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第39章 第二節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統一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葛剑雄 1448 2018-03-20
任何一個政權或部族對疆域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因此,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後,無不以各自的生產需要為選擇取捨的標準。漢族很早就成為單一的農業民族,漢族建立的中原政權無不以農為本,以農立國,也就是以能否適應農業生產作為開疆拓土的前提。前面提到的中原王朝的主要部分,就是一個最適宜的農業區。而在這一區域之外,在生產水平比較落後的條件下,一般還難以開發。例如這一區域的北界並沒有明顯的地理障礙,但寒冷和乾旱的氣候卻限制了農業的發展,所以即使在北方的游牧民族退卻的時候,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區也很少越過這一界限。漢族移民的主要流向是南方,直到南方人口相對飽和以後,才不得不轉向東北、台灣等地和海外。

牧業民族對自然環境的要求較低,往往滿足於游牧生活,只要能從中原獲得茶葉、紡織品和金屬工具等必需品就會年復一年地“逐水草而居”(順著有水源和牧草的地方遷居)。即使進入了農業區,牧業民族也不會自覺改變生產方式,這就是為什麼元朝初年會有人向皇帝建議將漢人統統趕走,將他們的耕地全部闢為牧地。 人口數量也是對疆域範圍的一項重要製約因素。人口太少,就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擴大疆域。即使一時擴大了,也無法維持下去。西漢時的人口大約是6000萬,在其正式行政區(不含西域都護府轄區)內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足14人。在自己的疆域內還有大片處女地的情況下,擴大農業生產或獲得經濟利益就不能成為對外用兵的正常理由。非漢族政權在進入中原地區以後,都避免不了本民族人口太少的矛盾。清朝入關以後,舉族內遷,東北幾乎成為無人區。本族既無起碼的人口加以經營,又不許漢人開墾,就只能採取劃為禁區的愚蠢政策,結果使俄國侵略者輕而易舉地攫取了大片土地。但是人口的增長必須以生產的發展為前提,在歷史上的中國這樣一個自給自足的地域範圍內,如果不能生產出足夠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人口數量就無法維持,更不會增加。 19世紀中葉中國的四億多人口就是完全由本國疆域內生產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供養的。

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傳統的農業區已經無法滿足開墾的需要了。另一方面,由於技術的進步,宜農的範圍也越來越大,由平原、河谷擴展到丘陵山區,由溫帶推進到寒溫帶、熱帶。對於解決了溫飽的人們來說,產於邊疆地區的皮毛、藥材、土特產等有了更大的需求。近代工業興起以後,內地對邊疆的木材、燃料、礦產和其他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牧區和邊疆的人民也意識到自身的局限,逐步開發適宜本地的農業和副業。他們對內地的需求不再僅僅是茶葉、布匹,而是更廣泛的生產和生活用品,技術、知識和文化。總之,逐漸形成了內地離不開邊疆,邊疆離不開內地,漢族與少數民族互相支持、互相依靠的關係。如果說在古代,農牧界線和內地邊疆的畛域只能靠武力才能暫時打破的話,那麼在近代,生產的發展和由此產生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已經足以取代並且超過武力的作用了。

生產的發展提高了人們克服地理障礙的能力,使原來視為畏途的江河、山脈、叢林、沙漠、海洋不再能限制人們的往來,更不能成為劃分疆域的天塹;也使原來無法開發利用的土地成為人們的家園。靈渠的開鑿便利了嶺南的開拓,絲綢之路的出現促進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繫,航海技術使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能在海南島設置行政區,使公元3世紀的孫吳政權能遠航台灣,甘藷、玉米、花生、土豆等新作物的引進和推廣,使山區和邊疆大大提高了對移民的吸引力。 19世紀中葉的清朝能夠建立起疆域如此遼闊的統一國家,正是在這範圍內的地理障礙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的結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