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體育

第12章 第六章古代舉重

中國古代體育 任海 3633 2018-03-20
力量在古代的生產和戰爭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以人力和畜力為動力的生產活動中,誰的力量大,誰就能生產出更多的農作物。在戰爭中,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力量的大小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拉弓射箭,還是操刀弄斧都需要有足夠的力氣,所以,古代軍事家吳起把能舉起沉重的銅鼎作為選拔虎賁之士的一個必要條件(《吳子·料敵》)。兵書《六韜》也將能夠拉開八石的弩弓作為選擇車兵的一個標準。 春秋戰國時各國的君主都千方百計地招納天下的大力士,如秦武王用高官厚祿吸引當時有名的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為秦國服務(《帝王世紀》)。因此,在古代中國,無論是行伍中的士兵,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很注意力量訓練,出了不少力大無窮的英雄好漢。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的父親叔梁紇〔ge哥〕就是這樣一個大力士。在魯國軍隊攻打偪〔bi逼〕陽城的一次戰鬥中,偪陽城人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把城門升起,放魯軍入城,等魯軍進來一半時,突然放下城門,企圖將魯軍分割消滅,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叔梁紇奮力舉起沉重的城門,使已經入城陷入險地的魯軍撤了出來(《左傳·襄公十年》)。一個人舉起沉重的城門,力量大到什麼程度是可以想像的。孔子本人的力氣也大得出奇,這位儒家的祖師爺與後來弱不禁風、面黃肌瘦的儒生們可是大不一樣。根據史書記載,孔子不僅跑起來快得能趕得上城外的兔子,而且力氣大得可以舉起頂城門的大槓子,當然,孔子從來不願意顯露他的這些本事(《列子·說符》)。像孔子這樣的文人都有這樣的力量素質,那些披堅執銳、衝鋒打仗的武將們的力氣就更是大得驚人了。魯國有一員大將在一次戰鬥中,一時殺得性起,就一手舉著蒙有甲衣的大車輪子為盾牌,一手揮著大戟,帶著士兵衝鋒(《左傳·襄公十年》)。秦武王從齊國招來的力士孟賁可以從活牛的頭上拔下角來(《帝王世紀》)。同漢高祖劉邦爭天下的楚霸王項羽也有一身的神力,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力氣大得可以拔起一座山(《史記·項羽本紀》)。

秦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韓國的張良想刺殺秦始皇,為韓國報仇,就雇了民間一個大力士埋伏在路旁,在秦始皇巡遊經過博浪沙時,投出一個重達120斤(相當於今天的31公斤)的大鐵錐,一下子砸壞了秦始皇車隊的一輛車(《史記·留侯世家》)。在江蘇徐州出土的一個漢代畫像石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大力士們拔樹、背獸、扛鼎的生動情景。隋煬帝大業二年,突厥人來朝,隋煬帝為了炫耀國力,組織了一場大型百戲,其中一個表演力量的節目,以戰國時衛國壯士夏育為名,叫做“夏育扛鼎”,表演者舉重若輕,將大車輪、石臼、大甕器這樣一些相當沉重的物件放在手掌上,一邊跳躍,一邊舞弄(《隋書·音樂志下》)。 古代人是怎樣練習力量的呢?那時候沒有我們今天的槓鈴、啞鈴、拉力器等種種專門發展力量的器械。腿部的力量靠跳遠、跳高和各種負重跳躍;上肢力量靠投石、拉弓、武器練習;而全身整體力量除了練角力以外主要是靠舉重。開始並沒有專門練習舉重的器械,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器物,最早使用的,也是史籍中記載最多的有兩種,一種是古時候用來煮肉的大鼎。古人選用鼎作舉重的器物是有道理的。首先,鼎是用青銅製成,相當沉重,輕的幾百斤,重的往往超過千斤,用來發展力量,特別是爆發力很有效;其次,鼎一般都有三隻腳,兩隻耳,抓握點多而且不易脫手;再次,鼎到處都有,容易找到,練習起來比較方便。另外,鼎是人們都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具,它的重量也是大家都知道的,能舉這樣一種器物更能顯示自己的能力。於是舉鼎就成為古代大力士們必做的一門功課。春秋戰國時的秦國國君秦武王就是一個舉鼎成癖的人,常和手下的力士們一起舉鼎。一次,他與著名的大力士孟說比賽舉鼎,沒想到,力氣不夠,鼎掉下來砸斷了膝蓋骨,不久就死了,孟說全家也因此被處死(《史記·秦本紀》)。一直到秦朝末年舉鼎仍然是一種力量練習的手段,以勇力聞名的項羽也有舉鼎的本領(《史記·項羽本紀》)。自漢代以後,舉鼎逐漸演化成為“百戲”中大力士們的表演項目,張衡在他的《西京賦》裡就提到這種扛鼎的節目。

