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第3章 第二章中醫學基本理論與診治特色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魏子孝 2126 2018-03-20
古人說:一個秀才,半個醫。可現代的青年知識分子並非能很容易地學進中醫的。這是因為現在的知識結構較古代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醫學理論是基於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發生和發展的,它與現代醫學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學術思想體系。 春秋、戰國時代,由於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正由奴隸制向封建製過渡。學術界也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空前活躍局面。我國的醫學吸取了各學派哲學思想中確能指導醫療實踐的合理部分,形成了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的中醫理論體系,推動了自身的發展。現在我們就看一看古代哲學對中醫理論的重要影響。 傳說伏羲氏“定天地,分陰陽”。其實陰陽概念引起學術界高度重視,且不斷深化、引申,當歸功於儒家的經典《周易》。該書一般認為是殷末周初之作。它本來是古代卜筮之書,但古代學者卻從中提煉出“陰陽”這一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用於解釋自然界萬物變化的一般規律。甚至在戰國時期還形成了“陰陽家”這一學術派別。醫學自然地也把“陰陽”作為基本概念吸收進來了。因此中醫學者歷來非常重視,直到清代,醫學界還有“不知《易》者,不可為太醫”的誡訓。

揭開神秘的面紗,用現代語言解釋“陰陽”的奧妙,不難體會出它樸素辯證法的思想真諦,所以現代人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籠統地說,易學認為,陰和陽是事物的兩種屬性,脫離了具體的事物,也就無從談陰和陽。陰和陽是事物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如動與靜、升與降、外與內、熱與寒、用與體、亢進與衰退等等,前者屬陽;後者屬陰。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為陰和陽兩個方面。每一方面又可再分陰陽,如此分析,無窮無盡。如《內經》舉例說:“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再如五臟:“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人體以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六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為陽,五臟(肝、心、脾、肺、腎)為陰;臟腑的功能為陽,臟腑的質體為陰。

太極圖形像地表現了陰陽互根、對立的意義。黑色代表陰,白色代表陽,二者統一在一體中相互轉化,黑點表示陰為陽之根;白點表示陽為陰之根。

太極圖
中醫學認為機體只有陰陽平衡協調,才能維繫正常的生命活動,反之則生疾病,甚至導致生命活動終止。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中醫診斷疾病,抓住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個字,即“八綱辨證”,其中陰和陽為總綱,即表、熱、實歸屬於陽證;裡、寒、虛歸屬於陰證。當然這僅就其原則上的屬性而言,也就是診斷時分析病情最基本的依據。而實際上每個患者的臨床表現要復雜得多,不可能如此單純,常常是對立的兩方面交錯出現,這就體現出前面所講的陰或陽中又有陰、陽的思想。因此對病情分析越客觀、細緻,那麼診斷也就越準確,制定的治療方案也越與病情吻合。

中醫治療疾病是以調治陰陽,使其恢復平衡,即以“陰平陽秘”為目的。隨之中藥的性、味、功用也分為兩大類,如辛、甘、淡味,性溫熱、燥烈、升散的藥物屬陽;酸、苦、鹹味,性寒涼、滋潤、降斂的藥物屬陰。由此可見陰陽學說貫穿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辨證、藥性、治療等各個方面。 有關“五行”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儒家的經典《尚書》。大約春秋時代,用五行解釋事物已很盛行。於是古代醫學家也把五行學說滲入到醫學領域。五行學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用五種屬性來歸類,用以概括它們的性質,說明它們之間的聯繫。凡生髮的屬木;炎上的屬火;長養的屬土;堅勁的屬金;寒而下行的屬水。他們以木、火、土、金、水、木的順序相生;按木、土、水、火、金、木的順序相剋。這種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不息運動,推動了事物的發展,所以稱之為“五行”或“五常”。

以五臟為例,肝、心、脾、肺、腎,依次屬木、火、土、金、水。如肝屬木,功能主調暢全身氣機,像木的生髮條達之象。五臟的相生關係中,如“水生木”,指的是腎強精充則可以涵養肝臟。五臟的相剋關係,即相互的製約關係,如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即“金克木”。以此類推。關於五行相剋的規律,嚴格地分,凡屬生理上製約的現象,稱為“克”;若成為過分的製約和排斥的反常變化,如一臟偏亢,導致另一臟偏虛的病理現象,則稱為“乘”。還有“反克”現象,即本臟虛弱,其應克之臟反而克本臟,這種情況稱為“侮”,或稱“反侮”。五臟在生理上、病理上均循著相生、相剋的規律互為影響,這就構成了生理上的充分協調和病理上的錯綜複雜的局面。


五行關係示意圖
運用五行學說在治療學上,其內容也是極其豐富的。如治療肝病,應注意同時健脾,這是預防肝病傳脾;又如用補腎的方法調治肝虛之病,就是運用“水生木”的理論等等。同時藥物的五味也歸屬於五行。如酸味藥入肝經,甘味藥入脾經等,故五行學說也指導著用藥規律。 五行學說不但把人體各組織器官聯絡成一個恆動的整體,而且把人體與自然界各種物質、生物、季節、時間、方位、氣候、自然現象、致病因素等,也形成了有機的聯繫。所以說五行學說的運用是中醫學“天人統一觀”的充分體現。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