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名物特產集粹

第3章 第二節珍奇動物

中國名物特產集粹 邵秦 11129 2018-03-20
中華大地動物區系包括古北界和東洋界兩大動物地理區域。地跨兩界的國家世界上只有中國、墨西哥和印度。我國共有脊椎動物4000多種,佔全世界同類動物的1/10。在2100多種陸棲動物中,包括獸類450種,鳥類1186種,兩棲類196種,爬行類320種,此外,還有魚類2000多種及其他各種水棲動物。其中有許多是中國特產而又聞名世界的珍禽異獸。據1988年12月1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公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96種。例如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揚子鱷、中華鱘〔xun尋〕、白鰭〔qi旗〕豚、野馬、野駱駝、麋鹿、朱鹮〔huan環〕、丹頂鶴等均為我國一級保護珍稀動物。 中國為搶救瀕危的生物資源,1994年已開闢了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763個,其中90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為保護大熊貓而設立的四川臥龍、唐家河等自然保護區,安徽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湖北神農架金絲猴自然保護區,以及貴州梵淨山、吉林長白山、廣東鼎湖山、福建武夷山、浙江天目山等著名自然保護區。在這些保護區內,專門對珍稀動物資源及其生態系統進行了系列調查,並對十分珍貴的動物群習性和繁育做了常規監測。其中吉林長白山、四川臥龍、廣東鼎湖山、貴州梵淨山等自然保護區已經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中外科學家合作共同進行定位觀測研究,對我國珍稀動物資源的保護做出了貢獻。

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國動物中的無價之寶,也是世界上男女老少都喜愛的珍稀動物。有人叫它大貓熊,認為是熊科,也有人把它列為貓科,其實它屬於哺乳綱,貓熊科,熊貓是俗稱。熊貓性情溫馴,頭圓尾短,體態肥胖,有漂亮的黑白兩色皮毛。白臉膛、黑耳朵,面孔塗上兩個“八”字形黑眼圈。全身大部分乳白,四肢黑色,前肢黑色與肩部中央相連接,形成一條黑色的環帶,好似一個身穿黑白套服的搖搖擺擺的“模特兒”,有人叫它熊貓小姐,別忘了,還有熊貓先生也常出場表演。 大熊貓和人類幾乎同時出現在地球上,大約在第四紀更新世中期(60萬年前),在中國南方大熊貓與劍齒象、巨猿經常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當時當地典型的動物群。天有不測風雲,第四紀冰川來臨,氣候驟冷,生存環境惡化,大熊貓生活地區逐步縮小,只限於中國橫斷山區、四川西北部、甘肅、陝西狹小地帶。雖然大熊貓在地球上出現很早,但它始終默默無聞。 1869年法國神甫大衛曾在四川寶興獲得第一個大熊貓標本,送到了巴黎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直到1936年捉到第一隻活的大熊貓後,它才聞名於世,至今不過才半個世紀的歷史。 1955年北京動物園開始人工飼養大熊貓,1963年9月首次喜得幼仔,進入人工繁殖大熊貓的新時期。不久,人工授精又獲得成功。人們不禁要問:大熊貓為何如此稀少嬌貴呢?

