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民間工藝

第10章 第二節剪紙

中國古代民間工藝 王冠英 3154 2018-03-20
剪紙,是用剪刀剪紙成花卉、鳥獸、人物或其他圖案的藝術,它也包括用刀刻鏤的刻紙。剪紙在我國廣大的農村流行非常廣泛。它是刺繡的底樣,也是表示喜慶、節令的藝術裝飾,因此農村婦女一般從六七歲就開始學習剪紙。可以這樣說:剪紙是我國農村最普遍、最單純的美術創作。 我國剪紙的起源非常早。傳說西漢武帝的時候,他的寵妃李夫人死了,方士李少翁為了讓漢武帝重見李夫人,就讓漢武帝坐在帷帳中看他施“方術”。果然,一會兒,李少翁明燈高懸的帷帳中就出現了李夫人的倩影,時坐時行,武帝非常悲切。其實,李少翁的“方術”,很可能是用皮革或其他平面材料雕刻成李夫人的像,同現在演皮影戲相似。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墓葬曾出土過類似剪紙藝術的花弧形淺渦紋銀箔,陝西興平漢武帝茂陵南側的漢墓中也出土過一組虎、象、怪獸、鳥與雲氣紋樣的剪紙形金箔。因此,秦漢時期出現皮影似的剪“紙”,是很有可能的事。

魏晉時期,宗教活動和民俗活動的發展推動了剪紙的興起。據記載,東晉時,每逢佛的涅槃〔niepan聶盤〕日,民間流行剪通草花獻佛;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佛教徒也往往剪彩(絲織品)為花葉作為佛前裝飾以招引善男信女,這是我國民間剪紙工藝的先聲。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我國南方的荊楚地區(今湖北、湖南一帶)流行一種“鏤金剪彩”的習俗。每逢人日(正月初七),家家“剪彩為人,或鏤(刻)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把絲絹剪成花卉形的裝飾)以相遺(贈送)”。 “立春日,悉剪彩為燕以戴之,貼宜春二字。”這些民俗促使剪紙來到民間,因為一般人家買不起“彩”、“箔”,只能以紙代替。目前我們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正是南北朝時期的。 1959—1966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南北朝墓葬中發現了五幅團花剪紙。這些剪紙,都是將紙折疊數次後用剪刀剪出來的。其中三幅為四面均齊的幾何形團花(八角形、忍冬花形、菊花形),變化複雜,很有韻律感。另外兩幅是對馬(一說是對鹿)團花和對猴團花,團花幾何形內圈之外分別剪出12匹相對的馬和16只相對的猴,造型非常複雜生動(圖25)。如此精巧程度的剪紙,並不是一下子就會出現的,在此之前可能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只不過紙質東西不好保存,比它早的剪紙難於發現罷了。

唐代以後,“鏤金剪彩”的風俗仍然盛行。每逢立春,人們剪出各式各樣的“幡”(用絲織品剪成的小幡,又叫春幡)、“勝”(婦女用的一種首飾。人形的叫“人勝”,幾何形的叫“方勝”),有的像燕子,有的像蝴蝶,作為節日的禮物,或者簪〔zan糌〕在頭上,或者係於屏風,以為慶賀。著名詩人李商隱有“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的詩句來反映這種“鏤金剪彩”的風俗。現在日本正倉院還保留有唐代的“華勝”實物。這是一種羅和金箔做的像小掛旗樣的飾物,上面有吉語“令節佳晨,福慶惟新,燮和萬載,壽保千春”(意思是慶賀佳節,祝愿人們新年獲得更多的幸福和喜慶,永遠長壽),中心是一兒童在林下戲犬的圖案,下邊有金箔和紅綠羅花葉的複雜裝飾。自然,像這種華貴的華勝剪彩,無疑是貴族士大夫用的。勞動人民買不起昂貴的彩和金箔,只能以紙剪花代之。本世紀60年代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曾出土一件剪紙,圖案為排列成行的七個人形,這大概就是當時隨葬的“人勝”(人形剪紙)。因此可以想見,在貴族士大夫“鏤金剪彩”的同時,廣大勞動人民發展的是紙剪花,或者說,剪紙是“鏤金剪彩”的普及化、大眾化的發展。文獻記載,五代時錢塘某些場面剪紙已替代了絲綢。 《武林梵志》:“吳越錢王於行吉之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這是我國古代關於剪紙最早的記錄。


圖25 北朝·對馬團花剪紙(殘)及其複原圖
宋元時期,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剪紙藝術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的剪紙活動,除了立春,人日、元旦、端午,七夕、重陽也剪“春幡春勝”、“釵頭彩勝”,做成艾葉、花朵、仙佛、喜字、影戲、蟲魚、禽鳥、百獸的形狀,簪戴懸掛以求平安,或陳列以“鬥巧爭奇”。當時一些城市已出現了專門從事剪紙生意的“小經紀”(小手工業),城市居民除了把剪紙作為節日的幡勝,還把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皮影、夾染刻版、陶瓷貼花(如吉州窯陶瓷貼花)也大都用剪紙做。甚至民間苦於久雨不晴,也剪紙為手持掃帚的婦女形像以祈晴,謂之“掃晴娘”。這些情況說明,隨著剪紙藝術的大眾化和普及,剪紙工藝在民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是後來剪紙藝術越來越發展的基礎。

