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70章 垮掉的一代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1449 2018-03-20
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 我們看到這一代精英毀於瘋狂, 他們飢餓、歇斯底里、赤裸著身子, 在黎明時拖著沉重的身軀, 穿過黑人區街巷,尋找瘋狂的吸毒機會。 ——金斯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有人根據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稱)譯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詩歌的部分特徵,稱為“節拍運動”或“敲打詩派”。 “垮掉青年”對戰後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 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一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的文化發起衝鋒。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巴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 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年)和《吸毒者》(1953年)。霍爾姆斯也在小說《走吧》(1952年)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於1955年發表了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從事“文藝復興”的反學院派詩人。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學院派詩人在舊金山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自此之後垮掉派文學作品開始流行。金斯堡在會上朗讀了他那首被譽為“50年代”的長詩《嚎叫》。這首詩以怨氣沖天的哀號表達“我這一代精英”的痛苦與自暴自棄,斥責“莫洛克”神統治下的軍事化、商業化的社會。 1957年,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出版,它描寫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大批精神苦悶的青年把它奉為“生活教科書”。諾曼·梅勒則從理論上論證了“垮掉文學”的意義。商業化宣傳使得美國青年紛紛接受“垮掉”生活方式,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參禪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遊旅行)一時成為美國青年的風氣。 “垮掉派”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問題。霍爾姆斯和梅勒借用存在主義觀念,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慾望來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羅斯則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據雷克思羅斯在《離異:垮掉的一代的藝術》(1957年)中宣稱,他們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凱魯亞克發明的“自發式散文”寫作法和查爾斯·奧爾遜的“放射詩”論被“垮掉文人”奉為圭臬。

大量“垮掉詩”因具有大眾化和反象徵主義的傾向,長期在青年中流傳。在小說方面,凱魯亞克的一組“路上小說”:、《地下人》(1958年)、《達摩流浪漢》(1958年)、《特莉斯苔薩》(1959年)、《孤獨天使》(1959年)等比較有代表性。它們繼承了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費思歷險記》所開創的美國文學中寫流浪生活的傳統,主人公為逃脫污濁的環境而四出漫遊,尋找自由和歸宿。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主人公毫不隱諱地大談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這種“個人新聞體”手法在那個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 巴羅斯則以對暴行、墮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寫在“垮掉”作家中聞名。他同時又在語言和小說的形式上進行大膽實驗,用“剪裁法”拼湊和改變小說的結構。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年),由於反映了“真正地獄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場訴訟和鬥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