這是因為大熊貓不僅分佈地區狹隘偏僻,並受食物來源的限制。熊貓棲息在海拔2600—3500米山區,要求氣候溫潤、冬不冷夏不熱。熊貓的食物主要是竹類,而且它的食量很大,所以竹類的分佈和多寡盛衰影響著熊貓的分佈與存活。一般竹林分佈是孤立分散的,倘若竹林的生長突然發生較大的變故,如前幾年我國箭竹大面積開花枯死,就會斷絕熊貓的食物來源,造成熊貓的大批死亡或遷移。再者是熊貓繁衍子孫能力差。熊貓性格孤僻,孤芳自賞,獨來獨往,求偶機會少,偶有發情才尋尋覓覓,又不知情郎、阿妹在何方?何況它們性成熟晚,一般長到六七歲才春情勃發,發情期又很短,很容易錯過“美好姻緣”,所以繁殖率低。熊貓媽媽若產仔,也一次只一二個,在自然界只能養活一個,成活率也很低。雖然熊貓種群在自然界競爭中,為適應環境變遷,已由食肉獸逐漸轉化為素食動物,在中國西南爭得一席之地保存下來,但是仍未能挽回日漸衰微的命運。這種無價之寶在我國許多地方已經絕跡,倖存的野生熊貓被當作活化石,正在受到人們的大力搶救和保護,同時人工飼養繁殖大熊貓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991年四川人工繁殖的一對雙胞胎(一雄一雌)同時成活,發育良好。中國謝絕任何國家購買或用其他動物交換熊貓,只作為禮品動物贈送給一些友好國家展出,使當地人民有機會一睹大熊貓的風采。

中國國產有18種猿猴,其中六種是中國的特產,其中有金絲猴、黔金絲猴、滇金絲猴、白頭葉猴、台灣獼猴、毛面短尾猴。前三種人們稱作金絲猴三兄弟,其名聲僅次於大熊貓。由於迄今尚未在國外展出,所以世人要想見到這種高貴的靈長〔zhang掌〕類動物,只有親自到中國來覓覓尋尋,碰巧,或許能見到。 金絲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金絲猴是一種群棲性動物。由群中最壯實的大公猴擔任猴王,發號施令,統率並保衛猴群,每當有外敵侵擾,猴王率先發出警告,一聲呼嘯,猴群急速逃走。金絲猴體型粗壯,鼻孔朝天,臉相呈天藍色,肩背部披著金黃色長毛,有一條長長的尾巴。金絲猴四肢靈活,在樹上攀援嬉戲,喧嘩呼叫,從一棵樹上跳到另一棵樹上,呼嘯而過,瞬間即逝,被稱為跳高能手,快跑健將,很難捉到。平時白天在樹上摘野果、松籽、嫩樹葉,以素食為主,夜間相依相偎在樹叉上蹲坐著睡覺。金絲猴一般棲息在海拔2000—3500米左右崇山峻嶺中,主要分佈在四川岷山和邛崍山、陝西秦嶺、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摩天嶺及湖北的大小神農架原始密林中。金絲猴的毛皮極為珍貴,製成的皮褥能防潮濕,有治療風濕病的作用。

我國古代對金絲猴早有記載,在和《爾雅》中稱之為“狨”〔rong容〕。金絲猴愛護老幼病殘,如果有一個猴子受傷,群起救護。母猴慈愛異常,對幼仔關心備至,若受驚逃跑,一定攜帶小猴仔,遇到獵人追捕,母猴眼看走投無路時,便急速推下幼仔去逃生,自己等待束手就擒。在《太平廣記》有關“狨”的一則記載十分感人:當母金絲猴中箭,它馬上放下懷中幼仔。小猴依戀其母,走不遠又返回投向母猴懷中,母猴忍痛推下幼仔讓它趕快逃命,小猴哀痛啼哭不捨,結果母子雙雙遭難。面對這種淒淒動人的景象,人類又怎忍心獵殺牠們呢!金絲猴生育率低,春季母猴發情交配,一般要懷孕五一六個月,只產一仔,無怪乎母猴舔犢情深。 黔金絲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 Brelichi)黔金絲猴因產於中國貴州省而得名,又名灰金絲猴,是當今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種之一。僅分佈在貴州省梵淨山原始森林之中,地跨江口、印江、松桃三縣,屬於武陵山區地帶。據初步考察大約有300—500只,可以說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一種靈長動物。它除了在北京動物園、貴陽黔靈公園公開展出過外,迄今國內外其他動物園從未有這種珍稀動物。當今,國外只有英國自然博物館藏有一張猴皮標本。

