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少數民族婚喪風俗

第6章 第五節千姿百態的結婚典禮

青年男女經過甜蜜的戀愛,或受命於父母,訂婚之後,就到了結婚階段。各民族對人生的這一大事,均視為“人丁興旺,子孫綿延”的象徵,成為充滿喜慶、歡樂的重要活動。禮儀各有不同,千姿百態。 成吉思汗傳下來的婚禮, 是我們最歡樂的時候, 讓我們在遼闊的草原上, 縱情高歌。 隨著鄂爾多斯高原上飄蕩的這首民歌,一支盛裝的馬隊,便簇擁著新郎奔向女家。 此刻,新娘家緊閉蒙古包門,一派拒婚架勢。這時,迎親隊伍中走出一位善於辭令的伴郎,向女家及伴娘陳說: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和你家姑娘訂為夫妻,今日是黃道吉日,我們特來迎娶。伴娘這時唱道: 什麼像徵著潔白無瑕? 什麼標誌著幸福榮華? 這樣的禮物是什麼? 你可把它帶到姑娘家?

伴郎迴唱: 清晨純潔白淨的鮮奶, 正午釀得更加甘甜, 晚上變成醇香的酥油, 這珍貴的禮品全都帶來。 伴郎對答如流,伴娘才會開門請他們進蒙古包。新郎向佛像叩首,再向岳父母敬獻哈達、燒酒等禮物。梳妝完畢的新娘,在送親的祝酒歌中,乘馬圍著生養她的蒙古包繞行三圈,並向父母和朝夕相處的姐妹們依依惜別。然後隨迎親和送親隊伍馳往男家。 一路上,男女雙方追逐逗樂、躍馬向前,都想搶先到男家。為讓新娘領先,送親者常用馬鞭將新郎的帽子挑於地上,令新郎下馬去撿。但男方也有絕招儿,在離家不遠處設席招待女方,送親者和新娘只得下馬喝酒,而新郎則一馬當先到了家。 到了婆家,新娘與新郎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下馬,拿著馬鞭雙雙通過兩堆旺火,以表示愛情的堅貞不渝,也包含著人們對新人避邪消災、興旺發達的祝愿。走進包內,新人向佛像和新郎父母跪拜,接著新娘與各親友一一相見,互獻哈達、禮品;新郎也向新娘的親戚施禮。在婚宴上,新郎手執酒壺,新娘捧杯逐一敬酒。人們暢飲,高歌,翩翩起舞……有時婚宴可達數日之久。

赫哲族迎親的人數必須是奇數,迎來新娘即成雙數。拜天地的時辰要在黎明,他們認為黎明正是蓬勃興旺的象徵。拜過天地,新人進入洞房拜祖宗三代,然後,親族中的長者要向新娘訓話,叫她好好孝敬公婆、尊敬丈夫,勤勤懇懇過日子,不要偷懶討閒。訓罷,新娘再次跪拜祖先,恭聽長者向祖先禱告:新媳婦娶來了,祖先要好好管教,保佑全家生活幸福……隨後新娘拜灶神,長者又訓道:一輩子不能離開這兒,柴火不好燒,不能發脾氣,每天要給老人燒熱炕頭……婚宴上,新郎吃豬頭,新娘吃豬尾巴,表示從今後,丈夫領著,妻子跟著,夫唱婦隨過日子。 東鄉族的迎親隊伍往往在上午到達女家。他們隨身帶來新娘要穿的一套新裝、一頂蓋頭、一把木梳和一把篦子及幾斤核桃、紅棗和糖塊。

在享受了女方的美味佳餚後,念“尼卡哈”——結婚證詞,結婚儀式就開始了。有趣的是聽阿訇〔hong轟〕念證詞的不是一對新人,卻是新郎與岳父大人。新娘和其他女眷皆避而不露。 念完尼卡哈,迎親人把帶來的紅棗、核桃等果品散發給圍觀的人們,以示吉祥喜慶。新郎與一位伴郎則把梳子和篦子送到正忙於打扮的新娘那裡,並給為新娘梳妝的婦女“梳頭錢”,以表謝意。然後,他們又到廚房向廚師、眾多前來幫忙的婦女及岳母道一聲:“色倆目”(真主保佑)。此時,請他倆品嚐的菜餚,往往被他們轉獻給廚師,以作為對廚師辛勞的答謝。在祥和的氣氛中,婦女們乘機用鍋底灰抹新郎和伴郎的臉;新郎也就勢“偷”上一件碗、筷之類的餐具。隱喻他偷到了姑娘的“茶飯”手藝,姑娘便可以安心與他過日子了。

在整個婚禮上,新郎和伴郎成了女方青年耍笑逗樂的對象,他們無處藏身,也不能藏身。終於,例行禮節完畢,被捉弄得狼狽難堪的新郎和伴郎像得到大赦一般,不待迎送新娘的隊伍起程,早已逃之夭夭。 最熱鬧的場面卻是在新娘到達夫家時,沸騰的人群嬉戲著往新郎父親或叔伯長輩的臉上抹鍋底黑,強迫他們反穿皮襖,像牲畜似的還在腰上繫鈴鐺,甚至象徵性地用鐵鍊縛住他們的手腳;或讓他們倒騎毛驢“亮相”;或讓他們坐在倒置的八仙桌內,由人抬著示眾耍逗。眾賓客笑得前仰後合,扮“笑星”的新郎父老長輩也樂在臉上,美在心中。 入夜,村內外親友紛紛趕來鬧洞房——打枕頭,以逼使新娘揭蓋頭。所有的女眷們都在炕上護圍著新娘,鬧房的小伙們手持枕頭,一邊唱道:娶親的日子好日子,打枕頭的規矩固有的,……一邊尋找機會把枕頭砸向新娘。有的甚至衝上炕,可又被婦女們擠了下來。枕頭砸來、飛去,洞房內一片哄笑喧鬧。終於,婦女們招架不住小伙們的強大攻勢,枕頭擊中了新娘。於是婦女們只好揭掉新娘的蓋頭,讓人們一睹新娘的風采,還打開新娘帶來的箱子,展示嫁妝。至此,一場熱鬧的婚禮方告結束。

