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學

第57章 務為有補,適用為本——王安石

知道點中國文學 姜赟 2021 2018-03-20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十一月,北宋臨江軍(今江西清江等地)判官王益府中,誕生了一個男嬰。王家賀客盈門,人們沉浸在主人喜添貴子的歡樂氛圍中,誰也料不到這個小孩在數十年後,會成為吒叱風雲、改革朝政的顯赫人物,他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稱臨川先生。 “博文強記,為文動筆如飛”,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進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任浙江鄞縣知縣時政績顯著。由於深得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王安石認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卹”,這是他變法的精神支撐。 1069年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作為變法的領導機關。變法以理財為中心,目的是實現富國強兵。內容大致為理財、強兵、育才三個方面。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王安石在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石復相後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於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閒居江寧府。 1085年神宗一死,新法全部廢除。第二年,王安石也死去。後來他被封為荊國公,也稱荊公。王安石變法雖然不能根本解決當時的社會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緩和了階級矛盾。

但是我們通常接觸到的王安石是《泊船瓜州》中以一“綠”字取勝境的王安石,或者遊褒禪山而在景物中求哲思的王安石。即使沒有顯著政績,單憑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足以叫他在中國歷史上留名千載。 《遊褒禪山記》顯示出他議論說理見長的文章特色,不愧名屬唐宋八大家之列。王安石有《王文公文集》、《臨川先生文集》及《周官新義》、《詩義鉤沉》輯本等傳世,餘佚。 王安石的文學活動與他的政治活動密切聯繫,他反對過於注重詞藻文采的西昆派文人,認為“文者,務為有補適用為本”,強調文章的實用性。他的散文以政論性為多,大多針對時弊,提出明確主張,有強烈傾向性。 他的詩也與散文一樣風格鮮明。他的不少詩篇表現出對人民的同情,對國家前途的憂慮。比如《河北民》一首: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老小相攜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汝生不及貞觀中,鬥粟數錢無兵戎。 寫統治者搜刮人民的血汗,都用於兵事,以致無論南北,無論豐歉,人民一樣地陷入流離轉徙和“無食”的絕境。 《兼併》、《收鹽》、《感事》、《發廩》、《省兵》等也都表現出他關切民生疾苦、主張改革弊政的理想。王安石還對北宋統治者在遼和西夏的威脅面前麻痺苟安深感憂慮,不少詩篇表達了這種思想。如《陰山畫虎圖》: 陰山健兒鞭空急,走勢能追北風及。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回旗倒戟四邊動,抽矢當前放蹄入。爪牙蹭蹬不得施,責上流丹看來濕。胡天朔漠殺氣高,煙雲萬里埋弓刀。穹廬無工可貌此,漢使自解丹青色。堂上絹素開欲裂,一見猶能動毛髮。低徊使我思古人,此地摶兵走戎羯。禽逃獸遁亦蕭然,豈若封疆今晏眠?契丹弋獵漢耕作,飛將自老南山邊,還能射虎隨少年?

從一幅陰山健兒射虎的畫中,聯想到古代將士們曾在這裡擊敗過入侵的敵人,使邊疆平靜無事,又對比如今“胡天朔漠殺氣高”的狀態,表現他對國家不事邊備的深憂。 但是王安石在詩詞創作上,反而是到了晚年政治熱情退潮之後,顯示出藝術上的成熟和高超水平。王安石晚年罷相隱居以後,生活和心情的變化,引起了詩風的變化,心境多有恬淡之意,成就了一批佳作。他的《即事》中寫山村景色,“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疏朗幾筆,村味盡出。 “縱橫”、“高下”正反對照即現出水形村勢,簡練形象。 “靜憩”、“荒尋”,一個暖洋洋來又懶洋洋;另一個清落落來又冷落落。而雞卻是對著中午鳴叫,犬恰是向著黃昏吠。將時日也活化成有知覺有形體的東西了。 《書湖陰先生壁》中“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卻是絕了。 “護田”“排闥”二句從漢書中來,蘊了典故,卻又如此生動。水自有性將田護來將綠繞;山亦有意,一層疊一層如推送青入目。繞的可以說是綠油油的植物,也可以說是綠的意趣;送的可以說是青山,也可以說是青色撲目的氣勢。 《葛溪驛》中行人意,病身愁,淒涼意。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一句,夢裡咫尺,醒來天涯,心由思牽,身被病困,怎不叫人霎如跌入谷底。 《初夏即事》中“晴日暖風生麥氣,綠蔭幽草勝花時”,石梁茅屋旁,一彎長水,水聲濺濺;天氣晴朗,熏暖的風帶來麥的氣息,樹蔭綠幽草香,雖無花卻比有花時更有味道。王安石一向喜歡改詩,苛求到位,他的一部分詩還喜造硬語,壓險韻,引用生僻的典故。後人雖詬王安石始造形式主義之根芽,卻也可說他人無及他博學精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