黔金絲猴毛皮呈灰褐色,沒有美麗的金絲,兩肩之間頸背上有一片白斑,也有人叫它白肩仰鼻猴。它在金絲猴三兄弟中尾巴最長,尾巴比身軀要長許多。如1903年定名的那個黔金絲猴標本,身長有730毫米,而尾長970毫米,一般體重比金絲猴要輕些,約16公斤左右。 黔金絲猴形體雖不如金絲猴大哥魁偉漂亮,生活習性卻十分相似。它們群居在梵淨山常綠和落葉林區。平時,黔金絲猴主要活動在高大喬木樹冠層,喜食樹上植物葉、芽、樹皮和果實,覓食睡覺嬉戲在樹上,偶爾下地飲水或覓些輔助食品,很快又回到樹上棲息。由於這種猴子身手快捷,群起奔跑,極難捕捉。 1967年9月在貴州梵淨山西部——金盞坪捉到一隻雌猴,1970年4月在梵淨山南部盤溪又捉到一隻雄猴,二者皆因下山偷吃被俘獲。先後送到北京動物園,雌猴在1969年與陝西來的普通金絲猴交配,第二年產下一隻雌性幼仔。同年雄猴來京,二者戀愛同居,情投意合,並與幼女組織了五天家庭,拍下一張珍貴混合家庭照片,刊登於1982年第一期雜誌上,轟動國內外。不料,好景不長,三個猴子因飲食不合、健康狀況不佳而又分開居住,雄猴只在1971年在北京動物園展出一個月,人工飼養四年之後亡故,雌猴也只活三年,“混血”幼女還未續上香火便也死去。雖然人工飼養黔金絲猴剛剛邁出第一步,卻已取得一些寶貴經驗。目前野生黔金絲猴所處梵淨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存較好。國內外不少生物學家常到梵淨山去尋覓這種珍稀猴子的踪影。

滇金絲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 Bieti)滇金絲猴因產在我國雲南省而得名,又名黑金絲猴,因為毛皮黑色為主體,頭頂和背部有黑色長毛,胸部、腹部、臂部和四肢內側是白顏色。由於生活在高山雪地上,當地人叫它雪猴或白猴。在金絲猴三兄弟中,屬它爬得最高,最耐寒冷。一般在海拔3350—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主要棲息在雲南省北部雲嶺山脈的高山峽谷,西到瀾滄江,東止金沙江,北延伸到西藏寧靜山芒康附近,南達劍蘭、蘭坪的高寒陰冷的針葉林帶。這種猴子採食松蘿、松針、杉樹嫩尖,每年5—7月下地吃新筍、嫩竹葉。至今中國尚未能飼養展出過,只是獲得幾個滇金絲猴的標本。 中國是世界上鹿的種類最多的國家,全世界有17屬,38種,其中10屬、18種在中國能找到,約佔世界一半左右。如身世不凡的四不像(麋〔mi迷〕鹿),青藏高原的白唇鹿,海南坡鹿、梅花鹿、小黃麂等。

“四不像”學名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古書上早有記載,是中國特產鹿類。由於它的尾巴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頸似駱駝非駱駝,所以俗名叫“四不像”。此種鹿體長約二米,肩高一米多。雄鹿較大,體重可達200公斤。毛皮灰棕。雄鹿有角,雌鹿無角,四肢粗壯有力,主蹄寬大而且能分開,跑起來有聲響。在中國古代小說裡講到過“四不像”,武王伐紂時周朝大軍主帥姜子牙乘騎叫“四不像”,把它描寫成“麟頭豸〔zhi制〕展體如龍”,可見古人對麋鹿的賞識。據出土的化石表明,長江南北均有它的足跡,到秦漢時期逐漸減少。歷代王朝把麋鹿作為狩獵對象,或者圈起來養在鹿苑,供皇家、貴族遊獵之用。 《孟子》一書裡有“(梁惠)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的描述。西晉張華著《博物誌》曾記載:“海陵縣(今江蘇泰州市)多麋,千萬為群。”進一步說明我國古代從華北一直到華東海濱廣為分佈著野生麋鹿。