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民間工藝

第6章 第五節磚雕、木雕和石雕

中國古代民間工藝 王冠英 4626 2018-03-20
我國是雕刻藝術非常悠久的國家,很久以前,我國古代的工匠就把他們精湛的雕刻藝術運用在宮殿、園林、佛寺的建築上,為我國古代宏偉的建築群增添了奇麗無比的裝飾效果,這是中國藝術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一件事。 同樣,中國古代民間傳統的磚雕、木雕、石雕,也給中國古代民居帶來了藝術的協調和和諧,而且這種協調和諧更帶有民族的精神,更富於生活的特色。 這是因為中國傳統的雕刻藝術本來就是從民間發源的,它本來就具有各式各樣的地方風格和地方色彩。 可惜,唐宋以前的民居現在我們幾乎看不到了,我們只能從明清以後保存下來的一些民居了解中國民間雕刻的特點。 我國古代對王公百官和庶民宅第建築的等級界限規定極嚴。民宅建築不許用斗拱,不許裝飾彩色,不許超過三間五架,不許在佈局和規模上僭〔jian見〕越官宅宮殿,只能用磚、木、石等普通原料在建築的某些部位進行裝飾。這就決定了我國古代民居只能從緊湊中求舒適、從質樸中體現華麗的特點,重點對某些部位的普通建築材料進行裝飾,從整體上加強建築和環境美。

民用磚雕、木雕、石雕就是按照這個原則對建築進行裝飾的。 磚雕磚雕是用鑿和木錘在水磨青磚上鑽打雕刻圖案的民間藝術,它主要用於建築某些部分的裝飾。我國磚雕的起源很早,戰國時期的城市遺址中已有發現,但是用於民居的磚雕則多在唐宋以後。我國古代民居的磚雕因為地區不同,風格也不盡一致。大體上來說,南方的磚雕比較纖細秀麗,北方的磚雕則比較渾厚豪放。現在保存完好或傳統傳承較多的磚雕地區,主要有安徽、蘇州、廣東、北京、河州(今甘肅臨夏)、天津等。 安徽磚雕,主要指徽州(今安徽歙〔she社〕縣一帶)的明清磚雕。明清徽州出外經商的人很多,由於封建宗族思想與鄉土觀念的影響,他們經商後把大量積蓄攜歸鄉里,營建住宅祠堂,並互相標榜,炫耀財富,從而形成了徽州民居的獨特風格。

徽州建築大多沿溪流、小河建造,有狹長的天井,青灰色的屋脊屋頂,雪白的粉牆,水磨青磚的門罩、門樓、飛簷,搭配十分和諧。徽州民居門檻和屋腳(升高地面一二尺)大都用青石或麻石製作,有的連大門也用水磨青磚平鋪,而後用圓頭釘固定在木質門板表面。這樣的建築,磚雕裝嵌在其中,十分協調。徽州磚雕主要裝飾在門樓、門罩、飛簷和柱礎上。以浮雕為主,少數為線刻。圖案以動物花鳥(如獅子、虎、犬、象、兔、猴、梅、蘭、竹、菊、石榴、柑桔、枇杷、荔枝等)、吉祥紋樣(如博古、八寶、如意、暗八仙、吉祥文字及雲紋,迴紋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和民俗生活場景為主,古拙樸素,構圖典雅,雕鏤工整,線條流暢,層次分明,有漢代畫像石之風(圖11)。徽州磚雕的刻製分“打坯”、“出細”兩道工序。 “打坯”即在磚面上鑿出畫面輪廓,確定其部位和層次,區分前、中、遠三景;“出細”即精雕細刻,把打坯階段完成的輪廓具體刻畫,使人物和景物一一凸現出來。據說,徽州磚雕原來偏重於鳥獸、花卉,後來因為各戶之間爭奇鬥艷,往往聘請許多匠師分頭做一個或半個門樓的磚雕,限期完工。匠師們爭著拿出最新、最拿手的圖案互相比賽,因此題材越來越寬,水平也越來越高。徽州磚雕的代表作是《百子圖》和《郭子儀上壽》等,它們雕刻的水平受到人們的一致稱讚。


圖11 清代·徽州磚雕
蘇州磚雕,指宋代和明清遺留的一些民居、園林磚雕。宋代蘇州的寺觀園林已有很大發展,現在蘇州城中心的玄妙觀,就是宋代遺物,它的正殿三清殿中須彌座上的磚雕,就是宋代的作品。蘇州明清時經濟文化發達,官僚、地主、文人、富商建築的住宅、園林、祠堂、寺廟、會館、商號頗多。它們或沿河佈置,或臨街建築,門樓、照壁、墀頭、門額、柱礎、裙肩、牆角等都有很多精美的磚雕。磚雕的內容主要有戲曲故事、神話傳說、社會生活場景(如打魚、採薪、牧馬、奕棋、四時讀書、喜慶宴享等)、花鳥(梅、蘭、竹、菊四友、牡丹富貴、喜鵲鬧梅等)、動物(二龍戲珠、雙獅搶球等)、吉祥圖案(壽雲、如意、迴紋、卍字、夔紋)、書法等,應用技法有透雕、浮雕、線刻諸式,挺拔清新,細緻生動。尤其是蘇州建築多用栗色、黑色漆柱,不施彩繪,這些磚雕與漢白玉及青石建築材料、粉牆、黑柱相互映襯,十分雅緻,有書卷氣(圖12)。

