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264章 古代人的起名習俗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478 2018-03-20
古人最注重“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古人在選取名字時盡量從字的義、形、音等多方面考慮,試圖通過名字來提供自己的志趣、追求、希望、抱負、排行等多方面的信息,從而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們能夠領悟到命名者的深刻含意。其形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表示對古代的製度和人物的景仰,如有一個叫範學朱的,字用晦,就是表現出對道學的祖師朱熹的敬仰和崇拜。因為朱熹字用晦,所以他的名字叫學朱,就是要學習朱熹,字則直接用了朱熹的字。 第二種是對修養倫理道德和成功立業方面的希望,所以過去叫“德”字、“仁”字、“義”字、“忠”、“孝”字、“信”字、“謙”字的特別多,如楊國忠、于謙等。 第三種是對優裕生活和高貴地位的祈求,如李廣利、錢廣、吳壽富、孫福壽等。還有對仕途的追逐。隋唐以來,讀書人都要通過科舉考試來求取功名富貴,所以,在命名中多有範新科、裘狀元、唐殿魁、許占魁等。

第四種是通過取名來表示消災免病和逢凶化吉的願望,如霍去病、司馬消難、辛棄疾等。 第五種就是這種對生命的執著和祝愿,如毛延壽、張承壽、潘天壽、李龜年、房玄齡等,都流露出命名者對耄耋之壽的期望和惟恐早夭的恐懼。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