隨著斗轉星移,蒼海桑田,延至清朝,野生麋鹿已經絕跡,只有一塊人工飼養地,即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 19世紀中葉帝國主義列強入侵,這僅存的中國麋鹿也在劫難逃,流離失所。 1866年法國神甫從南海子弄走了兩張麋鹿皮和兩個麋鹿頭送到巴黎,到1876年的10年間,英、法、德、比駐清使節和教會人士又設法從南海子弄出幾十隻麋鹿運回國去展覽,“四不像”流落國外。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永定河水又氾濫,使中國最後的一群豢養的麋鹿無影無踪了。而那些曾流落海外的麋鹿卻在英國倫敦附近烏邦寺別墅園林中傳宗接代。當前世界上有上千頭糜鹿,它們都是北京獵苑麋鹿的子孫後代。 1956年春,英國倫敦動物學會贈予中國兩對麋鹿,1985年從英國烏邦寺又有20頭歸來,如今在北京南海子重建麋鹿苑,歡迎它們回故鄉落戶。 1986年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推動下,倫敦動物園無償提供39頭麋鹿,在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放養,使回返遷移的“四不像”的子孫們在中國大地上重建家園。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白唇鹿是我國高原罕見鹿類。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米高山地帶,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地區,甘肅中部及東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白唇鹿有一個純白色的下唇,吻端兩側也是白色,耳朵長又尖。體長有二米,肩高1.3米,體重可達75公斤。毛皮呈棕黃色,帶有淡色小花斑點,冬天毛皮呈暗褐色。雄鹿有扁平的角,分四或五叉,有個小尾巴才三厘米。白唇鹿平日由一頭大公鹿帶領,出沒於高山草甸、高山灌木叢中。它們不畏嚴寒風雪,以山草和灌木嫩枝葉為食物。 20世紀70年代,我國曾贈送斯里蘭卡一對小白唇鹿,這是它們第一次走向世界。其他國家尚無此種珍稀名貴動物。近年來,在青海、甘肅、四川養鹿場開始馴養白唇鹿。

海南坡鹿(Cervus unicolor hainana)坡鹿因產於海南島而定名為海南坡鹿,學名叫艾氏鹿或眉杈鹿。最突出特點是角上有一個大而彎的眉杈,與後面彎曲主枝接連,形成一個弧形。海南坡鹿分佈在海南北部及山區,由於長期亂捕濫殺,目前只有東方縣的大田,白沙縣的幫溪兩地殘留著幾十隻。此種鹿身上有白斑,肋和腿部土黃色,腹、胸卻一片白,背部有一條黑色中線,身高一米左右。公鹿有100多公斤。所產鹿茸質地好,是優質上乘藥材。現已在東方縣大田建立自然保護區,以搶救、保護這種瀕危珍稀動物。 白鰭豚(Lipotes Vexillifer)白鰭豚又叫白鱀豚,是一種小型齒鯨類,屬淡水豚類。中國古書《爾雅》的注中有一段描寫:“體似鱏〔xun尋〕,尾如(魚菊)〔ju居〕魚。腹大,喙〔hui繪〕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可見古人對這種江中豚觀察多麼細微。鑑於它那種來去匆匆的神姿,可望而不可及的灰藍色倩影,被稱頌為“長江神女白驥”。清代文人蒲松齡所著中有一篇叫《白秋練》,正是從“白驥”引出來的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不妨藉機讀一讀。