回族婚姻一般由父母做主,且遵循“婚姻無貧富,必擇善良”的原則,反對一切繁文縟節,比如算八字等一概免掉。同時,婚禮上還禁止喧鬧的吹拉彈唱。婚禮一般選在舉行,行禮前一個主麻日,男方把聘禮送到女方家。婚禮的前一天,女方則把姑娘的嫁妝送到男家。當晚,姑娘要沐浴,換上男方送的新裝,表示姑娘潔淨無瑕。 婚日凌晨,兩家人都要在自己家沐浴更衣。男方的主婦沐浴後,歡天喜地地把用阿拉伯文寫的大掛幅懸掛在堂屋,燒香點燭以謝真主賜結良緣。早上,男方設便宴招待阿訇及男女雙方的迎親、送親客人後,婚禮就在阿訇主持下開始了。阿訇依次詢問新人的“經名”,問他們是否願意結婚,他們表示同意後,阿訇才念配婚經。一對新人虔誠地跪在阿訇面前聽經。念畢,阿訇將一把把撒向一對新人,圍觀的孩子們紛紛撿而食之,這既是對真主賜結良緣的感謝,又含有祈求真主賜生貴子的心願。最後,新婚夫婦雙手摸臉感謝真主。

有意義的是為了防止丈夫隨意離棄妻子,回族在經濟上對男子有一定的製約。即男子婚前送未婚妻的聘禮,即為她的私產,無論生活在一起,還是離婚,男子無權索回。萬一離婚,女子生活上也有一些保障。 結婚典禮這天,衣冠楚楚的烏孜別克新郎和許多未婚小伙在一間房子裡,邊吃、邊彈、邊唱,以待良辰吉時的到來。與此同時,在一好友家,打扮一新的新娘和眾多女友也在等待著那喜慶的時刻。 忽然有人報說:誦經儀式開始了。新郎立刻在兩位夥伴陪同下來到女家,那裡已經是賓客雲集。新郎在屋子中央站住,阿訇即開始念經文。念完,轉向立於門外、頭頂蓋頭的新娘:“你情願嫁給某某為妻嗎?”“我願意!”阿訇轉向新郎問道:“你情願娶她為妻嗎?”“我情願。”於是阿訇把兩塊蘸過鹽水的馕〔nang囊,一種烤製成的麵餅〕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他們,伴娘和伴郎爭搶著把馕遞給自己的新人。據說,新人中誰先吃到這個馕,今後在家中就主事,不會被對方欺負。儀式一完,新郎、新娘仍各自返回就坐的房子,與同伴們盡情玩樂。

此時,婚宴卻在雙方家長主持下開始了。新郎母親及其女親友們,由新娘母親及眾女親眷迎進鋪著華麗地毯的筵席室,幾位靈巧的少婦向來賓們散發喜果;另有幾位少婦則手拿盛著白面的托盤,往來賓的臉上抹白面,表示吉祥如意。女賓們美餐後,才盡興而去。 女方的男賓這時也到了男方家,受到了男家同樣盛情的款待,男賓退席後,女賓才入席。婚禮進程中,凡前來祝賀的男子都只帶著一張嘴來,而所有的女賓則帶著禮物,並直接把禮物呈送給新娘的母親。 待男女兩家把賓客送走後,迎親的時辰才到。新郎一行奏著歡樂的曲子來到女家,在緊閉的院門內,婦女、小孩大叫著“手絹!手絹!給了手絹才開門。”伴郎趕緊把準備好的新手絹送上;裡面又要求奏樂,於是小伙們起勁地奏呀、唱呀,直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院門才打開了。可新娘就坐的房門依然緊閉,任憑小伙子們怎麼擂門、唱歌、彈曲,就是沒人理睬。待小伙們平心靜氣地苦苦請求,好話說盡,姑娘們才開門請他們入內。伴郎把新郎安頓在新娘身邊就坐,小伙子們則與姑娘們伴著歡樂的曲調跳起了舞。舞畢,姑娘們用熱氣騰騰的手抓飯款待新郎及其夥伴(圖8)。


圖8 維吾爾和烏孜別克的抓飯婚宴
在新郎家大門口,一堆熊熊燃燒著的篝火迎候著新娘。新娘一到,就坐到一塊花毯上,由幾位小伙子抬過火堆,此舉是為祈求祥和如意。隨後,新人進入宴會廳,在眾儐相伴同下共進晚餐。在入洞房時,新娘再次經歷火的洗禮,要從洞房門口一盆燃著的炭火上邁進去。這既是為了祛邪消災,也蘊涵著願新娘永遠擁有火一樣情懷的祝福。 柯爾克孜的婚俗與他們的游牧生活關係極大。婚禮儀式十分隆重,一些經濟富裕的家庭,夫妻一生要舉行三次典禮。即結婚典禮、結婚30週年舉行“銀婚典禮”,結婚50週年舉行“金婚典禮”。他們盛行早婚,子女滿12周歲就可以舉行婚禮。大型的婚禮,邀請上千人,帶有部落聚會的色彩,可就此機會解決部落之間的糾紛等重大問題。

結婚典禮在女方家舉行。新郎及其父母、親屬、伴郎等一行人,要在結婚日的前一天趕到新娘家,攜帶一隻宰好的羊和其他食品。當新郎一行來到時,女方有一群小伙子騎馬相迎。雙方見面時,男方要將所帶的羊扔到女方帳篷前面作見面禮,而女方要將自己帶的羊扔到男方馬隊後面,表示迎客。 婚禮由阿訇在帳篷內主持,通過念經祈禱,宣布雙方結為夫妻,然後將蘸鹽水的油果或馕分為兩半給新郎新娘吃,並把麵粉撒在新人臉上,祝福他們感情潔白純淨。婚禮後,要在帳篷內外開展多種文體活動,熱鬧非凡。白天有賽馬、刁羊、摔交、拔河、馬上決力等,晚上男女青年陪同新人唱歌跳舞。總之要讓大家都盡情歡樂。否則就會被認為吃了沒有鹽的飯——乏味。 在女家完婚後,新郎帶著新娘回家。新娘的嫂子及女友等帶著嫁妝陪送。沿途每過一個,都有熱情的人們出來迎送,向新人表示祝賀,有的還招待食品,有的為了表示吉祥,燒起火堆,讓新人從火堆上跳過去。新郎家的帳篷前,也設有火堆,新娘須從火上跳過去,才能進屋見公婆和長輩,並給每位鞠躬敬禮。新郎家要舉行迎新娘儀式,宰羊待客,也開展刁羊、賽馬等活動,但規模一般比女方為小。