廣東磚雕,指珠江流域三角洲地區的明清民居磚雕。這些地區的磚雕,是建築的一部分,同時又是室內外的裝飾品,因此很具地方特色。廣東磚雕多施於山牆上壁、大門兩側、門樓、門簷等處。或獨立出現,或與彩繪、灰塑、陶塑等一起裝飾,互相輝映。廣東磚雕技術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線刻等,內容為花卉、人物、動物,秀麗華美,形像生動。 北京磚雕。北京是幾代帝都,因而保留的古代民居較多。北京磚雕多用於大門、廊子、影壁、花牆、花窗等處,題材以花卉為主,動物、人物較少。北京磚雕的技法有浮雕、透雕、線刻幾種,風格飽滿、穩重。有很濃厚的民族風格。 河州磚雕,指甘肅臨夏(古稱河州)一帶的磚雕。河州磚雕源於北宋,成熟於明清。它的特點是有捏活、刻活之分。 “捏活”是先把粘土用手或模具捏成龍、鳳、獅及各種花卉、鳥蟲圖案,然後入窯焙燒成磚。 “刻活”是用刀在青磚上刻製各種浮雕圖案。河州磚雕在民居寺廟的山牆影壁、甬道洞口因物設圖,巧施雕鏤,風格剛健華美。現在保存河州磚雕藝術較完整的有臨夏紅園、東公館等處。紅園磚雕多系回族磚雕名匠周聲譜及其族人所作。東公館的亭台樓閣、曲徑迴廊,都用磚雕裝飾,是河州磚雕的代表作之一。


圖12 清代·蘇州磚雕
天津磚雕,一般用作建築裝飾,鑲嵌在門樓、影壁、房脊、牆壁之上,題材有花卉、動物、人物等,以花鳥為主。 磚雕講究刻法、技法,同時也講究內容、風格與庭院佈局、色調的和諧,製作不易。從藝術傳統上看,我國民間磚雕繼承了漢代畫像磚的傳統,與木雕、玉雕、牙雕等也有互相影響和吸收的關係。許多複雜的磚雕,其藝術之優美俊雅並不亞於宮廷用的玉雕、牙雕,這是我國古代民間藝人對雕刻藝術的貢獻。 木雕木雕是以木頭為原料雕刻各種形象的藝術。我國古代木雕多用以裝飾建築部件或家具,也用以雕制人物、動物等形象,但民間木雕多以前者為主。 民間木雕裝飾主要用於樑架、梁托、斗拱雀替、簷條、樓層欄板、華板、柱棋、窗格、屏風、隔扇、門欄、額枋等部位,圖案以花卉、蟲魚、鳥獸、八寶博古、迴紋、雲紋、人物、戲曲故事、神話傳說、吉祥圖案、書法為主,技術手法有圓雕、浮雕、透雕、線刻等,地方特點非常濃厚。

民用住宅的木雕一般多用柏、梓、椿、楠木、銀杏等優質木材製作,一般不加髹漆,這有炫耀木材品質高貴的意思,同時也怕髹漆影響雕刻細部,影響木材的自然紋理美。 我國古代磚雕發達的地區一般木雕也很著名,如徽州、蘇州的磚雕、木雕都很有特色。但單以木雕而言,我國著名的生產產地則有浙江東陽、福建福州、廣東潮州、江蘇蘇州、雲南劍川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木雕歷史也很悠久。 浙江東陽木雕,在宋代即很馳名。現在境內仍存的肅雍堂是明代當地工匠所建,木雕極為壯麗。清代乾隆時,北京修繕宮殿,東陽匠師參加者有400餘人,可見當地木雕技藝之發達。現在北京故宮、杭州靈隱寺等處,仍保留有不少東陽匠人的作品。東陽木雕風格獨特,技法以浮雕為主,圖案講究“滿花”(即畫面佈滿飾紋),佈局豐滿,層次分明,主題突出,具有以小觀大的藝術效果。東陽木雕圖案題材多采用歷史戲曲故事或民間傳說,如姜太公釣魚、鍾馗捉鬼、劉海戲金蟾、和合二仙等,民間色彩濃厚,也有一些神佛的內容。