據科學考察,白鰭豚是長江中一種珍貴水獸,簡稱白鱀或白旗,與白鰭諧音。它體形似魚,卻無鰓,靠肺呼吸,尖尖的嘴巴像鴨子。嘴裡有130多個圓椎形鋒利的牙齒,卻不能咀嚼食物,而是囫圇吞食。它的眼睛小得像兩顆綠豆鑲在額頭兩側,背鰭呈三角形,兩片胸鰭掌形,鼻子是一個小小的圓形氣孔長在頭頂上,每10—13秒鐘伸出水面換換氣。一般三五成群游弋在江中覓食,有時也成雙成對。交配期為冬末春初,孕期約一年,每胎只產一仔,幼仔靠吸食乳汁長大,繁殖率低。 白鰭豚雖耳與眼退化,體內卻有雷達般的聲納系統,可以識別物體,探測食物,聯繫夥伴,趨利避害。這種江豚大腦比大猩猩、黑猩猩發達,是一種聰明伶俐的水獸。白鰭豚原來分佈很廣,從長江口到三峽一帶常常或隱或現,進入洞庭湖、鄱陽湖,甚至在錢塘江、富春江也發現過。近年來只在洞庭湖及長江中下游見到它的身影。每當夏季水位高時游到湖中覓食,冬季遊回長江深水區過冬。迄今國外只存有兩隻標本。 1980年湖南嶽陽漁民捕捉到一隻活白鰭豚,取名“淇淇”,當時淇淇頸背兩處受傷,並患有致命的水霉斑病,生命垂危。經過四年的精心養護,治癒了傷病,體長由1.43米長到1.9米,體重由26.5公斤長到92.5公斤。白鰭豚在科學研究領域有很大價值,因為它屬於淡水豚類,是現代存活的鯨類中最古老的一種。令人感興趣的是它的形態、構造及潛水功能,對於軍事科學及仿生學、造船學和改進人工聲納系統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儒艮(Dugong Dugon)世界上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很多,在歐洲許多城市與花園都能見到美人頭形、魚身和魚尾的雕塑。此傳說多源於遠航的水手,他們在浩瀚的大海中長年漂泊,思念著故鄉親人。當他們瞭望遠處海灣時,似乎發現有袒胸露膚的“美人”魚,懷抱幼仔,在海浪中浮沉。中國古代也有類似傳說,最著名的是宋代《徂〔cu促陽平〕異記》中的記載:“查道使高麗,見婦人紅裳雙袒,髻鬟〔jihuan計環〕紛亂,腮後微露紅鬣〔lie劣〕,命扶於水中,拜手感戀而沒——乃人魚也。”此外《稽神錄》也記載過有人見到海面上有頭似婦人尾似魚的“人魚”。東西方關於美人魚的傳說,雖有“亦真亦幻”的浪漫主義色彩,但在印度洋沿岸、紅海、南中國海,以及澳大利亞海域,確實有一種奇特的水獸,懷抱幼仔浮沉於海水之中。經科學考證,這種被誤認為美人魚的動物是一種類似海牛的哺乳動物,由拉丁學名Dugon音譯過來的叫儒艮〔gen根去〕,雖不為任何國家所特有,但在我國台灣省南部及廣東沿海均有儒艮出沒。因此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珍稀動物。 儒艮屬海牛目,儒艮科。其形象並不美,頭小身大,體重有300—500公斤,身長2.7—3.5米,皮膚髮灰有黃色稀疏短毛,耳朵退化只有兩個耳孔在眼後,兩隻呆呆的小圓眼還不停地流淚水,以保護眼球不致因乾燥而受損傷。面孔皺紋多,一嘴鬍子拉碴。鼻子長得更奇特,有個向內打開的肉質蓋子,當需要呼吸時蓋子向內開啟,潛水時關閉,防止嗆水,是優秀潛水員。儒艮是群棲水獸,少則10只,多則幾十隻游弋在陽光充足的淺海或河口水藻豐盛之處。在黎明或黃昏浮到水面,無怪乎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水手,神思恍惚,把用胸鰭托著幼仔進行哺乳的雌儒艮當成美人魚了。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產於長江下游,這段長江又叫揚子江,故名揚子鱷。它與美國密西西比河所產的鱷歸為同一屬,同是溫帶鱷類,兩棲類動物。 揚子鱷在中國古代叫鼉〔tuo馱〕,這個字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著名的、《禮記》均有記載,把它看作龍的一種,叫豬婆龍,又叫土龍。據有的科學家考證,龍實際是鱷的化身。它血盆大嘴,巨齒排列,麟甲分明,四足長尾,水陸兩棲,均與龍的形象吻合。明李時珍著稱它為鼉龍。