俄羅斯族信奉東正教,婚禮在教堂舉行。正婚日,新郎穿西服在伴郎和媒人陪同下,乘馬車去接新娘,新郎的母親要把糖果、零錢和大麥混在一起,撒向圍觀的人們,讓人們撿拾,以求吉祥和增加喜慶的氣氛。 新娘這天要早早起來打扮,穿上禮服:純白的薄紗拖地長裙和結成美麗花環的頭紗,甚至鞋襪和內衣也都是白色的。以像徵新娘的純潔。臨行前,新娘要下跪接受父母的祝福和教誨:父親拿著撒了鹽巴的麵包,母親拿著聖母像,邊在女兒頭上劃十字,邊向女兒祝福並叮囑一些到男方家應注意的話語。 男方迎親一行來到後,與女方送親人會合,拉著手風琴,簇擁著新人到教堂去舉行婚禮。屆時新郎新娘要戴上頭冠,新郎手中拿一支蠟燭,新娘手中拿一束花。由神甫問雙方是不是自願結合,如回答是自願的,神甫就為他們祈禱,讓雙方交換戒指,給新人一點蜂蜜,祝愿他們婚後的生活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行三次跪拜禮和親吻三次,最後在大家的祝福聲中離開教堂,前往新郎家。新郎家設宴招待賓客。 拉祜族實行母系繼承的地區,由女子娶丈夫。結婚當天,新娘在女伴陪同下,去男家迎親。男方家殺牲備酒,宴請新娘及親朋好友。隨後新郎拜別家神和父母,攜帶簡單行裝和幾件農具,由男伴陪同,當晚隨新娘赴女家成婚。到達女家後,新郎要向岳父母送一筒清水,以示尊敬。有的要由新夫婦一道做一鍋飯,奉獻給女方家長食用。然後,新人一起跪在竹蓆上聆聽村寨頭人和父母講做人的道理,告誡新人今後要好好勞動,勤儉持家,夫妻和睦,生了孩子要好好撫養教育等等。然後由女方家長給新婚夫婦舉行拴線儀式。有的地區結婚當晚新人不能在家過夜,要雙雙跑到山野裡歇宿,次日還需親友們漫山遍野把新人尋找回來。 阿昌族的婚禮比較簡單又自有特色。接新娘多在晚上進行,故稱“明嫁暗打發”。結婚的頭天下午,新郎預先請好兩個小伙兩個姑娘作陪伴,由媒人帶領他們去女家領新娘,新娘的父母招待他們吃過晚飯,閒聊到半夜,媒人才向女方家長提出請新娘“上路”,新娘就在嫂嫂姊妹等的陪同下隨迎親人離開自己的家。但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只送出一段路便與新娘話別,囑咐她好好跟新郎一行到男方去。習慣上到男方已是天亮,該族認為“新郎新娘雙雙走,回家越走天越明”,日後的家業才會興旺。當他們到達時,男方的親友都在門前相迎。新人先在門外拜天地,再進堂屋拜祖先、拜雙親,父母對新人說幾句吉利話,婚禮就算完成。晚上,婆婆給新人蒸一甑〔zeng贈〕糯米飯,煮兩個雞蛋,兩碗甜酒,讓新娘、新郎共吃對飲,象徵從此和睦生活。婚後三天新人在媒人陪同下回女家,新郎要挑一擔米、酒、肉、鹽、茶等物作禮品。到女方家有人出來攔門,故意閉門不納。新郎便把酒肉拿出來送上,這叫“攔門酒”和“攔門肉”。攔門的人接過禮品,就高高興興推開大門,歡迎新人。他們雙雙在堂屋叩拜女方父母,女家款待他們吃過中飯,新郎便把新娘的嫁妝如被褥、箱子等物挑起,帶著新娘一同回家。 羌族婚禮一般舉行三日。第一日稱“花夜”,女家宴請家族親友,喝酒、跳舞直至深夜。第二天,新娘騎馬或乘轎在七八個伴娘陪同下與男方迎親者同赴男家。男家盛宴招待客人,隨後,遠客被分到寨內各戶住宿,分客時必須按客人坐次挨個恭請,否則即為失禮。倘若不能妥善安排全部遠客,亦或怠慢了客人,男方全寨都會為之感到恥辱。第三日,主人設早宴謝客,送客時鳴放鞭炮。新郎與兄弟背上酒肉,送新娘回娘家。新娘寨子的姐妹們為迎接新郎,湊辦一桌酒席。席間,她們用各種方法戲謔新郎。她們給新郎用一雙齊胸長的細竹筷,在筷子尾端還墜上幾個土豆。桌上除了精心切成小顆粒狀的一盤盤肉、菜外,還有幾隻灌滿油的燈盞錯落有序地擺在菜盤之間及新郎面前。新郎舉手維艱地操作著這雙修長的筷子,稍不留意,就會落得個菜落燈盞、油花濺身的狼狽相。但姑娘們並不就此作罷,那本已十分尷尬的新郎倌還要受罰,直至姑娘們盡興方休(圖9)。

