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的印章與篆刻

第5章 第一節印章的種類

中國的印章與篆刻 王志敏 6834 2018-03-20
印章自出現以來,一直是作為權力的象徵和憑信的實物。隨著篆刻藝術的不斷發展,印章逐漸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印章的種類,也由原來的職官印、姓名印等發展到與文學、書法和繪畫藝術相結合的數個種類。概括起來,可分為以下幾種: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自封始皇帝,將他的印稱“璽”。皇帝用“璽”之製延續至唐代。唐延載元年(公元694年)武則天改“皇帝之璽”為“皇帝之寶”,“寶”的使用一直沿續到清王朝覆滅(公元1911年)。皇帝的“璽”和“寶”,屬於皇帝執掌政權的公章,皇帝在發布詔書、文告時所用,又稱為“寶璽”、“禦璽”、“御寶”、“國寶”。秦始皇的璽印據史載是用優質蘭田玉鐫刻的,上雕螭虎紐飾。印文是李斯書小篆體,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也有說為“受天之命、皇帝壽昌”的,已無法考定。至劉邦攻下咸陽,奪得秦始皇“璽”即象徵得到了政權。始皇“璽”歸漢後,被漢高祖劉邦封為傳國璽,凡新皇帝繼位,首先要接受此印章,皇位才算合法並得到臣民的承認。因此,傳國玉璽成為真命天子的標誌和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也是西漢以後各朝野心家爭奪的目標。王莽篡漢就以“逼宮奪璽”的手段得到玉璽,篡位的計劃才算完成。直到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兵敗身亡時,這枚傳國禦璽還掛在他的身上。以後傳至漢獻帝時丟失。但是,漢以後不少朝代的統治者,仍以擁有秦始皇的傳國禦璽標榜自己是正統皇帝,編造了許多荒誕不經的故事。

在漢代傳國璽只作為鎮國之寶藏於內府,不曾實際使用過。皇帝常用的是另外刻製的六方印章,即“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等,俗稱“六璽”。六璽的職能和使用範圍各有嚴格的規定。 “皇帝行璽”用於賞賜;“皇帝之璽”用於詔書、文告;“皇帝信璽”用於調動軍隊和派遣使節;“天子行璽”用於對外發送文書。六璽形制均仿傳國璽,選優質白玉,雕刻蟠螭紐。 魏晉及南朝劉宋“六璽”的使用範圍和形製完全沿用漢制,北朝和隋的璽寶制度有一些變化。 隋朝刻製兩方傳國璽,定名為“神璽”和“受命璽”。 唐代皇帝的印章改稱為“寶”,仍用六枚。白玉製造,雕蟠龍紐。 北宋自製“受命寶”,宋初的定制為八寶,即仿漢六璽加“鎮國寶”和“受命寶”。到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又增16字寶,印文為:“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和太和、萬壽無疆”,名為“定名寶”,與原有八寶組合為九寶。南宋時皇帝用寶增至14枚,新增“皇帝親崇國祀之寶”、“天下合同之寶”、“書詔之寶”三方金印,和“大宋受命中興之寶”、“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護國神寶)、“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寶),與仿漢六寶總計為14枚寶印。據《宋史·輿服制》皇帝寶璽的新制式一改歷朝不變的一寸見方印面為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紐。改小篆體印文為九疊篆體。

