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歷史

第57章 清朝的八旗與綠營

知道點中國歷史 邱立坤 843 2018-03-20
清朝中期以前,軍隊由八旗軍和綠營兵組成。以八旗監督綠營,八旗兵薪餉和武器裝備都優於綠營兵,這是政治上的民族歧視政策在軍制上的反映。八旗軍起源於滿族入關前的八旗制度,由中央直接指揮。綠營則是仿照明代衛所製度建立的地方武裝,歸各地督撫統領。 努爾哈赤起兵之初,女真尚處於奴隸社會的初級階段,經濟文化非常落後。而努爾哈赤多次遊歷北京和內地,受漢文化影響較深,遂在女真牛錄製的基礎上發展出四旗制,後來擴展為八旗,即後世所稱的滿洲八旗,而滿人也因此被稱為旗人。八旗制度以300人為1牛錄,設1牛錄額真,即佐領;5牛錄為1甲喇,設1甲喇額真,即參領;5甲喇為1固山,也就是旗,旗內設1固山額真,後稱都統。為了掌握軍政大權,努爾哈赤指定子侄親信分統各旗,稱為“固山貝勒”。固山貝勒是本旗的所有者,又是各本旗的最高軍事統帥。

努爾哈赤歸定了各旗旗幟,分別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八旗子弟人人從軍,幾乎是舉族皆兵。八旗之中,以鑲黃、正黃、正白為“上三旗”,又稱“內務府三旗”,居於皇城以內。其餘五旗為“下五旗”。 1626年以後,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繼位,並於10年後稱帝,國號為清,改女真為滿洲,簡稱滿族。皇太極先後增編“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它們與滿洲八旗共同構成八旗制度的整體。入關前,八旗兵兵農合一,平時生產,戰時出征。入關後,八旗兵漸漸脫離生產,並分為京營八旗和駐防八旗,軍隊直屬於國家而不再歸旗主私有。 清人入關統一天下後,又彷照明朝衛所製度於各省分別組建軍隊,士兵以漢人為主,並以綠旗為標誌,所以各省漢軍又稱綠旗兵,俗稱綠營,分別歸各省總督、巡撫和提督指揮。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時,所派旗兵、綠營多至40萬。雲、貴地區多山,綠營步兵所向披靡,立下顯赫戰功。

三藩之亂後,天下逐漸歸於一統,承平日久。綠營和八旗遂驕奢淫逸,漸失生氣,全無戰鬥力,以致清末被譏為雙槍兵,一手煙槍,一手洋槍。經過太平軍的打擊之後,綠營和八旗竟一蹶不振,逐漸為新起的湘軍、淮軍和北洋軍閥所代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