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台灣傳統文化探源

第10章 第三節歲時節俗,傳自“唐山”

台灣傳統文化探源 徐博东 6087 2018-03-20
歲時節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點。台灣民間的傳統節慶和大陸大同小異,特別是與閩粵地區如出一轍。最重要的節日依次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送灶、除夕等。過節的形式也和大陸相仿,如春節有“開春”拜年之禮;元宵節吃元宵、賽花燈、猜燈謎;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夜賞月、吃月餅、瓜果;重陽節登高遠足;除夕闔家團圓等等。 閩、台兩地分別流傳著一首大同小異的《新年歌》: 閩南:“初一榮,初二停,初三無姿娘;初四神落天,初五天神下降,初六另空;初七七元,初八團圓;初九天公生,初十藍相生,十一請子婿;十二返去拜,十三食唵〔an俺〕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台灣:“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開,初六挹〔yi邑〕肥;初七七元,初八團圓;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請來拜,十三食湆〔qi泣〕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台灣的歲時節俗源於大陸,從這兩首《新年歌》中可見一斑。 台灣人稱大年初一為“新正”,意為新的一年將會有一個正正堂堂的開始。當天凌晨頭一件大事是祭拜祖先,稱為“開正”。 “開正”之禮十分隆重,廳堂燈火通明,門口結紅彩,供桌上擺列年柑、年糕、咸粿〔guo果〕、牲禮、茶酒、四果、香燭,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全家老少集合一起祭拜祖先、祭祀神明,隨後再依序向長輩問安行禮。 過春節最有意思的是出門拜年。又叫“走春”,也叫“開春”、“賀正”。凡有來客,主人用朱紅木盒盛著糖果並端上“甜茶”待客;設宴請客,彼此應酬,名叫“請春酒”;客人告辭時,互相向對方孩子贈紅包。由於家家戶戶都出門拜年,難免有碰到人不在家的時候,於是衍生出兩個有趣的習俗:出門拜年人們總是隨身攜帶一疊紅紙片,上書自己的名字,一旦遇到主人不在家就留下一張,這叫“留帖”;官大勢大、交遊廣闊的人,不可能一家家親自去拜年,便遣僕人帶著他的紅帖代他去拜,這叫“飛帖”。

台灣的“初三老鼠娶新娘”和閩南的“初三無姿娘”,意思都是說初三這一天是休息日,就連老鼠也選擇這天娶新娘。依俗,當晚各家各戶都須提早上床睡覺,以免打攪老鼠辦喜事,並要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撒一些吃的東西作為給老鼠的“賀禮”,以便和老鼠搞好關係,減少來年的鼠害。 “老鼠娶親”的俗說顯然源自於大陸,有一幅“老鼠娶新娘”的五彩石印年畫,曾普遍流傳於大陸民間。畫面上從頭蓋紅帕的“新娘”,到抬花轎、吹喇叭的執事等,統統都是鼠類,一個個活靈活現、喜氣洋洋,很受民間的喜愛。 初四是“接神”日。閩、台兩地皆稱這一天為“神落天”。當日,各家各戶都要在廳堂供奉牲禮、果品、甜食等,燃放爆竹、燒金紙、神馬,恭恭敬敬地迎接諸神的下凡,繼續履行司掌人間善惡的職責。

初五的“隔開”,意思是過年到此告一段落,也與大陸相同。次日開始,商店開市、農人下田,各行各業開始恢復正常生活、勞作。俗傳這一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閩南稱“天神下降”,台語叫“路頭神”。為求大發利市,商店這一天多在路街邊燃香拜拜,求五路財神的護佑。 “初七七元”、“初八團圓”,閩、台兩地皆同。中國民間稱初七這天為“七元日”,又叫“人日”,相傳天地造人,人是在這一天誕生的。因此,在台灣民間,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線面(即壽麵),並要吃芹菜、菠菜、芥菜、薺菜、蔥、大蒜、蒿菜等七種新鮮蔬菜。實際上這是中國古代“五辛盤”的舊俗遺風,杜甫曾有詩云:“春日春盤細生菜”,正是詠此。 “初八團圓”是說回娘家過春節的媳婦,初八要返回婆家“團圓”,開始乾活,不然會被認為有意為難婆家,搞得不好,夫家甚至還會因此而大興“問罪之師”。

