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第19章 第八節醫門柱石張介賓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魏子孝 945 2018-03-20
張介賓(約公元1563—1640年)字會卿,號景岳,又號通一子,明代著名醫學家。他自幼聰慧好學,14歲時隨父到京師(北京),因此在少年時得以接觸很多學識廣博的長者。曾從京師名醫金夢石學醫。他不僅學習醫學,而且廣為涉獵群書,精通,並對天文、音律、兵法等皆有研究。明代學識淵博、醫學根底深厚的醫家,當首推張介賓。他自中年即開始勤於著述,給後世留下了很多學術價值很高的著作,僅一部《類經》,即反复揣摩,屢經修改,歷數十年之久,成為後世研究《內經》必不可缺的參考書。此外還著有《類經圖翼》、《類經附翼》,及集內、婦、兒、外各科的臨床醫學巨著《景岳全書》。這幾部書博採眾說,總結個人見解和經驗,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是明代書林中所罕見的。他到了晚年,還著有《質疑錄》傳世,專就金、元諸家論醫的偏執之處“辨論之,以正其失”,而且對自己早年著作中立論未當之處也作了糾正。書中的醫論進一步發揚了“溫補學派”的學術主張。

明代醫學界出現了一種新的時弊,由於金、元“寒涼派”、“滋陰派”影響很大,一些醫生用藥偏執苦寒,常致人脾胃損傷,克伐真陽,虛證、寒證蜂起。溫補學派就是在批判社會上這種濫用滋陰降火的不良醫療風氣中產生的。這一學派的代表醫家有薛己、孫一奎、趙獻可、李念莪等,張景岳為其中堅。 張介賓強調陽氣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在辨證論治上重視先天腎、命門和後天脾胃,用藥多投甘溫,這對糾正濫用苦寒的時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理論上的闡發,對“命門”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診斷方面,他的“十問歌”使問診規範,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問診模式。在辨證方面,他的“陰陽二綱”與“表裡、寒熱、虛實六變”,今天我們稱之“八綱”,成為辨證的綱領。在方劑方面,他的“八略”分類法成為後世方劑專著中方劑分類的基礎。他還創制了許多新方,如大補元煎、左歸丸、右歸丸、一陰煎、三陰煎、五陰煎等,至今仍是臨床常用方。他喜用熟地,以致後人謔稱他為張熟地。用藥尤重視“藥之四維”:人參、熟地為良相;附子、大黃為良將。四維中補、瀉、寒、熱俱備。他的《傷寒典》、《雜證謨》、《婦人規》、《小兒則》、《外科鈐》(均在《景岳全書》中)中對各科臨床特點的闡述及具體治法,對各專科醫療實踐都具有指導意義。所以後世很多人讚譽他為“醫門之柱石”是很有道理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