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化

第55章 浮士繪

知道點世界文化 邓金林 466 2018-03-20
浮士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流行的一種描寫風俗人情以及俳優、武士、遊女、風景等的民間繪畫。浮士,是佛教用語,含有人生無常的意思。浮士繪色彩艷麗,線條流暢,表現手法細膩。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繪畫。浮士繪的根源可追溯到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0年)流行的風俗畫和美人畫。到了江戶時代,其題材擴大為表現市井生活與風俗習慣、遊樂活動、風景名勝、以及歌舞伎藝、力士相撲、美人春畫、花鳥畫等,由起初的毛筆劃也發展成木版畫。開創木版浮士繪的是菱川師宣。 17世紀後半期的木版畫是墨色印刷。到了18世紀,鈴木春信創造了多色印刷的木版畫,浮士繪由此進入了黃金時代,當時浮士繪的代表人物是喜多川歌磨,他繪作的美人畫,峨嵋粉頸,體態婀娜,優艷華麗。江戶末期,安藤廣重所作的《東海道五十三驛站》,描繪了江戶時代栩栩如生的生活與風景畫面,留下了幕府末期的社會風貌。浮士繪的發展與流行與江戶時代的整個社會和當時人們審美的發展分不開的。所以,隨著江戶時代的沒落,這種繪畫也漸漸沒落,但它對於日本的藝術乃至整個大和民族審美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