“初九天公生”,“天公”即玉皇大帝,“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玉帝是天上諸神的管轄者,祭祀格外隆重。前一天全家老少齋戒沐浴,正廳擺設祭壇。午夜一過,全家齊整衣冠,由長至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隨後是燒金紙、放鞭炮,直至凌晨四點。昔日祭祀天公,祭壇的擺設極有講究,除了原有的供桌之外,還須擺小供桌(俗稱“頂桌”),頂桌上擺五果六齋、扎紅繩的麵線、清茶三杯,供奉玉皇大帝。下面供桌則擺三牲五禮和紅龜粿等,供奉天公的從神。燒給天公的金箔是特製的,稱為“天公金”。 在中國傳統民俗裡,女婿備受岳家的寵愛,俗稱“嬌客”,全國各地皆然,閩、台自不例外,因此都有“十一請子婿”之俗,稱為“子婿日”,即岳家專門宴請女婿的日子。

台灣民間過春節和大陸一樣,實際上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都算是春節的範圍。 “送灶”又稱“辭灶”,即祭灶神(灶王爺)。傳說灶神是上天派駐在每戶人家的,每年底都要返回天上向玉皇大帝“述職”,匯報這家一年來的善惡,以便玉帝決定分別給予吉凶,這自然是非同小可!於是人們為了讓灶神替自家在玉帝面前多說幾句好話,就用豐盛的祭品來“賄賂”它。 大年三十夜俗稱“除夕”,又叫“過年”,意思是舊歲至此夕而除,明日更換新歲。當日下午,供奉牲禮、祀神祭祖,謂“辭年”;當晚全家老少團聚。遠遊在外的、分家出去的,除非萬不得已,統統都要回到老家來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倘若有人未歸,餐桌上要留出席位,擺上碗筷,有的還在座椅上放上親人的衣物,酒杯斟滿,以示全家無缺,藉以寄託思親之情。

“圍爐”過後,家中最年長者坐在正廳,小輩則依次拜年,長輩分賞“壓歲錢”。家家戶戶燈火通明,談笑娛樂,通宵達旦,叫做“守歲”。 除此之外,貼春聯、春花、舞龍、舞獅、踩高蹺、擺旱船、到廟裡進香(趕“廟會”)……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各種過年習俗,台灣都無一不與大陸相同。 不過,台灣的歲時節俗也有自己本島濃厚的地方特色。 首先,除了和大陸相同的節慶外,台灣還有許多本省特有的節慶活動。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師”(“清水祖師”的主廟在台北萬華清水岩,這一天台北有盛大隆重的慶典儀式,以往常要連續上演20天的大戲,格外熱鬧);二月初二祭“土地公”;二月初三祭“文昌帝君”;二月十五祭“開漳聖王”;二月二十三祭“廣澤尊王”;二月二十五祭“三山國王”;三月初三祭“玄天上帝”;三月十九“太陽公祭”;三月二十三日前後是規模盛大的“媽祖祭”;四月初八紀念釋迦牟尼誕辰;四月二十六祭“五穀大帝”;五月十三是“關公祭”和“霞海城隍祭”;六月初一吃“半年補”;六月十五“半年祭”(祭祖宗);七月整個月為“盂蘭會期”,各鄉輪流做“大普渡”;立冬日要“進補”;十月二十二為台北“艋舺青山王祭”;冬至日要祭祖、“食補”……可以說在台灣幾乎每個月都有節,都要做“拜拜”。

台灣的節慶何以會如此之多?一是因許多節慶為祭祀大陸祖籍帶來的“守護神”;二是因台灣的氣候與大陸不同,水稻一年三熟,農業生產節奏很快,刻意安排許多節慶,藉以調節緊張的勞動生活;另有些節慶則與台灣特殊的歷史事件有關。如三月十九“太陽公祭”,據考這天為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崇禎帝)自縊煤山(今景山公園)之日。明鄭時代,定於此日面北遙祭崇禎亡靈。清統一台灣後,台民假託祭拜“太陽公”(“太陽”暗喻“大明”),將此俗延續下來。 其次,台灣有許多節俗與大陸大異其趣。如:除夕夜台灣農村有“跳火盆”、“避債戲”和“討債燈”之俗。 “跳火盆”是在“圍爐”之後,門前點燃一盆稻草,全家老少(限男性)依次從火盆上跳過,取“興旺如火”吉意。邊跳邊口中念念有詞,說些吉利話。火熄後,將灰燼送進廚房灶腳,祈求神明保佑發財。 “避債戲”之俗更為有趣:除夕夜全台各寺廟都要祭神演戲,於是不少債戶便鑽進人群中躲起來,依俗債主就不能再向他討債,否則會引起公憤,遭在場觀眾一頓痛打。這種戲往往通宵達旦上演,演到天明已是大年初一,新年這幾天是不能討債的,故稱這種戲叫“避債戲”。不過債主也有辦法對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舊衣,提著燈籠上門討債,佯稱自己是從年三十晚上追債追到現在尚未歸家,燈籠都還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討債”,這種燈便叫“討債燈”。但除非積怨很深,債主一般不會輕易使用“討債燈”。據說此俗也傳自閩南,但閩南早已廢止,台灣反而還保留著。