圖9 羌族的戲新郎
隆冬的黃昏是撒拉族舉行婚禮的時刻。新郎及男方親友們來到女家念“尼卡海”。他們不入女家,只環坐於門外空地上,女方的長輩出門迎之,並給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繡花腰帶,已婚至親還留下相陪,同跪於阿訇面前聽經;新娘則在房內炕角跪聽。 “尼卡海”念完,把吉慶的喜果散給眾人。然後女方設宴招待新郎一行,宴後,迎娶者們打道回府。次日,新娘由本家兩位婦女和其他親朋護送到男家。 一路上,新娘受到新郎同村已經出嫁的婦女們沿途的熱情迎送,她們還密告男家“防範”新娘進門的情況。新娘來到男家門口時,鳴放禮炮通告,隨即在送親男子簇擁下,新娘試圖騎馬奪門而入。但男家緊閉院門索要禮物,並要新娘下馬進門。雙方你沖我堵,各顯身手以爭“勝負”。其間,也許會發生誤傷之事,但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親密的表示,互相並不介意。 婚禮後,女方要展示新娘的針線活兒讓眾人品評觀看。因為按撒拉族的習慣,新娘嫁到夫家時,要給一家老少各送一雙鞋;叔伯至親還要加送一雙繡花襪子;給公婆再另送一對繡花枕頭。所以,十四五歲的撒拉姑娘一般不再下地種田,只專心於繡花、做飯以增長才幹。這正是撒拉族婦女善於飛針走線的原由。 從事畜牧業的鄂溫克族婚姻由父母包辦,婚儀古樸簡單。正婚日,新郎及其家人都到女家。新郎向岳父母及長輩請安,他們送他一些禮物。然後,他與新娘共同吃兩小碗小米粥,新郎要把自己碗中的粥給新娘吃,新娘碗中的則給新郎吃,吃過交碗粥,倆人就算結婚了。 在遊獵區,結婚當日,新郎在家族公社全體成員陪同下,趕著送女家的馴鹿來到女家駐地,女方家族全體出迎。一對新人從馴鹿中挑出兩隻最好的,各牽一隻繞女家住的棚子轉三週,然後,大家進到棚子吃宴席。當晚,男方家族成員返回自己駐地,新郎則留宿岳父家。次日清晨,新郎先行一步,新娘在家族全體成員護送下,趕著10只馴鹿隨後到男家,婚禮就此結束。 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婚姻比較自主。他們一直流行著一種特殊的自由婚——“搶婚”。所謂“搶婚”,就是在戀愛雙方商定婚期後,小伙子告訴父母,父母就會為他準備床和氈子,還搭一個新蒙古包或棚子。姑娘則對父母保密。結婚那天夜間,姑娘一聽見狗叫,就溜出自家蒙古包,騎馬與前來接她的小伙一起跑到男家,在新蓋的棚子裡,一位男家請的老婦人正等著他們的到來,她幫姑娘把原來的八根小辮改梳成兩根,就算完婚了。天亮前,男家派兩個人帶著哈達來到女家,姑娘父母才知道姑娘已被搶婚了。他們故意說一些氣話,對於來人的敬酒、勸說不予理睬。但按習俗,他們不能拒絕第二次敬酒,酒喝了,這門已成定局的婚事也就算承認了。與此同時,男家一片歡騰,親友及鄰近部落的人們都前來祝賀,人們開懷暢飲,盡情高歌,翩翩起舞,直到天亮! 毛難族的正婚日,新娘在女方親友陪送下隨迎親人步行來夫家。若新娘幼小,則由女家親屬背來。至男家門口,來迎親的道公(巫師),邊唸邊唱,手持香火在新郎新娘頭上比畫驅邪。新娘要踢開放置在男方家門口的竹橋、紙屋等冥具,脫鞋入門,以像徵擺脫娘家和途中鬼魂的糾纏。隨後,女家親屬唱起“折被歌”,以表達對新娘離開家族的依依別情,男家親屬則唱起“開被歌”,迎接新的家庭成員的到來。然後由歌手高唱“敬神歌”,向祖先神靈祈禱,為新人的結合祝福。在此起彼伏的歌聲中,眾親友把新人送入洞房。 新房內分設男床和女床,男床置藍色蚊帳,女床則掛白色蚊帳。在道公主持下,新郎和新娘共吃一個染成紅色形似陰莖的食物,稱“雞巴腿”。據說這是祝愿他們多子多福,家業興旺。當天,男女雙方的家庭,要分別請巫師到家念咒作法,對嫁出或娶入的新娘,舉行“送魂”或“招魂”的儀式,以禳除鬼魂作祟。同時親屬賓客則互相走訪,尤其是男女青年,趁興對歌,通宵達旦。在歌聲中歡慶新婚之夜。 仫佬族結婚,新郎不親迎,正婚日前一天,男方請男女親屬及歌手二人往迎新娘。到新娘家門前時,有女方人攔門,女方歌手唱“攔門歌”,內容主要是對迎親人提出“詰難”,問他們從哪村來?來做什麼?接哪家姑娘,姑娘長得什麼樣等等。男方歌手要有針對性地一一作答,稱“拆門歌”。如回答合情合理,女方當下就會請他們進門。如答非所問,就要被罰酒取笑,遲遲進不了門。 次晨,新娘離家前,接親人要以肉、酒、鹽、茶等物祭祀女方祖先,雙方在此舉行“交親”儀式。然後由新娘的哥哥把新娘背出門,交給一位接親的婦女。她打開一把傘遮住新娘,隨即把傘交給新娘自撐,一行人步行前往男家。 新娘來到男家大門外,新郎就坐在面向大門的祖先神龕前,在大門框上橫架一根扁擔,上面掛著一雙新郎的鞋,新娘進門必須低頭從新郎的鞋下面通過。這樣做的用意是:從此以後,新娘必須對她的丈夫服服帖帖。新娘進門還有許多禁忌:一定要由兩個“全福”(即父母、夫妻、子女齊全)的婦女抱著她跨過門檻,進門時她們必須緊緊地抓住新娘的兩隻腳,不能讓她的腳尖碰著門檻,否則認為會給男家帶來大災大難。新娘進門後,要叫她抬起頭來,看看祖先神龕和自己的丈夫。然後讓二人吃一點稱為“千年飯”的白飯,表示從此她已成這家的媳婦,要好好隨男人過日子。 哀牢山區哈尼族的婚禮多在黃昏時舉行。當天,男方派一對全福人到女方領新娘。女方父母熱情款待。迎親人在酒席上當眾交付禮金,作為完婚的禮節,隨即由歌手唱起古老的《送嫁歌》: 天上的月亮圓圓的了, 山里的花朵紅紅的了, 長翅的鴿子要高飛了, 養大的女兒要出嫁了。
姑娘就像山坡上的麻栗樹葉, 飄在哪裡就在哪裡落。 出嫁的姑娘啊, 為什麼要這樣悲傷? 彎彎的銀鐲給你了, 花花的金戒指給你了; 你是有父有母的好女兒, 你是有兄有弟的大姑娘, 高高興興地誇耀著去吧! 在女方父母親長以愉悅的心情歡送女兒的同時,當婚的姑娘卻像被出賣一般憂心忡忡,她不願穿嫁衣,不願離家人,想到在一個陌生的父權家庭的艱難處境,她邊哭邊訴地唱起了《哭嫁歌》: 我們姑娘從不算人, 阿媽生了娃娃, 就要看是兒還是女。 要是生下兒子, 爹媽笑得合不攏嘴, 趕快宰雞煮蛋; 要是生下姑娘, 爹媽看都不想看。 永別了,自由的情場, 好時光要數沒有出嫁的姑娘; 爹媽面前撒嬌的歲月 已是一去不復返。 哈尼族的《哭嫁歌》真實地表白了當姑娘是女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期,一旦出嫁,就從自由人變成了家庭的奴隸。這是戀愛雖自由、婚姻卻由父母包辦給婦女造成的悲哀。在男方迎親客領著淚痕斑斑的新娘哭著走出大門之時,姑娘的女伴和本村青少年會蜂擁而出,以橄欖、芋頭等為武器,襲擊男方,聊以表達不願意姊妹被領走的心情。而這種戲劇性的“戰鬥”,無非是一種儀式,姑娘終究被領走了。 這時,新郎領著本村一群少年,早已在村外等候。見新娘被領來,立即點燃火把,在兩根竹竿之間橫拉一根白線。新娘要跨越火把,扯斷白線,才能算男家的人。新娘進入男家,先要向供桌上象徵祖先的一塊篾笆叩頭,隨後吃下新郎親手送來的一碗夾生飯,表示夫妻恩愛,海枯石爛心不變。 次日晨,新娘抓一把白米,在新郎妹妹帶領下到井邊背水。新娘將白米撒進井水中,表示她已成為喝這眼井水的人,求夫方寨神保佑。待背水回家,全家老小都要喝一口新娘背回的水,象徵新婦開始盡婦道。當天新娘回門,返回後方可與丈夫同房。 滿族婚娶循古禮一般需三天。第一天稱安櫃箱,即女家請人把妝奩送到男家新房內安放好。同日,男家要在庭院中搭一帳房,以備第二天舉行婚禮之用。 第二天為正婚日,男家備彩轎鼓樂由新郎親迎,轎中有童子押轎。女家送親,要有兩名兒女雙全的婦女陪伴,俗稱送親太太。當彩轎來到男家院外,男家將大門稍閉片刻,重新開門迎入,俗稱憋性子,意思是使新娘有好耐性。當轎已進院後,尚未打開轎帘的時候,趕緊叫新郎倌向著轎子射三箭,以除邪氣。彩轎進院,新娘由娶親婆扶下,導至天地桌前拜天地。其時,由“吉祥老人誦合卺〔jin緊〕之詞,告於天”(《滿洲四禮集》)。拜天地畢,“男引女入帳”。新娘入帳後,脫下當姑娘時所穿的服裝,換上媳婦服裝,頭髮也改梳成媳婦的大金棒、西瓜瓣等頭式。此俗稱“坐帳”。後來院中不再設帳房,拜天地後,新娘即進屋上炕,向吉方而坐,稱“坐福”。坐福後,新人同吃子孫餑餑和寬心面(糖餡餃子和寬麵條)。然後宴客,席散,新人入洞房。飲交杯酒後,由娶親婆“扶新婚夫婦入彩帳內衾〔qin侵〕被上,相向而坐,遂合帳撤燭,此乃合卺之禮也”。 (《滿洲四禮集》) 第三天晨起,新婦要給公婆請安裝煙,然後下廚房。有的地區要領新婦到祠堂或祖墳叩拜,俗稱上喜墳。 婚後三五日,岳家若住附近,新夫婦同至岳家,稱回門。若隔得遠,則回男家鄰近的女方親屬家,午前必返。愛新覺羅氏則越九日歸寧,也是宴罷偕還,不逾午。婚禮至此結束。 過去主要從事遊獵的鄂倫春族,由於流動性較大,婚俗也自有特色。 在求婚被女方接受後,未來的女婿要帶著禮物到女方家認親。此時如當事的男女都已成年,當晚即可同房,女婿可在岳家住一個月。此後,在送彩禮時,女婿可再次與未婚妻同房。 正婚日,新郎新娘要穿新縫製的狍皮袍子,新郎頭戴狍頭皮帽。作新房的也佈置一新,皮褥是用上百條狍腿皮縫製的,狍皮被子上還繡著雲紋。用樺樹皮製做的箱子上刻有精緻的花紋,這是岳母送給女婿的禮品。當晚一對新人要共用一個樺皮碗、一雙筷子吃“老考太”(黏粥),獸肉也用一個盆盛、用一把刀割來吃,以像徵白頭到老,永不離分。 土族人經過一步步說媒、相親、定親,接下來就是舉行婚禮。也許是前幾個步驟過於拘謹嚴肅,使得人們需要一個輕鬆詼諧的婚禮,因此在土族的婚禮中,就有了兩位必不可少的“納特進”——喜客。他們由兩名機智活潑、能歌善舞的男青年擔任,肩負著引路、對歌的職責,並承受女方的種種刁難和戲弄。他們代表著男方的智慧與機敏。 當新郎等迎親隊伍開進女家村莊時,女方早已屋門緊閉。村中的全體姑娘都匯集在新娘的身邊保駕,一見迎親隊進院,她們就撲到窗口唱起“罵婚調”,盡情地咒罵、嘲弄和奚落喜客,把他們比作搶人的強盜和野人。還用“盤歌”盤問喜客天地萬物的起源,接親的根由等等。喜客必須彬彬有禮,對答如流,才能博得姑娘們的歡心,從而開門放行。新郎進門時,無人與之耍笑。一俟喜客進門,劈頭蓋臉就是一大桶涼水,接著仍是嘲諷和捉弄,好不容易才進得屋內。女方家的男子倒十分友善,安排他們就坐於滿是各類麵點的桌前,可姑娘們卻不讓他們安心受用點心,仍毫不客氣地繼續以唱代罵。她們罵新郎等人到這裡討吃要喝如狼似虎;還拉出喜客耍笑,不讓他倆吃食物。在上長命面時(這天共三道飯:饃、肉包子和長命面),兩個媳婦端著面,從廚房一路唱著出來:“你可知道和麵的水從哪裡擔?麥子又是長在哪方?你知道麥子怎樣變成麵粉狀?又是如何做成麵條往桌上端?”喜客一一給予回答,她們滿意才會擺上碗筷、佐料請新郎品嚐。 就在婦女們與喜客鬧得不可開交之時,在一旁無人問津的新郎,被女方的一位老婦人領出了熱鬧的人群,來到姑娘的閨房,完成他此行的重任——給新娘舉行“戴頭禮”,即由新郎為姑娘改變發式。土族姑娘梳一條單辮,上紮紅繩。新郎在引他前來的老婦人指導下,解開姑娘髮梢上的紅頭繩,把它纏在自己左腿上,然後,先用梳子梳自己的頭三下,再梳姑娘的頭三下,就為姑娘戴了頭,從此,這個女子就是他的妻子了。 水族婚禮,一不拜天地,二不拜高堂,也不鬧新房。新娘出嫁時,由家族中年長的婦女為其梳妝打扮,然後由兩位盛裝妹妹作陪娘,與新娘撐著新布傘,在男家的迎娘、迎郎帶領下步行到男家(圖10)。男家殺一兩頭豬款待親族朋友。來客以布匹、衣服、現金等贈新人。結婚三天內,新娘由陪娘和迎娘陪睡。三日後,夫家妹妹送新娘回門,住二三日新郎或其妹再次將她迎回,夫妻才同房共寢。