元朝仿隋唐用印製度,只有傳國寶和“皇帝之寶”等六寶印,印文為八思巴文。 明代前期,皇帝御印定為17方,到世宗嘉靖皇帝時又增加七印共24方。清代承襲明製,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清高宗弘曆取《周易·大衍》“天教二十有五”的吉數,欽定為25印,其中20方襲用明代印,又增“大清受命之寶”、“大清嗣天子寶”、“皇帝之寶”(滿文)、“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五方。均用滿文及漢篆書兩種文字鐫文。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弘曆為使印文協調,規定除“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以及滿文“皇帝之寶”原制不變“先代相承、傳為世守”,其餘21寶一律改用漢篆體鐫刻。並親自修定“交泰殿寶譜”明確規定各印使用範圍。 “大清受命之寶”,以章皇序;“皇帝奉天之寶”,以章奉告;“大清嗣天子寶”,以章準繩;滿文“皇帝之寶”以布詔赦;檀香木“皇帝之寶”,以輔法駕;“天子之寶”,以祀百神;“皇帝尊親之寶”,以薦徽號;“皇帝親親之寶”,以展宗盟;“皇帝行寶”,以頒賜賚〔lai賴〕;“皇帝信寶”,以徵戍伍;“天子行寶”,以封外邦;“天子信寶”,以命殊方;“敬天勤民之寶”,以飭覲〔jin禁〕吏;“制誥之寶”,以諭臣僚;“敕命之寶”,以鈐誥敕;“垂訓之寶”,以揚國憲;“命德之寶”,以獎忠良;“欽文之寶”,以重文教;“表彰經史之寶”,以崇古訓;“巡狩天下之寶”,以從省方;“討罪安民之寶”,以張征伐;“制馭六師之寶”,以整戍行;“敕正萬邦之寶”,以誥外國;“敕正萬民之寶”,以誥四方;“廣運之寶”,以謹封號。

清代二十五寶,平時貯藏在寶盠〔lu路〕(製作精美的方形皮革盒)中,安放在交泰殿御座兩側和背後。 以皇帝個人名義鐫刻的還有堂號印或閒章,質地高貴精良,印文多用篆體。這類印章多用在內府收藏的圖書典籍上,皇帝鑑賞過的古代書畫、碑拓或皇帝“御筆”書寫繪畫的作品上。乾隆皇帝是歷代皇帝中閒章最多,在內府收藏古代書畫作品上鈐印最多的。他鑑賞或書寫的作品一般加三璽,優良者加五璽或者更多。乾隆最得意的印章是鐫刻於1780年的“古稀天子之寶”,慶幸自己長壽至70歲,這在歷代皇帝中為數極少。後來又命御書處陸續鐫刻了許多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古稀天子之寶”和“古稀天子”、“八徵耄耋之寶”等閒章。 晚清的鹹豐皇帝隨身佩帶著兩枚閒章,一曰“禦賞”,一曰“同道堂”。咸豐病逝前,把“禦賞”印賜給了皇后鈕鈷祿氏慈安,將“同道堂”印賜給了他唯一的兒子載淳,即同治皇帝。小皇帝年幼,這枚印章落到了他的生母葉赫那拉氏慈禧之手。辛酉政變後,慈安、慈禧垂簾聽政,代行簽發上諭的權力。凡簽發的上諭首尾須鈐蓋“禦賞”及“同道堂”兩印才能生效,這在歷史上是極少見的。

冊寶是皇帝冊封皇后、貴妃、嬪或上徽號時頒發的冊書和印章。冊類似現今的委任狀,用黃金鎚成的薄頁刊字,寶是皇后、妃嬪的身份信物。清代的“皇后之寶”用黃金鑄鐫,重1800克,印文為滿漢兩種文字並列。 職官印即指印文為職官名稱的古鈢或印章。官印是表徵當權者權力的憑證。 戰國時代,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瓦解,群雄爭霸,相互兼併。一批新興的統治階級紛紛構建自己的政權,窮兵黷武,烽煙四起。在頻繁的政務外交往來、調兵遣將活動中,印章成為國家內部與諸侯國之間政治、經濟、軍事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憑證信物。 官印是國君授予臣下權力的憑證,是行使職權的依據,如同在軍事行動上的“虎符”一樣,具有符契信證的功能。國君任命官吏,即授予官印。罷免或調動職務時,要把官印收回。官吏遺失官印也就喪失了充任職官的資格和信譽。政府發布政令,從中央到地方間往來的公文等,都要鈐加官印才能生效。因此,戰國時期官吏乃至一般平民,都有隨身佩帶印綬的習尚。