元宵夜,台灣民間另有“偷俗”和“鑽燈腳”的習俗。 “偷俗”名堂很多:如未婚少女故意去偷人家菜園裡的蔥菜,據說如不被主人發現,就是吉兆,預示她將會遇到稱心如意的郎君。諺語云:“偷著蔥,嫁好尫〔wang汪〕(台語為男人、丈夫之意);偷著菜,嫁好婿。”未婚男子,則以偷得人家牆頭上的石頭為吉兆。已婚婦女如偷得餵豬盆而被人罵或偷拔到人家竹籬笆上的竹子,則認為是生男之兆(因閩南語“竹籬”和“得兒”音同)。 “鑽燈腳”就是元宵夜婦女們必往觀賞花燈,但“觀燈”是虛,“鑽燈”為實,她們故意在燈下鑽來鑽去,因“燈”與“丁”同音,取其“添丁”的吉意。故台灣又有“鑽燈腳,生男胞”的諺語。 不過,台灣元宵民俗中最奇特的景觀還得數台南鹽水鎮的“蜂炮”、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燈”和澎湖的“乞龜”。

台南鹽水鎮人過元宵節既不點花燈,也不遊行,而是拼命地燃放“蜂炮”。所謂“蜂炮”,是由數万只沖天炮製作而成的,每一個沖天炮的砲芯連結在一起,一炮點燃,萬砲連響,連續射出,震耳欲聾,聲光齊作,在夜幕的襯托下蔚為壯觀,撼人心魄。萬炮奔發的景觀與速度如同蜂群傾巢而出,故稱之為“蜂炮”。 據說清光緒年間,鹽水鎮一帶遭遇到一場持續多年的大瘟疫,每天都有人死去,搞得人心慌慌,紛紛棄家外逃。殘存的鹽水人斷定這是鬼怪作祟,就在一個元宵節,請了鎮上武廟的關帝爺出巡繞境,並大量施放煙花爆竹,意在驅逐邪鬼妖魔。此後,鹽水一帶的瘟疫居然真的絕跡了。由此,每年的元宵節都要大量燃放鞭炮,而且規模逐年擴大,形成了今日極為盛大的蜂炮祭典。屆時,全鎮百姓無論貧富,家家戶戶燃放鞭炮,一夜下來,點燃蜂炮的花費多達台幣數千萬元以上。全台各地乃至遠在海外的遊客慕名而來,元宵之夜雲集鹽水鎮,目睹這一壯觀動人的奇景。更奇怪的是,燃放如此密集的爆竹,據說鹽水鎮卻從未因此而失火。