另一種常用的舉重物,就是關城門用的又大又重的門栓。在古代,人們把這種舉重活動稱為“翹關”。 “翹關”一直延續了下來,公元702年唐代女皇帝武則天設立武舉制時,翹關還被列入了武舉的正式考試項目,不過這時翹關採用的是專門為武舉考試製做的標準木槓,長一丈七尺,粗三寸半,舉10次算是合格(《通典》卷十五)。 拉硬弓也是古時人們進行力量訓練和力量測試的一種方法。在史籍中我們常常能看到武士們力挽強弓的記載。如南北朝時梁武帝的大將羊侃,膂力過人,能拉十幾石的硬弓(《梁書·羊侃傳》)。宋代著名愛國將領岳飛,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宋史·岳飛傳》)。明、清武舉的考試也將拉硬弓列為一項測驗內容。開硬弓在中國古代是男子漢勇武有力的一個重要標誌,不僅衝鋒陷陣的將士將其作為力量訓練的日常功課,不少精明強悍的王公貴族也有過人的拉硬弓的能力,如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能“箭穿七札,弓貫六鈞”,即能射透七層鎧甲葉,拉得開180斤的硬弓(《貞觀政要·征伐》)。

唐代已經有將舉重與硬氣功結合起來的記載:在唐德宗年間(公元780—805年),在績溪縣太微村有一個叫汪節的人,力氣很大。一天,汪節來到都城長安,看到東滑橋邊有一個石獅子,就對人說我可以把這個傢伙拔起來,扔到一邊去。沒有一個人理他,以為他是在說瘋話,因為這個石獅重達1000多斤。汪節冷冷一笑,走過去果然將石獅提了起來,扭身一甩,拋出一丈多,圍觀的人這才大吃一驚,後來汪節當上了軍官,經常在皇帝面前表演他的絕技。其中一個表演是趴在地上,讓別人在背上壓一扇石磨,磨上立起兩丈高的方木,在木頭上再架上一張床,然後請龜茲國來的樂師坐在床上,演奏樂曲。在這樣的重壓下,汪節神色如常,泰然自若(《歙州圖經》)。正是有一身過硬的硬氣功本領,汪節才有這樣超出凡人的氣力。硬氣功在唐代已經達到相當的程度,唐代的韓琬在《御史台記》中記錄了另一個有一身神力的氣功家博通的故事。一次,博通要在京城三個身手不凡的壯士魏弘哲、宋令文和馮師本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力氣,就躺在床上,讓這三人上前一起奪自己頭下的枕頭,只見這三個壯漢使足了吃奶的勁,齊心用力,一聲巨響,床腿統統折斷,而枕頭還是穩穩地枕在博通的腦袋下面。當時聞訊趕來觀看的好事之徒多得把博通的住宅都擠壞了,這件事一下傳遍了整個京城。不僅如此,博通還有一手絕活,他常常在酒宴上兩手各舉一桌酒席,在台階上輕快自如地上上下下,而桌上的酒不灑,菜不傾。

唐代藝人在百戲的一些表演節目中顯示出的力量,令人驚嘆不已。如唐乾符中,藝人王俳優在百戲表演中,將一條載有12人的船輕輕鬆鬆地背在自己背上(《北夢瑣言》)。唐時還有一種舞馬錶演,當騎士連人帶馬登上畫床後,下由力士將床連人帶馬一齊舉起。 《安祿山事蹟》記載的安府中的散樂藝人也有一身神力,他在頂竿載人的節目中,舉起了多至24人的竿子,即使竿上均為小孩,充當頂竿底座的藝人也需要有千斤之力。 唐代以後,舉重的內容越來越多樣化。到了宋代,出現了用石頭製成的各種舉重器械,出現了舉石球、掇石墩(《武林舊事》)。石頭舉重器具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舉重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石頭到處都可以找到,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重量和形狀進行加工,於是舉重在民間一下子普及開來,舉石鎖、石擔成為中國老百姓傳統的體育鍛煉活動。石鎖取形於我國占代銅鎖,將石塊上部鑿空,留一條適宜手抓握的石柄,多用單手也可用雙手作各種姿勢的力量練習。石擔則是在兩塊圓形石片中央鑿眼,插入木棍和竹竿,與現代舉重運動的槓鈴形式一樣,適於雙手舉。石鎖和石擔大小不同,輕重各異,適合不同年齡和身體條件的人。為了防止在舉重時腰部受傷,還有專門設計的一種與今天舉重運動員的防護腰帶相仿的布腰帶,約10厘米寬,內有硬襯,俗稱“腰兒硬”。

掇石墩是將較大的石塊打成墩狀,抱或舉以練力量。有時為了提高難度,對光滑的石頭表面不做任何處理。如西藏民間就有這樣一種難度很大的舉石活動,其困難不在於石頭的重量,石重大約60至70斤。這樣的重量對身強力壯的藏民來說全然不在話下,難的是要舉的這一塊大石頭,通體不見棱角,“圓滑如卵”,光溜溜的像個大雞蛋,任你有千斤之力,也無處施展。這項舉石,需要力氣,更需要技巧。能舉起者可以得到哈達(《清稗類鈔·技勇》)。 由於石製舉重器具在社會上的普及,明、清兩代進行武舉的力量科目考試時,就用掇石替換了唐代的翹關,用舞刀、掇石和拉弓來測驗力量。這裡說的舞刀實際是一種需要相當力氣的舉重,因為用的不是普通的刀,而是相當沉重的大鐵刀,分三種重量,重的120斤,輕的也有80斤。考試時要求考生拿著這樣重的刀在前後胸舞刀花,掇石時用的石製器具兩端有扣手,也分為三種重量,分別是200斤、250斤和300斤。要求把石頭必須提離地面一尺以上,上膝或上胸。弓也分為三種不同的力度,有八力(一力相當於10斤)、10力和12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