歷代官印都有嚴格規範,不同品級的職官印,在印材質地、印紐形制、綬帶顏色、印章規格重量及印文書體上都有製度規定。 戰國的官印以銅質為主,偶有銀質或玉石類小缽。銅缽鑄工精緻,印紐多為鼻紐。職官缽較私缽略大。印文多為先秦古篆(籀書)體。白文印多加邊框或十字、田字形界格線,朱文印多為寬邊細文。印文內容常見的有“司馬”、“司徒”、“司工”、“司祿”等職官名稱。 秦代官印一般為正方形、鼻紐、白文加田字形格;另有豎長方形、日字形界格,規格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稱“半通印”,為低級官吏的官印。秦官印的印文為小篆,寫法自然,近似權量文字體式。印材以銅為主,鑿刻細文居多,字體舒展自然,有如不經意的草就痕跡。

漢代官印製度詳明:諸侯王印黃金璽、綠印綬、駝紐;公侯印黃金印、紫綬、龜鈕;二千石、千石、六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用銀、銅章,青、黑、黃色綬,皆為龜紐。漢武帝以後崇信“五德始終”說,“漢據土德,土數五”,故用五字印文(《漢書·武帝紀》)。西漢官印文多為四字,東漢官印多為五字,不是五字的以“之”字補之。漢印文為小篆演變的“繆篆”,結構平正方直,含隸書筆意,適宜在方形印面上構成飽滿佈局。漢印間有加田字界格的。急就章多見。秦漢兩代印章有大量出土,其中以軍旅職官印最多。 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印製度承漢制,雖然印面多有較漢印加大者,但不及漢印精緻,鑿刻工藝顯得草率粗糙。印文四至八字不等,如“騎部曲將”、“敷城護軍司馬”、“行營左護軍將軍印”等。發給少數民族官員的印,印文有魏晉國號字樣。魏晉之後紙張、絹帛成為主要書寫材料,封泥的使用隨簡牘的消逝而逐漸廢弛。使用印章多以蘸印色的方式鈐蓋在公文、契書上。因而印面逐漸加大,為方便識讀,多鑄朱文大印。

隋唐時代官印,較秦漢官印大出三倍有餘,有的竟有四寸見方。隨身佩帶印章的習俗相應改變,因此印紐也相應加大,改為便於持握的方形扁把,印形有方形、長方形兩種。印文書體除篆書外,間有隸書。唐中期後篆體逐漸演變為九疊篆,多為朱文。隋代官印在印背上鑿刻年號,唐代官印印背多無年款,可從職官名稱和地名推斷其年代。 宋代官印沿用唐制,印文書體除繼續使用九疊篆,並發現楷書入印的實例。印文四至十多字不等,如1952年在內蒙古寧城出土的一枚宋代官印,印文是“神衛左第一軍第二指揮第二都朱記”15字,印兩側刻有頒印年代:“太平興國三年正月鑄”(公元987年)小字兩行。印紐為直柄形把手,居印背中部,長寸許至一握不等,俗稱“印把子”或“權柄”。大多數的年號和款識鑿刻在印把上。宋以後各代官印多倣此式,在印紐上加刻年號款。

元代高級官員官印印文用八思巴文,文職官員印多用漢篆體入印。 明代官印,別稱“關防”或“條記”。 “關防”取關防緊密之意。明代初年朱元璋為防止官吏作弊,將方形印分左右兩分,須兩次鈐印方能拼合完整,避免了偽造濫用。明官印為闊邊粗朱文,九疊篆體,印紐多為扁圓形長柄。印背刻年號款。 清代官印為方形或長方形,印背連橢圓形高柄,印背或印邊刻年號款。印面邊框較寬。印文以滿文、漢篆並列。乾隆以前滿文為楷體,乾隆時改為滿篆,後來又在滿、漢文之間加一行滿楷。清代臨時派遣的官員所發官印,為明代流行的長方形“關防”印。 先秦民眾有隨身佩缽的習俗。缽(印)作為證信之憑,用於封緘文書、簡牘封泥。隨身佩帶使用方便,且不易丟失。同時,先秦有尚玉觀念,認為佩玉能標示節操高尚並能避邪趨吉。金玉並重,金屬物稱吉金,佩帶銅製或玉質印章同時又是一種顯示人格成熟的裝飾品。因此缽印的印紐多鑄刻成吉祥靈物鳥獸,可以穿系佩帶,是集使用與裝飾功能一體的信物。

