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音樂

第23章 第五節深藏於石窟中的音樂

中國古代音樂 伍国栋 1446 2018-03-20
今甘肅省敦煌縣境內有一處古代佛教遺址,它在山崖沉寂了1000多年後,在清末民初時期突然引起了外國人的垂涎。 1907年,一個名叫A.斯坦因的英國人從中掠走文物一萬多件;1908年,一個名叫伯希和的法國人又從中掠走文物精品5000多件;接著又有幾個日本人、俄國人、美國人相繼從中弄走一批批經捲和壁畫。這個屢遭外國文化掠奪者浩劫的佛教遺址,就是今已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文化寶庫——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又稱“莫高窟”,是開鑿於敦煌縣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斷崖上的一系列佛教寺廟。創鑿於366年,經北魏至隋唐宋元相繼建造,形成巨大佛教石窟群。已編號洞窟有492個,幾乎窟窟都有樂舞圖像。這些樂舞圖像可以連接成為一幅從北魏經隋唐到宋元的巨幅中國音樂舞蹈畫卷,為了解這些朝代的音樂文化,特別是隋唐音樂文化的盛況,提供了大量生動而具體的形象資料和文字資料。

反映隋代宮廷行進儀仗音樂場面的壁畫很有特色,如390窟隋代樂舞圖,其中右方有八人分別用橫笛、曲頸琵琶、排簫、豎箜篌、方響等樂器為舞蹈伴奏。圖中方響是前面章節未提到的樂器,它最早出現於南北朝,隋唐時在樂隊中常有所見,形制是用金屬製成長方型發音板,懸掛於架上,用槌敲擊,音色清脆明亮。它是參照編磬形製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新型體鳴樂器。 反映唐代音樂表演的壁畫很多,場面也很壯觀。如220窟北壁初唐樂舞圖,中部有四舞伎翩翩起舞,周圍豎有彩燈。左側15人組成的樂隊正在演奏(圖24左),使用樂器從下至上是羯鼓、細腰鼓、橫笛、扁鼓、拍板、貝(海螺)、豎箜篌、鈸、笙、尺八(直簫)、篳篥,另有一伎在揮手耍盤歌唱;右側13人組成的樂隊也在演奏(圖24右),使用樂器從下至上有細腰鼓、橫笛、拍板、阮咸、篳篥、方響、琴、排簫、尺八等,也有一伎在持盤歌唱。整個畫面規模宏大、形象逼真、裝飾華麗,表現出唐代宮廷元宵之夜作樂、歌舞的輝煌場面。

反映鼓吹樂和散樂百戲表演的壁畫也引人注目。例如晚唐156窟南壁西端下部的《張議潮出行圖》,畫面行進隊伍前有騎吹數人吹角擊鼓;中有歌舞伎八人著少數民族服裝正在揮袖踏步合著樂節歌舞;後有12人組成的步行樂隊演奏著大鼓、曲頸琵琶、細腰鼓、尺八、橫笛、羯鼓、笙、拍板、豎箜篌等樂器,氣勢浩蕩、場面壯觀。此畫表現張議潮於大中二年至咸通二年(公元848—861年)率領各族人民擊退吐番統治者收復河西,被唐政府任命為“歸義軍節度使”的史事內容。

圖24 敦煌樂舞的樂隊圖(唐,220窟)
同一石窟北壁東端下部還有一幅《宋國夫人出行圖》,畫面行進隊伍前有百戲表演,其側有鼓、笛、板樂員在伴奏;中有四女伎著彩服揮袖踏著樂節舞蹈,其側有七人分別用細腰鼓、篳篥、短頸琵琶、鼓、橫笛、拍板、笙等樂器為她們伴奏。畫中百戲表演的伴奏樂器只用了鼓、笛、板,這與白居易《立部伎》詩所說:“立部伎,鼓笛喧,舞雙劍,跳七丸,裊長索,掉長桿”的情況完全相符。

敦煌石窟所藏最為珍貴的音樂文物,是於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寫在“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卷子背面的25首曲譜,今稱“敦煌曲譜”。所用譜字稱為“燕樂半字譜”,共計有20多個,譜字旁有符號和文字表示音高和節奏。令人痛惜的是,這一文物已被法國人伯希和掠走,今存法國巴黎圖書館(圖25)。另外散失的樂舞資料有:英國人斯坦因掠走的記有“音樂部”的《新集時用要字》、《新商略古今字樣提其時要並行俗釋上卷下卷》;斯坦因和伯希和掠走的《敦煌舞譜》。這些隋唐樂舞資料珍品的流失,不能不說是中國隋唐樂舞研究領域方面的一個重大損失。

圖25 敦煌曲譜(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