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

第28章 第八節圓周率和祖沖之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 金秋鹏 1218 2018-03-20
在漢以前,中國一般用三作為圓周率數值,即“週三徑一”。這在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時,誤差很大。漢時雖有不少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採用了各自不同的圓周率數值,但都沒有建立嚴謹的科學計算方法。最早提出科學計算方法的數學家是劉徽,他在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註釋《九章算術》時,創立了“割圓術”,把圓周率的計算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方法把極限的概念運用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孕育著用有限來逼近無窮的思想,是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要成就。 所謂的“割圓術”,就是當圓內接正多邊形邊數不斷增加時,它的周長越來越接近於圓周長,“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當圓內接正多邊形邊數無限大時,其周長就是圓周的周長。這個方法只需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面積就可求取圓周率,不必計算圓外切正多邊形的面積,大大簡化了計算的過程。劉徽應用這個方法,從圓內接正六邊形算起,邊數逐步加倍,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的面積,得出π的近似值3.14。另一個近似值π=(3927)/(1250)(相當於3.1416)可能也是劉徽算得的,這是當時世界上最佳數據。

南北朝時的祖沖之,在劉徽工作的基礎上,把圓周率的計算推進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他運用“割圓術”,求出了精確到第七位有效數字的圓周率,3.1415926http://www.99lib.net 圓周率的計算,僅是祖沖之的一項貢獻,他的科技成就是多方面的,堪稱當時一位卓越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製造家。 祖沖之,字文遠,祖籍河北范陽遒〔qiu求〕縣(今河北淶水縣),南北朝時舉家南遷建康(今南京)。他生於公元429年,卒於公元500年。他的家庭,從曾祖父起,大都對天文、曆法、數學很有研究,在家庭氣氛的熏陶下,祖沖之從小就對這些科學很有興趣,努力學習,親自觀測天象,進行推算,因而造詣很深。 除了圓周率外,祖沖之在數學方面的另一重要貢獻,就是創立了求球體體積的正確公式:球體積=4/3π×(半徑)3。這也是在劉徽工作的基礎上,祖沖之與他的兒子祖暅〔geng更去〕之共同研究而取得的。在研究過程中,祖氏父子應用了“等高處截面積相等的兩個立體,其體積必相等”的公理。這一公理在歐洲直到17世紀才被意大利數學家卡瓦列裡所引用。祖沖之還曾著有《綴術》一書,在唐代被列為10部算經之一。可惜由於其內容太高深,被學官廢置而亡佚。

在天文學方面,祖沖之大膽地指出了前人所製曆法的不足,提出了曆法改革,於劉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了新曆法“大明歷”的製定工作。大明歷把歲差首次引入曆法,把19年七閏法改為391年144閏,從而使曆法更加精密。 同時,祖沖之在機械方面也有輝煌的成就。他曾製造過“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南齊書·祖沖之傳》)的指南車、“日行百餘里”(《南齊書·祖沖之傳》)的千里船,以及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磨谷的水碓磨等。 為了紀念祖沖之在科技方面的卓越貢獻,國際天文學界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