圖10 水族新娘上路
實行包辦婚的保安族,結婚日期大多選在主麻日。屆時,雙方村莊的人們就像過節一樣盛裝慶賀。新郎則親自迎回自己的新娘。 來到夫家門口時,年輕人上來把新娘的馬頭拉住,強迫她的親屬把她抱進洞房。此時的新郎則站在高高的房頂上,鳴放鞭炮以驅邪消災,求得吉祥。院子中大紅氈上盤腿坐著一位阿訇,新人上前深鞠一躬,然後,雙雙跪在他的面前,聽他念經祝福。念完,就向眾人散核桃和紅棗。凡來賀喜的老少男女,皆可向主人討要核桃和紅棗,數量多少不拘,人人都能有份。核桃——“和頭”是藉諧音祝愿新夫婦和睦相處,白頭到老;紅棗的顏色天然是喜慶的象徵。在表示了美好的祝愿後,喜宴就開始了。儘管平日保安族不准在院內唱歌,但在這喜慶的時刻,歌聲卻衝破院牆,迴盪在村莊的上空。 布朗族的婚禮一般要舉行三次,頭一二次簡單,第三次隆重。 定親之後舉行第一次婚禮。屆時,男方的年輕小伙帶上雞、肉、酒、煙等物,送新郎到女家,並請女方親朋吃頓便飯。然後在長者主持下,長輩、親朋將一縷縷白線繞在新人的手腕上,祝福他們永不分離。婚後,丈夫就在妻子家住下,但他不加入妻家家族,而是朝去夜來,實行走婚,生產和消費仍在自己父母家。 第二次婚禮往往在有了第一個孩子後。有殺豬辦宴的,也有隻殺一兩隻雞請親朋好友的。 婚後如感情不好,就不再舉行第二、第三次婚禮了。只有情深意篤的夫婦才舉行第三次典禮,讓新娘正式出嫁。正婚日,一幫年輕人簇擁著花枝招展的新娘踏上去夫家的路,一路上,新娘放聲痛哭,表達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與惜別之情。到了夫家,就舉行莊嚴的典禮。至此,結婚三部曲才算圓滿結束。 結婚頭天,新郎獨自乘馬來到岳丈家。傍晚,岳父母特地請近親中一位兒女雙全的婦女,督促同席對面而坐的姑爺、女兒用一隻碗、一雙筷互相餵食拌有黃油的黃糯米拉里(稠粥)(圖11)。其目的是希望他們婚後感情如膠似漆,永不分離。當晚,一對新人共度良宵。