總之,它是一種古老的動物,與龜一樣是中生代爬行動物的後代,可以說是恐龍的親屬。從皮膚到牙齒、骨骼結構仍保留著恐龍時代的特徵,是古老動物的活化石。目前揚子鱷野生的數量極少,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組織把它列為一級瀕危動物,屬禁止貿易的瀕危種。揚子鱷在科學上不僅因其古老而十分珍貴,而且它還是20多種鱷當中唯一冬眠的溫帶鱷類,它半年活動,半年休眠。當每年十月下旬氣溫降至零度以下時入洞休眠,到第二年四月中下旬出洞。洞內溫度平均有10℃左右,開始休眠及快要甦醒時有知覺,受刺激有反映,中間很長時間休眠期呈僵死狀態。揚子鱷經過長眠之後,方伸伸懶腰,爬出洞外,迎著江南明媚的春光,集中精力去覓食,尋找魚、蛙、蝦、蟹和水生昆蟲,尤其喜食田螺。揚子鱷體長不超過二米,最重達50公斤。不同於非洲、南美那些兇殘吞食禽類及殘害人類的大型鱷魚,屬於溫和動物。從歷史文獻記載看,長江中下游及沿江湖泊分佈較多,如湖南嶽陽、常德,湖北的江陵、武昌、黃崗、漢口,江西的九江,安徽安慶、蕪湖、當塗,江蘇鎮江、揚州均有發現。近年來已轉移到皖南丘陵山區,長江支流青弋江沿岸的宣城、南陵、涇縣,再向南寧國、郎溪及廣德一帶,另外浙江太湖之濱安吉、苕溪兩岸也有零星分佈。揚子鱷瀕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興修水利開墾農田,圍湖造田破壞了揚子鱷的生態環境;二是肆意捕殺,認為它形似怪物有害無益,打砸巢穴,毀壞卵蛋,或由於農田投放農藥斷絕了它的食物來源而致使其死亡。當前保護、搶救瀕危揚子鱷的工作取得成效,除在宣城、郎溪、廣德、南陵等縣建立一個自然保護區外,宣城縣還建立了一個養殖場,進行人工飼養,取得很大成績。 通過科學研究,觀察到揚子鱷的繁殖方式十分有趣。雌雄一呼一應鳴叫求偶,在野生卵孵化進程中,雌雄性比例是5:1,雄少雌多。通過人工孵化卵的實驗看,性別是由溫度大小制約的:凡溫度在30℃以下26℃以上孵化出來是雌性;31℃以上36℃以下孵出來全是雄性;31℃—33℃之間有雌有雄,雌多於雄,若溫度26℃以下或36℃以上則不能孵化。在野外測點觀察,乾燥地點的巢穴溫度能達35℃可孵出雄性,而多數巢是築在沼澤地,溫度只有30℃,只能孵化出雌性鱷了。這種狀況不僅是揚子鱷,其他鱷類也有此種特殊繁衍現象。揚子鱷在6月上中旬進行交配,夜間在水中進行。 7月份選擇巢穴,穴洞用雜草泥土構築,隨後產卵,一次產10—30枚灰白殼卵,用厚草覆蓋,利用植物腐爛發酵熱量孵兩個多月始出。臨破殼時,母鱷扒開覆草協助小鱷爬出窩,引導子女入水池學會覓食,比其他鱷類“下蛋”後就跑,更具有母性的慈愛心腸。不過,揚子鱷幼鱷淘汰率很高,出生後不久就臨近冬眠期,自身營養及進食狀況是決定成活的關鍵。 我國自本世紀80年代初對揚子鱷進行人工繁育,取得突破性進展,1982年解決幼鱷人工進食,1983年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取得產卵與繁衍後代的成功。在宣城人工養殖場陽坡、陰坡分別築鱷巢,用不同孵化溫度調節雌雄比例取得可喜成果。 在中國遼闊的西北大草原和荒涼的沙漠戈壁灘上,生存著兩種殘存的有蹄子的野哥們儿——野驢、野駱駝。 野驢(Equus Hemionus)常被誤為野馬,因為它的形態與野馬相似,至今野馬在中國已絕跡。野驢既不是馬也不是現今家驢的祖先。它頭像騾子,蹄子比馬蹄小,而大於驢蹄,叫聲近乎馬嘶而不同於驢鳴。頸部的鬃毛短而直,毛呈深棕色,腹部下雪白,脊梁正中有一條直達尾根的黑線。野驢是典型的沙漠中群居動物,白天成群結隊到有水源或草場的地方活動,傍晚由一頭公驢帶回沙漠過夜。中國野驢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主要分佈新疆、青海北部、甘肅、寧夏、內蒙以及四川西北部乾旱及半乾旱地區的沙漠、荒原。