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第20章 第二節空前的開拓:唐朝前期的疆域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葛剑雄 1855 2018-03-20
在隋末農民起義的高潮中,隋太原留守李淵於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入長安,立代王楊侑〔you右〕為帝。 618年,李淵逼楊侑禪位,建立唐朝。至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隋末以來的割據勢力已全部被消滅,唐朝完成了統一。 隨著隋朝的覆滅,除了海南島以外,擴大的疆域不僅全部喪失,而且東突厥大肆南侵,連唐朝的首都長安也受到威脅。但不久以後,唐朝就轉入了攻勢,恢復並開拓了疆域。

唐時期形勢圖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大將李靖滅了東突厥,唐朝的實際控制區達到了貝加爾湖以北,設置行政區的範圍也擴大到了陰山以北600裡,超出了今國界。貞觀十四年,唐軍滅高昌,在今天的新疆也先後設置了伊州(今哈密地區)、西州(今吐魯番一帶)和庭州(今烏魯木齊一帶)三個正式行政區,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市西北)設置安西都護府。貞觀二十年,唐軍擊敗薛延陀,進至鬱督軍山(今蒙古國杭愛山脈東支),可汗(首領)咄摩支降。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突厥車鼻可汗被擒,至顯慶二年(公元657年)西突厥被擊敗投降。顯慶五年,唐軍由山東半島東端渡海進攻朝鮮半島中部的百濟,百濟降。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軍在天山擊破鐵勒。總章元年(公元686年)滅高句麗,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

另外唐朝還一度取得了黃河上游的河曲之地和大渡河上游一帶,設置了州縣;在西南今貴州東北部、雲南一部和廣西建立了正式行政區。 唐朝的疆域並不限於它的正式行政區。隨著軍事行動的一次次勝利和當地少數民族的服從,唐朝在邊疆地區先後設置了六個都護府和若干邊州都督府,用以行使對這些地區的管轄權。 這六個都護府是: 開始稱為雲中都護府,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置,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改置。治所在雲中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轄境相當今內蒙古陰山、河套一帶。聖曆元年(公元698年)併入安北都護府。 開始稱為瀚海都護府,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移燕然都護府於回紇本部(蒙古國今杭愛山東端),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改名。轄境約相當今蒙古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一帶。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移置今內蒙古。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置。治所在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市東高昌故城),統轄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碎葉),轄境相當今新疆及中亞楚河流域。顯慶、龍朔中(公元656—663年)移治龜茲(今新疆庫車縣),轄境擴大至自今阿爾泰山西至鹹海間所有游牧部族和蔥嶺東西直至阿姆河兩岸城郭諸國。後逐漸縮小,安史之亂後退至蔥嶺以東。 長安二年(公元702年)分安西都護府置。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統轄包括天山北路東起今阿爾泰山、巴里坤湖,西至鹹海的西突厥各部族。安史之亂後轄境喪失。 總章元年底(公元669年)置。治所在平壤(今朝鮮平壤市)。轄境西起遼河,南至今朝鮮北部,東、北至海,包括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兩岸直至海口之地。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治所即內遷於遼東,後又遷至遼西。

調露元年(公元679年)改交州都督府置。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內市)。轄境北有今雲南紅河、文山兩自治州,南至越南河靜、廣平省界,東有廣西緣邊一帶。安史之亂後,西北今雲南地漸為南詔所有。 另外,唐朝在正式政區範圍外的部族地區設置了邊州都督府,如東北設於室韋部落的室韋都督府、設於黑水靺鞨〔mo he 末和〕部落的黑水都督府及勃利州,設於靺鞨粟末部的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雖然並沒有實際統治這些地區,但確立的臣屬關係維持了較長時間。 因此唐朝擁有的疆域最西曾經到達鹹海,最北曾經到達西伯利亞,最東曾經到達薩哈林島(庫頁島),最南至北緯18°,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唐朝的疆域有這樣大,因為它從來沒有同時達到這樣的範圍,而且達到最遠點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例如,唐朝控制鹹海以東是在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後,但到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就撤到了蔥嶺,實際只維持了三年時間。而那時還沒有滅高句麗,東部的邊界仍在遼河一線。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唐朝又擴展到蔥嶺以西,但東部的安東都護府已退至遼西。天寶十年(公元751年)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一仗敗於大食(阿拉伯帝國),唐朝的疆域又退至蔥嶺一線。北方自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滅薛延陀,唐朝的疆域達到貝加爾湖以北,到儀鳳四年(公元679年)突厥再起,又撤至陰山以南,也只維持了32年。所以儘管開元、天寶年間是唐朝的黃金時期,但它的疆域的極盛階段已經成為過去,六都護府的控制力大為削弱,範圍也大大縮小,有的已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