圖11 達斡爾族新郎新娘喝同心粥
第二天,新娘在本氏族八位男女親家和三名馬車夫的陪送下,與男家氏族派來迎親的八位男女親家一同前往夫家。無論是送親的還是迎親的親家,都必須是兒女雙全的人。在路上,如與另一支迎親隊伍相遇,兩方的新郎要下馬,交換一塊紅布,再繼續趕路。不論路途遠近,送親車隊都要在離男家村屯二里路遠近的路邊小憩,生起篝火,吃點東西。這時,男方派出一老一少騎手前往迎接。為取喜事從光明方向臨門的好兆,送親車隊要從東面進屯。如到達時太陽已落山,就要在大門西側掛一面鏡子,以像徵太陽。 達斡爾族沒有拜天地的習慣,只是在送親者進門時,由新郎父母斟滿雙盅酒,敬給送親的貴賓,稱“進門盅”。進屋寒暄後,新郎父母再次給送親賓客敬酒,稱“接風酒”。 婚宴上,一位年長的送親男親家手捧一支翎箭,為新人致傳統的祝辭:“我祝愿新婚夫婦,今後二人的感情,像箭頭一樣整齊,像箭桿一般筆直,像箭翎一樣爽快,像煙嘴一般光滑,像碾子一樣相合,像鐵石一般堅固,縱有大刀割不斷,縱有闊斧砍不斷!”宴席散後,新娘在夫家的少婦帶領下,給公婆及夫家長輩一一磕頭、敬酒;給同輩兄長裝煙。 第二天早晨,新郎父母在大門內給即將返回的送親者敬酒,是為“出門盅”。至此,隆重的婚禮才算降下帷幕。 塔塔爾族的婚禮在女方家舉行。婚期一般為三天。 結婚當天,先請阿訇到新娘家念有關婚禮的片段。念完,阿訇便問新娘:你是否真心願意嫁給某某?新娘回答願意,阿訇就遞給她一小壺糖水喝。然後,阿訇又到男家念,同樣問新郎是否願意娶某某,新郎同意後,也得到一小壺糖水。這糖水是塔塔爾族對新婚夫婦甜甜蜜蜜、和睦相處的衷心祝福。宗教儀式後,親朋好友前往女家賀喜。晚上,一輛馬車載著新郎來到女家。可是女家門口有拉著彩繩的小孩攔住了新郎,新郎的伙伴往地上扔點錢就趕起馬車離開了,如此來去幾趟,才得以來到女家門前,又送一些手帕、頭巾、香皂等小禮物,大門才被打開。女家熱情地把他們迎進宴會廳,吃完飯,新郎的隨員各自回家,只有他和新娘在陪同下進入洞房。金哥侍候他倆吃過茶點,扶新娘坐到床邊,再請新郎過去與新娘說話。這時新郎該給金哥一些“床邊錢”,她們就離去了。 次日清晨,新娘父母來到新房看望並祝福一對新人。接著新娘的兄弟姐妹也前來祝賀,新郎要一一饋贈一些小禮物。 第三日,男方來接新郎,女家為他準備送給親朋的禮物。當晚,新郎返回妻家。婚後,新夫婦一般要在女家住一段時間,直到生下第一個孩子才回男家。 舅舅,在許多民族中享有很高的權力,具體表現在對外甥的保護權和支配權上。這種舅權形成於母系氏族社會,那時舅甥終生共同生活,舅舅是外甥們最親的男性長輩,與他的姐妹一起承擔撫育外甥的責任,年邁後則由外甥供養,財產也由外甥繼承。到了父系社會,仍然有舅權的遺留。反映在婚姻上,就有了舅家子有優先娶姑家女兒的優婚權;在婚禮上,也就有了舅舅的重頭戲。 在門巴族的婚禮上,最出風頭的就是新娘的舅舅。在送親的隊伍中,舅舅是不可缺少的,因為他是女方的發言人。當舅舅一行護送著新娘來到男家村子時,新郎父母和親友立刻把他們迎請入席。 豐盛的酒菜馬上就擺在了舅舅面前。儘管都是上好的酒菜,舅舅卻並不滿意,不是說酒沒味道,就是說酒質低劣;要不就挑剔肉切得大小不等,厚薄不均;菜做得無滋無味,不甜不咸。甚至拿起一塊門巴族最愛吃的蕎麥餅摔在地上,大叫大吼:你們這是瞧不起我們,難道我家女兒口眼歪斜,長得不端正,配不上你們的郎君!他怒髮衝冠,煞有介事地邊說邊擂桌子,震得盤碗亂跳,大有掀翻酒席、領走新娘之勢。他的舉動引得眾賓客哈哈大笑,卻“慌”得新郎倌的父母跑前跑後忙個不迭,又是獻哈達賠不是,又是撤下舊菜換新的。實際上只是走個過場,把菜端下又端回來(圖12)。這時新娘的舅舅轉怒為喜,邀賓客們重又入席,開懷痛飲。剛才的表演不過是考驗男方的耐心和誠意,為的是給新娘抖抖威風,認為只有如此,新娘才不會在婆家受欺負。

