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

第46章 第十二節金元四大醫家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 金秋鹏 1817 2018-03-20
“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這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儒學和醫學發展史的總結性論斷。確實,在金元時期出現了四大醫學家,他們都精通醫學典籍,但在理解和運用上,卻各有獨到的創見,自成一家,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醫學流派,分別以自己的學術思想、醫療實踐和醫學理論影響後世。這四大醫學家是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 劉完素,字守真,自號通玄處士,生卒年不詳,因長年居住河間(今河北河間縣),故人稱“河間先生”、“劉河間”,他開創的醫學學派也被稱為“河間學派”。他拒絕金朝廷的招聘,不願做官,一生在民間行醫。 劉完素之為學,“研精覃思,期於必通”。他對《黃帝內經》極為重視,作為“終身誦讀”的經典,從25歲到60歲,從未中斷攻讀和研究。 《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內容,是從四季氣候的變化來解釋和論述疾病發生和滋長的機理。劉完素對此加以闡發,認為自然界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現像有極其密切的關係,要通曉醫學就必須通曉五運六氣學說,“不知運氣而求醫無失者鮮矣”(《素問玄機原病式·自序》)。針對當時熱性病流行的現實,他從《內經·素問》病機19條大都是火熱致病出發,運用五運六氣理論,創立了火熱病機學說。在臨床中,他提出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的治療方法。因他擅長使用寒涼藥,所以又被稱為“寒涼派”。著有《素問要旨論》、《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傷寒直格》、《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宣明論方》、《三消論》等。

張從正,字子和,號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生卒年不詳。他師從劉完素,繼承劉完素的學術思想,又有所發揚,是河間學派一位重要醫家。 在治學中,張從正著力研究《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醫學典籍,有很深的造詣。他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不論是體外的原因,還是體內的原因,都是由邪氣所引起的。邪去則身安,因此在治療時他主張用汗、吐、下三法攻邪祛邪。即,凡風寒初感邪者應用汗法,風痰宿食在於胸膈上脘〔wan皖〕者用吐法,寒濕痼〔gu固〕冷或熱在下焦者用下法。由於他對此之法的臨床應用有精到之處,故有“攻下派”之稱。其代表作為《儒門事親》15卷。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晚年自號東垣〔yuan原〕老人,人稱之為李東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師從張元素。張元素字潔古,易州(今河北易縣)人,為劉完素同時或稍後的醫學家。張元素重視臟腑的虛實,主張根據氣和處方方面造詣很深,並自成一家。因易州有易水,故其所創學派被稱為“易水學派”,李杲即為該派的重要醫家。

李杲在張元素的醫學思想基礎上又加以發揚,提出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醫學思想。他認為元氣和脾胃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脾胃是元氣之本,元氣是健康之本,元氣“非胃氣不能滋之”,“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在臨床治療中,他採取了一套以升舉中氣為主的方法,分別補益三焦元氣,又以補益脾胃為主。由於他善於運用溫補脾胃的處方和藥物,故被稱為“溫補派”,又按中醫五行說,脾屬土,又被稱為“補土派”。其醫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 朱震亨(公元1282—1358年),字彥修,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家居義烏丹溪,被尊稱為“丹溪翁”,世稱朱丹溪。年青時,他在鄉習儒,亦曾學習程朱理學。後來他認為作為一名儒士,如果精通醫學,可以更直接造福於社會,從而放棄科舉,以醫為業。

朱震亨師從杭州名醫羅知悌〔ti替〕學醫。羅氏為劉完素的再傳弟子,又旁通張從正、李杲二家學說,亦因此朱震亨對三家學說均有深入研究。他還運用理學中的太極之理,貫穿《內經》旨義,並形成了自己的醫學特色和理論。其醫學理論最突出的是“陽有餘陰不足論”和“相火論”。他認為人之始生和成長,都和天地之氣有關,“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他又認為,人體內經常處在“陽動”的狀態中,精血陰氣最容易損耗,而“相火”是陽,人的生命活力來源於“相火”的運動。 “相火”有常有變,常是生理,變是病理。 “相火”容易被外界所激而“妄動”,導致陰精受損,引起疾病。為此,他告誡人們要節制食、色,保養“陰分”(《格致餘論》),人們亦因此把他的學說叫做“養陰說”。在臨床中,他主張“滋陰降火”,擅長使用此類藥物方劑,故又有“滋陰派”、“養陰派”之稱謂。他一生著作甚多,《格致餘論》、《局方發揮》為其代表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