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化

第44章 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知道點世界文化 邓金林 802 2018-03-20
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創立的。 “種姓”這個詞是從梵語“Varna”翻譯過來的,它的原來的字義是“顏色”或“品質”。照他們的說法,膚色白的雅利安人是品質高貴的種族,深色皮膚的達羅毗荼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是品質低賤的種族。這種制度原來是用以劃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界限。後來隨著工作和職業的分化和發展,本來用以劃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種姓差別,也在雅利安人自己中間起了反映,於是就有了四個種姓的劃分。 最高的種姓是婆羅門,是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階級,到後來,婆羅門也可以當國王;其次是剎帝利,是掌握軍政的國王和武士階級;其次是吠舍,是商人、手工業者,也有從事農耕的農民階級;最下層的種姓是首陀羅,是農人、牧人、僕役和奴隸。前三個種姓是雅利安人,首陀羅是非雅利安人。

各種姓都有它世襲的職業,各種姓間不許通婚,尤其嚴禁首陀羅和別的種姓通婚。對首陀羅男子和別的種姓女子結合所生的混血種,特別訂有法律,給予一種賤名,如首陀羅男子與婆羅門女子的混血種名為旃陀羅。他們的地位最低賤,不能與一般人接觸,被稱為“不可觸者”。這種人世世代代操著當時認為下賤的職業,如抬死屍、屠宰、當劊子手之類。種姓制度不僅訂在法律裡面,而且神聖不可動搖地規定在宗教教義和教條中。在婆羅門教勢力強盛的地方,種姓制度最嚴格。 總的說來,印度的種姓制度實質上是一種階級制度。但是,由於鮮明的階級關係被掩蓋在等級的劃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階級界限,在勞動人民之間製造隔閡和對立,不利於他們團結對敵。此外,種姓制度實行職業世襲,把生產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從而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種姓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印度社會發展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經歷了幾種社會形態,但是種姓制度一直延續下來,成為歷代剝削階級的統治工具。種姓制度經過長期演變,越來越複雜,在四個種姓之外,又出現了數以千計的亞種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