圖12 挑剔的舅舅
毛難族認為舅舅是“水之源,樹之根”,地位在父親之上。所以婚宴上,舅舅被請入正席首座。宴會開始時,先請舅舅用筷子,只有待他翻動了碗中對著他的雞頭(在許多少數民族中以動物的頭為貴,所以他們常以雞頭、豬頭等敬尊貴的客人或長者),其他人才能舉筷喝酒。如果違犯古規,慢怠了舅舅,他有權責令重辦酒席,補辦禮儀。因此,男方是絕不敢稍有疏忽的,處處要陪著小心照應到舅舅的特權。 結婚時,夫家要給新娘家送酒肉,其中送給新娘舅舅的肉,就佔送肉總量的1/3。新娘到夫家,是舅舅率眾親友送親。在婚禮酒席上,舅舅坐首席。舅舅如果不入席,眾賓客就不能動筷子。 白族嫁女叫“打發奴”,即打發姑娘。出嫁前夜,姑娘要向長輩們拜別,並與女伴們敘別。是夜,還要請兩位小女孩來為陪嫁被褥“暖被”,認為經純潔幼女睡過的臥具,能給新婚夫妻帶來幸福和吉祥。 次日,新娘梳妝要坐在高凳上,腳踩一隻盛滿糧食的大斗,內插紅燭兩支,表示豐收和吉利。新郎出門接新娘時,他的父親或叔伯要給他掛上一隻彩球;到了女家,新娘的父親或叔伯又給他掛上另一隻彩球,兩隻彩球掛於胸前,表示他由單變雙,娶回了媳婦。 在洞房門口放有一隻鞍子,新娘要從上面跨過去,表示平安之意。進屋坐下後,新娘要喝一道苦茶,再喝一道甜茶,取先苦後甜之意。然後,新人接過一位女長輩敬的、用短鏈聯著的一對小銀杯,臉挨著臉喝下交杯酒。 新娘哭嫁是許多民族的習俗。它既表達了新娘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又吐露了對包辦婚姻的不滿,是被強迫出嫁的姑娘們抒發苦衷的心曲。它的哀婉悲切常使唱者哽咽,聞者淚下。比如土家新娘唱道: 幾多鮮花嶺上開, 只有我爹娘不會栽, 一栽栽到背陰岩, 五黃六月太陽曬不到, 十冬臘月霜雪紛紛蓋。 對土家族新娘來說,哭嫁是婚禮中必不可少的。一般要哭七至十天,甚至個把月。要哭得聲嘶力竭,如痴如狂,才被認為是聰明能幹的人,要不就被看作愚昧無知。為此,土家女兒早早就收斂笑容,學唱起哭嫁歌。什麼“哭父母”、“哭姐妹”、“哭梳頭”、“哭上轎”等不下10多種,內容極豐富。但土家的哭嫁歌都比較含蓄委婉,不像撒拉族和彝族的那樣鋒芒畢露、痛快淋漓。 哭呀哭呀,…… 黑騾子拉到大門上, 逼著要我上乘騎; 骨架還嫩血未稠, 頭髮未長全就送我出門。 你把金子般的女兒, 當成了瓦片一塊! 不知疼惜, 硬要嫁給別人。 你把夫家的彩禮, 當成了富貴榮華, 雙手迎來, 拋出了女兒…… 這如泣如訴的撒拉哭嫁歌,唱出了姑娘們對早婚和買賣婚的切齒痛恨! 身處奴隸社會的涼山彝族青年,並不認為結婚就是“喜事”,姑娘們出嫁時哭得是那麼悲切傷心,她們哀嘆自己被包辦買賣的命運: 叔伯父兄們, 心腸這樣狠, 只想嫌女兒的身價錢, 不顧女兒死與活。 媽媽的女兒喲! 血已換成酒喝了, 身已換成肉吃了, 骨已換成錢用了, 女兒是必須走了。 這字字血、聲聲淚控訴了奴隸制下的買賣婚給女兒帶來的不幸。 雖然這些哭嫁歌的言辭僅及父兄叔伯,但其實質是指向人吃人的社會,是對父權制下婦女卑賤地位和不幸遭遇的深刻揭露。當然有些民族的哭嫁歌主要反映的是姑娘們留戀娘家的哀戚之情。土家族新娘在離開娘家時這樣哭唱道: 父母你們請坐我走了! 房屋你在著我走了! 廳堂你待客我走了! 兄弟姐妹們你們留步我去了! 大門你開著我離去了! (圖13)

