕苦因,擺脫苦果,從而達到佛教的理想的最高境界——涅槃,也就是不生不滅、圓滿寂靜、永遠擺脫因果輪迴的神祕境界。 道諦指出要達到涅槃就要修煉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生”。是佛教“三世輪迴”中的基本理論。這十二支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稱“十二支”。此外,佛教不分種族和階級(與印度教不同),人人都可以修行。

在喬達摩死後的一個時期裡,佛教傳播緩慢。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改信佛教,他的支持使佛教的影響和說教迅速傳播開來,並傳到了相鄰國家。南到錫蘭,東至緬甸,從那兒又傳遍整個東南亞,直到馬來西亞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佛教還向北傳播,直接進入西藏,又向西北傳播,進入阿富汗和中亞地區。它傳入中國後,贏得了一大批信徒,又從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