明清時代,剪紙藝術在民間得到了高度的發展。這一時期,從南北朝時流傳下來的“鏤金剪彩”的風俗被廢止了,代之而起的是廣泛的群眾性民間工藝剪紙的普及。據統計,清代的民間工藝剪紙,至少有下列品種: 窗花,是貼在窗戶上的剪紙。多在春節、吉慶的日子使用。樣式一般為中間貼團花、四角貼角花或配套張貼,題材多為花卉鳥獸、吉語或戲曲故事(圖26)。

圖26 清·山東黃縣剪紙“送子賜福”
牆花,是貼在炕圍或灶頭的剪紙,又稱“牆圍花”、“灶頭花”。一般尺寸較大,題材以戲曲故事、民間故事、吉語為主。 頂棚花,是貼在屋頂棚上的花。這種剪紙一般是大尺寸的花草或幾何形紋飾,中間是折剪的團花,四角是三角形的角花,多為裝飾結婚新房時用。北京故宮坤寧宮是清代皇帝結婚的新房,頂棚上貼著黑色龍鳳剪紙,現在還保留著。

門箋,也稱掛箋,古代或稱門彩,是由幡演變來的剪紙。門箋多像鏤空的錦旗,下邊一排流蘇,上邊掛在門楣上。門箋圖案多是帶有吉語(如“四季平安”、“年年有餘”、“鹿鶴同春”、“雙喜臨門”、“鴻禧”、“增福”)的幾何形花紋,一般為春節時與春聯同時使用。 喜慶花,包括“喜花”、“禮花”、“供花”、“燭台花”(“佛前掛錢”)等。 “喜花”又稱“嫁妝花”,婚禮時用於裝飾妝奩、箱廚、被褥等,多為紅紙剪刻,內容為“喜上梅梢”、“富貴有餘”等。 “供花”,祭祀時供品上的擺襯。 “燭台花”,原是壓勝辟邪的彩錢,後來發展為掛在佛前鐫有吉祥語或八仙人物的長條剪紙。喜慶花多為幾何形或瓜果器物的形狀(如桃子、石榴、花瓶、銀錠、如意等),一般都有寓意吉祥或祝福的含義。 “禮花”常與饋贈的禮物隨物造型。屬於這一類的剪紙還有喪葬用的幡、靈牌花、棺罩花等,內容多是像徵富貴吉祥的圖案。

燈籠花,宋代已有,貼在燈籠紙上或裝飾在夾紗燈、走馬燈上的剪紙。題材形式多樣,對稱整齊。走馬燈花以歷史、戲曲人物為多,主體部分是情節性的圖樣,其他部位則用謎語或花卉紋樣裝飾。燈籠花的刻畫內容多是祈福求安、祝愿生活和諧的題材。農家燈彩的剪紙多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內容。 鞋花、枕頭花、衣袖花、背帶花、肚兜花、童帽花、荷包花多是鞋面、鞋底、枕頂、衣袖、背帶、肚兜、童帽、荷包等裝飾刺繡的底樣剪紙。這些服飾裝飾底樣的寓意性和象徵很強。夫妻繡枕多以連理樹、交頸鳥、雙魚、鴛鴦來表現;兒童服飾多取意於平安活潑、免災去疾。衣袖、背帶等裝飾多作長方形、正方形;鞋面、鞋底則要根據年齡、職業等因人而異。 清代剪紙的剪刻方式有折疊剪、剪刺並用、單色剪、分色剪、拼色剪等。工藝風格因地區的不同有所差別。

我國古代剪紙著名的地區有: 福建泉州的泉州剪紙,唐代已普遍流行,宋代以“紅箋”馳名,以刻麒麟、鯉魚跳龍門與“福”、“壽”字結合的“福符”及喜鵲登梅、五穀豐登的“長金”等最有特色。 廣東佛山的佛山剪紙,宋代即已流傳,盛於明清。多作為建築、家具雕刻底稿,以蒼勁古樸、雄偉奔放馳名。 江蘇南京的剪紙,明代即已流傳。以剪制喜花、鞋花、門箋為主,其特點是“花中有花”,製作精巧,含義豐富。 山西浮山以盛產窗花、禮花及喪葬、祭祀用花而馳名,構圖簡潔,線條流暢。 河北蔚縣以“天皮亮”剪花馳名,它在雲母片上圖繪著色,別具特色。 陝西以窗花為特色,造型動態近於皮影,風格多樣。 山東高密的剪紙花樣繁多,富於生活氣息,有濰縣年畫的特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