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哲學

第186章 美是生活

知道點世界哲學 李义天 1446 2018-03-20
車爾尼雪夫斯基是俄國革命家、哲學家、作家和批評家。 1828年7月生於薩拉托夫一個神父家庭。 1853年結婚之後,車爾尼雪夫斯基回到彼得堡,成為《祖國紀事》和《現代人》兩家進步雜誌的撰稿人。 1855年發表著名學位論文《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係》。這篇論文向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美學進行了大膽的挑戰,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義。 車爾尼雪夫斯基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美學家和文藝評論家。美學甚至是他批判唯心主義、捍衛唯物主義的第一戰場,也是他對沙皇俄國進行革命改造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領域。他所批駁的是當時還繼續支配俄國文學的黑格爾美學理論。他把美學作為哲學的一部分加以研究,認為藝術問題“只是個戰場,而鬥爭的主題則是藝術對整個精神生活的影響。”

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基礎上的黑格爾美學理論把美看作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它認為自然美是理念發展到自然階段的產物,而藝術美是理念發展到精神階段的產物,因而藝術美高於自然美。黑格爾的美學觀點在19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俄國有很大影響。與黑格爾唯心主義美學理論相對立,車爾尼雪夫斯基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解決了美學的基本問題——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問題。他認為美不是主觀自生的,不是體現在“最終形式”中的“絕對思想”,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題,強調生活是美的本質。美是客觀現實的特性。除了反映客觀現實,藝術作品是沒有其他內容的。不僅如此,車爾尼雪夫斯基還認為只有“應當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 博大精深是幾乎涵蓋社會科學所有領域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思想體系的突出特徵,其美學思想也不例外。他的許多見解至今仍然啟發著我們去思考。他讚揚人類的智慧和勞動能創造出比人類出現之前完善得多的世界。人們尚未住滿的地球將會呈現繁榮景象。地球本來佈滿原始森林、美麗的草原和富饒的牧場。但是人類也在劇烈地破壞自然的原始狀態,焚燒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牛蒡莠稗雜草叢生。然而這位先哲預言,人們腳下正無法遏止地消失著的荒野的原始美,必將由人的辛勤勞動才能賦予大自然的新的高級美所代替。

車爾尼雪夫斯基強調不同的社會階級對美的理解是不同的。正像魯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中賈府裡的焦大不會愛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的病態“美”那樣,車爾尼雪夫斯基也妙筆生花地闡明了美的概念對不同社會階級生活條件的依賴關係,揭露了美的概念和審美標準的階級性,指出了貴族和平民美學觀點的巨大差別。 他寫道,在普通人看來,美好的生活就是吃好住好,睡眠充足。但農民把勞動包括在生活之中,不勞動而生活不僅不可能,而且叫人煩悶。辛勤勞動而不致精疲力竭的富足生活是美的條件。而弱不禁風則給鄉下人不愉快的印象,因為他們一向認為消瘦不是疾病就是苦命的結果。勞動不會讓人發胖,發胖是一種病態,是體格虛弱的標誌。鄉下美人不能有纖細的手足,民歌中關於美人的描寫表現著精力旺盛和健康勻稱的體格,這是生活富裕而又經常適度勞動的結果。上流社會的美人必然手足纖細,如果大手大腳,那不是長得不漂亮就是並非出自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上流社會美人的耳朵小,患有“偏頭痛”這類“富貴病”。誠然,紅潤的臉色和飽滿的精神對於上流社會的人也仍舊是有魅力的,但是病態、柔弱、萎頓、慵倦,在他們心目中也有美的價值,只不過那是奢侈的,不勞而獲的,無所事事的生活的結果。

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的最重要原則是現實主義。他同別林斯基一樣,認為文學藝術應當真實地、全面地、深刻地反映現實生活。他同時認為藝術的目的不僅在於“再現生活”,而且藝術還有成為“人的生活的教科書”的最高使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