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度量衡

第31章 第四節元朝繼承宋朝測試技術的成就

中國古代度量衡 丘光明 1617 2018-03-20
宋元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天文、數學、地圖的測繪、器械的製造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宋元時期,為了提高工農業生產效率,十分重視對器械製造技術的改進。元朝王楨教民耕植,總結了全國范圍內的農事,完成了一部《農書》;其中的《農器圖譜》裡,繪出了各種農業機械圖,如紡織器械、灌溉工具、運輸工具等。這些器械的製造,都對零部件的公差配合有嚴格的要求。 計裡鼓車是一種用輪軸機械量度地面距離的車輛,北宋以前已有記載,但製造原理和方法均已失傳。北宋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燕肅重新設計指南車,盧道隆設計製造的記裡鼓車,體現了我國機械工程技術的高度成就。關於記裡鼓車的製造,《宋史·輿服志》中有關於尺寸規範等的詳細記載,是我國古代對齒輪系運用的範例。用兩個齒數相同的齒輪,中間嵌入一個中輪,便能按同一速度和同一方向運轉,整個齒輪係與車輪同行同止。車上具有一套減速齒輪系,使運動變慢,最後一根軸在車行一里或10裡的時候才迴轉一周。每當車行一里時,中平輪轉一周,其上的撥子就撥動下一層木人擊鼓一次;車行10裡時,上平輪轉一周,其上的撥子就撥動上一層木人擊鐲一次。今天的汽車里程表,每行駛一公里,里程表上便轉動一個數碼,其原理與古代記裡鼓車相似。

時間計量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 《隋書·天文志》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總以百刻,分於晝夜。”中國歷代對計時都十分重視,往往把計時的管理、計時儀器與國家的政令聯繫在一起,並且作為國家法制的一個部分嚴格加以控制。早在《尚書·虞書·舜典》中就有:“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的記載。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脫離不了天象,與天文學是分不開的。 《遼史·歷象志》雲:“八尺之表,六尺之簡,百刻之漏,日月星辰示諸掌上。”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是日晷和漏壺。 《新五代史·司天考》也說:“晷,漏正,則日之所至,氣之所應,得之矣。”北宋偉大的科學家沈括,在天文、曆法、算學上所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 《宋史·律曆志十三》記:“初,括上渾儀、浮漏、景表三議。”熙寧六年“詔依新式製造,置於司天監測驗,以較疏密。”可惜實物早已無存。

除沈括外,北宋元祐年間蘇頌、韓公廉等人合作製造成“水運儀像台”,用水力轉動,是世界上首創的水動天文鐘,其中精妙的擒縱裝置,相當於鍾表裡的擒縱器,起控制樞輪定速轉運的作用,使這座儀像台把測量儀器的渾儀、表演儀器的渾象和計時儀器設置在同一機構內表達出來,被譽為天文鐘的祖先。 元代的科學家郭守敬,也在天文、曆法、算學等方面有過重大的貢獻。他說:“歷之本在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於儀表。”他在天文儀器製造方面有驚人的創造力。曾先後製作了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景符、星晷定時儀等12種新儀器,其中簡儀和高表是兩個重大的創造。為了提高測量日影的精度,郭守敬在河南建造了一座測景台,表高40尺,較古代八尺之表高出四倍,這樣測量日影長度的相對誤差便可以減少到1/5。按常理,加長表高就能使日影變化更顯著,但是表增高以後,照射在圭面上的日影邊界就會模糊不清,從而達不到提高精度的目的。為了使日影能清晰地投射在圭面上,郭守敬創制了一種叫景符的儀器,用來解決日影邊界模糊不清的問題。景符是在一個小框架上安一個可轉動的銅片,銅片中間開一個小孔,當太陽過子午線時,把景符放置在水平的圭面上,南北移動並轉動銅片,使照射在圭表頂部銅橫樑上的日光,首先通過景符上的那個小孔再照射到圭面,形成一個米粒大小中間帶有銅梁橫影影像的光點,從而達到邊緣清晰的目的。這樣就可以量取到比較準確的影長了。景符的發明,在光學測量儀器發展史上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成就。

郭守敬建造的測景台,台前有石圭三十六方組成“量天尺”,尺度用唐朝小尺,每尺合24.5厘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築。 郭守敬還創制了能自鳴、擊鼓、計量、報時的大型天文鐘“大明殿燈漏”和“五輪沙漏”。它們都已脫離了天文儀器的範圍,主要應用於計時,與西方17世紀的機械鐘已相差無幾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