戰國私印,一般比官鈢小,有“戰國(或秦)小鈢”之稱。不受官印形制規定限制,形式多樣,裝飾靈活。印形有方形、圓形、雞心形、矩形、長方形、貝葉形、三圓相連、三花瓣相連、四方塊組合、一方一圓一銳形組合等形式,形式豐富多彩。白文印有時出現雙邊、方圓框結合或花紋裝飾複合等。朱文多為寬邊細文。無論銅鈢玉鈢質地均緊密規整、鑿刻紋線精緻,印面佈局大都有嚴整精巧的構思設計。印文為籀書,偶有蟲鳥篆。由於地方割據,各諸侯國印製自定,多有具有地域特色的書體入印。戰國私鈢多銅質鑿刻白文,加白文邊框,後期出現田字或十字格。玉印亦琢刻白文,起止筆劃尖利。朱文印多為寬邊細線,多有成功運用印文筆劃繁簡作巧妙處理佈局的佳作。

秦代私印比官印形制多樣,有圓形、方形、腰子形等。印紐有鼻紐、覆斗形紐、龜紐或辟邪獸紐。印面多有框格,印文書體吸收詔版銘文體加以變化,被稱為摹印體,為“秦八體”書之一。以摹印體入印的秦私印,比戰國私鈢規範、嚴整。鑿刻精工。成為備受讚譽的“秦小印”篆刻精品。 漢代私印在漢初仍持續秦私印的風格。印文除姓氏外,往往加“之印”、“私印”、“之私印”等字樣。漢私印多為鑄造印,較同時期官印小,印文多為繆篆,還有裝飾感極強的蟲鳥書。蟲鳥書的起止筆劃帶有蟲鳥魚象形,一方面是美化字形,同時也含有驅邪、祈祥和相思相親等表意。有的在印文四旁附加四靈圖案,取吉祥平安的祝愿。漢代私印重視印面佈局的構思變化,白文印中有滿白文,總體效果雄渾疏朗;細白文印文筆劃平直勻稱,具有樸素典雅之美;更有朱白相間者,在一方印中設計半朱半白,或三朱一白、一朱三白等富有撲朔迷離的視幻效果和跳躍的動感,為歷代印章中的藝術佳作。 魏晉南北朝私印,朱文仍用漢繆篆體,印文字體大小均等,佈局平整,印面充實。白文印多以“懸針篆”入印,印文橫排,形成上緊下松,疏密對比強烈的佈局效果。 隋唐私印以效法漢印為多,印文最後一字多用“記”。 唐代以後,文化藝術漸漸興盛發達,私印的應用功能也由單純的姓名章發展為包括齋館印、別號印、鑑賞印等印章,遠遠超越了作為證信物的原始職能,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品種,篆刻也成為一個與書法藝術相關的藝術門類。 將優秀的法書繪畫加以收存庋〔gui軌〕藏的活動始於漢代。 據文獻記載,漢武帝時設立了專門收存法書名畫等藝術品的機構。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稱:自晉、南北朝的劉宋及週、隋代都有公私收藏書畫作品的實例。在唐代收藏活動中,逐漸興起在藏品上鈐加鑑藏者的姓名別號印,或收藏地點、館閣名稱印。以表明收藏品的歸屬或鑑賞品評的責任。統稱收藏印章。收藏印對於考察書畫作品創作年代、作者及作品流傳過程、考訂真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從流傳有序的古代法書名畫作品上的收藏印章可知唐代以後歷代內府收藏品的標誌。 唐代宮廷收藏機構所用收藏印有:“貞觀”、“開元”、“元和之印”等年號印,並有收藏處所名稱印“翰林之印”、“弘文之印”等。 五代時南唐內府收藏印為“集賢院御書印”、“建業文房之印”、“內合同”等字樣。 北宋時,徽宗宮廷收藏品豐富,機構制度完備。對入藏藝術品均鈐加收藏印,並著錄成集,定名為《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宋徽宗時內府收藏印有“御書”字樣朱文葫蘆形印、雙龍紋圓形(方形)印、“宣和”、“政和”、“內府圖書”、“重和”、“大觀”、“宣和中秘”等印。鈐印數量按作品檔次區分多寡,印章鈐蓋位置也有規範化定位。 南宋高宗內府收藏印為“乾卦”文圓印、“希世藏”、“紹興”、“睿思東閣”、“內府書印”、“內府圖書”、“機暇清賞”、“機暇清玩之印”等。 金代章宗內府收藏印有:“秘府”、“明昌”、“明昌宮玩”、“禦府寶繪”、“內殿珍玩”、“群玉珍秘”、“明昌御覽”等印。 元代仁宗之姐魯國大長公主依靠皇家權勢搜刮大量古代書畫,其收藏印有“皇姊圖書”、“皇姊珍玩”等,此後元文宗內府收藏印有“天歷之寶”、“天歷”、“奎章”、“奎章閣寶”、“都省圖書之印”等。 明初洪武時內府收藏與存檔合鈐“典禮稽察司印”,故留在書畫幅面上只有印的一半,而有稽察司半印之稱。 清代歷代皇帝都有收藏印章,內府收藏古代書畫都鈐加皇帝御覽印或書畫作品存放宮殿處所印。乾隆皇帝的收藏印最多,經他過目賞閱的書畫碑帖分別加三璽、五璽、七璽、十一璽。收藏目錄編為《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及其續編、三編內,目錄所刊書畫也相應加“石渠寶笈”、“石渠寶笈續編”等等印鑑。 歷代私人收藏書畫也備有多方收藏印。 收藏印是在姓名或齋館、別號下面加收藏、考藏、珍藏、鑑藏、藏書、藏畫、藏碑、珍玩、秘籍、秘玩、珍秘、圖書、察書、藏書、讀書、讀畫、讀帖等字樣。 鑑賞印是在姓名或齋館、別號下面加鑑賞、清賞、珍賞、心賞、欣賞、閱過、曾閱、讀過、曾讀、過目、過眼、經眼、眼福等字樣。 校定印也屬收藏鑑賞印類。此類印是在姓名下面加校訂、考訂、審定、審釋、鑑定等字樣。 肖形印是一種圖案性質的印章。古肖形印有兩類:一類是純圖像印,如人物、車馬、魚虫、花鳥、走獸等,形像生動活潑,構圖千變萬化;另一類是圖案中附有文字,中間刻姓名,四周刻龍、虎或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肖形印中還有一種是把自己的屬相或名字,刻在印面的下邊,上邊加上姓,如虎形的上面加個王字,姓名叫“王虎”,或姓王,本人屬虎。又如有姓名叫“馮雄”的,利用“雄”字的諧音,在印面的下邊刻一隻白文熊的形象,上邊加一個“馮”字,別有情趣。