野驢逐水草而生,主要吃節節草、瑣瑣柴、艾草、野蔥、蘆葦,喝帶鹹味的苦水。冬季暴風雪來臨,吃苦耐勞的野驢在積雪下尋找枯草和苔蘚植物充飢。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野驢練出奔跑如飛的本領,平均每小時可跑48公里,可與汽車比高低。 1982年我國在新疆奇台縣建立以保護野驢為主的卡拉麥里自然保護區。 野駱駝(Camelus Bactrianus)野駱駝屬於偶蹄目,駝科。我國產的野駱駝和家駱駝均是雙峰駝。然而野駱駝和家駱駝卻不是相同的種,在形體上有區別。野駱駝體毛呈淡棕色,從來沒有其他色型,個頭瘦高,四肢細長,體毛較短,頭和駝峰小於家駱駝。野駱駝駝峰上尖下圓呈圓椎形,從不側垂,比家駱駝又肥又大充滿脂肪的肉峰小得多。夏天野駱駝峰毛全部脫光,而家駱駝峰仍殘留厚厚的絨毛。再從外形上看,家駱駝頸上下部分、頭頂、峰頂、尾端、肘部、膝部都有淺色長毛,而野駱駝卻沒有,一付禿相。野駱駝頭小,耳短,只有脖子比家駝長,腳掌狹窄,蹄盤比家駱駝小,適宜快速奔跑。二者也有相似之處,主要在腳底上都有一層厚厚的胼胝組織,猶如穿著厚厚的膠靴子,行走在滾燙的沙石上不致燙傷腳,故有“沙漠之舟”的美名。野駱駝雖體重500公斤左右,可是也有善於奔跑的本領。當它們被其天敵狼群追趕時,可連續急速奔跑兩小時,路程達60公里之遙,直到沙漠深處,消失在沙海之中。 中國野駱駝分佈在新疆東北部,即哈密、吐魯番、鄯善三縣以南,羅布泊以西的塔里木沙漠和窪地上,此外,在新疆、甘肅、青海交界處的敦煌附近及內蒙古馬鬃山一帶也有它們的踪跡。 野駱駝所處的生態環境十分險惡,是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那里夏季酷熱,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最冷在零下20℃以下。礫石流沙在夏天灼熱太陽的照射下,竟達70℃左右。降雨量年平均不過30毫米,天空剛飄來一朵烏雲,還沒落在地上,在空中就已蒸發。一年有50天是飛沙走石的大風天,有人曾形容“鳥飛過境要自帶糧食”,而在此荒漠地區野駱駝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 野駱駝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早已適應嚴酷的沙漠自然生態環境,養成吃大苦、耐大勞的習性。它自身有防風、防沙、耐渴、耐熱的生理功能,又有一套飲水、節水的技巧,最有趣的是體溫可隨氣候調節變化,毛皮服裝自行換季通風。 野駱駝的蹄子在沙漠中行走如穿靴,悠然自得。它的鼻孔可以自由啟閉,眼瞼睫毛長可以防風擋沙。雙駝峰高高凸起,有厚厚的脂肪,又當乾糧袋又是大水壺。當它行走在缺草缺水的沙漠中,駝峰脂肪就是它自身的一個食品供應處。據計算,100克脂肪氧化時可產生107克水,若駝峰儲有30公斤脂肪,氧化時可產生30多升水。野駱駝嗅覺靈敏,能嗅出老遠老遠地方有水草,一口氣能喝下100升左右的水。它不僅會“開源”,還會“節流”,平時“守口如瓶”,不輕易張嘴嘶叫,糞便又小又乾燥,充分節約用水。為了避免出汗蒸發,它自動調節體溫,白天上升到40℃,夜晚又下降到34℃,以適應內陸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它是世界上哺乳動物中少有的變溫動物。野駱駝體內的血液始終保有一定水份,以維持正常的循環系統,保證生命的存活。夏天來臨,野駱駝身上的毛脫落一些,更多的是粘結成氈片,懸掛在身上,既防止烈日照射,又與皮膚有間隙,可以通風降暑,一舉兩得,可謂天賜“仙衣”,獨具風采。野駱駝在茫茫沙海之中,見到沙生植物如紅柳、蘆葦、瑣瑣柴、駱駝刺等它都吃得香甜可口。每到春季求偶交配,母駱駝妊娠期13個月,每胎一仔。可愛的小駱駝落地兩小時就站起來行走,降生一天就能隨著“媽媽”到戈壁沙漠中游玩,六個多月長到100公斤,平均壽命30—35歲。