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兵制

第4章 第二節春秋兵制

中國古代兵制 黄水华 1137 2018-03-20
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逐漸衰微,再也無力控制諸侯國,各諸侯國趁機建立自己的常備軍,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軍賦保障能力,隨意決定自己軍隊的數額,週天子對諸侯國的兵額限制再也不起作用了。以晉國為例,在108年間,由一軍擴編為六軍,力量比東周大多了。各國軍隊的最高統帥不再是周天子,而是本國的國君。各國常備軍由中央直轄的國家軍隊、郡縣地方部隊和國君、卿、大夫的私屬部隊三部分組成,由各級奴隸主貴族統帥,文武不分,將相合一。 春秋時期的兵種,除步兵、車兵、舟師外,還有新出現的騎兵。車兵是許多國家的主要兵種,戰爭方式也以車戰為主。至春秋後期,有的國家可動員戰車4000乘至6000乘。形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很快,能夠製造出適應戰爭需要的戰車,而且當時的爭霸戰爭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適合於戰車馳騁。

舟船在夏、商、週時期就開始運用於軍事行動中,作為運輸工具,運送軍隊過江河。到春秋時期,舟船開始用於作戰,吳越、吳楚間進行的柏舉之戰和笠澤之戰中都使用了舟船。 春秋時期,隨著戰爭的發展,步兵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到春秋後期,戰場上開始出現步兵取代車兵的趨勢。 春秋時期軍隊編制以戰車為核心,車步合同編組,以乘為基本編制單位。春秋初期,每乘戰鬥人員50人,春秋中後期每乘增至75人。各國編制大體相同,只有楚國每乘是100人。 春秋時期開始出現“軍”的編制。 “軍”字原作“冂下車”字,《說文》解釋為軍隊臨時駐紮之意,字的外框表示土壘,闕口表示營門,中間表示停放的戰車,後來泛指軍隊,春秋時期成為軍隊中的最高編制單位。各國的常備軍多數編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軍,極少數編為二軍、四軍或六軍。編為二軍的國家,上軍地位高;編為三軍的國家,中軍地位高。唯楚國尚左,所以它的左軍地位最高。軍下設旅、卒、兩、伍等編制。卒、兩、伍是步兵編制單位,旅是車兵編制單位。伍是各國最基本的軍隊編制單位,由五人組成,其中一人為伍長。兩是步兵的獨立作戰單位,由五個伍組成,長官為兩司馬。一兩內轄有三名車兵。卒是步兵最高一級建制,轄四兩,由卒長率領。旅長稱為“鄉良人”或“旅帥”。一軍之長稱為“軍將”或“帥”。中軍將居各軍之首,稱“元帥”。

春秋時期的兵役制度前後變化很大。西周那種嚴格按社會等級服兵役的製度,逐漸遭到破壞。各國在實行民軍制的同時,開始實行世兵制。如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把“國人”中適合服兵役的單獨劃分為一個階層,與從事工商的人分開居住,不准遷徙,專服兵役,且世代相傳。其他國家為擴大兵源,也紛紛進行軍制改革,把服兵役的範圍從“國人”擴大到由庶人轉化而來的農民階級。晉國“作州兵”,魯國“作丘甲”,鄭國“作丘賦”等,都是為了擴大兵員和軍賦來源這個目的。經過這些改革,農民成為各國兵員的主要來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