至於台灣北部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燈”雖不及鹽水蜂炮名氣大,但其歷史卻比鹽水蜂炮更為久遠,相傳有200多年之久。 所謂“放天燈”,就是在紙糊的燈狀球體下部點火,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天燈用白色宣紙糊制,造型很像一頂孔明帽,故而又稱“孔明燈”。天燈的“帽沿”用竹片圍成圓形,用兩根鐵絲在圓形竹片之間架成十字形,燃料固定在十字形的中間交叉點上。糊扎天燈首重平衡,否則升上天空即刻就會燃燒起來,化為烏有。 “天燈”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後,猶如一個個大大小小閃爍的火球,隨風飄向遠方,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妙不可言。人們更相信,天燈放得愈高,運氣就愈好。此俗在閩南、粵東古已有之,但因“放天燈”常會引起山火,1949年後在大陸已被明令禁止,而在台灣卻流傳至今。 據說平溪早期的移民來自閩南惠安縣,“放天燈”的習俗也隨之被引進。相傳平溪“放天燈”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來台拓墾的移民,常遭盜匪打劫、殺戮,便以“放天燈”作為互報平安的訊號。日本統治時期,“天燈”又成為一種躲避日軍搜捕的信號。台灣光復後,“放天燈”才又恢復其娛樂、祈福的功能,並逐漸成為平溪人元宵夜的一種固定的民俗活動。平溪人傳說:“天燈”怕鞭炮,所以“放天燈”時,一定要大放鞭炮,炮聲愈響,則愈能把“天燈”嚇得飛得愈高愈遠。 元宵節澎湖的“乞龜”習俗則既有趣又神秘。每年元宵節一到,澎湖大小廟宇的中央供桌上,擺放各種各樣的“龜”:有用糖和糯米粉捏塑的“祈求平安”的“芳片龜”,有用線面堆製而成的含有“長壽”寓意的“麵線龜”,有以麵粉、雞蛋、糖、沙油為原料用龜模製作的“雞蛋糕龜”,還有以熟糯米漿作皮、內包紅豆餡的“麻薯龜”……甚至還有用黃金打製的“金龜”。蜂擁而來的鄉民們,在融融的燭光照耀下,在一種神秘而熱鬧的氣氛中,虔誠地舉行著富有宗教色彩的“乞龜”儀式。 通常,求乞人在上香後須兩手持神筶〔gao告〕,跪拜神前,默默祈禱然後擲筶,反複數次,在自認已獲神靈的默許後,求乞人即向廟方執事報帳,插上香,索得所乞之“龜”。 “乞龜”活動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的祭祀文化,這在殷墟甲骨文有關祭祀用的卜辭中有記載。俗語有云:“千年王八萬年龜”,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龜以其長壽而自古被當作福、祿、壽、喜、財的吉祥象徵,被視為神物而備受尊崇。而澎湖的元宵“乞龜”習俗,正是中國古代龜祀文化的遺風和幾千年來這種社會文化心理脈息未絕的反映。其實,這種崇龜習俗至今普遍存在於閩、台兩地,只不過在澎湖格外有其特色罷了。原因很簡單:澎湖地屬海島,居民大多從事漁撈,為了出海平安並捕撈有更大的收穫,人們自然寄望通過“乞龜”以求得神靈的護佑與恩賜。 澎湖“乞龜”還有一個習俗:凡“乞”得“龜”或其他供品者,回家的路上不可與人說話,即便遇到好朋友也只能點頭微笑,據說否則會使乞得的心願半路流失。乞得之物帶回家後,通常供奉三天。如果乞到的是個“大龜”,必須敲鑼打鼓運回家,供在家裡,讓人參觀。期間須每天上香參拜。儀式過後,可將“大龜”拆散,分送親友或鄉民“吃平安”,唯獨“龜”的頭部不能施與,以保留自家的祈願而自享。下一年的元宵節,還願者須按廟宇張榜公佈的數目訂製供品,提前送往廟中。如奉還的是“大龜”,還須敲鑼打鼓鳴鞭炮,在神前三跪九叩,以完成還願的禮儀。因為更大的“龜”能吸引更多的“乞龜”者和觀賞者,從而更能烘托元宵節“乞龜”的氣氛,並以此顯示本村的經濟實力,於是還願者往往互相攀比,使近些年來澎湖廟宇中元宵供桌上的“龜”越做越大。 1988年元宵,天后宮(主祀媽祖)供乞的“米龜王”竟達12000台斤,由1200包白米堆放而成,乞得者將其分贈給孤兒院和低收入戶以做善事,頗獲好評。更有的還願者,為求方便起見,乾脆改作“金龜”;而供人求乞的“金龜”,也由最初只是一、二錢的“小龜”,發展到後來最大的竟重達36兩。若如此攀比下去,喜耶?憂耶?已引起島內社會輿論的關注。 清明節掃墓,全國皆同,但唯有台灣漳州籍人不過清明節。相傳當年鄭成功起兵“反清復明”,厭惡清明節“清”在上而“明”在下,遂下令廢除清明節,改三月初三“上巳日”為掃墓日。漳州籍人將此俗保留至今。 台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吃一種名叫“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鄭成功有關。據說鄭成功率軍入台之初,軍糧匱乏,端午節無米包粽。台民聞訊,爭獻薯粉、花生、豆類等予鄭軍。鄭成功下令將它們摻和在一起,油煎成“堆”,以度端午。此後,台南人年年過端午都如法炮製,以“煎堆”代粽,流傳至今。 總的來說,海峽兩岸的傳統節慶無不體現出“敬天畏神”和“祖先崇拜”的共同文化內涵,典型地反映了中國人的自然觀和人生觀。這些節慶,既有精神寄託的作用,又有娛樂、休息的功能;每一個傳統節慶,實際上都把耕耘與收穫的節令巧妙地配合起來,使人們一年的勞動與生活的節奏顯得有張有弛、快慢有序。正因如此,中國的傳統節俗既蘊含有祈福、消災的豐富想像力,同時也洋溢著“天人合一”、念祖懷故、團圓聚會的濃厚人情味,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具魅力的文化傳統之一。 台灣文化源於中國大陸,從歲時節俗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