夏天,野駱駝一公一母帶著一頭小駱駝組成一個小家庭散居,在沙漠中尋找零散的水草。秋天,野駱駝匯合成一二十頭進行群體活動,找背風及有水源、草類的窪地或丘陵乾溝覓食。當冬季暴風雪來臨,成群的野駱駝屁股迎著風一起臥倒,把小駱駝藏在中間維護著,共同抵禦災難性天氣。 目前中國產的野駱駝是世界聞名的珍稀動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83年已將新疆羅布泊窪地和塔里木河下游劃為野駱駝自然保護區。 中國是世界上產鳥最多的國家,其中珍禽異鳥稀有種類為數不少。中國鶴舉世聞名,最珍貴的屬丹頂鶴(仙鶴),數量最少的是稀有美麗的朱鹮〔huan環〕。 丹頂鶴(Grus Japonensis)丹頂鶴又叫仙鶴,長嘴、長腳,除喉頸褐色,尾部飛羽黑色外,全身披著雪白的羽毛,與裸露的朱紅色頭頂相配,雍容華貴,瀟灑秀美。由於丹頂鶴的壽命較長,人們便將它與神仙聯繫起來,因此又將其作為長壽的象徵。歷代文人墨客常用它吟詩作畫,畫家畫一幅松鶴延年圖,表示對老人的祝福。唐代詩人劉禹錫見到鶴飛,詩興大發,暢懷吟道:“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丹頂鶴翅膀寬大,飛翔能力強。飛時頭與頸和兩腳伸直,前後勻稱,飄然若仙,給人以高雅美好的形象。 丹頂鶴是一種候鳥,每當冰雪融化春回大地的三四月份,它們從南方江西、江蘇以及山東和沿海飛回北方。飛時成群結隊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到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繁育後代。在沼澤、湖泊、河邊、葦塘、淺灘上築巢造窩,產卵孵化。鶴是一夫一妻的永久性配偶,它們常常成雙成對鼓羽亮翅,翩翩起舞,引吭高歌,叫聲清脆宏亮。鶴築巢隱蔽,每窩產卵一二枚,重250—270克。在5月下旬孵化期間,父母雙親輪流值班,分別臥孵。每隔半小時到一小時起立一次,翻動卵一次,保持卵溫度均勻,並調換趴伏方向。雌鶴雄鶴分工明確,一個趴窩孵,另一個擔任警衛員,責任心均很強。孵化30—33天,幼鶴出殼,由鶴媽媽帶領覓食,鶴爸爸在一旁保護。 10月上中旬到11月上中旬,北國寒風乍起、地面見霜時,鶴又成群結隊南遷了。 值得一提的是,丹頂鶴不僅在繁殖後代上盡職盡責,在教育小幼鶴時也絕不溺愛。凡已經有過一次越冬本領飛回來的幼鶴便被逐出家門,讓年輕的幼鶴三五成群過集體生活,練習生存的本領,而原配老夫妻再度過上清靜的日子,繼續繁衍後代。 丹頂鶴主食是各種魚類、烏拉草、三梭草、蘆葦嫩芽,並啄食一些昆蟲,丹頂鶴一般能活50——60年,被稱之為壽鳥,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珍貴飛禽。 朱鹮(Nipponia Nippon)朱鹮是當今世界上數量最稀少的鳥類,瀕臨滅絕,是國際保護鳥。朱鹮頭戴鳳冠,長喙,朱紅色臉和額頭,翅膀和尾羽下側是紅色,身上都是雪白羽毛,體長約70—80厘米,體重1.5—2公斤。朱鹮對巢區選擇十分嚴格,必須是高樹,必須是有水田的地方,以便於取食水生動物,還要求環境安靜偏僻。我國發現朱鹮是在陝西洋縣姚家溝。 1981年在此建立秦嶺1號朱鹮群體保護站。大家將朱鹮視為秦嶺仙子,愛護備至。 1984年又在洋縣三岔河發現有朱鹮。這種鳥4月在樹上築巢後產卵三一四枚,5月份雙親輪流趴孵,約28天出殼,雌雄共同養育雛兒。小鳥生羽期約一個月左右。科學工作者在姚家溝觀測到,幼鳥的雙親每日覓食達17次之多,有一公斤重,十分辛苦。幼鳥一旦離開巢,不論是親鳥還是幼鳥都很少回到老巢來,等到下一個繁殖週期再立新巢。為了保護這種瀕危的稀有鳥類,陝西省在洋縣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