福建木雕,起源於唐宋,多用於建築飾件和日用家具,以後漸漸出現了圓雕人物、動物等。福建木雕多用樟木、楠木、杉木,題材以人物、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為主。 廣東潮州木雕,以潮州附近的潮安、潮陽、寧海、普寧等地最為著名,明代即享有盛譽。潮州木雕主要用於建築飾件(如門窗、屏風等)和日用家具。技法分浮雕、沉雕、圓雕、通雕幾類,而以通雕最為精湛。通雕是融合各種雕法於一個畫面,表現複雜、多層次內容的雕刻手法,工作時對原料全面鏤空雕刻,使其玲瓏剔透,面面可觀,最後漆多種髹漆,敷以金箔。潮州木雕題材有人物、山水、花鳥等,但以戲曲故事、瓜果魚虫、水族靜物為多,風格細膩優美,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 江蘇蘇州木雕。蘇州園林薈萃,木雕工藝歷來發達,所以附近民居的木雕常常與磚雕互相輝映,顯示江南水鄉的秀麗。蘇州木雕細膩精工,善於用浮雕刻法刻製花卉、人物。蘇州西南40公里的東山近代曾造一雕花樓,為私人宅園,全樓梁、桁〔heng橫〕、柱、簷通飾磚、石、木雕,十分富麗。該樓木雕為浮雕,內容取材於、、《二十四孝》和傳統的吉祥寓意題材,十分優美。傳此樓木雕出於吳縣香山派藝人周雲龍之手,這雖是近代作品,但它繼承了蘇州木雕的藝術傳統,可以使我們窺見古代蘇州木雕藝術的風貌。

雲南劍川白族木雕,歷史悠久,唐宋時已很盛行。古代云南昆明等地的一些名勝雕刻,有不少出自劍川匠人之手。劍川木雕以當地特產的“雲木”為原料,刀法精煉細膩,具有獨特的風格。劍川木雕以建築飾件和家具為主,圖案多為像徵性的吉祥圖案如龍鳳呈祥、鹿鶴同春、連年有餘、竹報平安及歷史人物、宗教故事、神話傳說等,多層次的鏤空雕刻應用較普遍(圖13)。 西南其他少數民族古代傳統的木雕也很有特色。如侗族村寨的鼓樓,飛閣重簷,上邊多有生動的木雕或彩繪。一些少數民族的寨樁、儀式柱、鎮墓獸,也多用木雕作為裝飾,帶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神秘色彩。新疆維吾爾族的禮拜寺和住宅的柱頭、柱身、柱礎上也往往刻飾幾何紋的淺浮雕,雖然沒有一定的規格,但有統一的民族特色,也顯得很有意味。


圖13 清代·劍川白族木雕
除了用於建築飾件的木雕,我國古代陳列藝術品木雕也相當發達。其著名者如浙江溫州、樂清,廣東潮州的黃楊木雕;福建福州、莆田、惠安的龍眼木雕;山東曲阜的楷木雕;福建長樂的天然疤樹根雕等,都有較長的歷史。陳列藝術品木雕以人物造型為主,鳥獸花果次之,多以優質木材相形度勢進行雕刻,以天然逼真、氣蘊生動取勝。 石雕我國古代民間石雕的應用也很普遍。 民間石雕主要用於寺廟、牌坊、橋樑、碑石及民宅建築的欄板、望柱、花台、水池、牆基、柱礎及門面的抱鼓石、石獅等。還有一些屬於室內陳列玩賞的藝術品和實用工藝品。 民間建築石雕分圓雕、浮雕、淺浮雕、線刻數種。牌坊、祠堂門前的石獅、莊戶人家門前鎮宅的小石獅,一些特殊用途的設施如陝西渭北的拴馬樁、西南少數民族的祭祀柱等往往用圓雕或圓雕、浮雕結合;民居建築如欄杆、花台、水池、牆基等用的石雕,一般則是繪畫感很強的浮雕或淺浮雕,內容以寓意吉祥的花卉、鳥獸(龍、鳳、麒麟、獅、虎、仙鶴等為多)及山水風景為主,表現人物的內容較少(圖14)。民居石雕層次分明,章法緊湊,一般花卉、動物、八寶博古等都在迴紋或其他幾何形底紋上出現,顯得非常細緻。石獅及栓馬樁、祭祀柱上的石雕則恣肆汪洋,或仙或道,或神或佛,或文或武,千奇百怪,極具地方特色。


圖14 清代·徽州石雕
供陳設欣賞用的石雕大多是花卉、動物、人物造型及文房用品、香爐、熏、鼎等,以原料劃分,有壽山石雕、青田石雕、菊花石雕、卵石雕等。 我國民間建築石雕的主要產地有河北曲陽、北京房山、雲南大理、福建惠安等。曲陽漢白玉雕刻始於漢代,北魏至隋唐由於佛教興盛,曲陽石雕也臻至繁榮。房山漢白玉隋時即有開採,明清陵墓和皇家園林的裝飾玉雕多取材於此。雲南大理石雕刻始於唐,其特點是善於根據大理石的天然圖案和色澤變化設計加工,使產品協調典雅。惠安石雕唐宋即以青石佛造像聞名,明清以石獅、人物、龍柱享譽海內外,該地雕造的口含能夠滾動石珠的石獅,被稱為“南獅”,最具特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