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9章 名利世界的記錄者——薩克雷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1461 2018-03-20
我這本小說《名利場》就只有這麼一點兒教訓。有人認為市場上人口混雜,是個下流的地方,不但自己不去,連家眷和傭人也不准去。大概他們的看法是不錯的。不過也有人生就懶散的脾氣,或是仁慈的心腸,或是愛取笑諷刺的性格,他們看法不同一些人,倒願意在市場裡消磨半個鐘頭,看看各種表演,像激烈的格鬥,精采的騎術,上流社會的形形色色,普通人家生活的情形,專為多情的看客預備的戀愛場面,輕鬆滑稽的穿插等等。這場表演每一幕都有相稱的佈景,四麵點著作者自己的蠟燭,滿台照得雪亮。 ——薩克雷 在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的行列中,以《名利場》為人間世相留影的是薩克雷。他是東印度公司收稅員的兒子,受過高等教育,自己卻沒什麼財產。

1833年冬,薩克雷存款的銀行倒閉,他的財產幾乎一掃而光,只剩了每年100鎊的收入。破產使他從懶散中振奮起來,也替他解除了世俗社會給他的束縛。像他那種家世的人在當時社會上本不該做文人和藝術家,那是上流社會所瞧不起的。可破產後的薩克雷在打脫了局限他才氣的紳士架子後頗有無錢一身輕的感覺,所以他當時給母親的信上說:“我應該感謝上天使我貧窮,因為我有錢時遠不會像現在這般快樂。”他決計到巴黎去學畫。可是他不善畫正經的油畫,只擅長誇張滑稽的素描,這種畫沒有多少銷路,薩克雷覺得學畫無望,就半途而廢去做了《立憲報》的通訊記者。薩克雷往報章雜誌投稿很多,也出過獲好評的幾部書,但直到他1847年發表《名利場》才聲譽鵲起,被公認為是個偉大的小說天才。

薩克雷時代的英國社會把小說視作供人消遣的“閒書”。作家因為自己所做的是娛樂公眾的行業,常自比於逗人喜笑的小丑。每看見一個下戲以後又煩膩又憂悶的小丑,薩克雷便深有同感,他辛辛苦苦地逗讀者喜笑,來謀自己的衣食,實在與小丑無異。但他不甘心寫小說僅供消遣,刻意使自己的小說“描寫真實,宣揚仁愛”。 “描寫真實”就是無情地揭出名利場中種種醜惡,使個中人自知愧慚;同時又如實寫出追求名利未必得逞,費盡心機爭奪傾軋,到頭來還是落空,即使如願以償,也未必幸福、快樂。 “宣揚仁愛”是寫出某些人物宅心仁厚、樂於助人而忘掉自己,由此擺脫了個人的煩惱,領略到快樂的真諦。 《名利場》是其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裡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傑作。故事取材於很熱鬧的英國19世紀中上層社會。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正是這個社會的真實圖像。小說描寫主要人物的遭遇和各式各樣勢利者的事蹟,揭發了英國社會中的金錢統治和門第的權勢。女主人公蓓基·夏潑出身貧寒,父母雙亡,在學校中遭受歧視,感到忿懣不平,離校後便開始投機、冒險的生活。她認為她沒有條件成為一個“有品德”的女人,於是她靠自己的美貌,利用一切手段,力圖在上流社會裡取得一個穩固的地位。她費盡心機,卻始終無法突破上流社會森嚴的門禁,最後她幡然省悟,走上了為社會謀福利之路。作者藉此來批判社會上種種醜行,也以她的回心向善來教導人走宗教的向善之路。

薩克雷不僅診斷“名利場”上種種醜惡,也試圖找出病根。他看到敗壞人類品性的根源是籠罩著整個社會的自私自利。他說,這部小說里人人都愚昧自私,一心追慕榮利。表面上看來很美好的行為,掘出隱藏在底里的卻是自私心。他認為人們的愛混雜著許多自私的成分。 《名利場》也是一部沒有英雄的小說。小說的副標題《沒有正面主人公的小說》正是此意。他寫的都是沉浮在時代浪潮裡的一群小人物,像破產的賽特笠、發財的奧斯本、戰死的喬治等;甚至像利蓓加,儘管她不肯向環境屈服,但又始終沒有克服她的環境。他們悲苦的命運不是英雄的悲劇,只是人生的諷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