圖13 哭嫁
台灣高山族魯凱人居住的霧台地區有“長跑健將搖籃”的美稱,的確也出過不少有名的長跑運動員。而魯凱人的這一技能——長跑,在他們的婚禮中表現得更為奇特。 魯凱人的婚禮從跑步開始,又以跑步結束。結婚那天,新郎帶著聘禮在親友們簇擁下,跑步到女家,先獻上禮物,然後新郎找到被藏匿起來的新娘,背起她徑直向自己家跑去。無論道路有多麼遙遠,新郎都要不歇勁地跑下來。這可真是一段灑滿艱辛汗水的幸福之路!到了家門口卻不得入內,還必須跑到族人為他們舉行婚禮的廣場,與那裡的眾鄉親鄰里見面。在歡樂聲中,新郎背著新娘繞場兩週,才把新娘放下,共同接受人們的祝酒和祝福。然後,剛喘過氣來的新郎又背起新娘跑入洞房,從而結束了他的長跑婚禮。 魯凱人所以善於長跑,是自小束腹、負重練習長跑的結果。按習慣,完婚後,男子就可以拆掉束腹箍,結束束腹。 由於封建社會長期延續,舊時朝鮮族的婚俗具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保留著一套完整的傳統婚禮程式,與古代漢族的婚俗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但它畢竟具有濃郁的朝鮮族特色——重禮儀,講體面;熱鬧隆重而不失條理,規劃周詳而不失活潑。 一大早,新郎就起床到祠堂參拜父親。父親鄭重地囑咐他“迎妻子繼承宗祧〔tiao挑〕吧。”他向父親發誓保證後,就去新娘家參加婚禮。 臨行前,母親把一隻用木頭做的大雁包在紅布里,遞給一位迎親人,由他捧著在前面引路去往新娘家。朝鮮族崇敬大雁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因此從婚禮一開始,這只木雁就飛了進來,以祝福新人的愛情像大雁一樣,地久天長,永不變心。 在木雁的引導下,新郎來到了新娘家。在門口下了馬,新郎便踩著地上的米袋進了屋。一人高喊“婿進門”,喊聲未落,岳父已迎到門口。請新郎落坐的房間叫“奠雁廳”,其間佈置著青松、綠竹和木雁。一張很大的桌上放著誘人的食品,其中尤為突出的是那精巧托盤裡飄著酒香的酒盅。 這時,身著傳統結婚禮服的新娘由人引導走進了奠雁廳。在主婚人主持下,新郎先向新娘磕頭,隨即端起小托盤向新娘敬酒。新娘以四拜作為回禮,然後也敬酒給新郎。接著是接交木雁的儀式:新郎手捧木雁,面北跪在奠雁床前片刻,就把木雁放在奠雁床上,並叩拜兩次。新娘母親接過木雁,放在自己裙擺上,旋即就將木雁拋進新娘的閨房,如木雁直立住,據說新夫妻頭胎定是男孩。在古代漢族的婚禮中,雁是男家送女家的禮物之一,後來,雁在漢族的婚禮中消失了,卻在受漢族習俗影響的朝鮮族中得到了保留。然而這是一種發展的保留,朝鮮族人民用木雁代替了真雁,並以他們美好的心願使雁得以新生,得以永恆。 木雁禮後,有專人把新郎引到另一房間,裡面已擺設好“交拜席”。先由新娘向新郎拜兩拜,新郎回敬一拜;新娘再拜兩拜,新郎再回一禮。然後雙雙跪坐在原地,各自連乾兩杯酒,第三杯時互相交換,一飲而盡。至此,交拜禮結束,大禮也告一段落。 進入宴席禮時,新娘要暫時迴避,由新郎單獨出席專為他設的“新郎宴席”。面對色彩斑斕的美味食品,新郎首先表示誠摯的感謝,然後說:“鄙人父母健在,想讓父母親眼看看這些佳餚,能否給予方便?”新娘家就會有人把各類食品取一點放在箱內,備新郎帶給父母品嚐。這個習俗有兩層意思,一是讓新郎雙親分享兒子在女家受到的熱情款待;二是新郎家從中了解親家接待水平和烹飪技巧,以備他們為新娘準備婚宴。 當晚,新婚夫妻入“洞房”成婚。門外新娘家的女眷則要偷聽倆人的密談,此俗稱“守洞房”,它既出於迷信怕鬧鬼,又是出於防備新婚夫妻發生不測。 次日,新娘近親來洞房與新郎相認,稱“通商禮”。新郎根據親戚輩份行握手、點頭或叩頭禮。相認後,各親戚由長輩開始請新婚夫妻吃飯。 雖然新郎僅在新娘家住三天,可這三天卻並不好過。新娘村上的年輕人都要來起起哄,湊湊熱鬧,用一些滑稽可笑的話題耍逗新郎。也有用一些難題為難新郎的,比如問新郎岳母的尊姓大名(一般新郎不記岳母的姓名);或讓新郎當場吟詩,讓新婚夫婦跳舞唱歌。無論什麼耍笑和難題,新郎都必須以禮應酬,因為這是女方村鄰祝賀並考驗新郎的一種禮節——東床禮。 三天后,新郎獨自返回,擇定日子後,才來接新娘。新娘離家前,她的大伯或叔叔等男性長輩,要與他們話別,並諄諄囑咐新娘。夫家則為新娘準備了比新郎宴席更為豐盛的新娘宴席。從此新娘就開始了她在夫家的生活。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