馮雄
肖形印的印紐大多取與印面一致的動物,作立體造型。肖形印的動物形象取剪影造型、形態誇張、生動概括,一方肖形印面,宛如一幅生趣盎然的微形動物畫。因而肖形印又有畫印、蠟封印、圖形印之稱。它是一種藝術印章,不具備印信憑證的作用。盛行於戰國秦漢之際。 戰國至秦漢時代印章中,還有以吉語、訓誡語、祝頌語為印文的印章。如戰國時期的古鈢有“行吉”、“正行”等。秦代小鈢有“敬事”、“長幸”、“一心慎事”等。東漢以後,出現了由吉祥祝頌發展為避邪驅災的印文,如“黃神越章天地神之印”、“天帝使者”、“黃神之印”等,稱為避邪印,供長途跋涉時佩帶。宋元時期,又出現了以詩詞、成語、座右銘為印文製印之風,多用於藏書,或附於書畫題跋、觀款後,統稱為閒文印。按鈐蓋位置又分別稱為迎首印、押角(綴角)印、騎縫印等。這類印章因印文活潑隨意,形制也變化多樣,有的就印材自然形態隨形而就,或用南瓜蒂、竹根等為印材,故又稱這種印型為“隨形印”。 自古以來,印章的種類多種多樣,內容、形式千變萬化,除上述介紹的印類以外,還有古諺語印、地名印、生辰印、籍貫印、紀年印、身份印、臣妾印等等。也有把姓名、地名、表字、別號同入一印的,稱為“總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