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

第6章 第六節構木為巢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 金秋鹏 589 2018-03-20
“上古穴居而野處”(《易·繫辭下》),我們的祖先在初始之時,便是棲息在天然的山洞裡,或曠野之中的。隨著智能的提高,人們也開始有意識地營造自己的居所。有的可能是受一些動物打洞的啟示,在山丘上挖掘洞穴,即古籍上所說的:“古者人之初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掘穴而處焉”(《墨子·節用篇》)。有的可能是受鳥類在樹上作巢的啟示,在樹上用木頭、樹枝搭建居巢,故被稱之為有巢氏。即古籍上所說的:“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古通名)之曰有巢氏之民”(《莊子·盜跖〔zhi執〕篇》)。這就是人類最早的營建活動,居室、宮殿、樓閣,以至今天的高樓大廈,都是在這起點上發展出來的。



圖2 中心大方形屋
進入新石器時期,我們祖先的營建技能已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較乾燥的地區,建造出一種木骨泥牆的房舍,這可能是由穴居發展而來的。其建築式樣又分為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築,圓形和方形建築等。在黃河流域發現的原始村落遺址,就是屬於這樣的建築。而在較為潮濕的地區,則出現了乾欄式建築,它可能是由巢居發展而來的。所謂的干欄式建築,就是在房屋的下部採用密集的木樁作基礎,形成架空的干欄式結構,然後在上面建造長方形或橢圓形的房屋。在浙江餘姚河姆渡發現的大約7000年前的居住遺址,就是屬於乾欄式建築。這種建築現在還可以在南方地區,尤其是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看到,當然已經要比原始時代進步得多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