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歷史

第67章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知道點中國歷史 邱立坤 909 2018-03-20
《史記》因太史公司馬遷而生,司馬遷也因《史記》而名傳千古,至今不衰。二十世紀中國最有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幼承父命,以撰寫一部古今通史為己任。其父從年幼時即著力培養,十歲以前使之居於鄉間,體味民間之疾苦。十歲後即隨古文經大儒誦讀《尚書》等古典著作,弱冠之後,又帶著滿腔熱情暢遊祖國山川,開闊胸襟,磨練意志,增長見聞。再往後,其父逝世,司馬遷秉承父命,繼承了太史令的職位,因此獲得了接觸歷代文獻和重要檔案的機會。這一切,預示著一代史學大家即將長成。 但是,若僅止於此,司馬遷便不會具有今日的聲名,也不會令後人景仰、崇敬、同情。他更偉大的地方,在於身為史學家而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抒情詩人。

他看事情明銳而透達,可是感情卻是他卓越見解的基礎;他諷刺的人物很多,然而在他筆下寫來,卻也依然帶著大量可愛的成分;他的史書,如果不加上“浪漫”兩字,就缺乏了生命的氣息,缺少了永垂不朽的基石。 公元99年,司馬遷一生中最慘痛的悲劇事件發生了。 李廣後裔李陵以不滿五千士卒,出擊匈奴,對敵十餘萬,轉戰千里,斬獲數千,終因道窮矢絕,投降匈奴。消息傳來,武帝震怒,群臣隨之爭相詆毀李陵。司馬遷以為李陵出生入死,不顧一己性命安危,而群臣在後方保全妻子財產,一旦前方將領有事,蜂起而攻,暴人之短,世態炎涼,功罪難辨。他懷著悲憤的心情挺身而出,為李陵辯護,終因此觸怒武帝,獲罪下獄。 依照法律,司馬遷被判死刑或以腐刑代替。而被判此刑者可以五十萬錢贖身,司馬遷家無餘財,無力贖罪。是忍辱負重,以完成空前絕後的偉業,還是孤注一擲,以一死證明自己的清白?司馬遷面臨著痛苦的抉擇。

他本不欲苟且偷生於世,惟父親和自己夙願未了,所以甘受腐刑,以待將來。出獄後,司馬遷發奮著述《史記》,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以成一家之言”。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作,《史記》亦然。司馬遷忍受腐刑之辱,終於成就了這部鴻篇巨制。 《史記》為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它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先例,並為後代史家所效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